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语境下传媒专业创业教育的话语构建

2020-12-07钟之静

传媒 2020年12期
关键词:创业教育新媒体

摘要:新媒体语境下,传媒专业创业教育话语出现了个性化“小叙事”、交互性“去中心化”和挑战“权威性”话语等一系列新转变,本文基于威克姆(Wickham)的创业模型,分析传媒专业创业教育的“创业活动”“创业过程”“创业者任务”三大关键创业元素,结合话语在意义、活动、身份、关系、立场与策略、联系、符号系统与知识等七个方面的构建任务,提出新媒体语境下传媒专业创业教育可从构建专创融合教育的话语体系、注重话语实践性弱化说教话语和强化创业元素动态匹配性话语等三个方面进行话语构建,实现传媒专业创业教育目标。

关键词:创业教育 传媒专业 话语构建 新媒体

新媒体是一种跨语言和跨文化的后工业社会产物,它所具有的多元性和无界性的开放虚拟空间属性符合建构主义设想,也成为传媒专业创业教育话语体系构建的新生语境和重要手段。因此,在清晰认识传媒专业创业教育的关键创业元素基础上,预判新媒体语境下传媒专业创业教育的话语转变趋势,明确传媒专业创业教育的话语构建任务和构建路径,无疑是传媒专业创业教育理论发展和实践操作中一个亟需求解的重要课题。

一、传媒专业创业教育的三大关键创业元素

国外创业模型研究主要有蒂蒙斯(Timmons)模型、盖特纳(Gartner)模型、威克姆(Wickham)模型、克里斯蒂安(Christian)模型和萨尔曼(Sahlman)模型。相比而言,基于学习过程的威克姆(Wickham)创业模型与传媒专业创业教育在内涵和实践中更为吻合。

1998年,威克姆(Wickham)在“Strategic Entrepreneurship”论著中提出基于学习过程的创业模型(如图1)。该模型主要包括创业活动、创业过程和创业者任务三大关键元素,其中,创业活动包括资源、组织、创业者、机会四个相互关联的要素,在不断学习的创业过程中动态协调资源、组织和机会之间的关系是创业者的任务。

根据威克姆(Wickham)创业模型的特点和要素,传媒专业创业教育的“创业活动”中所指的“机会”是传媒专业创业的起点和关键要素,它是集中传媒资源和适应传媒市场环境后才能得以识别和确认;“资源”是传媒专业创业核心三角之一,它是创业机会的集中体现,创业者通过集合传媒型创业组织,管理有关传媒领域的资源来实施创业活动;“组织”需要不断从传媒及其跨界的市场环境中获取和利用有关传媒和创业的知识,领导创业者集合资源开展“创业活动”;“创业者”处于创业活动的核心地位,将带领创业团队或创业组织识别机会,整合资源适应市场环境,在动态性学习过程中实现传媒创业机会、传媒创业组织和传媒创业资源等创業要素的高度匹配,从而完成创业者任务,即创业成功或创业失败。

威克姆(Wickham)创业模型的三大动态匹配性的关键创业元素需要传媒专业创业教育将具有传媒专业知识背景的创业者置于各要素关系的重点核心位置,引导创业者加强对传媒领域或非传媒领域创业机会的识别和确认,带领创业团队整合和管理相关创业资源开展具有传媒专业特色的创业活动,不断加强学习传媒专业和创业领域的有关知识,适应传媒创业市场环境,促进传媒创业项目得以成功。

二、新媒体语境下传媒专业创业教育的话语构建目标

话语(Discourse)是意义、隐喻和象征体系的一个网络,同意识形态相类似,话语致力于使现实呈现合法化状态。话语是被主观建构出来,“它所建构的、隐藏的无穷意义,总是被遍布于特定时空并且本身也经由不同话语而得以呈现的社会关系之结构所限定、所固定。”索绪尔将话语分割成语言(Language)和言语(Parole)两个体系,语言是相同语言使用者所共同拥有和认可的符号象征体系,而言语则是个体化使用,包括个体的听说读写等。费尔克拉夫认为,话语无论是社会性的还是个体性的,都会受到社会存在的制约,实际话语(Actual Discourse)要受到潜在的话语规约(Conventions of Discourse)的制约。

创业话语是创业过程中口头、书面语言及相关的非语言因素。创业教育话语包括商业计划书、项目推荐、产品说明等书面文本,也包括创业机会识别、创业资源整合、市场拓展等口头言语,还包括与这些语言要素相关的符号、行为、认知等非语言要素。传媒专业创业教育话语是在开展传媒专业创业教育过程中的书面文本、口头传播以及相关的思维、行为和符号等非语言因素。它包括传媒创业项目书面文本的阐释语言,比如,创业计划书、项目宣传视频、项目合作协议、项目运营资料等传统文本介质,还包括传媒教育主客体就传媒创业项目开展课程教授、路演答辩以及口头交流等口语传播,还包括通过抖音、微博、快手、微信和QQ等新媒介就创业知识开展探讨的媒介语言。传媒教育主体通过话语传播传媒创业知识,教育客体接收教育主体传播话语后结合传媒创业项目属性和自我认识经验加以选择性使用,形成有关传媒创业项目的新认知,指引传媒创业项目运营。

新媒体语境是传媒教育的大市场背景,新媒体的后现代性促使传媒专业创业教育话语出现一系列新转变,主要体现在于:个性化“小叙事”博弈传媒专业传统创业教育话语的“元叙事”和“宏大叙事”,交互性的“去中心化”话语替代传统创业教育话语的“一元中心”,“反权威”话语促使教育主客体走向平等对话等,这些转变造成了话语体系模糊、话语结构错位、话语路径杂乱等现实问题,这需要明确传媒专业创业教育话语的构建任务,进一步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美国话语分析专家詹姆斯·保罗·吉提出话语构建的“七项构建任务”,主要包括有:意义(Significance)构建是赋予语义,产生价值或意义;身份(Identities)构建是话语传播的身份或角色;关系(Relationships)构建是话语主客体之间的表达关系情况以及期待的关系建立;立场与策略(Politics)构建是传达对社会产品分配性质的看法;活动(Activities)构建是推动事物开展实践活动;联系(Connections)构建是让话语主客体发生联系或不联系;符号系统与知识(Sign System and Knowledge)构建是符号系统与知识框架的形成与实践。无论是意义、活动、身份、关系还是立场与策略、联系、符号系统与知识,它们都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融合性任务。

对比分析詹姆斯·保罗·吉的话语构建“七项构建任务”与威克姆(Wickham)创业模型的要素内涵,两者之间具有高度的吻合性和契合度。具体对于传媒专业创业教育话语构建而言,即教育主体通过话语传播阐释创业“意义”价值,传媒专业学生作为“创业者”识别“创业机会”,在创业教育过程和创业时机中通过话语传播构建起所有创业教育利益相关者的“身份”和角色,比如,创业导师、课程授课教师、项目评审员、投资人以及创业团队成员甚或是竞争对手,同时依据各自的“关系”联合创业团队等“组织”整合创业“资源”推动传媒专业创业教育的相关实践“活动”,建立起教育主客体之间的个人或组织之间的合作竞争等社会“联系”,最终形成有关传媒专业创业项目的“符号系统与知识”等话语传播体系。

话语特性决定它有突出构建性。从话语传播角度而言,创业教育以话语为本质动态性匹配各种创业元素,实现以话语为表层沟通功能与深层逻辑功能为基础,达到创业教育目的。传媒专业创业教育主体可就创业项目与教育客体开展表层沟通功能,间接输入传媒专业创业知识的符号系统和立场策略于教育客体,通过双方创业话语沟通与构建达到创业机会识别、创业理念统一、创业市场分析、创业团队组建、商业模式构建、融资渠道打通等传媒专业创业元素的整合和互动,实现传媒专业创业教育的有效性和落地性。

三、新媒体语境下传媒专业创业教育的话语构建路径

新媒体语境促使传媒专业创业教育话语传播存在着专创融合教育话语权消减、理论说教话语覆盖话语实践属性、创业元素话语动态匹配不足等话语构建问题。针对这些话语构建问题,这要求传媒专业创业教育要适应新媒体语境新变化,转变话语构建思维,结合威克姆(Wickham)创业模型和詹姆斯·保罗·吉的话语“七项构建任务”,尝试构建传媒专业创业教育具有特色的话语构建模型和路径(如图2)。

1.构建专创融合教育的话语体系。按照国务院《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的文件精神,各高校要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调整专业课程设置,挖掘和充实各类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对教育客体的传媒专业创业者来说,创业元素一般不能独立于传媒专业教育而存在,它与传媒专业教育深深融合在一起,专创融合教育成为传媒专业创业教育中至关重要和颇具特色的创业教育。对此,专创融合教育话语权需进一步加强,教育客体才能结合最为熟悉的传媒专业的创业环境,把握创业机会,明确创业项目,清晰定位传媒专业创业者和创业资源的角色和身份,拉近同为传媒专业领域的相关利益者的关系和联系,以更快的速度确定创业项目的立场和策略,并经过长期实践的创业活动保障创业交易行為顺利,最后形成专创融合的符号系统与知识。

传媒专业创业教育要降低传媒专业教育工具主义的消极影响,构建特色鲜明的专创融合教育的话语体系,鼓励教育实施主体自主编制传媒专业创业的专项培训计划,并与传媒专业相关的政校行企等组织联合开发创业项目,确定创业项目的立场与策略,并打通传媒专业类下相近学科的基础课程,开设跨学科交叉课程,探索建立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交叉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话语体系和空间,促进人才培养由学科专业单一型向多学科融合型转变。

2.注重话语实践性弱化说教话语。著名学者费尔克拉夫将索绪尔的语言学观点和福柯的社会学观点相融合,明确指出话语是一种社会实践层面的语言。说教式话语是传媒专业创业教育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它掩盖了话语作为实践层面的内涵和要义,尤其是作为创业教育话语的实践性更是注重它的操作性和落地性。按照詹姆斯·保罗·吉的话“七项构建任务”和威克姆(Wickham)创业模型,传媒专业创业教育话语要注重话语的实践性,进一步弱化说教式话语。在教育过程中,教育主体要尽力克服现有的话语方式,运用新媒体技术深入了解传媒专业创业者对创业教育的话语需求,平等对话教育客体,避免使用说教式的创业理论对教育客体照本宣科,在完成传媒专业创业教育的相关理论知识后,顺利将学术话语向实践话语转换。

在实践话语阶段,教育主体更要注重加强与创业者以朋友式互动,与他们深入传媒市场“环境”中开展市场调研,共同识别传媒专业的“创业时机”,按照每个团队成员特长确认他们的“身份”,选择适当话语促进“创业者”加强与创业项目的利益相关者产生合作“关系”,并发挥教育主体优势,帮助创业者整合传媒市场的人力、资金、场地等“资源”,组织创业者或创业团队开展一系列实践性较强的“活动”,不断在实践和理论的学习中提炼创业项目的“立场与策略”,形成创业项目和教育客体的“符号系统和认知”,完善整个创业教育的话语体系和话语程序,让传媒专业创业教育话语真正取得实效,避免传媒专业创业教育话语停留在“纸上谈兵”的话语表达层面。

3.强化构建与创业元素动态匹配性话语。威克姆(Wickham)创业模型中的“创业活动”“创业过程”和“创业者任务”的三大创业元素从创业项目想法产生到实践运营都一直处于动态变化中,这种动态变化将反作用传媒专业创业教育的话语形成和迭代,传媒专业创业教育的话语传播路径构建是建立在创业要素与创业知识板块不断循环的动态匹配过程之中。目前,传媒专业创业教育主要采取课堂教授相关创业知识的静态教育形式,静态的创业教育话语难以与动态的创业元素发生勾连,导致传媒专业创业教育的效果不明显甚至被教育客体所排斥。

传媒专业创业教育过程中不同创业元素的话语性构建通常侧重不同的任务,话语的选择决策与实践运用也将根据不同创业项目的活动应用场景和环境而分层次分步骤逐渐推进。针对“创业活动”的创业元素,传媒专业创业教育话语侧重引导“创业者”充分利用各种传媒“资源”开展与创业项目相关的创业“活动”,促使创业项目相关利益者之间产生“关系”和“联系”;针对“创业过程”的创业元素,传媒专业创业教育话语更注重教授“创业者”如何领导学习型“组织”运用创业知识加强创业过程的管理,不断调整创业项目的“立场与策略”,促进创业成功;针对“创业者任务”的创业元素,传媒专业创业教育更需要通过话语阐释创业项目的“意义”,识别“创业机会”和确认创业者和创业成员“身份”,引导创业者运用话语积极与创业资源的利益相关者进行话语沟通同互动,赋予创业资源的“身份”和“关系”,共同形成创业项目所内化和固有的“符号系统与知识”,实现传媒专业创业教育的最终目标。

“创业活动”“创业过程”和“创业者任务”三大创业元素并非独立存在,它们融合发展的属性促使传媒专业创业教育话语构建具有多重交叉性。比如,传媒专业院校的“众创空间”或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是专创融合教育的实践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创业教育主客体之间充分交流和分享,创业者及其创业资源通过入驻协议书或非正式话语实现身份构建,并在该实践平台上开展“创业活动”,实现“创业过程”平台化,促进“创业者任务”得以完成,这些话语构建过程具有多重交叉性,并非单一按照各自的话语路径传播。因此,传媒专业创业教育的教育主体要充分发挥话语权优势,了解传媒专业创业者话语需求,双方共同围绕三大创业关键要素和话语的七项构建任务开展具有传媒专业特色的专创融合教育的话语体系,通过话语传播促进传媒专业创业教育取得真正实效。

作者系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新闻学副研究员、创新创业学院执行院长,暨南大学新闻学博士

本文系2020年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课题“广州数字文化产业与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传播研究”(项目编号:2018GZYB83)、 201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协会重点课题“传媒创业的话语分析”(项目编号:CVCC19142)、2018年广东省科研平台与项目创新特色项目(人文社科)“新媒体背景下构建高校‘双创教育评价体系研究”(项目编号:2018GWTSCX030)的阶段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葛宝山,王立志,姚梅芳等.经典创业模型比较研究[J].管理现代化,2008(01).

[2]Philip A Wickham.Strategic entrepreneurship[M].NY:Pitman Publishing, 1998.

[3]刘涛.环境传播[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4]陈欣钢.我国医疗改革的媒介话语生产[D].上海:复旦大学. 2012.

[5]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高名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6][英]诺曼·费尔克拉夫著.话语与社会变迁[M].殷晓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7]张慧玉,程乐.创业叙事研究述评与展望[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7(03).

[8] GARUDR,SCHILDTHA,LANTTK.Entrepreneurial Storytelling,Future Expectations,and the Paradox of Legitimacy[J]. Organization Science,2014(05).

[9]詹姆斯·保罗·吉.话语分析导论:理论与方法[M].杨炳钧,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

[10]CORNELISSEN J P,DURANDR,FISSPC,etal.Putting Communication Font and Center in Institutional Theory and analysis[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15(01).

[11]CORNELISSEN JP,WERNER MD.Putting Framing in Perspective: A Review of Framing and Frame Analysis across the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al Literature[J].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Annals,2014(01).

[12]國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EB/OL].(2020-04-21)[2020-05-13]http://www.gov.cn/zhengce/ content/2015-05/13/content_9740.htm.

[13]钟之静.新媒体下都市报品牌资产管理研究[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9.

猜你喜欢

创业教育新媒体
把握“金钥匙”打开创业门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
构建高校研究生创业实践平台的有效途径分析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基于“创业岗位”需求的新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
新招数化解新难题:新媒体环境下防止报道差错路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