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创作计划:高校全媒体人才的培养模式创新
2020-12-07陶朋朱江
陶朋 朱江
摘要:与媒体高涨的全媒体人才需求相对,高校全媒体教师队伍稀缺、学生缺少相应的实践机会,一直是制约高校全媒体人才培养的一大桎梏。为解决这一困境,校媒合作、校企合作成为不少高校的新选择。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得到了实践机会,学校解决了教学压力,媒体获得了宝贵的创作人才,实现了多方共赢。同时,在就业的压力之下,全媒体技能的培养是提升新闻传播类毕业生职场竞争力的有益探索。
关键词:新媒体 高校 全媒体人才 培养模式
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中,习近平总书记将全媒体的概念深化为“四全媒体”的概念,这既是对于全媒体概念的全新解释,也说明全媒体的发展已经上升到了国家层面,各家媒体也在实践中表现出了对全媒体新闻从业者的更多偏爱。
对于高校来说,由于技术更新迭代的速度不断加快,原本由科研机构推动的媒体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时代已经过去。在商业利润的带动下,媒体企业已经成为媒体技术研发的主力军,如带动了算法推荐技术普及的字节跳动公司、开发“媒体大脑”的新华社等。高校从技术的输出者变为了技术的输入者,高校的日常教学内容也从“遥遥领先”变为“先失一城”,在全媒体的教学中,高校始终处于被动地位。
一、高校全媒体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尽管全社会都表现出了对于全能型媒体人才的渴望,但是全媒体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对于高校而言学生的培养计划本身也会受到很多客观条件的制约,如全媒体人才的培养需要非常多的硬软件支持和广泛的媒体实践,对于绝大多数高校,尤其是地方性高校、偏远地区高校来说,实现全媒体人才的系统性培养困难重重。
1.课程更新速度与技术更新速度不匹配。在目前的媒体环境中,媒体技术的更新迭代速度非常快,新技术被迅速地运用于媒体实践之中,而技术的生命周期也在不断缩短,对于人才的要求也呈现出快速变动的趋势。高校作为媒体人才的摇篮,自然需要对这种需求予以应对。
但是,高校的课程改革更新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过程,将课程设计变为一场追逐热点的运动对于高校和学生而言可能也并非好事,加之高校人才培养所必备的周期与培养年限的限制,高校技术课程的更新速度很难与技术的更新速度相匹配。
2.教学实验设备的更新速度与技术更新的速度不匹配。技术的更新伴随的是设备的更新,而设备的更新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数百万甚至数千万的资金投入对于媒体而言是一种商业投资,但对于高校而言,很难有足够的财力去跟上甚至领先于技术发展的速度。
在现实高校环境中,作为消耗品的教学实验设备的正常迭代尚且无法满足,追赶前沿技术更是无从谈起。
3.教师的专业性要求与技术的全面性要求之间的矛盾。技術的高速迭代也造成了教师专业性的降低,教师也无法完全理解技术背后的逻辑,教师与学生同时成为技术的使用者,而其优势仅仅在于长期的知识经验积累。
此外,高校作为科研单位,与媒体对于知识的要求完全不同。高校要求教师成为某一方面的专家,在某一领域中深耕下去;而企业要求员工是“通才”,不必专精于某一领域,但需要能操作各种技术。这种需求上的本质差异使得高校的培养模式与企业的需求之间存在天然的矛盾,任何一个高校都不可能拥有各个方面的专家,对于学生的能力进行全方位的培养,但是,现在媒体和社会需要的,恰恰是“四全媒体”式的人才。
二、新媒体创作计划:强化全媒体人才培养的重要突破口
目前来看,高校的全媒体人才培养中存在着诸多难以解决的困境,包括课程困境、资金困境、教师队伍困境、校企供需困境等,但尽管如此,高校始终是社会人才的储备库。在目前的媒体环境中,长期稳定且高质量的内容生产者一直是媒体所追求的对象,因此媒体率先瞄准了高校学生群体,希望培养其成为稳定的内容生产者。为此,不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兴媒体,大量的商业媒体都推出了自己的创作者计划,这些项目名目繁多,包括今日头条的“头条学院”、网易的“青媒计划”、腾讯的“企鹅新媒体学院”、《新京报》的“稿事”、《中国青年报》的“中青校媒”、百度百家号的“百度新媒体研习社”等,但是这些项目都指向了共同的内核,在高校中培养独家的优秀全媒体内容创作者。
所谓新媒体创作计划始于媒体的一种自发性的商业行为,媒体通过新媒体平台线上授课,讲授内容创作与运营方法,之后由参与者创办自己的自媒体账号,完成内容创作,根据阅读量转发量等,媒体平台会予以创作者一定的奖励。新媒体创作计划原本来源于高校用户的自觉参与,之后校媒合作的模式加入其中并迅速发展,比如,四川大学与腾讯合作建立的“四川大学企鹅新媒体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联合头条学院推出的“新媒体运营实务”课程,以及天津大学、汕头大学、河南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等学校与头条学院开展的学分互认等。
这种模式为高校的全媒体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新的思路。毫无疑问,既然媒体是运用全媒体的“专家”,那么专业的事情就应该交给专业的人去做。因此,校企合作、校媒合作能够最大限度地协助高校,完成全媒体课程的教学任务和人才培养需求,同时也是高校、媒体和学生的多方共赢。
对于媒体而言,长期稳定且高质的内容创作者是媒体的立身之本,为了保证在内容上的竞争力,各种高薪签约优质创作者的新闻屡见不鲜,这种需要促使媒体先将目光投向了高校学生群体。高校学生群体拥有较高的媒介素养,有着充足的创作时间和创作热情,同时也拥有较高的信息消费能力,新媒体创作计划也为媒体争取了更多忠实的用户。
对于高校而言,新媒体创作计划首先提供的是一个宝贵的全媒体实践平台。媒体实践是新闻传播类学科学生培养方案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能提供一个面向全国用户的实践机会,并提供有效的考评方式,对于诸多资源相对匮乏的地方性高校来说非常难得。其次新媒体创作计划也提供了最前沿的全媒体课程。走在技术前端的媒体平台需要优质内容的支持,就会在创作计划中不断推出新的可能内容,鼓励学生去创作各种全新的全媒体产品。而由一线的业界导师去讲授技术类的课程,可以有效弥补高校教师队伍中重理论轻技术的不足,提供最接近现实媒体需要的新媒体教学。
对于学生而言,当前的社会环境使得高校学生面对着巨大的就业压力,能在一个非常有影响力的媒体中实习实践,提前适应工作、实习岗位,在习得新媒体技能的同时甚至取得一定的个人成果、获得一些相关证书,可能会给未来的就业带来莫大的助力。甚至有不少学生在运营新媒体的过程中签约合作企业、形成自己的职业规划。此外新媒体创作计划往往都有较为丰富的课程设置,如简历制作、PPT制作等职场技能,也有助于全方面提升学生的竞争力。
三、全媒体人才联合培养模式的推广路径与目标
新媒体创作计划实现了媒体、高校、学生三者的共赢,因此基于新媒体创作计划的校媒合作日益壮大,仅今日头条的头条学院,就已经与80多所高校达成了合作。但尽管合作的队伍在不断壮大,与开设新闻传播类专业的千余所本科院校的庞大基数相比,数量仍然非常微小。目前在这一模式的推广中,媒体仍然是主要的推动者,高校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强。但实际上,学生的发展直接关系到高校未来的声誉,高校的合作意愿应该远比媒体企业更加强烈,校媒合作的模式也不是暂时的,而是长期的。要使媒体的新媒体创作计划长期助力高校人才培养,还需要从以下方面进行推广。
1.积极开展学分互认。学分互认是新媒体创作计划在高校内实现制度化发展的第一步也是重要一步。学分互认能提高学生的选修、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师参与的积极性,也能使学校对于课程规划和内容有更大的话语权,并赋予课程更加多元化的考核指标。作为一门校企合作的实践类课程,学分互认是真正将新媒体创作计划纳入到新闻传播类学生培养计划中的表征,也是有意识地培养全媒体人才的表现。
比较成功的案例是四川大学锦城学院的“互联网+传统教学”的探索,从2016年学院与头条学院开始合作,该校共开设五期课程,师生七百余人参与运营,总阅读量达到四亿,有学生以运营经验完成毕业论文或完成毕业设计,并有部分学生通过自媒体组建工作室完成内容创业,真正实现了与实践相结合的全媒体教学。
2.实现订单式人才培养。对于大多数高校的毕业生来说,高校培养的方向很可能就是未来的就业方向。高校提供越多的先进技能的教学,學生在就业中就越具有优势,这是毋庸置疑的,也是新闻传播类专业日益重视实践课程的原因。
而新媒体创作计划做到了直接将媒体需要与高校课程体系打通。媒体拥有先进的全媒体技术和敏锐的技术嗅觉,目前的先进媒体技术大多由媒体企业推动。而同样,媒体企业也是最了解自身需要的人,新媒体创作计划的本意,也是为媒体培养更符合技术潮流和媒体需要的媒体人才。
因此新媒体创作计划与高校的合作能进一步使媒体需要与高校培养模式相结合,真正让媒体参与到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实现媒体人才的“订单式培养”,提升新闻传播类毕业生的就业率。
3.以学生组织促进专业融合。高校中的各种学生组织、社团等一直是高校各类活动中的主要力量,但是由于其非官方的性质,很少与日常的教学工作相结合。而成熟的新媒体创作往往是团队完成的,这与高校社团的组织模式实际上非常相似,一个新媒体创作团队需要各种学科背景的人才,而高校社团、学生组织以其自由组织的特点,打破了高校专业设置所造成的专业壁垒,使得各个专业的学生能够发挥专业所长,丰富新媒体创作内容,提升新媒体创作内容的质量。
前文提到,全媒体人才的培养需要非常多样的学科背景,在现有高校教学模式之下,任何高校都难以实现如此大规模的学科融合和交叉培养,而学生组织能绕过现有的专业设置,以自发的、兴趣小组的形式,实现学生间专业技能的自觉学习,促进真正的全媒体人才的培养。例如,山西大同大学、石河子大学、广东财经大学、河北经贸大学等高校都以学生组织的形式,自行招募组成新媒体创作团队,实现了跨学科的新媒体创作,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4.培养高水平的专业型全媒体人才。培养媒体需要的全媒体人才是新闻传播类专业的重要任务,但全媒体的运营也不应只有技巧而忽视对于新闻职业道德的教育。我们经常说专业的新闻媒体的生命力就来源于其新闻专业主义的素养,因此与媒体合作,增强对于学生技能培养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对于学生道德层面的教育。
目前,新媒体行业中存在诸多伦理道德问题,在媒体全面商业化的背景下, 新媒体行业出现了抄袭泛滥、唯阅读量论、过度商业化、缺乏报道底线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也使新媒体行业广为社会所诟病。在这样的风气下,高校更应该在全媒体人才的培养中坚持新闻专业主义的传统,避免被媒体的不良风气所侵蚀,培养真正有益于社会的全媒体人才。
作者单位 河北大学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唐丹,王安琪.融媒时代“四全媒体”人才培养策略研究[J].新闻世界,2019(12).
[2]李虹.全媒体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误区与进路[J].青年记者,2019(20).
[3]李凌霄.商业性新闻客户端在高校开展作者培训项目的意义与作用[J].新媒体研究,201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