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琵琶曲《霸王卸甲》

2020-12-07杜秋怡上海音乐学院

黄河之声 2020年5期
关键词:指法项羽右手

◎ 杜秋怡 (上海音乐学院)

一、乐曲结构分析

《霸王卸甲》是琵琶传统大套武曲之一,描写了公元前202年楚、汉相争的历史故事,采用写实的手法加以叙述。此曲站在赞颂楚军的立场上,着力表现和渲染西楚霸王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气概以及楚军的英烈悲壮。这首乐曲的乐谱最早见于1818年华秋萍编的《琵琶谱》卷下,共分十段。1895年李芳园编的《南北派十三套大曲新谱》,也收录了此曲,但他把曲名叫做《郁轮袍》并加入了【营鼓】【升帐】等小标题,后来各家传谱,均引用此谱,但在段落上有所增减。本文分析的是《王范地琵琶演奏谱》。

全曲分四个部分,即:第一部分,战前准备(营鼓、升帐、点将、二点将、出阵);第二部分,战争过程(接战、垓下酣战、);第三部分,战争失利(楚歌、别姬、鼓角甲声、逐骑出围、追兵、);第四部分,尾声(众军归里),十三段组成。

二、音乐与技术分析

(一)第一部分 战前准备

【营鼓】至【出阵】这一部分音乐庄严、肃穆、气度恢宏。

【营鼓】第1小节至第20小节。这一段是全曲的“引子”部分,描写战前雷鼓声庄严、肃穆、雄伟。节奏比较自由,定弦为:ABea。乐曲开始处的四音和弦在相把位BB#fb用半轮接拂奏响,气势虽然宏大,但给人以悲壮之情,隐含着一种战争的失败的声音。因而开始的呼吸要深沉,半轮之后的拂,是用类似挑的方法,同时拨相邻的四条弦,如得一声,但此处的拂不应速度过快,音色比较浓郁,拂的时候大指不要动,挺住,力量集中,气势宏大,却又不过分刚劲。

乐曲的第三句开始是单个双弦轮,过渡到双弦长轮,通过力度变化来推动音乐发展。此时的轮指主要运动部位为手指,每个点非常清楚,像是军队吹的号角,营造出阴森森的环境氛围。第4小节至第7小节慢起渐快,轮指的频率速度也在变化,转向一拍一轮节奏轮,这里需要音色刚烈,所以右手轮指指尖站在弦上,和面板呈直角,拨弦部位靠下一点,也就是从24品至复手顶端二分之一处再往下一两厘米。第8小节开始演奏技法变成了弹挑,由于速度和强弱的变化需要,弹挑动作部位也有所变化,第8、9两小节音符一样,但是要慢起渐快、强起渐弱,所以弹挑所使用的动作部位是强而慢的时候选用臂拨,由于渐弱渐快渐渐转向指拨。

从第十三小节开始的技法“风点头”音色刚劲,富有气势。

【升帐】【点将】【二点将】【出阵】

这四个段落基本是同一旋律进行不断的变奏,右手运用不同的技法和汇组指法来推动音乐发展,主要技法有扫弦、轮指、弹挑、扫挑弹挑、扫半轮挑弹、扫半轮挑分等汇组指法。

【升帐】第21小节至第47小节。这一段,节奏规整,是这一部分主题的原型呈示。音乐描写将帅即项羽在帐中给官兵发号施令,布阵,几乎每一小节的第一拍都是扫弦,要奏的铿锵有力,威武、自信,那么在演奏扫弦时动作部位是以肩关节为主的,要有戏曲演员中武将功架的感觉,表现项羽的霸气。第22小节的节奏清晰,第25小节“1”要揉弦,这个揉弦是有助于推动后面力量,制造紧张的战斗气氛。第28、29小节连续的三个扫弦,虽然都是以肩关节为主的,但过弦速度有些不同,此处的节奏模仿锣鼓点,第28小节第一个扫弦和第29小节第一个扫弦都处在强拍,过弦速度要快,但第29小节扫有重音记号,比第28小节扫过弦速度还要快一点,音色也刚劲一些,第28小节第二个扫弦处于弱拍,扫弦时右手触弦位置要靠上点,过弦速度稍慢,奏的“弱而不松”。第35小节注意,是弱,但不是柔,是刚,触弦要快。第40小节的“45”要绷得住,第41小节的“4”音的揉弦很重要。

【点将】第48小节至第78小节。这一段基本上是“升帐”一段的变奏,四个小节为一句,非常规整,描写战争前排兵布阵的宏大场面,也反映出项羽胸有成竹,坚定的信心。这一段右手的指法也非常规整,每一句,第一个小节由一个四分音符和一个十六分音符组成,指法是“扫、弹挑弹挑”;第二个小节是两个十六分音符组成,指法是“扫挑弹挑、扫挑弹挑”;第三个小节两个八分音符组成,指法分别是“扫、轮”;第四个小节是两个八分音符组成,指法分别是“挑、分”。第56小节、第60小节和第64小节,这三个小节每个小节第二拍的第一个音都是刚性滑音,是为了表现将军和士兵备战的一种力量。

【二点将】第79小节至第94小节。此段每一小节都用“扫半轮、挑分”的汇组指法,这段前六小节的附点节奏是王范地先生加的,并采用弱拍弱位置强奏的方式,即每一小节最后一个音的分弦都是重音。这样,每个小节四个音中第一个音和第四个音都是重音,很有规律,形成了一种铿锵有力的节奏型,节奏也较【点将】一段渐渐快了起来,气氛也越来越紧张,离出发征战也接近了。

【出阵】第95小节至第110小节。此段描写部队出发,迎接战争。两小节为一句,每句都有三个重音,分别是第一小节第二拍的第一个音、第二小节第一个音和第二小节最后一个音,这三个重音的力度也不完全一样,是渐强,第二小节最后一个音最强。几乎每一句的右手指法,第一小节是“弹挑弹挑、扫挑弹挑”;第二小节是“扫、半轮、挑、分”。要演奏的有一定的紧张度,精神抖擞,迎接战斗。

(二)第二部分 迎战

【接战】至【垓下酣战】这部分音乐基本上是【二点将】的变奏,描写战争的惨烈,围绕“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形象进行展开。

【接战】第111小节至158小节。第111小节—第126小节右手用汇组指法“勾双轮”,对所弹位置上下也有要求,每小节弹奏位置是上、下、上,音色有所变化。第127小节至第132小节用“摭弹”、第133小节至第142小节用“摭分”、第143小节至158小节用“扫半轮挑弹”这些汇组指法的变化充分描写了混战的场面。

【垓下酣战】第159小节至181小节。开始第一个音突然顿住后第二个音的揉弦很重要,是力量的象征。第159和160这两个小节弹的坦然一些,不是失败的样子。第161小节至第178小节都用“夹扫”。这样的指法安排,音色的层次感也是层层递进,战争越来越激烈。

(三)第三部分 战争失利

【楚歌】【别姬】【鼓角甲声】【逐骑出围】【追兵】这部分描写项羽战争失利,远处传来声声楚歌,若隐若现,“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楚歌】第182小节至第213小节。强弱的处理是像风一阵阵传来,一阵阵远去,表面听起来是抒情的,但实际内心上是非常冲撞的。即又抒情又矛盾。这一段,从第185小节开始,用极慢的速度,一分钟40自然渐快至约一分钟50,每一拍固定的两轮,稍慢,至第210小节开始轮速转快。这一段右手指法比较单纯,几乎都是长轮,但要求强弱变化比较细腻,对左手按音要求甚高,什么地方用推拉、什么地方用吟弦、哪种吟弦都有详细的要求。比如:第188小节第四拍“7”是下滑音,奏“7”音之前先拉高一点再放回至“7”音的音高高度,第189小节第二拍的第一个“7”是个乐音,按准就行,第二个“7”是个韵音,是用吟弦来完成,即左手手指按准音后做屈伸动作,使弦身来回滑动,音高发生波动,这个音波动幅度不超过小二度,波动速率每秒在六次一下即可,第三拍第二个音“7”是个上滑音,也叫腔音,先按准“7”音,一出声就往外拉,小三度,速度要快,是个刚滑。

还有第190小节“4”接“5”、第201小节“6”接“1”、第205小节“4”接“5”,这三个小节这三处附点音符音渐弱过来的,但是是比较夸张的,即附点音符几乎是从无声到有声。“楚歌”,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这个“景”就是要借风、风声的形象,歌声远远送过来,吹到离你最近的时候是响的,即强奏,过去就慢慢消失了,即弱奏到几乎不出声音,这里的呼吸也非常重要,附点的地方就是吸气的地方,用呼吸连接好此处的“音断意不断”。那么这里“4”接“5”、“6”接“1”左手的按音是用“绰”来完成的,使音与音之间连接无缝,听起来连绵不断,即歌声虽然听不到了,不是没有了,是风的方向让你听不到了。

一阵阵家乡的歌声来来去去,不仅将士们无心恋战,就连项羽也没有了主张,第212小节第一个音强起突弱,右手用单弹,左手按住“3”音快速拉至“5”音,后面几个还带有吟弦,右手由单弹渐快转换至滚奏,左手拉出去的“5”音再放回至“3”音,波动速率越来越快的吟弦,表现了项羽心焦无助,复杂的心理活动,第213小节扫拂接长轮,左手继续吟弦,强起突弱再渐强,表现了项羽无奈,引出了“别姬”。

【别姬】第214小节至225小节。第214小节开始由快速轮转为一拍一个轮,奏“7”音之前先拉高一点再放至“7”,这个腔音表达虞姬内心在哭泣,这一小节最后三拍“6”既有腔音即滑音又有韵音即吟弦,像是哭出声音,这一句像是虞姬看着项羽在说:“让我去死,你带着将士们突围吧”!第二句即第215小节和第一句音符一样,但奏法不同,用拂轮演奏,节奏是急迫地,是项羽在回话:“不能,要走一起走”。这两句短短的对话,表达出项羽和虞姬生离死别的情景,赋予人物以人性的展现。虞姬为了能让项羽安心突围一剑自刎了。第216小节比较长,腔音韵音频繁出现,内心矛盾急剧上升,撕心裂肺的生离死别。

“楚歌”“别姬”这两段虽在全曲笔墨不多,但乃是点睛之笔。

【鼓角甲声】第217小节至第225小节【逐骑出围】第226小节至第247小节,表现将士们丢盔弃甲、兵器碰撞声、喊杀声等战争中发出的种种声音,这段的演奏有指甲碰弦煞音、有绞弦等模仿战争的各种声音,右手技法扫拂滚、扫接长轮、拂接长轮等、左手技法推拉吟揉等,烘托最后决战。

第230小节开始注意右手夹弹的三角轨迹,模仿马蹄声,第244、245小节左手加上急而幅度大的吟弦,增加了动荡感。

【追兵】第248小节至第287小节,一开始注意右手扫夹弹的三角轨迹,第230小节转为夹弹,模仿追兵的马蹄声,285小节左手运用急而大幅度的吟弦,第287小节,右手长轮并挑四弦,由急至缓,由强到弱,最后两个音延长并轻微吟弦,仿佛战争过后,战场弥漫着的一缕缕硝烟。

(四)第四部分众军归里

【众军归里】第288小节至第314小节。“众军归里”写刘邦取胜、得意的情绪,速度稍快,但到了第310小节至结束又回到了描写项羽,第312、313小节,一样的两个小节的拂都是重音,轮指弱渐强,速度保持,不渐慢,表现项羽一次次挣扎,不愿倒地屈服的场景,最后一小节强收并且左手加上吟弦,这个吟弦大而急、渐慢,是在表现项羽慢慢倒下,不甘心,对天长叹:“天亡我也”。

三、学习心得

通过琵琶曲《霸王卸甲》的学习,我真正认识到这首功夫曲,无论是对技巧技术的训练、还是对音乐技术的训练,都是一首较全面的乐曲。乐曲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四部分对右手的众多技法提炼,如:弹挑、扫弦、半轮、满轮、凤点头等,还有好多汇组指法:扫夹弹、扫轮挑弹、扫轮挑分、勾轮、摭弹、摭分等这些指法在乐曲中频繁出现,我们可以整段摘出来做各种技巧的训练。第三部分右手长轮,尤其“楚歌”一段,整段的长轮,对耐力的训练非常有用,这部分对左手的训练也非常重要,揉弦、吟弦、推拉弦等,对节奏的训练,强弱等表情的音乐技术训练都非常好。还有,“营鼓”一段节奏比较自由,对呼吸的训练非常有用。“升帐”“点将”等乐段节奏方整,对节奏规律和不规律的训练都有用。“楚歌”、“别姬”可以做强弱的变化训练等等。我从小学就开始练习这首乐曲,练到现在仍然觉得有好多地方还有待提高,以后我还将投入更多的精力认真练习、潜心研究,努力将这首经典名曲演奏得更好。

猜你喜欢

指法项羽右手
bB 调大号指法研究
单簧管演奏中指法的合理运用
项羽为什么不肯定都关中
左手和右手
项羽虞姬
左手和右手
单簧管新指法的研究与有效运用
论指法运用在巴赫键盘作品中的重要性
左手右手
左手右手(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