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舞蹈表演与音乐表演共生关系探讨

2020-12-07古小绮

颂雅风·艺术月刊 2020年10期
关键词:旋律节奏内涵

◎古小绮

舞蹈和音乐,可以说是具有姊妹关系的艺术表现形式,二者都是起源于人类的社会生产和活动,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艺术形式与艺术特征。然而,舞蹈表演和音乐表演者两种艺术形式,又不是完全截然分开的。因为从舞蹈的视觉展现与音乐的听觉表演,共同在时空领域对艺术的契合。

一、舞蹈的本质

舞蹈,首先是以人体为媒介的艺术形态。舞蹈并不是像雕塑、绘画等需要借助外部物质手段,舞蹈通过人体自身来展现的艺术形式,因此也就理解舞蹈对演员的形体训练的重视。舞蹈可以挖掘出人体最大的肢体技能潜力,但同时也受到人体生理的限制,所以,舞蹈在进行艺术表演时要考虑艺术与人体的关系。

第二,舞蹈以动作为艺术表现手段。舞蹈的动作要素是舞蹈艺术形式的众多要素中居首位的一个。一方面从舞美效果来看,通过动作要素,结合其他舞蹈要素来契合动作形态,强化舞美;另一方面,从舞蹈的发展历程看,是一个不断美化的过程,舞蹈动作逐渐成为范式性的动作,表现出城市化特征,从而赋予舞蹈动作的意义,传递给观众的是舞蹈的美与内涵。

第三,舞蹈是视觉的艺术形式。舞蹈动作中每个动作的时间的长短、缓急、节奏、停顿等共同构成了舞蹈艺术形式的视觉框架。人体力量作为舞蹈艺术的表达主干,刚柔并济还在弄展现出舞蹈的生命力。

二、音乐表演对于舞蹈表演的意义

舞蹈是与音乐相结合的。首先要清楚,舞蹈和音乐的相伴而生、相互连接,是有物质条件的。从舞蹈的动作与音乐的歌唱,都是以自身的生理结构作为基础。同时人们通过身体来表达舞蹈和音乐,只有当自身条件不够,或无法满足表达需要的时候,才能够借助外部物质。而且,音乐、舞蹈的联结也都需要不同的形式要素的共同作用。比如,二者都需要节奏。由此,音乐表演对于舞蹈表演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音乐让舞蹈表演更具有完整性。舞蹈虽然强调视觉构建,音乐强调听觉表达,但是完整的舞蹈表演需要给观众带来视觉和听觉的享受。舞蹈形象、精神内涵传递等需要音乐的衬托和渲染。

第二,音乐表演让舞蹈表演更具有效率性。舞蹈表演融入音乐表演,能够培养舞蹈想象力,体会舞蹈动作的内涵。由于音乐的节拍强弱、节奏轻重、旋律的和谐以及给人听觉感官的刺激,都会使人产生想象。

第三,能够激发舞蹈探索能力。舞蹈的编排,要根据不同风格的音乐进行对应,比如现代舞的直率、狂放,古典舞的舒缓,这都与音乐类型与之契合。而不同风格的音乐也对应着不同的舞蹈类型。加上感知舞蹈,进行教学、联系,都离不开音乐。所以,通过音乐能够体会舞蹈动作的文化内涵和情感意义。

三、舞蹈表演与音乐表演的共时互动

舞蹈表演和音乐表演是具有共生关系的。首先,在节奏上,音乐的节奏性对于舞蹈的节奏起到了骨架支撑的作用。舞蹈的表演,需要动作形态的展示,动作形态也带有节奏性,背景音乐也需要契合到舞蹈动作的节奏,随着轻重缓急的节奏,舞蹈表演过程中能够让音乐节奏具体化。

第二,舞蹈表演中的音乐表演有助于舞蹈动作的完成和舞蹈形象的展现。音乐节奏具有多变性,这对于舞蹈表演来讲,在轻重、长短、切分、延伸、强弱等都更具有力度和对比性。无论是单纯的节奏或节拍,还是根据音乐划分的较大节奏,都能够对舞蹈动作有心理暗示的作用。

第三,从旋律角度来看,音乐以旋律作为灵魂,音乐表演塑造形象、情感表现都需要旋律来完成。舞蹈表演中的旋律也是不可缺少的内容,在舞蹈动作贯穿始终,舞蹈形象以及舞蹈内涵的传达都需要旋律的作用。音乐的旋律给音乐带来了生命力,而舞蹈的情绪也需要旋律的串联。而且,舞蹈表演在空间运动中与音乐旋律构建空间进行同构时,会让两者的艺术形式结合相得益彰。

第四,在情感表达方面,舞蹈、音乐都是艺术,艺术需要传达给大众才能够彰显出其艺术情感和社会价值。舞蹈表演和音乐表演都需要借助身体的外部动作、形态来给观众的视觉、听觉享受,舞蹈通过借助音乐的艺术手段,增强情感上的艺术效果,能够引起情感共鸣。

猜你喜欢

旋律节奏内涵
夏粮丰收:内涵丰富 意义重大
“新美育”的内涵与实践路径探索
唐代口哨旋律拟解
吃饭有个最佳节奏
节奏学习也可以变得很有趣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吟诵的旋律性初探
轻快漫舞
内涵漫画
7月,盛夏的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