基于核心素养,在读写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2020-12-07柯洁
柯洁
【摘要】英语学习作为一种语言学习具有很强的交际性和应用性。因此英语教学就不能仅仅停留在知识和能力的层面,应该在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达到英语“素质性”的提升。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十分密切。学习和使用语言要借助思维,同时,学习和使用语言又能够进一步促进思维的发展。思维品质是思考辨析能力,包括分析、推理、判断、理性表达、用英语进行多元思维等活动。
【关键词】核心素养;读写教学;思维品质
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 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的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 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品格。 因而,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 教师不但需要将英语看做是一种有效的沟通工具,同时还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思维、智力、判断力和创新能力的培養,使学生能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提升个人整体素养。
核心素养下,小学英语教学读写中培养思维品质的必要性
由于受到了传统教育的影响,许多教师为了让学生拥有较高的分数,只注重英语单词、语法、阅读的讲解,学生在学习方面缺乏自主性,许多学生虽然能够在考试中获得较高的分数,但是在英语学习的综合素养方面仍然不能达到相关要求。这是对学生思维品质培养不够的体现。
一)、培养敏捷的思维
一个人思维的活跃度就是其思维的敏捷性。只要拥有思维敏捷性,就说明这个人思考问题的速度非常快,同时在处理和理解问题时考虑的较多,自然也比较周全,所以其可以迅速且果断的对某件事下结论。
二)、培养灵活的思维
培养学生英语思维的灵活性,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分析各种英语问题,将各种因素进行综合,进而解决英语问题。如今,小学英语的英语学习方面思维的灵活性不够,需要在核心素养下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核心素养下,小学英语读写教学中培养思维品质的策略
一)、在读前活动中,培养思维的敏捷性
阅读前旨在培养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注意,并通过有效的引导激活学生了解背景知识;背景知识对篇章的理解要大于语言知识。
1)利用书本插图,任务导入,引发学生快速思考。
在教授人教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Read and write部分,教师出示封面人物图片,教师问:Can you say something about it? If you want to know more, ask me questions. 学生自然的问起Who are they? When is it? Where is it? What are they doing? How do they feel? 后教师引出课题 Robin and the Ant. 教师有效的利用书本上的插图直接导入课题,既能够让学生关注到阅读的几个要素,又能通过猜图来激发学生对本课故事情节的兴趣。
2)利用熟知的电影或人物,布置活动任务,引起思维的共鸣。
在教授人教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Read and write部分,教师先给学生看一段电影鲁滨逊漂流记,后给出Robinson's play, 谈谈他在岛上的生活,既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又巧妙的引到文本的Robin的在孤岛的生活。
二)、在读中活动中,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语篇整体推进策略,不能肢解文本,或者离开文本进行孤立的语言训练,不建议在语言点上花过多的时间 ,或过于强调语法知识的讲解。这并不是不主张学习语法、淡化语法,而是师生应将精力集中在阅读交际意义上,必要时才关注在语境中出现的语言形式。
1)速读语篇,问题驱动引发思考
让学生带着任务速读,查找并提炼出一些与课文相关的单词。学生先学习,再使用这些单词造句,最后根据这些单词,结合故事情节,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串联成一个完整的故事。这样,不仅解决了单词教学的问题,也在不知不觉当中完成了该语篇的教学任务。
2)精读语篇,层层深入拓宽思维
通过精读,使学生掌握文章中所内含的深层信息。了解语篇的含义,作者的写作的意图,对文章进行深层理解。不仅要读通课文,还要读懂课文;不仅要理清课文的主要脉络,还要对语言、句式、篇章结构进行系统的学习。而以任务促读,正好符合了精读的要求,能使学生的阅读思维更加活跃,有效促进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
三)、在读后活动中,培养思维的发散性
1)推动学生以读促写或以写促读,学以致用,发散思维
在教授人教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Read and write,在知道Robin在岛上的生活后,What about your life? 写一封信给Robin,告诉他你每一天的生活。“以读促写”体现在:学生通过对比阅读课文与板书,自己归纳总结出文本的体裁是信,在读中进一步巩固语言支架。
2)运用简单而有效的复述,关注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提升和情感升华
转述文本不仅可以巩固文本的内容,更有可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这种简单有效的复述不仅可以检查学生对所学语篇的掌握情况,还有锻炼学生的听说等能力。
总之,人的思维特征从本质而言就是思维品质。教师只有在每一课堂都不断的加强对学生思维的训练才能使学生拥有一个良好的思维品质。在我们的英语课堂中要多多培养学生积极的思维方式、多层次的思维能力和有效的学习策略。
[参考文献]
[1]郑文. “浙江省中小学学科教学建议”案例解读. 浙江教育出版社
[2] 居梅芳. 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中文本再构的实践 [J]. 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