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审美现代性”角度比较西方传统、现代、后现代艺术的差异

2020-12-07李梓瑄

颂雅风·艺术月刊 2020年10期
关键词:后现代艺术作品现代性

◎李梓瑄

一、阐述审美现代性

“审美”是一种价值取向,“现代性”实则是“现实性”,简单的字面阐述无法真正将“审美现代性”含义解释清楚,若“审美现代性”与“艺术”融合,它的蕴意更为透彻。学术上不同的学者对于“审美现代性”进行界定,学者波德莱尔在书中阐述,“审美现代性”又被译为“美学现代性”“艺术现代性”“浪漫主义现代性”。

波德莱尔结合时间、感性、审美对“现代性”进行三个维度的解读。他清楚地阐明:“人类的独创性来自于时间在人类感觉上的印记”,简言之,独创性乃灵感的显现。美学领域的“现代性之父”波德莱尔以其现代性思想,多维度、多角度的阐述“现代性理念”,从而奠定了审美现代性意义的基础。

韦伯乃新康德主义者,承载了“康德”“自律性”的观念,以社会学的角度探讨审美自律性,阐述审美领域独特合理化乃艺术的独立和自主化。韦伯在一书中诠释了“审美现代性”,并从社会学层面进行分析。除此之外,韦伯对康德问题的阐释奠定了后来审美现代性研究的主线之一,建立了审美与道德、科学相区别,与日常生活、宗教活动相区别的研究范式。学者哈贝马斯认为,在文艺复兴时期,有关“美”的范畴和“美”的对象的领域就已被建构;他认为“审美现代性”打开了实验和游戏的空间,而天才是“自由的构建者”。

诸多学者对“审美现代性”进行解读,各自以不同的视角阐述不同的观点,“审美现代性”实际上是一种“现代性”视角下的精神,审美现代性和社会现代性构成了二元对立的结构,“审美现代性”承载的独特功能,是对社会现代化及其问题提供反思和批判。

二、西方传统艺术、现代艺术和后现代艺术特征

西方传统艺术起源于希腊时期,简言之,西方传统艺术以宗教为主,作品灌输伦理道德思想。艺术画作不具备人的特征,画作人物往往较为荒诞,西方传统绘画作品往往是记录事件和宣扬时代精神,主要以写实为主。早期希腊绘画所表现的是一种人神平等思想,希腊艺术的形成与它的社会背景、历史、民族特点和自然条件相关。尤其是人类对于神灵的崇拜思想,在作品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到中世纪时,绘画作品具有强烈的宗教色彩,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宣扬的是教义,宗教信仰和情感,绘画摒弃古罗马绘画的写实传统,更多的是用夸张、变形等象征性表现手法,文艺复兴至19 世纪时期,绘画强调人性的回归,西方传统艺术也更加趋向于人性的解脱,更推崇人文主义精神,

现代艺术,又称现代派艺术,起源于20 世纪后,“纯粹感”是西方现代艺术的标签,艺术作品中强调形式要素,具有抽象性特征,但思想过于纯粹化易受局限性影响;现代艺术讲求“独创性”,作品灵感的再现善于结合体育竞技理念,被称之为艺术史上的创新之举;现代艺术强调形式主义,作品遵循形式之上的原则,古典艺术,也就是传统艺术也讲究形式感,但现代艺术则是赋予形式更深层次的意义。现代艺术创作者较为凸显个性特征,易在艺术作品中彰显个人情感色彩,但往往忽略观众情感,作品显露出的较为“个人化”,不易被常人理解;现代艺术更加注重整体单调性,所谓的“一切从简”,这个时期的作品往往具有“非现代性”特征。现代艺术追求形式主义的创新性,以此彰显绘画艺术风格,表达社会意义的作品较少,更多的作品是回归于生活,善于从生活中捕捉“艺术”的影子。

后现代主义,在1980 年的美国成为艺术的主流,之后,逐渐成为世界艺术潮流。后现代主义是“当代艺术”,当代艺术不追逐“纯粹性”,创作灵感更加多元化,时空范围更广,艺术元素也更加丰富。当代艺术家善于回归传统,秉持回望过去,找寻自我的理念,从而在原有的基础之上,提升自我艺术技巧。后现代艺术在艺术表达上强调“社会性”更加注重“实践性”,将作品拉伸到社会问题中去思考,简言之,偏向于画作的象征性,更多的是披露社会现实。后现代艺术实际是对现代艺术的反叛,它所传递的是艺术观念的创新、技术领域的更替,更多的是代表公众意识,表达的是多元的价值观和自由创造精神,体现西方当代文化发展趋势。

三、比较西方传统艺术、现代艺术和后现代艺术的差异

现代艺术否定了传统艺术的自我标准,强调艺术是主观创作的产物,是个性彰显的产物。现代艺术作品原型取材于客观对象,绘画的艺术手法也较为多元,如简化、变形、夸张、分解等,以主观臆想出发,展现抽象性、几何形画作。现代艺术是对传统艺术观念的重新思考,如“现代艺术之父”塞尚,1910 年的毕加索作品及康德斯基的即兴作品,无一不显露出艺术风格的多变。

现代艺术的基本性质是创造,意在打破原有艺术的局限性。西方传统艺术,俗称“传统派”和西方现代艺术,俗称“现代派”,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艺术表现方式上都大不相同。两种艺术作品在人物形象、内心表达、绘画方式及材料运用方面也存在很大的差异。现代艺术更加具有象征性特征、更具荒诞性和意识流思想,如西方“现代派”代表作《意大利女人头像》《Trekhgoraoe 啤酒的广告画》《进化》等等。传统艺术流派更注重“写实”,注重“人”的尊严与价值,遵从“以人文本”思想;依托透视法建构深度空间关系;在艺术作品中注重“雕塑感”。

后现代艺术反真理、主张不确定性,而现代主义以人为主体、社会为客体。

在哲学上,现代艺术以理性、现实为基础,而后现代艺术追逐浪漫主义、个人主义;在思想领域,现代艺术注重技术、逻辑性及功能的合理性;而后现代艺术以情感为纽带,强调“以人文本”的思想;现代艺术遵循“无用的装饰便是犯罪”趋向于单一化,而后现代艺术作品崇尚多元化特征,作品传达的理念更加模糊化和不规则化。

四、结语

无论是西方传统艺术、现代艺术,又或是后现代艺术,它们对于“艺术”最初的理念都没有改变,不同时代艺术的“差异化”,也表明人类在艺术领域中的追逐一直没有停歇。东方艺术强调一种意境,如写诗般朦朦胧胧,而西方艺术强调写实,绘画给予视觉的冲击和鲜明的现实感。西方传统艺术强调“人性”的色彩,注重人物关系的描摹,画作更具有“雕塑感”特征;而现代艺术画作多以画面模糊、变形、荒诞为典型,如《百年孤独》《局外人》等,荒诞离奇的艺术风格传递“颓废思想”,艺术家往往所要体现的是当下“反传统”的叛逆思想,意在强调 个人价值理念;后现代艺术不同于传统艺术和现代艺术,它放弃了对“终极真理”追求,突破审美范畴,打破艺术与生活的界限,将艺术平民化,打破“独创性”标准。

猜你喜欢

后现代艺术作品现代性
《坠落的人》中“拼贴”的后现代叙事意义
90后现代病症
浅空间的现代性
牛仔少年的孤独:论《骏马》中现代性对西部空间的争夺
也谈现当代诗词的“入史”及所谓“现代性”的问题
也谈现当代诗词“入史” 及所谓“现代性”问题
五彩缤纷的艺术作品
何晋渭艺术作品
张杰艺术作品
陶瓷艺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