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老声腔
——太平腔研究

2020-12-07施长斌安徽省马鞍山市中共当涂县委党校

黄河之声 2020年17期
关键词:声腔歌舞太平

◎ 施长斌 (安徽省马鞍山市中共当涂县委党校)

一、太平腔及其特点

太平腔,是产生于古太平州(路、府)治——今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周边地区的一种古老的戏曲声腔。

早在明代,戏曲大家徐渭在《南词叙录》中就曾有这样的说法:“称余姚腔者出于会稽,常、润、池、太、扬、徐用之。”这里的“池、太”就是“池州府”和“太平府”(治所在当涂)的代称。明末清初,池州人刘廷銮在《五石瓠》中曾提到“流离中随太平府优人逃”。其中的“太平府优人”,就指的是太平府唱戏的人。清代末年、民国初期,戏曲、文学研究专家叶德均在《戏曲小说丛考》中,进一步明确指出:“太平腔是产生于太平府(今安徽当涂),而非其它太平县。”

当涂,是江南鱼米之乡,自古富庶。宋代太平兴国年间,朝廷在此设太平州,辖当涂、芜湖、繁昌三县,当涂县城——姑孰,就是太平州州治所在。元代改太平路,明清改太平府,治所、辖域不变。由此,姑孰城宋代之后又被称为“太平城”,“太平”也演变成为当涂的代称了——至今当涂城墙上还保留着“太平城”字样的古砖。

宋元起,直至明清时代,我国各种戏曲声腔不断涌现。其中,诞生于当涂周边,带有当涂区域特色的戏曲声腔,就被称之为“太平腔”了。这也是我国早期著名的戏曲声腔之一。

太平腔,属于南戏声腔的“高腔”形式。明代除昆山腔外,其他南戏声腔一般都是“高腔”,太平腔也不例外。清代松江人钱学纶在《语新》中说:“府县前亦俱搭台唱戏,一式高腔……”有学者认为此处所谓的“高腔”就是太平腔,而不是(老)弋阳腔。戏曲家戴不凡在《小说见闻录》中提到《堂邑腔·同窗记》中祝英台的唱段:“惊了些山中麋鹿云中雁,听了些子弟高歌太平腔。”其中所说的“高歌太平腔”就反映了太平腔具有“高腔”的特征。

明代王骥德在《曲律》中说:“今则‘石台’‘太平’梨园,几遍天下,苏州不能与角什之二三。其声淫哇妖靡,不分调名,亦无板眼,又有错出其间,流而为‘两头蛮’者,皆郑声之最。”其中,除了写出了太平腔的广泛影响外,还写到了太平腔“淫哇妖靡,不分调名,亦无板眼”的声调特征及“郑声之最”的高腔特点。

从古代《破窑记》等太平腔代表性传统剧目,以及现今作为太平腔遗存的当涂“采茶灯”戏曲曲调来看,太平腔充分体现了“高腔”清唱、帮腔、滚唱和道白的特征。

总结概括起来,太平腔具有以下的几大特征:一是徒歌清唱、唱腔委婉,二是曲调明快、简单重复、无板眼,三是有帮腔唱和,四是有滚唱,五是有道白,六是锣鼓相伴以助节奏,七是演出角色少、道具简单,八是采用太平府本地官话,九是内容一般为生活小戏和地方民间(鬼怪)故事,十是表演生动、情节感人、生活气息浓厚。太平腔的演唱,以清唱为主,音律声调简单,一般三两句,中间夹杂着道白或告白;只有锣鼓伴奏,没有管弦等其他乐器伴奏;一段结束,往往有重复的滚唱;一人唱,众人和。太平腔的部分曲调还与地方民歌一致,与当涂民歌及地方歌舞存在着较深的历史渊源。

二、太平腔的形成时间比较久远

我国早期的几大戏曲声腔基本都形成于元末明初,清代达到鼎盛,出现了15种声腔。关于太平腔的形成年代:历史学家邓之诚《骨董琐记全编》的“南曲”词条说:“南曲海盐腔始于澉浦提举杨氏,昆山腔始邑人魏良辅,并见《枣林杂俎》。按,又有太平腔,未知所始。”

当今的学者对太平腔的形成时间普遍认为系明代中期、嘉靖年代,其理由主要是以产生的源流为依据进行分析,说法不一。通常因为太平腔的一些曲目和唱腔与余姚腔或弋阳腔有共同之处,因此认为是受余姚腔或弋阳腔的影响后才产生的,也有说是两者混合影响的产物,甚至还有说是受到更加靠后的青阳腔、徽州腔的影响才诞生的。如:学者流沙在《明代南戏声腔源流考辨》中就认为:“太平腔,嘉靖间出于同在皖南的太平府的当涂”、“曾在当涂流传的余姚腔可能受青阳、徽州腔的影响发生变化,产生太平腔”。

“余姚腔”的名称,最早见于明成化年间曾任浙江右参政的陆容《菽园杂记》一书:“嘉兴之海盐,绍兴之余姚……皆有习为倡优者,名为戏文子弟,虽良家子不耻为之。其扮演传奇,无一事无妇人,无一事不哭,令人闻之,易生凄惨。”祝允明(字枝山)的《猥谈》之中也有称“所谓南戏盛行,…今遍满四方,妄名余姚腔…之类”。弋阳腔产生于元末明初,这是戏剧史家们共同的认识。另据清代乾隆版《弋阳县志》记载:“考祝允明《猥谈》,南戏出于宣和之后,南渡之际,谓之温州杂剧,今遂遍满四方,辗转改益,如余姚腔、海盐控、弋阳腔、昆山腔”。这里所记载的,也是后人所说的“四大声腔”,虽然没有包含“太平腔”。但是,大量历史资料显示:太平腔的诞生并不迟于海盐腔、余姚腔及弋阳腔,是我国最早的南戏戏曲声腔之一,形成年代远早于明初,完全可以追溯到南宋。我们不能因为太平腔的一些曲目和唱腔与余姚腔或弋阳腔有共同之处,就臆断太平腔是受余姚腔或弋阳腔的影响后才产生的。

明代沈宠绥在《度曲须知·曲运隆衰》中提到:“腔则有海盐、义乌、弋阳、青阳、四平、乐平、太平之殊派,虽口法不等,而北气总已消亡矣”。其中列举的诸多南戏声腔中有海盐、弋阳、太平腔,却无余姚腔。明末胡文焕的《群音类选》对“诸腔类”明确注明道:“如弋阳、青阳、太平、四平等腔是也。”明末王骥德在《曲律》中说:“今至弋阳、太平之滚唱,而谓之流水板,此又拍板之一大厄也。”——可见太平腔当时与弋阳腔齐名。在这样几个明代戏曲类研究专著中,太平腔赫然在列,而余姚腔还未被列入《群音类选》注明的四大代表性声腔之列。徐渭在《南词叙录》中说:“称余姚腔者出于会稽,常、润、池、太、扬、徐用之。”其中的“……池、太……用之”,也只能说明“池阳腔”、“太平腔”吸收“借用”了余姚腔的一些优点,这反过来又充分证明了“太平腔”原本的存在。

明代早期,成化年间(1465—1487)进士、慈溪(今浙江宁波慈溪)人扬子器写过一首《早朝诗》,诗中写道:“参差台殿接烟霄,履舄交加万国朝。门上优伶呈法曲,太平腔板合鸾箫”。从这首诗文中明显可以看出:至少扬子器所生活的明代成化、弘治年间,太平腔当时已经非常兴盛,并且已经成为朝堂、宫廷之上戏曲演出的主旋律。由此可见,太平腔的产生时间不可能是明嘉靖(1522—1566)之后,应该比明成化年间(1465—1487)还要早。

元末明初文人陶宗仪在《南村辍耕录》中就曾记载:元代松江已有演戏场所,称“勾栏”。明代松江府已有太平腔、海盐腔、土戏、苏州戏等戏种。范濂在《云间据目钞》提到“戏子在嘉(靖)隆(庆)交会时……弋阳人复学太平腔、海盐腔,以求佳”。可见,至少明初太平腔已经与海盐腔一样,相当出名,在嘉靖年间已经传到了松江等地,并且弋阳人又在学习太平腔“以求佳”,产生时间不可能在明代嘉靖之后。

明代王骥德在《曲律》中说:“旧凡唱南调者,皆曰‘海盐’,今‘海盐’不振,而曰‘昆山’。……今自苏州而太仓、松江,以及浙之杭、嘉、湖,声各小变,腔调略同。……数十年来,又有‘弋阳’、‘义乌’、‘青阳’、‘徽州’、‘乐平’诸腔之出。……今则‘石台’、‘太平’梨园,几遍天下,苏州不能与角什之二三,其声淫哇妖靡,不分调名,亦无板眼,又有错出其间,流而为‘两头蛮’者,皆郑声之最”。王骥德在《曲律》中还说道:“……今至‘弋阳’、‘太平’之‘衮唱’,而谓之‘流水板’,此又拍板之一大厄也。”——上述两段引文充分说明了弋阳腔系“数十年来……诸腔之出”,而太平腔并非在“数十年来”新出现的诸腔之列。很显然,太平腔比弋阳腔、青阳腔、徽州腔等“数十年来”新出之声腔要早。

南宋《东京梦华录》载:北宋已有“目连救母”杂剧演出,其故事源出佛经《佛说盂兰盆经》。而《当涂县志》记载:当涂历史上“有专演目连戏者,用‘目连救母’剧本,或节演一宵,或分三宵全演……”至今民间还有在过水乡的“盂兰会”和纪念目连的“乌饭节”——可见当涂戏曲演出历史渊源之悠久。

太平腔的《破窑记》等多个代表性剧目,都属于元代南戏旧本,而这些南戏旧本代表性剧目并不为弋阳、四平等后世声腔所有。太平腔对元代南戏旧本的传承,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了太平腔的历史久远。

宋代鄞县(今浙江宁波)人陈著,景定元年(1260)曾任白鹭书院(紧临太平府的南京西南)山长,他在《别龄叟八句》里写道:“翠竹黄花曲曲香。中间犹有太平腔。淡空一饭云山钵,诗梦对床风雨窗。忽动归心随晚策,尚留醉兴寄春缸。閒行除却禅关外,牢闭柴门学老庞。”——诗中明确提到了作为戏曲声腔的“太平腔”。也就是说:至少作为曲调的“太平腔”在南宋已经广为流传。这一点充分说明,太平腔与其他戏曲声腔相比,不仅不落后,而且历史渊源更为久远。

三、太平腔的影响广泛而深远

明代胡文焕在《群音类选》中对戏曲声腔“诸腔类”注明说:“如弋阳、青阳、太平、四平等腔是也。”很显然,这是胡文焕笔下最著名的“四大”古老戏曲声腔。明代沈宠绥在《度曲须知·曲运隆衰》中记载:“腔则有海盐、义乌、弋阳、青阳、四平、乐平、太平之殊派,虽口法不等,而北气总已消亡矣”。从中可以看出《度曲须知》也把太平腔与海盐腔、弋阳腔等声腔并列。明代王骥德在《曲律》中说:“今之弋阳、太平之滚唱,而谓之流水板,此又拍板之一大厄也。”还特别指出:“今则石台、太平梨园几遍天下。苏州不能与角什二三。”当今学者流沙在《明代南戏声腔源流考辨》中说:“明代太平腔流传地域除皖南,还有杭州、松江、上海等地,向北还曾到洛阳”。可见,当时的太平腔在全国的影响之大、影响范围之广。

明代松江人范濂在《云间据目钞》中提到“戏子在嘉隆交会时,有弋阳人入郡为戏,一时翕然崇高,弋阳人遂有家于松者。其后渐觉丑恶,弋阳人复学太平腔、海盐腔,以求佳”。上述资料显示,太平腔不仅与海盐腔并驾齐驱对昆曲产生影响,还被弋阳腔等所谓的“一级声腔”所借鉴学习。从中不难看出,太平腔与弋阳腔、海盐腔一道共同影响着松江土戏乃至昆曲的形成。此外,学界一致公认的昆剧之开山之作——梁辰鱼的《浣纱记》中就有“醉太平”曲目,其剧情故事,在当涂周边早有流传(李白在《姑孰溪》一诗中,就有“何处浣纱女?红颜未相识”的感叹);昆曲《武教场》中的主人公花云、常遇春等都与太平府密切相关,也不排除与太平腔存在着历史渊源。

太平腔的诞生,最早可以追溯至宋代。而在当涂这块土地上,继宋代词人李之仪定居当涂,采集《田夫踏歌》等民间歌曲之后;元代散曲大家薛昂夫曾于文宗天历年间在当涂任太平路总管,写有《过太白祠谢公池》和《塞鴻秋·凌歊台怀古》等散曲;明代汤显祖、阮大铖等词曲大家纷纷来当涂采风。汤显祖在南京任太常寺博士时来过当涂,写有《采石山》、《化城寺》等诗,他在《慈姥竹》诗中写道:“龙吟未曾听,凤曲吹应好;不学蒲柳调,贞心常自保。”阮大铖也常来当涂,长住当涂文人曹履吉家,并在当涂文友们的陪同下,游览当涂周边山水,采集风土人情,在当涂留下了《山房小憩》、《采石吊太白先生》等11首诗。他在《九日曹梁甫招游姑溪》中写道:“尽醉菰蒲曲,闻香橘柚间;浩歌出渔浦,明月照青山”。他“避暑姑孰十六日,成《牟尼合》”,又“坐姑孰春雨二十日,成《双金榜》”……也就在这一段时间,阮大铖在当涂写出了《牟尼合》、《燕子笺》等多部戏曲曲目。清代,乾隆四十八年(1781),著名文学家、戏曲家蒋士铨也来当涂采风,创作出8场杂剧《采石矶》。以上这些词曲、剧目的形成,都免不了会受到太平腔的影响。

明末清初,绍兴著名的茶叶集市——平水镇,每年有大宗的茶叶汇聚、外销,是浙江的茶叶经销中心。“采茶戏”是茶市活动中种种娱乐活动的泛称。清代康熙年间,海盐人彭孙遹在《茗斋集》中有一首“采茶歌”这样唱道:“山西茶商大马驮,驮金尽向埭头过;蛮娘劝酒弋阳舞,边关侉调太平歌”。“采茶戏”中这首“采茶歌”提及的“弋阳舞”与“太平歌”,很显然指的就是“弋阳腔”和“太平腔”。也就是说,当时的山西茶商——南方人俗称的“北方佬侉”,也用“侉调”学唱着“太平腔”。

清代,徽班进京,最终形成国粹——京剧。当年太平腔戏班也是主力徽班之一参与其中,“四大徽班”当中的“四喜班”就是太平腔的典型代表。清代林苏门《续扬州·竹枝词》写道:“乱弹谁道不邀名,四喜齐称步太平。每到彩场宾满处,石牌串法杂秦声。”诗中所说的“四喜”,即四喜班,“太平”即太平腔,“石牌”即石牌腔,“秦声”即秦腔。太平腔和石牌腔均属徽戏中的固有声腔,秦腔则是徽班在扬州吸收的新声腔。四喜班“步太平”,则说明了四喜班与太平腔的渊源。京剧陶谦《让徐州》、花云《战太平》、常遇春《三打采石矶》及伍子胥《过昭关》、《霸王别姬》等著名曲目,都与当涂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当涂一个地方,能有这么多相关内容成为京剧大戏,这也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出了京剧与“太平腔”的历史渊源。

清代以后,当涂人唱徽调——京剧逐渐成风。乾隆至道光年间,以太平府当涂为中心的徽调江南派,形成了鸿福、正音、寿音、春福等12个大的班社。光绪年间,以当涂南乡(今大公圩)人沈彪领衔的“新春班”,徽调——京戏演唱红遍大江南北。就这样,以至于当时及后来的当涂县境内到处有戏台(俗称万年台)、村村唱京戏(俗称唱大戏),大多数自然村都有了自己的京剧小戏班。原先本土的“太平腔”,在太平府本地不被推崇,慢慢地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只在昆曲发源地的松江府留有文献记载。徽调——京剧在当涂的蓬勃发展,成为太平腔衰落比很多明代产生的其它声腔衰落要早的主要原因。

从南宋鄞县(今浙江宁波)人陈著的“翠竹黄花曲曲香。中间犹有太平腔”、明初慈溪(今浙江宁波慈溪)人扬子器的“门上优伶呈法曲,太平腔板合鸾箫”的诗文,明代松江(今上海)人范濂在《云间据目钞》提到“戏子在嘉隆交会时,有弋阳人入郡为戏,一时翕然崇高,弋阳人遂有家于松者。其后渐觉丑恶,弋阳人复学太平腔、海盐腔,以求佳”;到清代康熙年间,海盐人彭孙遹在《茗斋集·采茶歌》中“蛮娘劝酒弋阳舞,边关侉调太平歌”的描述;学者流沙在《明代南戏声腔源流考辨》中“入清以后太平腔除松江有记载,在安徽太平府本地已难找到。”“明代太平腔流传地域除皖南,还有杭州、松江、上海等地……”等评述情况来看,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太平腔对海盐腔、余姚腔产生过影响。

太平腔与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等诸声腔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借鉴发展,促进提高的过程。同时,还形成了与“太平腔”一脉,却又不完全相同的局部戏曲声腔。如:当涂周边的“目连戏”、高淳“高腔”等。与南京高淳区、安徽宣城交界的当涂县湖阳镇,是个四面环水的乡镇,曾经村村有戏班,至今还村村有唱京戏的农民。上世纪末,湖阳镇一个村庄还唱着一种被百姓称作“黄梅调”的地方戏,却又有着与黄梅戏迥然不同的戏曲声腔,据当地百姓说:是太平腔与青阳腔结合的产物。

太平腔除对昆曲、诸腔、京剧有影响外,还对越剧、民歌等其他音乐戏曲产生了影响。《戏曲研究》副主编戴不凡在《小说见闻录》中提到了《堂邑腔·同窗记》里祝英台的唱段:“惊了些山中麋鹿云中雁,听了些子弟高歌太平腔。”可见,属北方戏腔的山东堂邑腔,也借鉴了太平腔的唱腔。就像山西“侉调”、山东堂邑腔学唱太平腔一样,南方广东粤剧二簧专腔中,也有“醉太平腔”的专腔。如今中国的许多地方戏腔、民歌中都有“太平板”、“太平腔”的影子,就连我国西南部的广西鹿寨县苗寨平山山歌中,至今还有“从外地流传而来”的“太平腔”。新中国成立后的1952年,上海的华东越剧院选派了十几位戏曲工作者,来当涂“松塘圩”采风,把至今仍在传承的太平腔戏曲——俗称“采茶灯”《同窗记·十里相送》等曲目,采编成越剧《双蝴蝶》——《梁祝》搬上了舞台、银幕。黄梅戏《天仙配》也是取材于当涂丹阳镇周边的民间传说故事——“七仙女三下凡”。《天仙配》是以“槐荫记”为重点的七仙女一下凡,还有以《送子下凡》为重点的七仙女二下凡和以“哭灵”为重点的《七仙女三下凡》,均在当涂当地登台演出过……;七仙女的扮演者严凤英青少年时代就来当涂周边演出过,黄梅戏《牛郎织女》中“牛郎”的扮演者黄宗毅则是土生土长的当涂人,从小看着家乡当涂的“采茶灯”长大的。

四、太平腔诞生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渊源)

(一)太平腔的诞生,脱胎于姑孰大地肥沃的土壤

历史上“吴哥杂曲,并出江南”,当涂被称作“民歌之海”,这些都并非偶然,那是因为江南“鱼米之乡”,历来系富庶之地。

当涂县域周边,古称“姑孰大地”,历来是江南鱼米之乡。“姑孰”的得名,据乾隆《当涂县志·建制沿革》记载:“姑孰、姑熟,通用不一。按:仲雍字孰哉,义取‘饔熟’意。此二字古通。”仲雍,是商代末年采药衡山的古吴国开创者;其十九世孙,吴王寿梦字“孰姑”。仲雍采药的江东古南岳衡山——今当涂横山脚下一直还有个“姑孰塘”。三国初期,东吴大帝孙权在姑孰大地建“姑孰城”,也就是为了纪念古吴王。“饔熟”二字,很显然是丰收、有的吃的意思,说明这里是富庶之地。

姑孰大地属于三江交汇之地,长江三角洲的顶端。系大禹治水的核心地,农耕文明发达。这里有大禹治水的中江,有“五湖四海”之古丹阳湖和上古时代的古南岳衡山。三国时,吴景帝孙休在此围湖造田。这里历史上有皇帝的粮仓——“太仓”和服务于后宫的“膏脂田”。姑孰大地,土地肥沃,物产富饶,百姓丰衣足食。只有这样,人们才可能有精神层面的追求——唱歌跳舞,出现歌舞升平的景象。肥沃富饶的土地,才是“太平腔”脱胎、诞生、哺乳的温床。

富裕了,才有多余的粮食酿酒;而戏曲小调往往伴随着达官显贵和文人们的饮酒作乐。这一点,历来如此,宋及元、明代依然不减。明代何良俊就有:历史上四方士大夫“饮酒皆用伎乐”的说法;旅行家徐霞客在《粤西游日记》中曾记载:“朱君有家乐,效吴腔,以为此中盛事,不知余之厌闻也”,可见徐霞客到广西时,当地盛行学唱“吴腔”来招待客人,这里的“吴腔”当然指的是吴语地区,包括太平腔在内的诸声腔;徐海荣在《中国饮食史》中也说:“当时佐酒使乐,流行弋阳腔、太平腔、昆山腔”。姑孰大地不仅富庶,还有丹阳湖龙骨草籽是上好的酒曲,因而善酿米酒,引得许多文人和帝王将相在此邀友相聚。早在魏晋南北朝时代,姑孰酿酒、饮酒之风就盛极一时,以至于南北朝齐武帝特意下诏,命令姑孰“可权断酒”。晋王羲之、毕卓、桓温、孟嘉,南北朝陶渊明、谢朓,唐代李白等人都在姑孰大地留下了与酒有关的诗文、歌舞佳话。作为饮酒作乐的需要,也从另一方面催生了“太平腔”的诞生。

(二)太平腔的诞生,孕育在姑孰大地特定的歌舞环境

当涂所在的江东姑孰大地,民歌舞蹈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三皇五帝时代。

上世纪70年代,在先秦古南岳衡山脚下,出土了两件战国时期的青铜俑钟,这至少可以说明:战国时期,这里就有宫廷乐舞的存在。楚汉相争时,霸王项羽所率八千子弟都来自江东这块土地,“四面楚歌”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江东大地百姓歌舞之盛。据《太平寰宇记·丹杨》载:慈姥山“其竹圆致,异于他处”“历代赏给乐府”。姑孰慈姥山的慈姥竹,系我国古代做乐器最好的竹子,这又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姑孰大地的歌乐文化。

汉晋时代,姑孰大地成为当时流行的代表性歌舞——“白紵歌舞”的中心。“白紵歌舞”是一种诞生于姑孰周边的古代吴地歌舞,最早是流行于民间的吴歌吴舞,汉代因达官显贵所青睐而兴起,魏晋时代得以盛行;自两晋以后,普遍为上层文人所喜好,是宫庭皇室常备节目。白紵,即白色的细紵麻,“质如轻云色如银”,是制作舞衣的妙品。白紵歌舞的舞者多为妙龄女子,着白紵舞衣,飘素回风,如轻云一般。初为独舞,后发展为群舞。姑孰大地乃富庶之地,是三国吴景帝孙休早期的封地,也是东晋重臣王敦、桓温、刘裕等人驻扎的重地,自古是优质白紵麻的著名产地,“其女多事纺织”。据《太平寰宇记》记载:当涂城东原有“白紵亭”,相传因南朝初宋武帝刘裕曾与群臣聚会,唱《白紵歌》,观白紵歌舞于此而闻名。比这更早的记载,则是晋代姑孰楚山因“白紵歌舞”的兴盛,而更名为白紵山的历史。东晋大司马桓温进驻姑孰时,城东五里有山名楚山,桓温常带幕僚登山游乐,观赏《白紵》歌舞,久而久之,原来的楚山也因此更名为白紵山。《乐府诗集》、《宋书·乐志回》等都有“白紵舞歌”或“白紵歌舞”的记载。至今,当涂民歌《十媳妇》当中仍有:“五媳妇来,会打(紵)麻哎”的唱词。

白紵歌舞最初为田野之作,由于民间的时尚和朝庭的提倡,经乐官加以升华,成为宴会上更具有吸引力的女伎歌舞。深具名士风范的桓温当得风气之先,在楚山上多次宴集名士幕僚,饮酒观赏“白紵歌舞”,楚山因此易名,姑孰因此成为为白紵歌舞的中心。桓温风流于史,姑孰亦风流于时。

魏晋之后,南朝刘裕又在姑孰城北三里的小黄山上建起了行宫——“凌歊台”。由此,南朝宋齐梁陈时期,姑孰城北又出现了“三千歌舞宿层台”(唐许浑《凌歊台》诗)的佳象。

唐宋以来,当涂文人聚集,百姓歌舞传扬,李白《丹阳湖》中“少女棹轻舟,歌声逐流水”、杨万里《过广济圩》中“风流国是太平州”等诗句就是当涂歌舞的真实写照。尤其是宋代词人李之仪,以“姑溪居士”为号,与当涂结缘,最终与当涂歌女杨姝结为连理。李之仪在当涂期间,深受当涂歌舞的感染,深入农家田野采集当涂民歌,编辑了《田夫踏歌》歌集,并写下了“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的千古绝唱。

北宋末年,金兵南下,北宋皇亲重臣及大批文人渡江南下,第一站就是从横江渡过江来到当涂。史料记载,富足的当涂乡绅们倾囊相助,犒劳流离于此的官兵和文人。后来,南宋政权稳定后,赵构也常带领随从来当涂赏景抒怀。这期间,北方的歌舞戏曲文化对当涂当地的戏曲舞蹈也产生过重要的影响。从沈宠绥在《度曲须知》中所说“北气总已消亡矣”这七个字足以说明,宋南渡所带来的“北气”,曾对南戏声腔产生过一定的影响;而时至明代,包括太平腔在内的诸个声腔已经摆脱了宋之金院本、元杂剧之影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演唱特点与风格,成为各具特色的独立的声腔系统——新的戏曲剧种。

戏曲声腔的诞生,是在歌舞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形成的。当涂民歌诞生于百姓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有叙事歌、有情歌小调,也有劳动号子。就像“白紵舞”最初为姑孰田野之作,李之仪采编提炼的《田夫踏歌》来自于当涂农民的歌喉一样;“太平腔”的诞生,应该是在当涂民歌的基础上,结合优美的舞蹈,加上故事情节,才孕育而生的。至今作为太平腔传承的“采茶灯戏”,仍保留着民间歌舞的原始特征——演出角色少、声调简单、内容为生活小戏和民间故事,还有不少曲调保持与当涂民歌一致。尤其是“采茶灯”的《蓝桥》与当涂民歌《十二月花篮担》的曲调旋律基本一样,这无疑就是一个例证。

(三)太平腔的诞生,成型于姑孰大地诗词文化的滋养

戏曲声腔的诞生,离不开歌舞、诗词和故事。诗词本身是吟唱出来的,歌舞戏曲是诗词创作的题材,同时也离不开文人诗词歌赋及故事的润色、提炼。文人们自古喜好歌舞,欣赏、评判着歌舞。太平腔的诞生与成型,也离不开诗词文人们的培育和润色。

以当涂县为中心的周边地区,历史上称作江东“姑孰大地”,历来为文人雅士聚集之地。

魏晋时代,晋“八达”驻足于此,毕卓长眠姑孰,王羲之“醉酒脱险”;桓温姑溪雅集,传下“孟嘉落帽”之典故,留下庾阐“临川叠曲流”的《三月三日临曲水诗》,造就了袁弘的“倚马千言”及《后汉纪》;陶渊明隐居衡山古南岳,谢朓筑宅大青山;陶弘景在横山开读书堂讲学,昭明太子在慈湖构“读书阁”编《昭明文选》、《陶渊明集》,姑孰才子周兴嗣一夜编就《千字文》、唐代李阳冰住青山编就李白的诗集《草堂集》……

自唐代大诗人李白常住当涂,最终定居当涂并终老于此之后,唐宋以来,贾岛、杜牧、王勃、孟浩然、刘禹锡、韦庄、白居易、杜荀鹤、曾巩、梅尧臣、黄庭坚、苏东坡、王安石、沈括、米芾、杨万里、辛弃疾、朱熹、张孝祥、李清照、陆游、文天祥等六百多位诗词名人接踵而至姑孰大地。唐代,李白《白紵词》、《横江词》及《丹阳湖》中“少女棹轻舟、歌声逐流水”、许浑《游谢氏山亭》“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激流”、孟浩然《夜泊牛渚》“棹歌空里失”;宋代,张耒《于湖曲》、辛弃疾《江行采石岸·戏作渔父词》、郭祥正《凌歊台》“不知歌舞散,雌凤叫公竹”、贺铸《金人捧玉盘·凌歊台》“岩花磴蔓,妬千门珠翠倚红妆。舞阑歌悄,恨风流不管余香”、张瑰《白紵山》:“夭夭白紵歌,曾此发清唱”……这些名家诗词里都有当涂民歌、歌舞的影子,同时也反映出当涂歌舞内容之丰富。文人们游览美景,听曲助兴,把酒吟唱,使当涂的歌舞与文人们的诗文得以相互吸收营养,从而使当涂的歌舞有着先天的历史文化条件,得到滋养和提升。

“太平腔”一词,至少在南宋就已经出现。宋代的太平州州治——当涂,有着深厚的诗词文化背景,不仅有文人们听曲、作词,还有像李之仪那样的诗词文人在研究当涂的歌舞。就像汤显祖《牡丹亭·道观》中“三五孩童排排坐,天地玄黄喊一年”的唱词,不仅带有诗词的特征,而且还将姑孰特色文化《千字文》的开篇“天地玄黄”融入其间一样;至今口口相传的“采茶灯戏”唱词,依然保留着“七言”的诗词韵律。

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太平腔”的最终成型,与诗词文人们的滋养、润色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五、太平腔在姑孰大地的现代传承

太平腔的传承,学术界普遍以为入清以后已经失传。学者流沙曾在《明代南戏声腔源流考辨》“第十六章关于太平腔”中这样评述:“入清以后太平腔除松江有记载,在安徽太平府本地已难找到。太平腔的衰落在其它(很多明代产生的)声腔之前,原因不明”。

令外界没有想到的是,笔者田野调查发现:太平腔,历经几百年的兴衰,代代相传,至今在姑孰大地上仍有着较好地传承。姑孰大地上俗称的唱“采茶灯戏”,就是典型、正宗的“太平腔”传承。

如同清代人彭孙遹在《茗斋集》中记述的那样,当时“采茶戏”、“采茶歌”娱乐活动流行唱“太平腔”,就连山西“老侉”的茶商马队,也用“侉调”学唱着“太平腔”。外地人口中的“太平腔”,在当涂本地如今依然被称作“唱采茶灯”或“采茶灯戏”,还依旧保持有古代茶市娱乐活动的演变特征。如今,当涂的“采茶灯”演出前,还保留着几个孩童着彩妆,驾驭纸扎的“马灯”、巡游行进的习俗;巡游结束后,马灯队伍还要先登台表演“开场戏”;最后,马队撤离舞台,演员们才正式演唱“太平腔”——采茶灯戏。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原当涂县境内还有十多个地方的村落,春节期间都在演唱着“采茶灯”戏曲。每当演出,村民们有的邀请亲朋好友前来看戏,有的戏迷十多里路赶去看戏。现如今,当涂县城东部的白紵山脚下、龙王山北面的“百峰山里”,青山东麓和南麓,横山南麓等地还在传承着唱“采茶灯”,即“太平腔”。其中,姑孰镇白紵山下的“松塘采茶灯”,已经被列入安徽省马鞍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目前,“采茶灯”的演出,依然保持着清唱、只用锣鼓伴奏的原始特征;一般仍以姓氏村落为单位,自发组织,口口相传,各村落之间方言有别、少数唱段不完全一样,步伐、服装有差异,但历史上相互学习,大致内容没变,基本保持原有风格。当今仍在演出的剧目还有:《蓝桥》、《杭城求学》、《叹五更》、《十里长亭》、《大补缸》、《点大麦》、《十二月观音》、《三戏白牡丹》、《数鸡》等。演唱者中,以年长者居多,也有一些年轻人在传唱,年纪最大的有80多岁,最小的只有十几岁。但是,由于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年轻人要经常外出挣钱,小孩子学习任务重,学唱太平腔——“采茶灯”的人越来越少,据不完全统计:总人数不过百人。有些村落已经多年不唱了,多数存在着后继乏人的现象。

当涂民歌也是“太平腔”传承的一种形式。“太平腔”是在当涂地方民歌优美曲调的基础上,经过文人雅士的填词包装、加上故事情节、配上舞蹈动作才形成的。“太平腔”中的优美旋律,当地百姓朗朗上口,无疑又会在民间得到广泛传唱,成为民歌的重要部分。当涂县,曾被誉为“民歌之海”。“当涂民歌”1950年代就唱进了中南海,2006年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已整理的225首当涂民歌中,《划龙船》等不少民歌,都带有清唱高腔、滚唱重复、唱和帮腔、夹白等特点;《玉莲子》、《张仙送子》、《看相》等不少民歌都有戏曲声腔的特征,其中,当涂玩狮子、舞龙灯时“挑花篮担”常唱的《十二月花篮》,其曲调与“采茶灯”的《蓝桥》曲调,几乎一模一样。目前,当涂民歌通过非遗文化进校园、进社区、群艺活动、民间传唱等形式得到传承,这无疑也是“太平腔”的一种传承。

猜你喜欢

声腔歌舞太平
太平风俗美
“器乐声腔化”三题
从“歌舞演故事”到“故事演歌舞”——论“梅舞”的缘起与形成
浅谈藏北巴青“果谐”歌舞
守正创新让“太平泥叫叫”叫得更响
劝君莫做“太平官”
论滇剧生角唱腔中的彭派声腔艺术
歌舞欢庆“三月三”
关于“二胡演奏声腔化”研究的文献综述
歌舞爷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