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电行业发展与新技术的应用

2020-12-07

传媒 2020年12期
关键词:广播电视融合

中宣部副部长,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局长、党组书记 聂辰席:新时代广播电视工作要着眼“两个大局”,深刻认识新形势新要求,始终牢牢把握好“五个坚持”,即坚持把旗帜鲜明讲政治贯穿始终,坚持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始终,坚持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贯穿始终,坚持把贯彻新发展理念贯穿始终,坚持把推进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贯穿始终。2020年广播电视工作要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围绕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继续正本清源、坚持守正创新,深入实施“六大工程”,以工程带项目、抓重点带整体,创新创优出亮点、见实效。广播电视工作就是政治工作,广播电视部门就是政治机关,必须把讲政治作为第一位的要求,把忠诚可靠作为第一位的标准,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着力强基固本,全面提高党的建设和队伍建设质量。

中宣部副部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党组书记、台长、总编辑 慎海雄:2020年是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之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我们即将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做好总台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总台全体员工必须以时不我待、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守正创新,以“大象也要学会跳街舞”的精神风貌拥抱未来,切实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转化为强大动力,加快实现从传统广播电视媒体向国际一流原创视音频制作发布的全媒体机构转变,从传统节目制播模式向深化内容生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转变,从传统技术布局向“5G+4K/8K+AI”战略格局转变。要保持总台组建以来的良好势头,以重点项目落地实施为抓手,为未来谋篇布局、立柱架梁。抓好重点项目,持续深化总台组建以来深度融合、优势集聚、资源共享的机构改革成效,真正形成融合质变的“化学反应”。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朱咏雷:全国广播电视直播卫星平台高清节目同播工作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提高思想意识,充分认识直播卫星平台高清节目同播对于助力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巩固扩大收视人群、提升收视效果,提高广播电视公共服务水平和安全播出保障能力的重要意义;二是明确任务目标,今年6月底前,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教育电视台和具备条件的省级卫视高清频道,作为第一批频道通过直播卫星实现高清同播,开放直播卫星用户接收;三是加强内容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打造精品力作;四是确保内容安全、技术安全和节目播出安全;五是贯彻新发展理念,争取将高清电视纳入基本公共服务,加快新一代直播卫星终端推广工作,推动把直播卫星纳入智慧广电建设工程,推动直播卫星用户数据尽快纳入广播电视节目收视综合评价大数据系统。鼓励符合条件的地方节目和少数民族语言节目通过直播卫星定向覆盖当地,探索实施4K超高清电视节目传输覆盖,推动直播卫星在5G、应急等领域的试点和应用。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席 胡占凡:当下,新媒体技术发展不断迭代,新媒体的语言和传播方式日新月异,人民群众对于电视的需求从单一的收看电视变成了无处不在的大视频。面对这些变化,我们电视人应该如何推动行业持续繁荣和创新发展、更好地为广大电视观众服务呢?在这里,我谈三点体会:一是我们的内容创作要把握方向,引领正确价值观。要以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为最基本的准则,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要将崇高的价值观融入到作品之中;二是我们的电视媒体要深度融合,在挑战中赢得机遇。要以先进技术为引领,深入研究运用人工智能、5G、大数据、云计算、4K/8K超高清等,要掌握技术应用的主动权和主导权,要让电视作为主流媒体在深度融合发展中不断创造新的机遇、赢得新的优势;三是我们的視野要更加宽广,在国际交流中发挥作用。通过电视这个载体,讲好中国故事,让更多海外受众在我们的国际传播平台上看到中国故事,让中国优秀的文化走向世界。

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杜飞进:电视事业已步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电视行业要坚持守正创新,紧抓媒体深度融合时代机遇,加快电视媒体与新兴媒体一体化协同发展,实现信息内容共享、技术平台共融、传播终端共联;电视行业要把握技术脉搏,推动智慧电视拥抱未来,抓住新机遇,拥抱新技术,大力推动智慧电视战略布局,革新生产方式、创新形式载体、优化内容供给,构建电视+生态体系,为新闻舆论引导、超大城市治理、智慧城市建设、公共文化服务提供有力支撑;电视行业要对接优质资源,造就具有行业引领力的高端平台。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杨明品:当前媒体融合传播力空前增强,推动了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产业的持续大幅增长,展现出产业发展的广阔前景。媒体融合走向全面突破有以下6个趋势:一是进一步守正创新,守住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同时通过改革体制机制,打造一批具有强大影响力、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二是加速向网络媒体迭代,向新业态、新平台、新渠道、新分发、新运营全面发力;三是加快智能化进程,进行个性化定制、精准化生产、智能化推送;四是创造新价值,增强主流媒体自信,产业发展已成为实现媒体融合目标的重要通道和载体,要将产业发展提升到新阶段媒体融合的战略层面予以强力推动;五是依靠公信力来赋能新闻宣传和产业运营;六是体制内媒体将走向集中,要加强媒体作为市场主体的竞争力建设,在市场中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媒体融合正从局部突破走向全面突破,媒体格局正进入深度重塑阶段,全媒体时代已经到来。

北京歌华有线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唐文伟:我认为5G时代广电构建产业新生态的优势和挑战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优势方面:一是700M黄金频段,组网成本低,覆盖效果好;二是后发优势,SA一步到位,网络极简,业务极简。劣势方面:一是电信运营商移动网络公众用户渗透率较高,公众用户获取难度较大,成本较高;二是广电缺乏无线通信网络建设运营经验,相关人才急需引进和培养;三是缺乏打底网络,运营商4G覆盖及站址数量占有绝对优势,实现运营商相应覆盖一次性投资成本巨大;四是现有5G标准对于物联网支持不足,R16版本将会支持mMTC、uRLLC,预计相应设备将会在2020年出现,5G 700M产业链慢于3.5G和2.6G。广电经验缺乏、基础薄弱及设备终端产业链的滞后加大了5G部署难度,但广电依然要抓住5G带来的机会,以媒体服务创新为驱动,发挥覆盖、管控、安全、政治性优势,实现普惠、智慧新广电。

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总经理 梁晓涛:5G时代,电视媒体要面对两个变化:一是电视播出形态的变化,电视媒体固有的线性播出方式发生根本性变化,5G解构了电视媒体固有的线性播出方式;二是手机屏幕尺寸的变化,2019年折叠屏手机横空出世,手机屏幕尺寸的扩展将改变用户固有的视频观看方式。通常移动端适合观看短视频,随时观看、即时分享、社交性强、制作便捷。而中长视频更适合大屏幕观看,折叠屏让移动端屏幕尺寸呈现跨越式延展,这将会模糊大小屏之间的功能界限。5G带来的两个解构为电视媒体向移动端有效拓展,创造了千载难逢的机会。5G解构了电视媒体固有的播出方式。电视大屏+移动端同时直播,场景相同镜头内容不同,形成了真正大小屏之间的一体化互动。

猜你喜欢

广播电视融合
美劳与共融合绽放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刚柔并济
多彩融合
破次元
融椅
周二广播电视
周四广播电视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