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道路自信 实现民族复兴
2020-12-07周飞武
◎周飞武
苏联和东欧的坍塌和中国的崛起是二战后世界上影响极为深远的两个大事件,这两个事件共同改写了历史,也改变了世界——前者宣告一条道路的失败,令“历史终结论”者们欢呼不已;后者证明了另一条道路的成功,打碎了“历史终结论”者们的梦魇。两条道路存在辩证关系和鲜明对比,其分水岭是——能不能坚持与时俱进,能不能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最终坚持找到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通向理想境界的发展道路。
一、中国道路是革命之路
中国道路是中国人民在追梦历程中“试”出来的正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曾提出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如果中国不搞社会主义,而走资本主义道路,中国人民是不是也能站起来,中国是不是也能翻身?让我们看看历史吧。”翻开历史的画卷,一部中国近代史展现了中国人民在深重的苦难中探索国家出路的艰辛历程。
中国革命道路的选择,是由中国近代面临的基本问题和历史任务决定的,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毛泽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文章,探索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道路。毛泽东《〈共产党人〉发刊词》《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文章,创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二、中国道路是崛起之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在国际范围内并未马上得到广泛承认,这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生存和现代化建设构成了极大地限制和威胁;20 世纪中叶,中国为了维护完整的国家主权,受到美苏两个最强大军事、政治集团的挤压,国际环境极为险恶;一直到70 年代中期,中国社会事 实上并没有进入真正的和平年代。正是前三十年的曲折和付出,使中国走上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发展道路,建立了完备的工业基础,避免了拉美国家那样的依附性经济,并为实行市场经济、实施改革开放打好了基础。
改革开放是中国富强的必由之路。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改革开放40 年的序幕,中国的改革是“摸着石头过河”的渐进式改革,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地针对问题、解决问题,践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1990 年代为例,中国经济年均增长10.1%,对外贸易维持了15.2%的年均增速,城市的现代化日新月异,上海浦东的变化令外国人瞠目结舌。
“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道路走得怎么样,要由事实来说话,要由人民来评判。事实雄辩的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得通、走得对、走得好。
三、中国道路是复兴之路
中国从哪里来?从汉代至唐、宋、元,在世界经济文化交流中,中国长期处于主动地位,开放自信,向世界贡献了丝绸、陶瓷、造纸、印刷、火药、罗盘等科学技术,对世界发展和人类进步具有重大意义。但明、清两代王朝盲目自大、闭关锁国,中国由盛转衰、昏昏欲睡。直至1840 年西方坚船利炮兵临城下,才幡然醒悟。
中国向何处去?1840 年后,面对西方文明的强势冲击,中国遭遇“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从古典文明向现代文明转型,开启“文明型”国家崛起的历程。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使命,独特的中国国情,注定了中国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党和人民90多年的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是我们不忘初心、保持自信、继续前进、再创辉煌的现实基础和客观依据。
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和阐述了中国梦。中国梦的实质和内涵就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坚定道路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特征。
坚持道路自信,用中国道路托起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来之不易,且关乎前途命运,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