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第二十九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曲式分析
2020-12-07付瑶曲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 付瑶 (曲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贝多芬创作的32首钢琴奏鸣曲被钢琴家们奉为音乐中的“新约圣经”。其中第二十九首钢琴奏鸣曲是贝多芬创作晚期的篇幅最长的作品。
一、呈示部(1-123小节)
调性是由♭B大调到G大调。主部构成再现单三曲式。
主部(1-62小节)主要调性在♭B大调上。音乐由弱起开始,但力度上却非常强烈。通过柱式的跳音作为本曲的发展动机,一下子进入主题。强烈的锤击声,冲进人们的脑海。进一步点明了本曲的主题。3、4乐句是1、2乐句的完全重复。动机在此出现第二次,巩固了动机的发展。和弦主要在主和弦上。巩固了♭B大调的主要调性。第一乐句(1-4):落在主音上,是一个收拢性乐句。
A乐段(1-17小节)主要有三个部分,包括不对称的三个乐句。a(1-4):由两个模进的旋律乐节构成。之后,进入b乐句(5-8):a乐句与b乐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首先,由力度上的ff-p。形成了强烈的音色对比,其次,由强烈的柱式和弦改为了较为柔和的旋律音。紧接着,又对b乐句进行了一次扩充,由4小节变为了8小节。b’相对于b乐句,音型变得更为密集,在高声部行走。b乐句是从一个异质单核动机发起,环环相扣,串接起来的乐句构成。在这个A乐段中,a乐句是主导的材料中心,而b乐句则像屈服于a乐句的“主仆”关系。b’乐句又在b的单核动机的基础上提高一个八度的同时,进行了扩充发展。进一步巩固了这个单核动机。虽然这个动机处于比较弱势的地位,但又不失色彩。b’乐句音乐主旋律基本上在高升部行走,低声部旋律级进下行。形成了一种反向的进行,力度上不断增强,声音虽然优美,但又不失力度。终止的同时,叠入主部B段的新主题。
B乐段(17-34小节)B乐段的新主题在两个小节的牵引下,先用近似模进的方式进行发展,变化扩展形成再现A乐段的连接。旋律从主音开始,采用柱式和声。并以跳音辅助,由sf-p之间频繁的力度变换,使得音乐色彩性丰富;低声部采用分解的柱式和弦,做音乐背景陪衬。从和声进行上来说,采用了大量的下属和弦离调。使音乐感觉一直在♭E大调的属和弦上行走。从26小节开始,织体在动机的基础上进行了变化,采用级进下行的柱式和弦,力度上也不断增强。从31小节开始,旋律由柱式和弦改为单音,并不断采用分解式的属音不断向高音行走。于第34小节落于属音上,是一个开放性乐段。B乐段与A乐段,不论是在织体上,还是在音乐色彩上,以及材料上,都显得不同与新颖。
A乐段(35-62)是一个(10+18)的结构。再现的A段,是再现了部分A的材料,之后作为连接部的新材料,新调性,逐步向它的近关系调g小调过渡。35-62使用开始的双片材料。刚开始,将本曲的动机1又一次重复,在主音上。第一乐句落在g小调的属音上。进行了第一次转调。音乐色彩由较为明亮的大调转为了小调,力度上也由f变为了p。织体上采用了休止和柱式相结合。以及低声部的八分音符与附点四分音符的陪衬。填充了四分音符休止的空缺,使得音乐一直在不断的流动。低声部一直在属持续音上进行。从第45小节,调号发生了变化,似乎暗示着要由阴郁的g小调变为同主音的G大调。旋律上也变成了较为密集的八分音符,并采用了高八度的写作方式。高低声部同时进行,不断跑动。使得音乐充满了饱满。并于第62小节落于主音上,是一个收拢性乐段。
副部(63-100小节)
副部Ⅰ(63-74小节)副部为G大调,由♭B大调转移到它的平行小调的同主音大调G大调。它是由一个(4+8)组成的非方整性的平行乐句。主题开始在中音声部,62小节的最后两个八分音符是他的弱起。第一乐句,落在属音上,是一个开放性的乐句。旋律低开高走,层层攀升的动机分解,加综合的乐句构造。平行的后乐句,坚持在高声部上互应。并用下降模进的方式形成乐句的扩充。在没有明显终止的情况下,紧接着进入了副部Ⅱ。
副部Ⅱ(75-100小节):副部依旧在G大调上进行,它是由一个(6+10)构成的非方整性的乐句乐段。(75-80):这一乐句是由一个(2+2+2)三个乐节构成的,前两个小节互为平行重复结构,第三小节与之后对比结束乐句,平行的乐句扩充,增加了两次第3小节的两小节模进。曲式是边走边重复的乐句。当乐句第一次出现,主和弦到下属和弦的进行,其中下属和弦为大三和弦。旋律用四分音符的三连音做伴奏,重复时旋律使用八分音符。下方采用单音旋律。力度上先弱后强。副部2的终止,并非完全的终止形态。而是与结束部新主题材料,相互叠入。三音旋律位置的终止。
结束部(100-123小节):结束部是由两部分构成。
结束部Ⅰ(100-111小节):一共12个小节,这一部分是较为宽广的新旋律重复结构,重复时略有一些变化。高声部采用了单音作为主旋律,并采用颤音作为持续音在高声部上,低声部采用分解式八分音符做伴奏织体。和声进行较为传统,基本上在T-S-D来回游动。
结束部Ⅱ(112-123小节):这一部分,也是12个小节,这一部分的材料是从主部B乐段中派生出来的片段。并因此结束呈示部。结束部2改变了如同结束部1一样的单音旋律,而采用的柱式跳音,音乐织体进一步加厚。通过,一些列的离调和弦,丰富了音乐的内声部旋律,随后由柱式的跳音织体同时改成分解式的八分音符。最终123小节落于D上。是一个开放性的乐段。自由延长的四分音符,给人联想,但乐曲并未就此结束。
二、展开部(124-226小节)
导入部分(124-133小节)调性由c小调转入到♭E大调。似乎是结束部的第二部分结束。使用最后一次结束的材料进行引入。低声部以分解式的和弦在c小调的属持续音上。高声部采用柱式和弦。逐步像高声部行走。上行之后,继而下行。并从第128小节开始,由c小调转入♭E大调。高声部依旧采用柱式跳音,低声部的织体进行了加厚。音乐力度逐渐减弱,低声部基本上是在主和弦上进行的,并在133小节落于♭E大调的主音,是一个收拢性的乐段。
展开(134-226小节)这一部分的材料,可以划分为4个部分。
展开Ⅰ(134-176小节)这一部分运用了主部A的材料,高声部和低声部同时进行旋律写作。并采用了一些半音化的手法,从149小节开始,音乐织体不单单采用高声部和低声部的三音,而采用对向的写作手写,高声部旋律采用上行二度模进,音乐力度上,逐渐加强,音乐节奏也更为密集紧张,从167小节,通过对属的阻碍,旋律上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变成了双音三度的写作手法。高低声部同时的双音进行,使音响更为丰满。力度上不断增强,并从第176小节,落于c小调的属音,开放性乐句。
展开Ⅱ(177-200小节)他继续采用了主部A动机的发展,但是是将碎裂后的动机残片。以和声的跳跃应答方式,形成一片间歇的展开地带。展开部的第二个部分,从音域上来说,旋律几乎在高声部上行走。左右手的自由交替和四分休止符的密切衔接,使得旋律流畅自然。这一块整体力度上是较为强的。除了八分音符和休止符的运用之外,还采用了柱式和弦和高八度的写作手法,使碎裂的结构和音符完美的融合,并未让人感觉出强烈的割裂感。
展开Ⅲ(201-213小节)这一部分主要是采用了结束部1上的材料进行发展的,第三部分进入了模糊的e小调领域,调性上较为模糊,置换成结束部1的形态发展。这样展开材料的选择,实际上是对呈示部副部2终止不完满的追加肯定,以此证明,结束部起点的结构独立性。旋律基本上采用滑梯式写作,由高向低写作,低声部采用分解式的单音。一系列的沉寂之后,从209小节,高声部的旋律开始变得密集紧张。力度不断增强。
展开Ⅳ(214-226小节)调性上再次发生了变化,由模糊的e小调转到了声音明亮的大属调B大调。又回到主部的A动机展开面,又回到了二声部的简单的卡农形式。这次,更多的不是追求继续展开,而是可以的回头准备,为再现部出现,埋下伏笔。从材料上来说,这一部分材料比较细碎,高低声部旋律交替进行,但是音乐的流动性很强,高低声部的完美贯穿,进一步增强了音乐的凝聚力。
纵观整个展开的区域,形成了起承转合的结构模式,即使在展开这样的自由模进过程中,贝多芬仍然给予音乐严谨的逻辑结构和美学定位。正是因为,展开部中,还有起承转合的结构模式,所以和声方面,也以此布局,可以分为两块。起承安排在♭E大调和c小调上,偶尔触及到f小调,最后经D大调向其他调性过渡。转和区域整体上,是为再现做准备的和声设计,首先他采用了模糊的e小调,后经过模糊的E大调,属和弦回头。这也是贝多芬设计及听觉中的挚爱之一。
三、再现部(227-376小节)
再现部的主部(227-294小节)调性变化较为丰富,由♭B—♭G—b小调—♭B。是一个再现变异的单三部曲式模型。就外形而言,曲式结构仍是单三部曲式,但因为再现结构变化,不能理解为标准的再现结构,更倾向于连接部的功能,原因在于曲式的性质已经变质。结构发生了变异。
A乐段(227-249小节)仍是三句乐段,包括三个不对称的乐句。它是由一个第一乐句仍是4小节,a乐句由两个模进的旋律乐节构成,采用了呈示部的动机,之后与b乐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之后形成b乐句的单核动机。但从第三句之后,转向了♭G大调。并伴随节奏的扩充,从材料上来说,基本上与呈示段中的A段,并无变化。
B乐段(249-266小节)便就此在新的♭G大调上进行。再现虽然还带主动机的面貌,但发生在高小2度的b小调上,依然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的结果。其目的从♭G大调转调开始,就明显的希望在副部的调服从之前,给诺大的再现部注入足够的动力。以避免产生单调乏味的听觉疲劳,现将水搅浑,带副部再现后,再慢慢澄清主部的面貌。B乐段从调性上,与呈示部的B部分相比产生了变化,但织体和结构仍然保持原来的面貌。
A乐段(267-294小节)调性到了b小调上,由之前明亮的大调变为阴暗的小调。与呈示部的A乐段有了明显的对比。整体结构材料并无明显变化。
再现部的副部(295-332小节)
副部Ⅰ(295-307小节)调性开始服从,回到了本曲的主要调性♭B大调。首先,旋律采用了由高开低走的写作手法。由八分音符的弱起开始,曲式结构为(4+8)构成的非方整性的乐段。与之前的副部相比,更加服从于本曲的主要调性♭B大调,并未向之前的副部一样,进行转调。织体上主要采用了柱式和弦,以及双音音程,音乐整体上由高向低游走。
副部Ⅱ(307-323小节)与之前的副部2的G大调不同,在♭B大调上,服从于主调。第一乐句是由(2+2+2)三个乐句构成。边走边重复着乐句,高声部采用滑梯式旋律写作,低声部采用柱式和声。随后,(312-323)对音乐织体进行了加厚,并在内声部中加入了三连音,低声部采用柱式和弦。中声部进行了加厚,旋律基本上在高声部上行走,音乐力度不断增强,不断增强音乐的渲染力。
再现部的结束部(332-376小节)与呈示部的结束部不同的是,之前的结束部分为两个部分,而再现部的结束部分为三个部分,且长度,都比呈示部的结束部要强大。
结束部Ⅰ(332-343小节)主部A动机的再次浮现,渐行渐远,旋律在高声部上并采用一些列的颤音,使得音乐一直持续。低声部采用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分解的伴奏织体,整体上与呈示部中的结束部1几乎相同。
结束部Ⅱ(344-361小节)高声部采用柱式和弦。低声部采用分解式的八分音符。每一个柱式的跳音音型都在高八度上进行,音乐不断加快,随后变为分解式的八分音符,而每一个分解式的八分音符全部在sf上进行。高低声部同时进行,使音乐渲染力增强。
结束部Ⅲ(362-376小节)低声部仍在柱式和弦上,高声部在一个四分音符的持续下,次中声部一直采用二度的重复。并在一些列的反复之后,高低声部同时采用,音阶式级进的写作手法接头。
四、尾声(377-405小节)
主题动机再次出现,使用转调模进等手法将尾声结束。其中运用了导和弦多次打断属和弦,低音始终使用八分音符进行,力度总体是弱的,但是被一个强奏的动机打断。从高音区,逐渐下降到低音区,之后越来越弱直至消失,最后只用两个强和弦结束全曲。落于♭B大调主音的根音旋律位置,是一个完满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