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策略探究

2020-12-07杨玉杰

颂雅风·艺术月刊 2020年10期
关键词:美术素养能力

◎杨玉杰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以及受教育的水平越来越高,对于孩子的综合素养培养越来越重视。但是在目前的美术教学中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初中美术教师在授课时往往忽略了对学生个人美术核心素养的培养,美术核心素养包括创新能力、审美态度、文化理解以及图像识别等多种方面,本篇文章则针对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策略这一话题展开讨论和探析。

一、提高视觉的感受和识读能力,加强其图像识别素养

美术作为艺术类的学科,是以视觉形象作为载体,它通过鲜明的颜色与造型,为大家带来了独特的视觉盛宴。在初中对学生进行美术教育,在提高其美术核心素养的同时也能够加强其自身图像识读能力,提高学生的视觉审美、视觉识读以及视觉感受能力。在美术学习中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和地位。但是在目前的美术教学中,部分教师仍然没有意识到视觉形象的重要性,在授课时也没有注重培养学生的图像识别能力。所以教师要改变自身的教学观念,要注重思考培养学生的图像识读能力。

例如,在学习鲁教版的初中美术《美术的主要表现手段》这一单元的内容中,为了让同学们认识到造型的表现力和色彩的感染力,教师可以在网络上或者结合教材当中的一些美术经典作品和大众美术作品进行教学,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适当地引导大家对一些经典作品的图像展开分析和审美判断,并灵活选择各个地区不同民族和不同风格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进行对比,使其不但能够吸收多元文化的特点,还能够多层次地感受作品,有效提高其自身的审美能力。

二、加强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促进审美能力的提高

初中作为学习的关键时期,是思维活跃度最强的阶段,教师要紧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根据这一特点培养其自身的审美能力,激发大家对美术学习的兴趣,给予其自主发挥和想象的空间,鼓励大家能够创造出个性鲜明独具风格的美术作品,帮助其更好地对作品进行创造。

例如,在学习初中美术《手工书设计》这一课的内容中,该课需要学生自己进行动手展开想象去制作一个精美的手工书。手工书的模式有很多种,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引导大家观察一些手工书的成品,之后展开分组合作,让每个小组根据老师给出的主题,结合自己的风格和想象进行创作,在进行创作的过程中,老师可以适当对其进行引导。之后,在同学们完成创作之后,教师可以将每一组小组的作品放到展台上,并随机分给大家进行传阅,让同学们欣赏其他同学的作品时,也能够意识到自己作品的不足之处,这样的创作过程不但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还能促使其在和其他同学交流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使其学会结合其他作品的优点来完善自身作品的不足之处。

三、在加强文化理解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态度

文化理解作为美术核心素养之一,对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具有深厚的传统艺术文化底蕴,美术教材当中也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精髓,同时它也包含着国外的、不同区域的美术风格。学生若想要有效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就要能够对各种艺术的形成有一定的认识和掌握。

例如,在学习《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这一课中,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为同学们播放部分文化遗产,同时让大家在欣赏的过程中获得审美的感受,在对文化的理解中有效提高其保护传统文化之美,传承文化之美的审美态度。

四、结语

总之,初中教师要注重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在帮助其掌握基本的技术和能力之外,也要注重其创新能力、艺术感知能力以及对艺术理解能力的培养。同时,帮助其更好地体会到美术中存在的文化内涵和美学思想,通过让学生在认识和接触各种 良好的美术授课环境,激发其对美术学习的热爱,使其在树立良好审美观念的同时提高其自身的综合素养。

猜你喜欢

美术素养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集合学习中的数学素养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美术篇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
台湾当代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