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古城三层古楼及民楼
2020-12-07牛耕勤
◆牛耕勤
木氏土司的三层古楼
在丽江坝子的土著居民还住在松木垛成的井杆式木楞房的时候,明代木氏土司在大研建了上覆青瓦的三层楼建筑“玉音楼”,而且“雄伟奇丽,甲于滇西”(见乾隆《丽江府志略》),是第二代土司木初于永乐年间建的。“玉音”顾名思义是“皇帝之音(圣旨)”,玉音楼便是木土司皇恩院珍藏皇帝圣旨之楼,确切的说是存放明初至清初历代世袭土司立下功勋而得到皇帝授予嘉奖的圣旨楼。
玉音楼无疑是玉龙山下三层楼建筑的始祖,这是明初建的。明末第十二代土司木青又建了“高耸玲珑,备致精巧”(见乾隆《丽江府志略》)的“寿星楼”,建此楼还有个不知真假的来历。乾隆《丽江府志略》下卷“艺文略”中的“杂异志略”载:“寿星降,明天启甲子(1624)年八月十七日,空中如剪鹅毛状,纷纷飞坠,里民竞仰视,忽见肉鬓长眉,须发皓然者,氅衣跨鹤而下,坐则出袖中粒饲鹤,色如青麦,与童子语。有顷,以袖招鹤,复乘之去,且曰:明日当有老人星见。次日,果有老翁如世所画寿星者,亦乘鹤降民家,据床而坐,以半桃分啖童子,良久乃去。土知府木青异其事,因建楼绘像祀之。”看来这是文弱书生,颇有诗才的木青,求愿长寿而建的高耸精美的三层楼建筑。不幸的是,最终才得29岁便撒手离世。无疑木初建的“甲于滇西”的玉音楼是丽江古城的第一座三层建筑,相隔十代的木青建的“高耸玲珑”的寿星楼便是第二座,而第三座在清代丽江改土归流后。
流官府城外的三层古楼
丽江改土归流后,第十五任流官知府吴大勋,为了不使府内的风水外流,锁住宝地风水,在府城南门外建了“培风寺”。
培风寺的主体建筑“魁星阁”,是高于寺内财神阁的三层建筑。由于那里地势较低,为了镇住风水,以防止外流,根据风水先生之言,建了高出府城南门门楼许多的飞檐翘角、流丹异彩、令人注目的鹤立鸡群般的三层楼。而这三层楼不是为别的,而是为地方早出科举人才而塑了魁星,即文曲星,民间便称“魁星阁”。也许这是丽江第一座魁星阁,后来在多个地方也陆续出现。《光绪丽江府志》载:“魁星阁:有四:一在石鼓……一在通甸……一在九河。”其实据我了解,还有丽江古城黄山村(纳西语名为“瓦古”)接风楼内也有魁星阁。这都是流官们为了使丽江的汉文化教育与中原相跻而建的,如今纳西族中大中专以上文化水平的人口比例已列居全国各民族首位。追本溯源,大抓教育的清代流官们是功不可没的,因而古城的老学究们至今还念念不忘。甚至丽江纳西子弟的中科入士者到内地做官的,为培养那里的学子,都以建书院为己任,大抓地方教育,回归故里时一个个两袖清风而被翘指美誉,时至今日也在美谈。
如果吴大勋知府没给我们留下载于《光绪丽江府志》中的《培风寺铭记》和他的《滇南见闻录》中有关的记述,我们便不知道南门外曾有座乾隆年间吴知府建的三层楼古建筑,只知道光绪末年杨兆瑞建的丽江古城黑龙潭的三层楼——得月楼。
黑龙潭的三层古楼
“得月楼”是光绪二十九年至三十年(1903——1905)修建的,是由一层的冷暖亭改建成三层楼的。古城百岁坊的杨兆瑞在内地的一处风景名胜看上了一座三层古建筑,便精心复制成木模型,一路小心翼翼带回丽江仿建成得月楼。
时光易逝,岁月如流,转瞬间,百余年过去,吴大勋知府建的三层培风寺早已不存在。经过清代咸同年间“乱世十八年”,木氏土司的府署和古建筑群,除了烧不掉的石牌坊,都成了灰烬,丽江古城被毁为一片废墟。多少古建筑不能幸免于难,培风寺的三层楼也可能此时被毁,成书于光绪二十年的《光绪丽江府志》全无府城南门外的培风寺的记载,倒有忠义村民在本村建的培风寺的记载。
咸同年间丽江古城的三层古建筑被兵火烧得无影无踪,于是杨兆瑞在黑龙潭改建的得月楼,成了独一无二的三层高楼,便物以稀为贵,称之为“三层楼”。
从小不点儿的冷暖亭,一下成了又高又大的宝顶闪烁、异彩纷呈的三层楼,给游人以双目一新的感受,给黑龙潭增色不少,成为黑龙潭至今标志性的建筑,这是始建者不可能料得到的。
丽江古城的三层建筑出现于明清两代,而三层民楼却在民国才出现。那是因为经过清代咸同年间的“乱世十八年”,丽江古城被烧成一马平川,直到光绪末年仍未能恢复元气。到了民国年间丽江才得以恢复并发展,才建起了三层民楼,但也不多,只不过六个村中的七楼而已。较早的可能是兴仁村两间三层民楼。
兴仁村的三层民楼
在1996年2月3日,丽江境内发生的大地震中,被震断震塌了第三层的兴仁村通往大佛寺(原兴仁小学)路口那两间三层民楼,是古城中民国年间较早的三层楼房。因为抗战时和之后建的三层楼房都是有经济实力的商家盖的,用的柱子等都比较的肥实,且讲究大小头粗细基本一致,也就是说不用柱脚和柱头粗细较为明显的木柱,而且只用松木不用杉木,因杉木会从下到上裂开。不过,这也不是绝对的,由于耐腐,能用上红杉木做(觧)椽子,便成了不仅富有而且是识货人家的标志。
也就是说,在“2·3”大地震断柱倒塌的三层民楼,不是抗战时期富有的商家起的房子。后来我才了解到那是该村鲍家的房子,是他家的皮匠作坊和铺面。作为手工业家庭就地起的三层楼,由于条件有限,便经不住7.0级大地震而“秃了头”。这栋三层民楼在恢复重建中干脆改成了二层楼,倒也觉得与街上的其他铺面房子协调多了。当然,解放后,这楼房已不姓“鲍”而姓“公”——被没收为公房。据说丽江古城是公房最多的地方。
回到古城中为数不多的三层民楼,下面要讲到的是依就狮子山的坡势,两家并列而建的双石村(现新华街双石段)恒兴昌商号和幼臣和他的左邻张氏的三层民楼。
双石村的三层民楼
和幼臣年轻的时候,在本村的锡顺和商号当学徒——赶马帮走茶马古道,夏进秋回,到藏区长途驮运纳藏贸易的货物,他是历尽艰险起的家,后自立商号为“恒兴昌”。
像和幼臣这样为商号赶马起家的人在丽江大研古城是不少的,“要使人不闲,赶马种菜园”。但赶马走雪域藏区异常艰苦,纳西族清代诗人牛焘就曾在《走雪行》中写道:“谁似行人踏雪苦,踏雪行人九死还!”可见到藏区走茶马古道其中的凶险。因此商号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凡为商号赶马帮三年者,赶马人可以自带一匹马,驮运自己的货物,来回收入归自己,一切费用由商号承担。这就是丽江古城商号善待雇员的文明之举,因此为商号赶马长途跋涉走雪域高原的赶马人便多起来,其中有些赶马人后来便创立了自己的商号,跻身于丽江商家。甚至跃居丽江大富商的元德和商号老板和万华,也是为古城商号赶马当锅头发迹的。
和幼臣成为人们所知的古城商家后,就在狮子山东北坡的双石村,随坡就势建了三间三层楼房,临街的下层(一楼)作为铺面,二层和三层作为人居,辟山坡为院坝(因位于山坡,院坝的水平高度有二层楼高)。作为北邻的张家,也同样起了三间高楼。同样是临街下层为铺面,只不过左面一间作为大门,二三层作为人居,辟山坡为院坝。
三层楼房最多的地方
新中国建立后新中国后的六十年代,古城双石村除了原恒兴昌商家和相邻的张家于四十年代建的三层楼房外,绝无三层楼房。
中国大地迎来改革开放的春天后,古城人民的日子也好过起来,在原恒兴昌商家(解放后被没收为大研派出所所在地)以南建了砖混结构三层洋楼,在这个时期古城中出现了与古城风貌极不协调的洋楼(如今已成为须拆除之房)。
双石村的广播器材厂以使用房屋的临街铺面若干为条件为净莲寺下街道以东的杨家建了三层洋房。在此房以南十米外的和家又在玉泉西河东岸建了三层洋房。
丽江古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十余年后,即2007年后,街道以西由一层改建而新增了几栋土木结构的三层楼房,成为古城中的三楼房。洋楼最多的村落,也是一层改建成三层楼房最多的村落。这样的改建是好是坏,只有让后人去评说了。作为世界保护对象的古城,其中有太多学问和知识。如今推崇大仲马所说的“金钱是推动一切的力量”的理念,保护文化遗产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从双石桥沿街往南到萃(翠)文村(现新华街翠文段)“科贡坊”,便是木结构的三层门楼,确切地说应当叫“科贡楼”,但人们都习惯用“坊”的旧称。这是因为科贡坊原为约在清代嘉道年间建的一层的木牌坊,毁于1943年春节的大火灾中。1949年三月,习自诚县长和地方士绅因重视文化教育,为和进士中举60周年举办鹿鸣宴会进行庆祝。作为和进士舅侄的牛文伯,感激在他创业的艰难时期,为他事业的成功付出了财力和智力的舅父之情,便在木牌坊原址新建成二层门楼。改革开放时期,在第一次改造四方街广场石板的同时,科贡坊又改建为三层门楼,使之成四方街标志性建筑。科贡坊也就成了萃(翠)文村唯一的木结构三层楼,它当然不是民楼,是公楼。
阿溢灿的三层民楼
宣科老师之父宣明德也建了一栋三层楼房,在现在的新义街密士巷,也就是纳西语所称的“阿溢灿”。
民国年间,英国的传教士安德立牧师,千里迢迢到丽江来传教,在大研古城的王家庄建了洋教堂,想在纳西人中传授基督教,可谓用心良苦。可信汉传、藏传佛教、道教及本地东巴原始宗教的纳西人,就是不信这洋人教。这让洋牧师伤透脑筋,但也无可奈何。不过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事物,也有屈指可数的几个古城人接受了这洋教,成了上帝之子。其中最活跃的算是宣科老师的父亲,拒绝洋教的古城人便叫他“宣洋人”。
阿溢灿,民国年间汉称“牛家巷”,可知巷子里牛家居户之多。而“密士巷”之称与宣洋人有关,因他成为洋教徒后,曾在村里办过传授洋教的学校(学习班)(绝不是教堂。古城里除了王家庄,没有第二个教堂),后来“牛家巷”便改称“密士巷”。
人各有所好,宣老的父亲就喜欢与远道而来的洋人接触,并为他们帮了不少忙,包括罗斯福的儿子,从中自然也得到好处。宣老的父亲就在清代著名诗人马子云二层楼房的“雪楼”旧地,建了一间三层楼房。这楼房位于古城北边之地,那时那边还只是一大片菜园空地,可见这栋楼有多么显眼,这也成了该村宣家的标记。
而今在改造东大街钢混结构的洋房为砖木结构的铺面和院落后,与古城中医院那临街的三层大楼相比,宣家的楼房成了小巫见大巫,而这“大巫”被宣老师租为“宣科先生今晚在此主持”的大研古乐会的演奏场所。如同现在古城所有民居变成外来人经营的客栈,宣老的旧居,也早就以“子云客栈”出租给外人。
上八河村的三层民楼
上八河村的三层民楼,在三眼井(旁)边的王家,是很不被人注意到的。因在街道边,只见到街面两层的三间和两边分别为一层的两间房屋,见不到街面以下还有一层民间称为地楼的房屋,也就是说这是一栋三间三层外辟两间二层的大楼房。可谓古城中较有特色的三层民楼,也反映了主人家一定的经济实力。据了解,在民国年间,该民房是在外做生意的老大交给老二一百五十元半开银元建的,可见数目不少。八河民居多以地楼一面辟为院坝,只有很窄的可利用之地的王家,是在有限的地基上向上发展占领空间的。一层为地楼,也是作为山城大研纳西民居的特色之一。
八河村沿街铺面下层大多数为地楼,这主要是那一带的古城玉泉中河东西两岸都是砂石岩,纳西语称“岩巴”,八河村的民居是就着地形地势起盖的。民居院坝就设在一层地楼那面,有不少院门设在南北方向。王家的三层楼房的大门设在地楼北面,是下了石磴(阶)进的大门,不过上世纪七十年代前没有使用了,原因是下面的地楼尚未格整。也就不成为主要的生活地方,都住在楼上,出入口在临街靠山墙的铺面。
这上八河的三层民楼,是那时八河村独一无二的,至今还保持着木窗等古朴的原貌。在改革开放以前,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因八河村开发较晚,街道两旁挨家挨户的铺面,开铺的屈指可数。
元兴昌商号的三层楼房
“见洛过”(纳西语地名,民国称现云阁)村“元兴昌”商号是李元璋创建的,因出了个出色的有经商头脑且能说会道手勤脚快的妹子李镜海而大有发展。积累了一定的资金,为求更大的发展,在丽江试种烤烟成功后,托请在省城昆明创办了一个又一个成功企业的古城光碧村的余仲斌先生,为元兴昌在美国订了当时一流的卷烟机器,并付了订金。
为了安机器以及建设卷烟厂的需要,李镜海在金星巷就着狮子山坡起盖了六大间三层楼的厂房,可谓古城中又高又大的三层楼房。六间三层楼房的二三层背后是院坝。李镜海曾想扩大这院坝,涉及到几棵狮子山的古柏,而发生了一件周霖骂县参议长亲戚的故事。
元兴昌就地建卷烟厂厂房后,想有个与之相配套的原料和产品仓库、管理人员办公室等,一系列企业所需,得扩大场地,这样就必须砍几棵古柏。有本事的李镜海,便暗中请县参议长在参议会上提议砍几棵狮子山的柏树,可以觧棺材香板高价出售,作为县府的收入……
这是明代的古柏,是丽江的古树名木。周霖得知会上的消息,喝了愤怒之酒。不管县参议长还是自己的亲戚,一口气跑到参议长家大院,大骂:“肯冷补,你想砍掉明代古柏?……”那几棵狮子山上历经数百年风雨的苍劲多姿的古柏,才不被砍杀而幸存下来。
新中国建立以后,消灭了私有制,卷烟厂成了南柯一梦,曾在丽江商界大显身手的纳西女强人锒铛入狱,判了刑。可幸的是当她离开人世之后,作为女杰被收入丽江纳西史志之中。而她所建的古城最大的土木结构的三层民楼,依然静静地拔立在狮子山坡的村道旁。
见洛过也有一家三层民楼,是写意山水画家习树人建的。
习家的三层民楼
见洛过习家的三层楼房为三间无厦(走廊),也就是古城中较少的明楼,可知是在有限的地基上起建的。进出的两扇木门设在临街的西面,也就是西山墙被木门及木楼窗、木板壁取代,这是临街的缘故。这样的无墙的山面,在古城的街子上屡见不鲜,也是纳西民居的特色之一。只不过大多为铺面,很少为家门。如今在旅游的推动下,习家的三层民楼成为出租铺面,这比大量的围墙改铺面的“大战”,可谓极简单。
习家的三层民楼是纳西族写意山水画家习树人(1885——1953)建的。他一生从事地方教育,曾在小学、中学任教,是丽江诗书画乐为一体的“雪社”社员。早年在大东山村任教,所以有些画就有大东白浪花老鹰岩的影子。作为从事教育的写意山水画家,比起见洛过开商铺及旅马店人家的收入真是少之又少。习起了三层楼房后,应了一句民间所说的“起房容易,格隔难”的老话。
可天无绝人之路,在家族人等的支持下,习树人在玉皇阁的民众教育馆办了个人画作展销。在当时由于族人习自诚在丽江有极高的威信,古城习家在丽江地位可想而知,习树人独具风格的山水画作自然不难销出。他便拿展销所得买格隔枋料和寸板,请来木匠师傅,安排住宿和一日三餐及茶酒等。上了地板上楼板,然后都格成三间,共计九间,还要做门窗楼窗等等,可知所用去的枋匹和寸板之多。加之一切都用手工和劳力的年代,不知用了多少个月,才格整完毕。接着又请泥瓦匠用石灰浆盖瓦,那时古城人家盖一所房子,真是耗尽了钱财耗尽了心血。
想不到的是好不容易格隔完成的三层楼房,还没住上几年,便于1952年被没收成公房。而今这栋三层民楼和其他民国时期所建的上述五栋三层民楼依然完好,原貌未改的存在着,只有一栋在大地震中震塌了第三层而改为二楼。因而这幸存的将近百年的六楼三层土木结构民楼是值得保护和被历史记住的,以防以后以假乱真。
百岁坊的三层民楼
我之所以要提及百岁坊的两间三层民楼,是因为它可能是大研古城中纳西人自建的最后一栋土木结构的三层楼民居,虽然它只是改革开放后的产物,是上世纪八九年建的。
在那时,古城竖房是请村里人和亲戚朋友帮忙完成的,因我是邻里而成为竖房者之一。我不熟悉竖房前的屋架的穿斗技术,也从未做过竖房时爬到左闪右闪的木屋架上做挂枋上梁的事。
我在下面掌握支撑屋架的撑杆,这关系到上面穿斗和上挂枋的人的性命安危,须防上面操作的人失手时坠落下来的挂枋等。有次曾有件挂枋重重的落在我的身旁,也有根斜着落下来的椽子被伸手接住……因而注意力得高度集中并加以堤防。
竖三层楼房屋架是我平生参与的第一次,也是不比平常,较为用力和用心的一次。还好,柱子等不是较粗肥的,操作起来便比较顺利。可还是节外生枝了,旁边楼檐下电力线碰撞而险些引起意外事故,使得爬在屋架上的人和下面撑杆的人都惊慌了一阵,但庆幸的是,马上得以处理此事。
这两间的三层楼房,经过2•3大地震,没有损伤地挺立下来。原因是新建不久,用的是传统的抗震的穿斗式木屋架,因“见尺分收”形成下宽上窄,便像放脚的桌子四平八稳。就因为这样在这次大地震中,大研古城有无数的护墙倒塌在地,却没有一家屋架完全倒毁。
结语
丽江古城三层楼房,始于明代木氏土司的古建筑群中,然而经过历史的变迁及战火,将古城的建筑烧成灰烬,土司的古建筑也只剩烧不掉的石牌坊。如果没有收在《光绪丽江府志·艺文志中卷》中的《新建培风寺碑记》,我们还不知道乾隆年间吴大勋在南门桥附近建有三层楼的“培风寺”。
物以稀为贵,经过毁灭古城的战乱兵火,光绪末年在古城风景名胜黑龙潭中建的三层楼“得月楼”,成了人们眼中的稀奇之物,而被“三层楼”之名取代。
丽江古城土木结构的三层民楼,直到民国年间才出现,且到改革开放之前,依然是七家七栋,最大的一栋是六间三层大楼,在金星巷,最小的是一间,在阿溢灿。三间的有四栋,两栋在双石村,一栋在上八河,一栋在见洛过。两间的一栋,在兴仁村,于大地震中震塌第三层而改为二层楼。也就是说,现在仅存的六栋,均为近百年的三层民楼,是值得记述的。而且多为利用地形地势灵活建筑,有一楼为铺面的,有二楼为铺面的,其余为人居。这不失为古城纳西民居的特色之一,也是山区纳西族古老民居木楞房建筑的遗风。只不过山民们多以一楼为畜圈,且上层全用木料垛盖而成。
而今大研古城纳西民居成为客栈的时候,多少三层建筑凭借现代化的工具,如雨后春笋飞速建成,已说不清现在大研古城有多少三层楼房!只不过我是搞地方文史的专业户,该给后人说个清楚。
还得说清楚的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后,便出现了与木结构风貌极不一致的“刺”人眼球的大大小小钢混结构的三层洋楼,最庞大的建在关门口,如今剑南春大酒店的所在地。那里的街道两边原来都是二层木结构的铺面楼房,谁想在1981年底因电器炊事用具引起的一场大火,把两边的铺面楼房烧得一干二净。县城建局便在那里改建成古城农贸市场,在街道以西留下比现在剑南春大门前的广场还要大的广场,在南北西三面建了既高又大的钢混结构仿古三层建筑,在古城中成了羊群中的骆驼,便被古城人戏称为“巴黎圣母院”。现在“巴黎圣母院”已拆除,在原址上建成了上面提到的剑南春大酒店。至于炮楼式的钢混小洋楼,便鹤立鸡群般出现在古城各个角落,其原因是地基有限,需要解决儿女的住房问题。
在这一阶段及以后古城居民自建的土木结构的三层楼房,我知道的仅有百岁坊的周家。
丽江古城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后,全国各地的有钱人瞄准古城“宝地”,租了一个个院落,开起了客栈,为争取更大的利益,把不少平房和闷楼改建成二层楼房,把二层改建成三层楼房。这主要是在2007年之后,尤其在古城中对外出租商铺和客栈最早的新华街双石村和萃(翠)文村。双石村更是成为古城三层楼房最多的地方。
总之,古城之所以吸引中外游客,是因为有山有水有树有花,没有大城市见惯了的高大建筑,古朴的纳西民居给人一种独特的感受。不过,在“金钱万能”的年代,要原汁原味的保持纳西古城独具的古朴之美,并非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所以,还需要更多人的努力和呵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