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与原著文化结合的《指环王》电影配乐主题创作

2020-12-07高杰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

黄河之声 2020年17期
关键词:圆号霍比特指环王

◎ 高杰 (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

《指环王》电影三部曲改编自作家托尔金的同名小说,这本小说的读者超过1.5亿人次,电影的上映更是将这部史诗级巨著的关注度推向顶峰。霍华德·肖为电影著作的配乐更是成为了电影配乐中的经典,是我们分析电影配乐时无法绕过的一座高山。《指环王》系列电影配乐多次夺得国际奖项,荣获第七十四届和第七十六届奥斯卡最佳电影配乐奖、最佳电影歌曲奖等。其配乐作品的成功不仅与电影本身高度融合,更在精神层面与原著小说的文化背景达成了高度的统一,最终实现了与听者的情感共鸣,成为了电影配乐史上史诗级的音乐创作。

一、《指环王》电影背后的文化背景

(一)原著背景简单介绍

《指环王》的作者托尔金在进行文学创作时创造了一个完整的时空历史文化体系,相当于构建了一个与现实社会相平行的虚拟世界。在小说的虚拟世界里存在着与现实社会相对应的文化、历史、种族、语言等构成要素,不同的族群有着各自的地理位置与历史文化,更有着各自的价值取向,因此,作者在人物的创作和对于宏观的描写上是相当丰满的。

在小说中,作者明确规划了中土大陆的各个地理区块,对于其名称的划分也是十分清晰,这很类似于现实世界的七大洲八大洋之类的区域划分。对于不同的地理区域上生活着的族群作者也加以详细的介绍,不同的族群间由于种种原因造成的迁徙路径也进行了明确的说明,在族群迁徙的过程中发生的大事纪对于最终各区块势力的形成都存在明显的因果。在对于人文上的描述上,不同的族群有着不同的文化,最著名的“精灵语”就是小说中具体文化的体现。在这个宏大的历史观以及世界观的背景下,《指环王》的故事得以开展。小说与电影主要讲的主要种族有人类、霍比特人、精灵、矮人、半兽人、哥布林、巫师、恶龙以及黑暗魔君索伦。在书中,人类的活动区域主要在长湖镇一块,在五军大战中,人类代表的是正义方面军。书中描写的人类与现实中的人类类似,在整个族群中同样有着善良、邪恶、贪婪、欲望、温柔、美好等等的复杂的特点,但是在整体上,人类的形象特点是较为美好的。

霍比特人是《指环王》一书的主角,霍比特人的性格特点较为明显。作为生活在一个叫夏尔的地方的小种族,霍比特人安居乐业,对于权力和统治没有很强的欲望,不喜欢冒险,因此,对着魔界也没有很强的贪欲。霍比特人的种群特点也是十分有趣的,霍比特人是中土世界最矮小的种族,甚至还没有矮人一族高大,他们有着厚厚的脚掌,同时有一双大大的耳朵,走起路来可以做到完全没有声音。把这样一个普通甚至弱小的种族作为贯穿全篇小说的中心,主要是想突出普通的生命力散发出的巨大的勇气,在这一点上,作者的选取是非常成功的。精灵在小说中可以说是接近完美的存在。精灵一族是永生的,整个族群相貌不凡,身材修长,同时还自带圣光,对于琴棋书画等艺术类的成就更是不同凡响。精灵一族可以说是相当完美的存在,在整个中土大陆中散发着熠熠光辉。黑暗魔君索伦是故事中的终极反派,象征着黑暗与邪恶。索伦是一个无性别、无实体的高次元存在,他将自己的灵魂注入到魔戒中,意图通过这枚魔界统领中土世界其他种族的守护戒指,从而达到一统江山的目的。《指环王》故事的展开就是围绕中土世界上的各种族团结一致合力将这枚戒指送回摩多,同时围绕着与半兽人部队的领土对抗而展开。

(二)原著文化简单介绍

《指环王》的出现与风靡是人们对于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反思与总结,相对来说,西方的文化世界中更多的是推崇英雄主义,可以看到很多英雄级的人物各自的成就与贡献,诸如人皇阿拉贡、霍比特人弗罗多等,但在故事开展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很多的集体主义的部分,例如最后的终极大战,在种族对抗中集体完成的部分,这是整个小说的潜在的文化框架。而在具体的文化涵义上,《指环王》体现的是基督教精神和希腊精神。基督教精神包括很多部分,诸如罪恶文化、唯灵主义、虔诚信仰得救以及爱的部分等。罪恶文化体现在对于人生来罪恶的描写,人生而有罪,因此要在不断地信仰和虔诚中为自己赎罪,同时,人的邪恶的灵魂容易受到欲望的诱惑,从而陷入无望的深渊。唯灵主义则是对于柏拉图哲学的引申使用,认为人的理念与感觉、灵魂与肉体是相互对应的,同时对应的部分还体现在整部小说或者电影的二元时空叙事上,上帝对应着魔鬼,天堂对应着地狱,正义对应着邪恶。因此,在小说意象中,中土世界是美好温暖的,而魔域则是幽暗腐败的。中土世界的种族们必须依靠虔诚的信仰,以广博的爱意,凭借着勇敢正直的灵魂,最终才能真正打败魔王,获得胜利。

希腊精神是《指环王的》令一文化支柱。希腊文化的个人主义、世俗精神弥漫了整个叙事。霍比特人作为整部小说和影片的主角,在他们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对于普世价值以及世俗生活的描写,对于人性的弘扬也是十分明显的,影片的开头和结束都是对于快乐聚会以及美好事物的描写。同时,在整部小说开展的过程中,人性的高贵和卑鄙、淳朴与贪婪、忠诚与背叛、勇敢与懦弱都有很好的表现的出口。

二、《指环王》电影四大主题配乐的创作与文化背景结合的分析

(一)霍比特人主题配乐

电影是视听结合的音画艺术,[2]《指环王》中霍比特人的主题配乐是书中较为重要的一个部分,霍比特人生活在叫做夏尔的区域,小说中对于霍比特人种族的描写是非常阳光及其温暖的。霍比特人个性温和善良,一天吃六餐、喜欢穿颜色鲜艳的衣服,经常开怀大笑,互赠礼物,拥有敏锐的视觉和听觉,能够灵敏的移动。由于霍比特人的居住地大都是乡野洞穴及隧道,因此,霍比特人的主题配乐更多的是乡村田园风格的音乐。[3]电影主角佛罗多第一次出现在荧幕上,肖用长笛代替小提琴演奏一段很短的主题旋律,来把音乐与角色做关联,并且在之后的电影中,当佛罗多开始怀念故乡时,这段音乐也多次出现。从配器角度来分析,西方音乐在配器上讲究声部的搭配和平衡,[4]霍比特人的主题配乐往往选用的乐器是长笛和小提琴。长笛和小提琴的音色较为活泼,在音调的变化中也更具俏皮的特色。在音乐风格的选择上,霍比特人的主题配乐更加接近于爱尔兰凯尔特人的音乐风格,在人物哼的曲调中也同样展现了乡村音乐简朴不加雕琢的特色。

(二)人类主题配乐

在音乐手法上面,配乐多是通过文化渲染的手法进行。[5]《指环王》中对于人类族群的设定,将人类分为两个国家,一个是面朝大海,三面环山的刚多,一个是以平原为主的内陆国家罗翰。两个国家虽然都是人类族群,但是由于地理位置等原因的差距,两个国家在文化上存在着明显差异。刚多王国被视为抵御黑暗魔王势力的第一道屏障,且其盛行的文化较为宏伟,因此刚多的建筑群等都是比较富丽堂皇的,相比较起来,罗翰的建筑装饰等都要逊色于刚多,但是罗翰的骑兵与马匹也是非常知名的。由于两个国家的不同,对于人类的配乐分析要各自入手分析。刚多的主题配乐第一次出现是在《护戒使者》中两位主要人类角色登场时,采用的乐器是圆号,这把圆号代表着刚多王国。圆号的声音雄厚,在整体的表现上表现出来一种宽广悠扬的基调,给刚多这个国家带来了强烈的历史厚重感和史诗感。

罗翰的主题配乐选用的乐器也是圆号,但区别于冈多主题音乐的是,罗翰主题是由四支圆号来演奏,第一圆号作为旋律声部,二、三、四圆号则以长音演奏和声部分。罗翰与刚多同是一个人类族群,在乐器的选用上也保持了一贯性,但是运用方式上的差别使得两个国家的基调又得以区分,呈现出来不同的特点。另外,罗翰国的配乐还采用了哈当厄费多尔小提琴的乐器,更加表现了这一民族的意识形态。

(三)邪恶势力主题配乐

邪恶势力的主题音乐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分别是伊森示德、魔都和魔戒。在伊森示德的主题配乐中,主要选用的乐器是长号和一些打击乐器。在打击乐组里,肖使用了铁砧这件十分独特的“乐器”,也是唯一使用了这个“乐器”的主题。铁砧与长号相配合,主要是想表现伊森示德这个兵工厂日夜不停的赶制兵器的氛围,为伊森示德地区增添了紧张沉重的感觉。[6]魔都的主题由铜管组演奏,小号担任旋律声部,圆号以全音符演奏内声部,长号与低音长号各自八度分奏,使得低音声部比较厚重,乐队伴奏配合默片出现,起到简单的情绪渲染功能。[7]在音乐形象上显得格外狰狞、邪恶和紧张。而魔戒的主题在配器上选择了音色响度上弱于铜管的弦乐独奏,小提琴作为主旋律声部,中提琴和两把大提琴演奏和声,相比魔都的主题,低音区虽然有两把大提琴,但是这两把大提琴在小字组音区,用小三度密集排列,并没有在更低沉的音区演奏,所以在配器上造成魔戒主题的音乐形象相比与魔都主题音乐形象,气势更小,所描绘的更多是神秘与魅惑,造成了较大的差别。

通过了上文的分析和论证,《指环王》电影三部曲取得如此大的成功是有章可循的。电影配乐的创作者霍华德·肖通过音乐与电影、电影与原著、原著与音乐三者的互相融合和互相渗透,在电影配乐的基础上不仅仅局限于对于电影画面或者故事走向的理解和烘托,更对于整个原著小说完整的宏观文化世界进行了更深层次的表现,最终成就了电影配乐,使其成为专属于这部电影,更专属于这部小说的优秀配乐。

猜你喜欢

圆号霍比特指环王
理查·施特劳斯《阿尔卑斯山交响曲》的圆号段落解析
大胖子“暖男”——圆号
《指环王》动画电影定档2024年
剧版《指环王》定档 2022
《指环王》三部曲确认内地重映
你好,圆号
试论圆号在交响乐中的作用
亚马逊联手新线制作《指环王》剧集
霍比特人退下,霍克斯湾上场
《霍比特人》里的文字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