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标准化助力出版业融合发展

2020-12-07谢冰

传媒 2020年19期
关键词:出版业融合发展标准化

谢冰

摘要:融合發展能够推动出版业内容优势同新型技术相结合,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协同发展。标准化在出版业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规范作用、引领作用和对技术创新的支撑作用,因此应大力推进出版业融合发展标准化工作,进而推动我国出版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标准化 规范引领 融合发展 出版业

信息技术的不断变革带动了数字技术等先进技术的发展,进而推动了传统出版方式的转变,这导致传统出版与新兴技术融合成为出版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标准化工作在出版业融合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丰富了出版形态,提升了出版效率,对进一步提高出版业影响力、传播力和竞争实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标准化是推进出版业融合发展的重要支撑

标准化是出版业融合发展的一项基础工作。科学统一的标准是出版业融合发展的保障,对不断提高出版产品质量、提升行业管理效率具有重要作用。

1.标准化对出版业的规范作用。规范作用主要体现在电子书系列标准、版权工程系列标准、学术出版系列标准等与出版产品相关的标准的制订以及实施活动上。在出版业融合发展的初期,出版产品形态不一,使用的技术手段也体现出版单位各自为政的特征,这导致出版产品的质量不高,版权保护不力等问题。但随着上述一系列标准的制定,各出版单位依据标准要求制作出版产品,规范出版产品的形态,提高出版产品的质量,出版产品的版权也得到了相应的保护。

2.标准化对出版业的引领作用。引领作用主要体现在数字出版转型升级24项标准、CNONIX国家标准应用示范工作项目标准、国家数字复合出版系统工程各项标准和专业数字内容资源知识服务模式试点工作各项标准的制订以及应用上。出版单位可以参考业内先进经验,开展对标活动,使全行业向先进单位、先进水平看齐。

3.标准化对出版业的支撑作用。支撑作用主要体现在对技术创新的驱动与推广应用方面。融合出版已经跨越了传统出版的技术范畴,打破了传统出版技术提供商的束缚,在知识服务、AR、VR、二维码等技术方面都有所尝试和布局,丰富了产品形态。及时制定相关的标准规范有助于推动新技术、新产品在出版业融合发展过程中的应用,为出版业融合发展的技术创新提供支撑。

二、标准化工作在出版业融合发展中的特点

标准化将出版业融合发展的实践经验积累总结为技术规范化的标准文件,利用标准化手段能够优化出版单位的技术和产品结构,提升内容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出版产品竞争力和技术创新能力。

1.重点领域标准制修订工作不断强化。随着出版业融合发展的不断深入,围绕发展需求,重点领域标准的制修订工作不断推进。例如,电子书系列标准的研究与制定,对电子书的内容生产提出要求,对技术使用、流程和管理做出规定,规范了电子书的形态,提高了电子书的质量;学术出版系列标准的研究与制定,对审、编、校、印、发等各个阶段的学术出版要求进行规范,对学术出版的制作流程和质量管理做出规定,提高了学术出版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2.标准化工作与科研同步推进、协调发展。标准化工作为科技创新能力和成果提供支撑。围绕出版业融合发展的版权保护、复合出版、知识服务等重点领域,结合“国家数字复合出版系统工程”等国家科技重大工程和重大科技专项,建立科研与标准化同步推进、协调发展的工作机制,支持传统出版业转型升级。例如,国家数字复合出版系统工程各项标准的研究制定,指导了系统开发、行业应用以及与各个系统模块的信息衔接,使国家数字复合出版系统工程建设获得最佳秩序,保证国家数字复合出版系统工程技术功能的充分实现,对国家数字复合出版系统工程起到支撑作用。

3.标准化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在出版业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发展需求和标准化服务相结合,标准化服务能力不断提升。通过制定和实施出版业融合发展重点领域标准,深入贯彻出版业融合发展的政策规划;通过梳理典型示范单位在重点领域标准化工作的亮点,进而编制标准化实施应用的典型案例,发挥标准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对出版业融合发展重点标准的宣贯,编制和发布标准宣贯材料,扩大标准宣贯的覆盖面,保障全行业标准化信息的一致性;通过广泛征集出版单位参与标准化建设,加大出版业融合发展的政策规划、标准及示范案例的宣贯力度,为行业提供全方位的标准化服务。

三、出版业融合发展背景下标准化工作的建议

标准化工作在当前出版业融合发展的各个环节发挥了基础支撑作用,未来可在标准体系顶层设计、基础标准研究和建立标准执行清单和标准评估机制等方面加强工作。

1.加强标准体系顶层设计。当前出版业融合发展中的标准化工作缺乏顶层架构的统筹设计,各层级标准的协调性存在问题,各层级标准间的内容存在重复和交叉,未考虑上下层级标准间的关系。后续应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出版业融合发展标准体系的顶层设计,研究制定出版业融合发展的标准化工作发展规划及措施,避免标准内容交叉重复,同时支持个性化实践和探索,以指导具体工作的有效开展。

后续可通过编制《出版业融合发展标准体系表》,全面规划出版业融合发展的标准制定工作,协调现有的基础和通用标准,确保现有基础和通用标准在不同产业环节和应用领域的一致性,使标准化工作在解决资源管理分散、数据共享不畅和业务协同不足等问题上发挥支撑作用。

还可以构建出版业融合发展标准体系的动态维护系统,建立出版业融合发展标准数据收集和交互机制,实施全行业融合发展标准数据的动态监管。依据标准体系间和相关标准间的关联关系实现标准间的联动,确保出版业融合发展标准体系及时反应行业需求,以标准化的技术手段实现对出版业融合发展的支撑作用。

2.加强基础标准研究。基础标准是其他标准的依据和基础,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随着出版业融合发展的不断深入,出版产品和服务的形态不断丰富,出现了一批新型术语急需定义,不适合现在发展状况的术语急需改写。因此,建议及时修订出版术语类标准,同时建立可提供检索和查询服务的术语数据库,以便于业内使用。

还应加强出版业融合发展产品和服务质量的评价标准研究,构建产品和服务质量评价标准体系,开发自动化的检测工具,为出版业融合发展的产品和服务质量检测提供技术支持。

3.建立标准评估机制。当前虽然已经制定和发布了多项标准,但标准的执行力度较弱,标准对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的支撑作用有待增强。因此,建议建立出版业融合发展的标准评估机制,定期开展标准评估。标准评估包括对标准的质量和标准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标准质量的评估可从标准内容的完整性、要求的明确性、指标参数的适用性、技术规则的合理性、未来的可扩展性、使用者的可操作性、标准内部的一致性、相关标准间的协调性以及编写的规范性等方面进行评估;标准的实施效果评估可对标准范围的科学性、满足业务需求的程度、促进技术进步的程度、支持政府决策的程度等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估,并为标准的修订提供信息支撑。

四、结语

标准化是出版业融合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实现我国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我们应该深刻认识到标准化工作对于出版业融合发展的催化作用,持续推进标准的制定与实施,及时对标准的动态进行维护及更新,发挥标准化在规范引领产业活动、提升行业管理水平、支撑技术创新、推动建立最佳秩序等方面的作用,最终实现出版业融合发展。

作者单位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

参考文献

[1]蔡翔.传统出版融合发展:进程、规律、模式与路径[J].出版科学,2019(02).

[2]刘颖丽.从“十三五”规划谈新闻出版标准化工作[J].科技与出版,2017(05).

猜你喜欢

出版业融合发展标准化
院前急救标准化管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国家标准委与非洲标准化组织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
“一带一路”离不开标准化人才
曙光初现了,出版业
学生评教的标准化处理
经济新常态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与发展
浅谈大数据在出版业的应用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
传统媒体走出“融合发展”误区的理论与现实
新闻出版业“十三五”规划调研座谈会在长沙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