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查·施特劳斯《阿尔卑斯山交响曲》的圆号段落解析

2022-09-27王阔郑轶超

黄河之声 2022年11期
关键词:阿尔卑斯山声部小节

王阔 / 郑轶超

《阿尔卑斯山交响曲》是理查·施特劳斯最后一部交响诗作品,它经历的酝酿时间比作曲家的其他交响诗都要长。1915年10月28日,作曲家在柏林指挥演出了他的这部作品。理查·施特劳斯在《阿尔卑斯山交响曲》的创作中,更多地描绘的是雄伟壮观的阿尔卑斯山的自然风貌,而不是心灵感受。作曲家在这里使用了所有手法,以便从音乐的角度来描述夜晚和朝霞、日出和太阳的逐渐升高,从音乐的角度来描绘林间草地和高山牧场,以及牛群中的铃铛声,甚至漫游者下山的情景。①《阿尔卑斯山交响曲》的创作内容来自一位学生登山探险的故事,他和伙伴们一起登山的途中,遭遇了迷路和暴风雨。作曲家根据情节描绘设计了二十二个段落并用标题标出,分别是:“夜晚”“日出”“登山”“进入森林”“在溪畔徘徊”“在瀑布旁边”“幻境”“在鲜花盛开的草地上”“阿尔卑斯山的牧场”“迷路于林中”“在冰川上”“危急时刻”“在山顶”“幻觉”“云雾弥漫”“日无光辉”“悲歌”“风暴前的宁静”“雷雨中下山”“日落”“尾声”“夜晚”。

《阿尔卑斯山交响曲》的长度和规模都是异常庞大的:它的演奏时间长达五十多分钟;它的演奏人数达到一百四十人;它的乐队编制最多达到了8管的阵容。在乐队编制上,作曲家在双管编制基础上尽可能多地使用不同音色的木管和铜管乐器,配备了管风琴、打击乐器和一些铃铛(作为牛羊身上所挂铃铛发出的声响),还有一架鼓风机,再加上一台发雷机,在舞台后面还准备了12支圆号、2支小号和2支长号。尤其在圆号声部的设计上,作曲家非常用心。在传统4支圆号配置基础上增加了4支次中音号(也称瓦格纳大号),幕后还配备了12支圆号,数量总数达到20支。此外,还使用了6种调性的圆号演奏:F调圆号、bB调圆号、C调圆号、D调圆号、E调圆号和bE调圆号。上述对乐队的安排中,足以看出作曲家具备精湛的配器手法和驾驭庞大规模的能力。本文将着重对圆号声部的段落创作进行分析,从以下两个方面加以详述。

一、圆号声部独奏段落

在《阿尔卑斯山交响曲》中,圆号声部独奏段落出现了很多次,可将其分成两种情况进行分析:一是一支圆号的独奏段落;二是多支圆号一起担任独奏角色的段落。其中,一支圆号的独奏的代表性段落出现在标题为“尾声”“幻境”和“阿尔卑斯山的牧场”部分。另外,多支圆号一起担任独奏角色的代表性段落出现在:标题为“日出”“阿尔卑斯山的牧场”“森林中迷路”“危急时刻”“在山顶”和“尾声”等部分中。

(一)音高结构

《阿尔卑斯山交响曲》的“尾声”部分,调性建立在bE大调上。管风琴声部奏出标题为“日出”部分的“太阳动机”,旋律重复后第一圆号声部进入,形成模仿织体。此时,乐队其他声部静止,由第一圆号声部(F调)演奏主题旋律,管风琴声部演奏和声。相距3小节后第一小号声部进行上方三度模仿,直至排练号135,圆号声部休止,木管声部进行演奏。第一圆号独奏主题旋律长达7个小节,旋律从六级音开始,主题材料来自“太阳动机”,形成呼应。主题旋律可划分为两个部分,前2个小节构成第一部分,后面5个小节构成第二部分。在主题发展过程中,作曲家在使用反复手法基础上,对音符的时值进行了扩大,延长了最后一个音,这也为其后第一小号声部的进入提供了有利的对位条件。旋律线形成直线下行趋势,整个旋律由二分音符、附点音符以及全音符支撑着,音符在九度的音域空间内流动,仿佛山林之间沉寂下来,预示着“夜晚”的来临。

标题为“幻境”部分,调性在D大调上呈现,5小节后F调第一圆号声部演奏主题旋律。这个歌唱式的主题成为此交响曲重要主题之一,充满着欣慰与感激之情。此时乐队中形成三种织体形态:圆号独奏与打击乐伴奏的织体形态、木管组与色彩乐器组同度演奏十六分音符的织体形态、弦乐组演奏跳音的三连音的织体形态。这个“歌唱的主题”,由十六分音符与附点八分音符构成,四度跳进后音高移位至上方小三度形成模进关系,音程呈现四度跳进后连接三度跳进的变化。从排练号42—45,第一圆号声部一共演奏了3次主题旋律,作曲家用圆号的音色强调了主题色彩。

标题为“阿尔卑斯山的牧场”部分,作曲家采用4支bE调圆号进行配置,调性建立在bE大调上。进入排练号57时处,圆号声部只留下第一圆号演奏旋律。第一圆号在f力度上,以向前迈进式的方式演奏主题,4小节后第一小提琴声部与第一圆号声部形成八度演奏形式,对主题旋律进行强调。在第一圆号独奏的4个小节中,主题旋律以级进上行的方式进行,从属音开始直至主音后下行,随后又从主音开始上行四度跳进至高八度的主音,然后以平均的八分音符级进方式达到高点音后下行,最后结束在属音上。旋律线条呈现波浪式进行,音符在八度范围内运动。

(二)演奏技术

在一支圆号独奏的代表性段落中,圆号使用了常规的演奏技术。在“尾声”部分,第一圆号声部演奏主题旋律使用了连音奏法,前5个音构成第一个呼吸分句,随后3个音构成第二个呼吸分句,最后两个音构成第三个呼吸分句。在“幻境”部分,第一圆号声部演奏主题旋律使用了重音奏法,在P力度下突出演奏每一个音,使其主题旋律在乐队中得到强调,同时又配合着音乐向前发展。在“阿尔卑斯山的牧场”部分,第一圆号声部演奏主题旋律时,再次使用了连音奏法,此处3个呼吸分句的设计有所不同:4个音—2个音—7个音。

(三)音区音色

圆号有着非常宽的音域,可演奏的音域可以达到四个八度。圆号的发音音质比较均匀、统一,在各个不同音区中的音色差别,并不像木管乐器那样明显。在上述三个谱例中,第一圆号声部的音区集中在中音区位置,是圆号比较明亮英武的音区,包含了差不多一个半八度的音域,其发音圆润、丰富,无论是强力度还是弱力度,都具有十分丰富的表现力。第一圆号声部既可以演奏抒情悠长的旋律,又可以演奏号角性的音调。同一音区演奏不同性格的旋律,呈现出不同的音色与风格。

二、圆号声部其他段落

(一)分部安排

在《阿尔卑斯山交响曲》中,圆号的数量达到了20支之多,在传统4支圆号配置基础上增加了4支次中音号(也称瓦格纳大号),幕后还配备了12支圆号。作曲家在圆号的分布上做了多样化的安排,使圆号声部的织体层次呈现出精致变化。下面将对具有代表性的段落进行分析。

首先,2支圆号演奏的组合方式。作品一开始由第三与第四圆号八度演奏主音,两支圆号的调性为bB调。几小节后,作曲家使用F调的第一圆号与bB调的第四圆号组合进行演奏。第二,3支圆号演奏的组合方式。在“幻境”中,出现3支圆号组合的方式。作曲家安排F调的第一圆号作为高声部,安排D调的第三、四圆号担任低音声部。在“危急时刻”中,排练号76处,出现3支F调圆号同度演奏主题动机,作曲家使用了第一、三、五圆号形成圆号声部。第三,4支圆号演奏的组合方式。在“日出”中,作曲家采用4支F调圆号演奏的组合方式,这也是双管编制乐队常用的配置。其中,第一与第二圆号同度演奏,第三与第四圆号同度演奏。在“登山”中,4支圆号形成四个声部,第一与第三圆号充当圆号高声部,而第二与第四圆号则是低声部。第四,6支圆号演奏的组合方式。第一次出现在“进入森林”中,排练号24处,作曲家安排6支F调圆号分成三个声部演奏,第一、二圆号担任圆号高声部,第三、四圆号担任低音声部,第五、六圆号担任更低的低音声部。接下来,圆号从三个声部增加至四个声部,第三、四圆号分别演奏,织体层次得到增加,音响效果变得更加浑厚。此外,在作品中还有4支圆号与2支次中音号组合的方式。第五,8支圆号演奏的组合方式。在排练号82处,8支F调圆号形成两个声部进行演奏。在“云雾弥漫”中,作曲家又将8支圆号分成两组:4支F调圆号和4支不同调性的次中音号(F调和bB调)。在“日落”部分,8支圆号被分成四个声部进行,使用了4支F调圆号和4支bE调圆号。最后,幕后12支圆号演奏的方式。在“登山”中,进入排练号18,圆号与长号声部演奏“峭壁动机”,紧接着舞台后面的12支bE调圆号、2支C调小号和2支长号形成远方的猎角,在ff力度下吹奏均匀的三连音音型,好似在提示我们即将进入树林之中。幕后的12支圆号被分成三个声部:第一、三、五圆号为一个声部,第二、四、六圆号为另一个声部,第七至十二圆号作为第三个声部,这样的组合方式延续了21个小节。

(二)演奏技术

在圆号声部其他段落中,作曲家创作了多支圆号同度演奏、多支圆号演奏和声以及多支圆号配合其他声部一起演奏主题旋律等片段。在这些片段中,作曲家为圆号声部设计了多种演奏技巧,充分发挥了圆号的性能和表现力。在常规演奏技术方面,有连音演奏法、吐音演奏法等;在特殊演奏技术方面,有加弱音器演奏与摘掉弱音器演奏、颤音与震音演奏、阻塞音演奏等。

“森林中迷路”中,作曲家使用了4支bE调圆号,并分成两个声部同度演奏。乐谱中,德语“mit Dämpfer”表示加弱音器,“ohne Dämpfer”表示摘掉弱音器。加弱音器的圆号音色得到改变,使之带有鼻音色彩,增加了森林中迷路的紧张气氛。

“在山顶”的后半部分,作曲家使用了8支F调圆号。其中,第二、四圆号担任一个声部,乐谱上的标记“tr”要求圆号颤音演奏。这些颤音听起来有点迟钝,但是能够产生不一样的效果,也描绘出经过努力达到山顶的艰辛过程。

“雷雨中下山”的后半部分,谱例6中只是截取了4支F调圆号的片段。第二、四圆号同度演奏震音,紧接着第一、三圆号也采用了震音的演奏法。此时4支圆号在fff力度下演奏二分音符,增加了音乐的紧张度,音响效果与远处的雷声轰鸣相呼应。

(三)音区音色

在非圆号声部独奏的段落中,作曲家巧妙地安排圆号声部在常用的音区音域范围内演奏。此外,值得注意的是,第四、六、八圆号声部被安排在低音区演奏,并且出现了超低音。

上方图中展示了三个代表性片段:片段1为作品开头的第四圆号分谱部分,片段2为排练号79处的第六圆号分谱部分,片段3为排练号134处的第四圆号分谱部分。在片段1中,第四圆号为bB调,记谱音位C音,处于低音区的位置。这个音区,发音越低音色越阴暗。此时,圆号在pp的力度下弱奏整个乐队中的最低音,音色十分迷人,烘托出夜晚幽静的景色。在片段2中,第六圆号为F调,旋律从记谱音D下行跳进至G1,在最低音上持续2个小节。在这个低音区以ff的力度强奏时,音色有点像低音长号,往往缺乏爆发力。作曲家使用大管与低音提琴声部给予支持,为后面圆号声部独奏做了很好的铺垫。在片段3中,音乐进入“尾声”的部分,F调的第二、四圆号声部八度演奏记谱音F1,这是整个作品中圆号声部的最低音。作曲家要求圆号声部在pp力度下弱奏表现,并用管风琴来支持。

结 语

理查·施特劳斯是德国浪漫主义晚期伟大的作曲家,同时又是交响诗及标题音乐领域中最大的作曲家。他的父亲是宫廷乐队的圆号手,从小受到父亲的熏陶,对圆号这件乐器有其不一样的感受。他的《阿尔卑斯山交响曲》是一部编制庞大、配器精妙的交响诗作品。本文通过对圆号声部独奏段落和其他段落的多维角度分析研究,使我们认识到圆号在交响乐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而也反映出作曲家对铜管乐器特别是圆号乐器性能的掌握十分全面,展示出作曲家对圆号声部的重视。纵观圆号声部段落的创作特点,进一步揭示出作曲家精湛的配器手法与独特的配器风格。■

注释:

① [德]瓦尔特·德皮施,金经言译.《里夏德·施特劳斯》[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180.

猜你喜欢

阿尔卑斯山声部小节
阿尔卑斯山积雪
《阿尔卑斯山中小镇》
探析钢琴即兴伴奏在声乐表演中产生的艺术效果
业余合唱团的分声部训练
快把我哥带走
多声部视唱训练
二声部合唱教学之初探
阿尔卑斯山生存记
阿尔卑斯山中小城
论爵士钢琴教学中的声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