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疫情时期学生就业分析与对策研究

2020-12-07张栋

颂雅风·艺术月刊 2020年10期
关键词:恐慌毕业生肺炎

◎张栋

2020 年初的新型冠状肺炎到目前为止已经基本控制,由于疫情初期防控措施的影响2020 年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工厂倒闭,企业裁员,形成了就业的“寒冬”期,而如今就业问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2020年的应届毕业生人数再创历史新高,普通高校毕业生达874 万人,就业形式不容乐观。

一、后疫情学生就业存在的心理问题

(一)急躁心理

2020年下半年疫情得到有效地控制后,累计两年的1709 万应届生就业是当前主要问题,就业时就业者都希望自己可以的得到一份理想的岗位,但又害怕被企业拒之千里,同时还担心因为应聘失误而造成一辈子的悔恨,因此后疫情大学生就业存在着一定的焦虑,在大学生求职应聘的时候存在焦虑是一个正常的现象,但是其成天充满了不必要担心造成一些精神上的烦躁不安,从而手忙脚乱,无所适从,不能有效地对自我求职进行理性思考,从而产生事倍功半的局面。这样的局面不仅会导致许多不必要的麻烦,更会造成一些心理困扰。

(二)恐慌逃避心理

由于2020 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原本就相当严峻的就业形式雪上加霜。后疫情学生由于长时间的在家中没有很好地自主学习,同时其对于许多的求职应聘的知识极度缺乏,让他们在求职应聘阶段感到手足无措,从而产生了就业的恐慌逃避心理。而恐慌逃避心理往往就是产生在对于一件事物缺乏准备而导致无法应对所产生的一种困惑心理。

(三)依赖心理

有部分学生在学校通过校招以及订单班的形式落实了单位,从而产生了依赖的心理,认为已经订好单位,没有任何烦恼,可以放松自己原本悬着的心,从而感到学习没有了任何动力,在疫情防控期间,对于网课的学习不认真只追求考试不挂科,同时还有旷网课的现象。但即使通过了校招以及订单班,这些企业还是看重学生的持续性学习成绩结果的,最后也会因为自己的依赖心理从而丢掉已有的心意工作从而痛心疾首。

二、后疫情大学生就业的应对思路

(一)开拓就业渠道

新冠肺炎疫情让互联网快速的发展,许多的线上就业APP 平台逐步地出现,让许多学生可以在家中远程进行应聘,满足了疫情防控期间不必要不出门的原则,同时也满足了学生就业的实际需求。因此后疫情时期学生可以通过一些正规的就业信息发布APP 进行线上交流互动与用人单位之间建立起良好的沟通从而进行求职。

(二)学会心理调控,树立正确就业观念

疫情对于学生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影响。由于这次新型冠状肺炎来势汹汹,全国进行报道,让全国人民进入了恐慌的氛围,其中学生本身就是承受能力差的群体,对于就业更加地陷入了恐慌和焦虑之中。我国的就业服务中心也开设了许多心理支持和网络辅导的线上渠道。学生应该主动地搜索一些涉及职业发展平台从而了解疫情防控期间就业情况和政策从而舒缓自身的焦虑情绪,积极地面对当前形势下的求职环境。

三、解决后疫情学生就业困难的对策

(一)政府方面

我国对于此次疫情大学生就业下达了许多的文件,其中有以下措施:一是积极鼓励毕业生到国家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要领域就业;二是鼓励入伍参军;三是鼓励毕业生到这类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以及民生急需的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就业创业;四是加大线上招聘,启动“e路同行、职等你来”网络招聘活动,推出线上指导,组织百名职业指导师开设就业指导的“云课堂”。

同时今年普通专转本扩招33.2 万人,研究生扩招18.9 万人,从而来缓解就业的严峻形势。

(二)学校方面

在疫情防控期间,高校可以依托相关合作企业开展线上招聘会,从而保障学生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学校还可以开展一些线上的求职招聘知识讲座,并且传授学生电子简历的制作以及如何使用互联网模式进行线上求职进行线上交流互动与用人单位之间建立起良好的沟通,帮助学生渡过 疫情大环境下求职困难的难关。

四、结语

2020 年初的疫情让原本就业形势就非常严峻的环境,更加地雪上加霜,使今年大学生就业非常的困难,并且造成了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对于后疫情阶段的学生就业问题是需要国家、学校和学生自身共同解决的 ,学校配合国家的政策,学生配合学校的措施以及自身的就业心态调整,从而实现自己就业的良好发展。

猜你喜欢

恐慌毕业生肺炎
来势汹汹的肺炎
犊牛肺炎巧防治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小知识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一分钟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绳短不能汲深井——保持“本领恐慌”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恐慌星期六Miya
因为恐慌,所以占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