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着眼教材,提升音准把握
——初探低段音准训练

2020-12-07吴引芬

颂雅风·艺术月刊 2020年10期
关键词:学年音准旋律

◎吴引芬

歌唱教学中班级合唱是音乐课堂所倡导的一个方向,也是体现一所学校音乐教学的试金石,随着年级的增高普通班级逐步转化成以班级为单位的合唱队。在本文中,我就以低段学生为例,从目标,内容,方法三个方面介绍,如何在不多占用课堂时间的基础上结合教材,有效提升音准能力,建立音准概念。

一、结合教材,定制训练目标

曾一段话让我印象深刻“目标是成功人生的方向、追逐阳光是向日葵的目标,所以它总是自豪地面向太阳;冲破黑暗是种子的目标,所以它最终置身于光明的怀抱……”通过这段话我明白,目标——属于现在,存在于未来,它为我们指明现实向未来迈进的方向。我制定目标的方法是“由近及远”,先制定学生们一个单元内要掌握的知识技能,再制定一个学期的能力目标,最后制定一学年的总目标。

(一)化整为零,小步前进

大目标对于学生来说太遥不可及,先建立学生的信心,我们从小目标着手。小目标一年级学生在单元中所要达成的目标,称为单元目标。每首歌曲中有不同的音符组成,不能强求学生唱会歌曲中的所有音符。首先找出学生通过这个单元的歌曲学习能够掌握些什么?再根据单元歌曲制定单元目标。例如:一年级上册,在《小雨沙沙》中强调1 与2 的同音反复,那这节课的目标就可以设计为唱准1 与2;在《你的名字叫什么》同头异尾的乐句,突出对比123 与132,那么这节课的目标就可以制定为123 三个音符的自由组合。

(二)承上启下,夯实基础

通达年级上下册教材所有内容,制定学生一学年通过训练要达到的技能力目标、认知目标和情感目标总称学年目标。以表格所示,每个单元都会有合理的训练,有练习也有巩固。例如一年级:第1 册教材中突出12356 这五个音符的运用,第2册教材出现4 与7 歌唱教学。结合第1、2两册教材,这一学年的训练目标就是准确演唱12345671,既C 大调音阶。

(三)整合内容,提高能力

在教材中我们发现,二声部歌曲在三年级中已经开始出现了。虽然是轮唱的形式例如《二只老虎》《美丽的黄昏》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飞跃,从单声部过渡到多声部的飞跃。经过一、二年级的音准训练、单音程关系的训练,我们可以开始整合一二年级的内容,可以直接进行能力提升的阶段。整合这两年的基础训练,孩子们已经有较强的音准能力。到三年级时,学生完全有能力进行两声部演唱,相信完成合唱歌曲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二、结合教材,进行辅助训练

想要提高学生的音准把握,只需要唱的训练就足够了吗?经过教学实践我发现,只是唱还不够还需要其他方面的辅助练习。尤其是听觉上的训练。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聆听习惯,学会关注音乐中的元素,养成用心感受音乐的好习惯。

(一)和声伴奏

和声伴奏也可称为无旋律伴奏,就是伴奏中不会出现演唱的旋律。学生在有旋律的伴奏下独立演唱的效果较好,尤其是高段的学生基本不会出现音不准的问题,这样会让老师们误解学生对音准已经非常有把握了。其实学生音唱的准是因为演唱时有了右手旋律的帮助,更容易把握音准。在学生单独演唱、清唱或者跟随无旋律伴奏演唱时音不准的问题就又出现了。这就好比是“听写”与“默写”的差别。有旋律伴奏好比是听写,让学生听着琴音转化成演唱,而无旋律伴奏则是让学生完全独立自主呈现音准,考察了学生对歌曲每一个音的音准建立。

(二)听唱结合

学生的听音能力有所提升,也会反作用到音准的把握上。不只可以进行音准和听音训练,还可以设计听唱结合的训练。在一年级时可以这样做,老师先后弹两个音,请学生们先听辨单音哪个音更高,并用lu 哼唱出来。到了二年级可以把训练提升难度。老师还是先后弹奏两个音,请学生们先听辨出其中一个音,再根据“搭小桥”的方法唱出另一个音。在演唱的同时关注对于听觉的训练,听辨能力提高又可以反作用到音准训练上,听与唱相辅相成,可谓一举两得。

三、结语

刚入学的孩子就像一张纯净的白纸,在他们的学习生涯中老师像一个导师,引领着孩子们在人生的画纸上一点点添加一点点丰富,在未来展现出一幅幅绝美的作品。音乐也是一样,没有累积就没有最后的成果。

猜你喜欢

学年音准旋律
唐代口哨旋律拟解
吟诵的旋律性初探
2018—2019学年华东师范大学授予理学、工学博士学位人员名单
第二届星火学年
合唱中的音准问题和训练方法解析
小提琴演奏音准的方法探析
杨浦区老年大学举办2015
——2016学年期末汇报演出
论影响合唱作品音准的因素
7月,盛夏的旋律
浅谈影响合唱音准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