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2020-12-07贡顿

颂雅风·艺术月刊 2020年10期
关键词:过程数学课堂教学

◎贡顿

俗话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尤其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学习更是如此,教师应当细致分析学生的年龄及性格特点,结合教学内容,总结出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不断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促进其自身的全面发展。学生在小学阶段进行的数学学习与其他几门学科有所不同,其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就此而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从而有效提高学生数学课堂学习效率,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现就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策略做出如下简要分析。

一、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数学兴趣的策略

(一)教师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丰富课堂教学活动

就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而言,教师仍受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往往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同时数学课堂教学活动较为单一。这样一来,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未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进行积极的思考,这便造成了学生逐渐失去了对小学数学课堂学习的兴趣。教师作为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对学生的学习与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要想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教师则应当首先发展自身积极作用,不断更新教育理念,给予学生积极引导,结合学生特点与教学内容丰富课堂教学活动,有效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课堂自主参与意识,使其自身小学数学课堂学习兴趣得到有效培养。例如,在教学有关人民币的相关换算知识时,教师则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的游戏。其中部分学生扮演商店老板,其余学生扮演购买者。这样一来,学生在进行买卖货物的游戏时,既活跃了课堂教学氛围,又使学生明白了这一课堂学习的实际意义,并在游戏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数学课堂学习兴趣,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课堂学习效率。

(二)创设良好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学习过程中包含着大量的数量与数理关系,倘若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进行一板一眼的常规教学活动,久而久之便会使学生逐渐失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因此,在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时,教师应当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特点,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使抽象的逻辑内容更加形象化,从而使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下对所学内容理解更加深刻,进而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使学生数学课堂学习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三)理论结合实际,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就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内容而言,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息息相关。数学学习内容本就涉及到大量的数量关系,某种意义上而言其学习过程较为枯燥乏味。那么,要想使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得到有效培养,教师则应当将数学理论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使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将所学知识有效应用,同时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将生活实际有效结合到其中,进而激发其自主探究兴趣,使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得到培养。例如,《认知钟表》是学生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所要学习的内容之一,其教学目标意在使学生学会认识时间,学会将两种 时间的表述进行转换。同时,这一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对学生进行“摸底”,使学生运用已有生活经验进行课堂学习。同时,在“摸底”的过程中,学生们能够积极地发言,从而有效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这样一来,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也自然得到相应的培养。

二、结语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积极引导,使学生明白数学学习的实际意义所在,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从而使学生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

猜你喜欢

过程数学课堂教学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高校课堂教学探讨
圆满的过程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中示范应注意避免的四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