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形态学研究述评
2020-12-06赵鹏
赵 鹏
(中国社会科学院 古代史研究所,北京 100732)
从殷墟考古发掘开始,甲骨形态学就已经为当时的学者所关注。甲骨学者们关注甲骨形态的目的主要是要通过甲骨形态辨识甲骨部位,以便进行甲骨缀合。完整的甲骨较之残碎的甲骨对于研究来讲更有意义,而由于以往甲骨多用拓本的方式著录,实际操作中研究者更多的是要根据拓本上呈现的形态来辨识甲骨部位。
1929年,董作宾的《商代龟卜之推测》[1]一文在辨相、攻治、兆璺、书契等章节涉及到龟腹甲形态问题。该文以中线为界把龟腹甲分为左右两部分。外面有胶质鳞片,自上而下分为6个部分,按顺序称作第一至六鳞,这些名称在甲骨学领域基本不再使用。里面按齿缝分9个部分,从上到下分别名为:左、右首甲,左、右前甲,左、右后甲,左、右尾甲,中甲,这些名称在甲骨学领域至今仍在使用。该文制作了第一张两层甲骨分区的线图,明确了甲骨有锯边,认为甲骨攻治的步骤为:锯去背甲,锯其两旁之上下突出之部分,去其表皮之胶质鳞片,刮平坼文便于见兆、刻辞,错其高厚之处使全版匀平,刮磨使有光泽。并提出了甲骨断裂的两种情况:一由天然接缝间而破,一由卜兆之裂痕而破,即我们今天所谓的沿齿缝断裂(也叫解离)和沿兆璺断裂(也叫兆断)。把甲骨边缘及其上天然纹理命名为:缝、兆、缘、理,即我们今天所谓的齿缝、兆边、缘边、盾沟。该文指明了剪切拓本的无字部分或弃拓甲骨的无字部分不利于甲骨研究。这篇论文开启了研究甲骨形态的肇端,这里值得注意的是董作宾认为龟甲攻治的第三个步骤是“去其表皮之胶质鳞片”,这很可能是正确的。
1931年秉志的《河南安阳之龟壳》[2]一文对安阳考古发掘的一个整龟壳进行研究并且从生物学的角度进行了分析。介绍了背甲的颈甲、脊甲、上尻甲、尻甲、肋甲、边甲的数目、外形轮廓、长宽比例、薄厚变化等。秉志对于龟背甲按齿缝分区的各部位名称,今天的甲骨学领域仍在使用。该文还介绍了腹甲的上、内、舌、下、剑腹甲的外形轮廓、长宽比例等,这些名称,后来的甲骨学领域基本不被广泛使用。直到李延彦的硕士论文,又引起关注。该文介绍了背甲外层的颈板、脊板、肋板、边板的外形轮廓、大小和腹甲外层的喉板、腕胸板、胸板、腹板、臀板、腋板、脥板的外形轮廓及大小。这些名称,甲骨学领域后来亦很少使用。需要注意的是秉志研究的龟背甲是一个完整的龟背甲,而不是殷墟占卜常用的对剖经修治的半个龟背甲。需要说明的是,该文虽然没有明确交代龟甲分为内外两层,但是实际是按照从内层到外层的顺序介绍背腹甲形态的。
1954年张秉权的《殷虚卜龟之卜兆及其有关问题》[3]一文公布了一张龟腹甲的线图,这张线图把腋凹与跨凹连线以外的区域划定为甲桥,其意义在于首次关注到了甲桥部位。
1956年张秉权的《卜龟腹甲的序数》[4]一文最早使用“齿缝”一辞,指出龟甲的腯带和齿缝是分辨龟甲部位的天然标准,对龟甲的正反、左右、内外、上下做了规定。这种规定是必要的,便于研究者在分析龟甲形态时所指相同。
1957年董作宾的《甲骨实物之整理》[5]一文在“实物之认识”部分引用了秉志对于龟甲形态研究,介绍龟背甲、龟腹甲的形态以及胛骨的形态。最早使用“盾纹”一词,指出齿缝盾纹形态的最大作用是帮助判断甲骨残片的部位。
1967年张秉权的《甲骨文的发现与骨卜习惯的考证》[6]一文指出胛骨的攻治要削去错平骨脊、去骨臼。龟甲攻治要锯开背腹、背甲对剖,再刮削错磨。该文第一次注意到了龟甲上的小圆孔,推断其攻治的目的是便于穿索。
1978年严一萍的《甲骨学》[7]据秉志文介绍了背甲、腹甲以及胛骨的形态。
以上各篇文章都涉及到甲骨形态问题,已经指出甲骨上的齿缝、盾纹可以用来帮助辨识残片部位,对甲骨残断的原因及边缘有相应的分析,便于甲骨复原。在研究龟甲形态方面,已经把龟甲分为内外两层来进行研究,虽然没有明确说出外层按盾纹分区、内层按齿缝分区,但实际分区时确是以盾纹和齿缝为界限。明确了分区的数目,但是对于分区的命名有所不同。对龟甲各层各部位的外形轮廓、长宽比例等做出了描述,便于各部位的辨识,便于甲骨学的深入研究。
1990年叶祥奎的《陕西长安沣西西周墓地出土的龟甲》[8]一文从生物学角度介绍了沣西西周墓地出土的花龟与乌龟的背甲形态,指出嵴突退化是成年龟的标志。该文明确指出大多龟类的甲殻,均由内、外两层物质组成,内层为骨质的,由多块骨版以骨缝相连而成;外层为角质的,由多块盾片以盾沟相连而成。内、外层各骨板、盾片的形状、大小、数目各不相同,上下互相镶嵌,构成背甲或腹甲的整体,因而牢度颇大。把背甲外层按盾沟分为:1块颈盾、5块椎盾、4对肋盾、每侧12块缘盾,其中肛盾分离为二,并详细说明了每块盾片的外形轮廓、尺寸。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叶祥奎把肛盾归入缘盾。内层按齿缝分为:1块颈板、8块椎板、2块上臀板、1块臀板、8对肋板、11对缘板,并说明了每块骨板的外形轮廓、尺寸、位置关系等。指出花龟与乌龟的区别特征:第一椎盾五角形、后狭,第二、三盾六角形,每盾的长宽约等是花龟的特征;乌龟的特征是椎板除第一、八块外,总的趋势是由前往后逐步变短、变宽,特别是第六、七块,已成横扁状。
2001年,叶祥奎、刘一曼的《河南安阳殷墟花园庄东地出土的龟甲研究》[9]一文选择花东龟甲中典型的花龟和乌龟的背腹甲进行了研究。明确指出在龟科中,背甲的特征显示属、种的差异比较明显,而腹甲的特征则常常一般化。介绍了花龟背甲和腹甲的特征:背甲椎板呈长六角形,短侧边朝前,前缘平直,肋板外侧有时可见回纹构造;腹甲前缘几近平切,后端内凹,凹度钝或成后凹扩弧形,胸腹沟中部离舌下缝较远,内腹甲宽大,被肱胸沟横割。介绍了背甲外层的颈盾、椎盾、肋盾、缘盾,内层的颈板、椎板、上臀板、臀板、肋板、缘板的数目、外形轮廓。介绍了腹甲前后端形状、尺寸、内腹甲形状桃形、其上齿缝盾沟的相对位置及形状。因乌龟残缺,介绍了背甲内层的颈板、椎板、上臀板、臀板、肋板、缘板的数目和外形特征。介绍了乌龟腹甲尺寸、前后端形状、内腹甲形状卵圆形、其上的盾沟的相对位置。这里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文中选用的背甲是对剖后的半个背甲,而在描写背甲中甲部位的被剖开的颈板、椎板、上臀板、臀板的外轮廓形态时用的是整龟的形态。
以上两篇文章从生物学的角度描述了殷墟占卜所用的主要龟种(花龟和乌龟)的背腹甲形态及区别特征。在使用概念上,外层都用“盾”,龟背甲内层用“板”,龟腹甲内层用“腹甲”。盾片分界处称“盾沟”,腹甲分界处称“缝”。分龟种介绍了各层各部位的外形特征、尺寸,龟腹甲侧重介绍了其上盾纹的相对位置。确定占卜用龟的属种,指出依据背甲和腹甲典型形态辨识花龟与乌龟的指标,背甲主要依据椎板的形状判定属种,腹甲主要依据胸腹沟与舌下缝的位置判定属种。龟的属种判定使我们更深入地了解龟甲的形态特征,更便于缀合龟甲或验证缀合的正确性。
2008年宋雅萍的《殷墟YH127坑背甲刻辞研究》[10]一文是专门研究YH127坑出土的龟背甲形态并将之运用于甲骨缀合、研究龟背甲上的卜辞文例、内容等的硕士学位论文。该文介绍了背甲的各部位名称,指出依据卜兆方向及盾纹判断背甲左右。介绍了占卜常用的半个背甲内层各类骨片的数目、外形轮廓、其上盾纹形态、边缘情况,发现了廻纹沟对于判断位置的重要性。这些内容对于依据背甲形态判断部位非常实用。
应该指出的是,作者在写作这篇论文时没有关注到叶祥奎的论文,对于背甲的各部位名称及结构分析基本从秉志说。而这篇论文是从甲骨学角度研究龟背甲形态及其上卜辞的,在甲骨学领域有一定影响。所以,这之后的背甲形态研究便更多地沿用了秉志文所使用的龟背甲各部位名称,即颈甲、脊甲、上尻甲、尻甲、肋甲、边甲。
2010年,黄天树的《甲骨形态学》[11]一文明确提出了建立甲骨形态学这一甲骨分支学科的思想,列出了其研究内容。该文首次使用了“龟缝片”这一概念,侧重说明龟腹甲各部位的位置及其上盾纹的形态,龟背甲各部位的位置关系、边缘及其上盾纹形态,胛骨的左右确定等内容。
在龟腹甲部分,介绍了完整腹甲的构造及其上齿缝、盾纹的形态。腹甲外层12块盾片:喉盾、肱盾、胸盾、腹盾、股盾、肛盾各2块。内层9块骨板:首甲、前甲、后甲、尾甲各2块、中甲1块。详述了各道齿缝与9块骨板的位置关系,各道盾纹在骨板上的位置以及呈现的形态。讨论了甲桥问题,图示了甲桥上齿缝、盾纹的分布与形态。这部分有以下几点可以讨论或需要注意:第一,文中说“殷人用刀契刻文字,非常有力,从外层角质入刀而刻入内层骨质上。盾片为角质,甲骨出土之时,多已腐朽,仅存盾沟,而在内层骨质上文字犹存”,这段话的意思是占卜用龟,占卜时龟甲的内外两层都在,是要保留外面角质层的。在该句后又加注说“殷人也可能刮去或剥去外层盾片之后,用刀在内层骨质上契刻文字的。因为龟甲埋藏地下,经3000年之久,出土之时,外层盾片已经腐朽而看不到了,实际情况,待考。”而董作宾认为占卜用龟攻治的第三个步骤是“去其表皮之胶质鳞片”,意思是占卜用龟要剥去外层的角质层。从占卜用龟甲平滑的表面、其上的显现出的盾纹及卜兆痕迹以及文字刻写的程度,我们偏向于董作宾的观点,认为占卜用龟攻治时是要剥去外面的角质层的。第二,要注意“缘边”与“原边”的概念。“缘边”是董作宾提出的,“缘,即原龟之边缘,或经错治刮磨之处,圆滑光润,颇易看出”,其所指包括原边(龟的天然边缘)与修边(为了便于占卜使用而修治的边缘)。黄天树先生使用“原边”的概念,所指是甲骨原来天然形态的边缘,不包括人为修治的边缘。在说明甲骨形态时注意“缘边”与“原边”的使用。
在龟背甲部分,基本承宋雅萍采用秉志的观点介绍了完整背甲的构造及其上齿缝、盾纹的形态。详细介绍了背甲内层按齿缝分出的各部位的位置、外形轮廓及其上盾纹形态、边缘情况。这部分需要说明的有两点:第一,介绍脊甲形态所举图例为花龟,乌龟的脊甲要宽扁些,而且呈递进式宽扁。依据照片或拓本的龟甲形态判断位置时,要适当考虑龟种问题。第二,占卜用龟背甲通常是对剖后使用,偶见使用完整龟背甲。所以说明对剖后的半龟骨缝片数更加适合胛骨形态研究。半龟背的骨缝片数为:颈甲1+脊甲8+上尻甲2+尻甲1+肋甲8+边甲11,共31块,而做62块的统计不适用于说明卜用背甲的实际使用情况。
在肩胛骨部分介绍了各部位名称,讨论了肩胛骨左右的问题,以“横枝内向”为标准,认为骨臼在右的为左胛骨,骨臼在左的为右胛骨。我们不赞同这个观点,后文将有讨论。
龟甲形态的接续研究可以参看李延彦的《殷墟卜甲形态研究》[12]。这篇博士后出站报告是目前对龟甲形态研究最全面细致的,对于依据龟甲形态辨识部位,进行及验证缀合都有一定意义。文中指出甲骨形态研究的意义在于能有效提高甲骨缀合效率并检验甲骨缀合正确与否,有利于研究卜辞文例、校订释读。提出了判定拓本材质的几个角度:结构形态、字体类别、文例、记事刻辞的格式等。新增了腹桥沟、丫字形盾纹、倒丫字形盾纹、倒八字形盾纹、丄丫字形盾纹、侧丫字形盾纹等名称。这些新增的名称,腹桥沟中的“沟”是从生物学角度命名的,而“盾纹”是甲骨学习用的名称,可以考虑统一从生物学角度命名。结合线图详细地描述了龟甲以齿缝为界各部分的位置、外形轮廓、边缘情况及其上盾纹形态、钻凿分布、残片形态、残断原因、断边情况、组合构成等,还论及了多种形态辨识的步骤和实例。对一些难以区分的部位进行了初步辨析。该文需要再增补调整指出有:第一,文章谈及了龟种问题,但具体的形态描述中并没有适当地与龟种相结合。第二,杂糅地使用的秉志及叶祥奎的称名系统,而实际上,统一使用叶祥奎的称名系统可以解决形态学的称名问题,而不必混用。第三,在介绍龟背甲形态时,最好还是能够秉承生物学顺序,即将章节调节为按颈甲、脊甲、尻甲、肋甲、边甲的顺序。第四,在每一骨缝片的形态描述中最好选两张典型拓本附在相应段落,方便学习和阅读。
龟背甲形态的接续研究可以参看张旭的《背甲形态的整理与研究》[13],这篇硕士学位论文对于龟背甲形态问题有一些深入的思考。该文采用了叶祥奎的称名系统,依据龟背甲的形态做了殷墟占卜用龟背甲的龟种判定,大多为花龟,一小部分为乌龟,《合》14659则为靴脚陆龟。行文中能够将龟种与背甲形态研究相结合。占卜用龟背甲完整形态遵循叶祥奎的观点。该文按生物学颈板、椎板、臀板、肋板、缘板的顺序,详细描述了背甲各龟缝片的相对位置、各边缘情况、外形轮廓、其上盾纹分布及形态、变异形态等,逻辑顺序上更加合理。对于骨缝片的相对位置、其上盾纹的相对分部、异变情况描述的更加详尽,举出了典型片片号并做了必要配图,更方便学习阅读。对部位明确和不完全明确的龟背甲残片进行了列表。该文在逻辑关系和称名规范性上进行了更为理性的思考。
胛骨的接续研究可以参看刘影的《殷墟胛骨文例》[14],文中比较详细地介绍了胛骨的形态及各部位名称,提出了判断胛骨左右的臼角位置、骨边弧度、原边、文例、骨脊部位、钻凿、骨面署辞等七种方法。该文对于胛骨左右的界定仍有争议,但是不影响依据这些方法判定左右。
随着甲骨形态学分支学科的建立,应该有以下几个问题需要讨论:
第一, 称名系统问题。传统甲骨研究只需要一些基本的部位名称:如腹甲的首甲、中甲、前甲、后甲、尾甲,就可以用来说明甲骨学研究的相关问题。但是,随着甲骨形态学的发展,研究中对于甲骨形态的描述越来越详细,这就不可避免地使用到一些生物学名称。而且,越来越需要增加一些新的名称。这些新增的名称,基本源于叶祥奎的称名系统。比如,对于齿缝来说,腹甲内层部位的形态描写与研究,不可避免地要使用到“上舌缝”“上内缝”“内舌缝”“舌下缝”“下剑缝”“腹桥缝”等概念。甲骨学角度的“齿缝”与生物学角度的“缝”还是可以对应的,这些缝实际是“上腹甲”“内腹甲”“舌腹甲”“下腹甲”“剑腹甲”之间的接缝。如果最初对这些骨缝片的认知,就采用生物学的名称“上内舌下剑”,也不比“首中前后尾”更难接受。腹甲外层部位的形态描写与研究,不可避免地要使用到“喉肱沟”“肱胸沟”“胸腹沟”“腹股沟”“股肛沟”“桥腹沟”等,甲骨学角度的“盾纹”实际就是生物学角度的“沟”,这些沟是“喉盾”“肱盾”“胸盾”“腹盾”“股盾”“肛盾”“腋盾”“跨(鼠鼷)盾”之间的界线。把“盾纹”称作“盾沟”,也不难接受。龟背甲内层形态的描写与研究,不可避免地要使用“颈椎缝”“椎臀缝”“椎缝”“颈肋缝”“颈缘缝”“肋缘缝”“椎肋缝”“肋缝”“臀缘缝”“缘缝”等,即叶祥奎称名系统中的“颈板”“椎板”“臀板”“肋板”“缘板”之间的齿缝。龟背甲外层形态的描写与研究,不可避免地使用“颈椎沟”“椎沟”“椎臀沟”“椎肋沟”“肋缘沟”“肋沟”等,即叶祥奎称谓系统中的“颈盾”“椎盾”“臀盾”“肋盾”“缘盾”盾片之间的界限。这些缝与沟名称使用与延展,既然无法避免地要使用生物学名称,而且都是从叶祥奎的称谓系统中衍生而来,相应的龟缝片与盾片为何还要改用他称呢?为什么要杂糅地使用几个系统的名称呢?建议采取经济的原则,在研究龟甲形态时,统一使用叶祥奎文中使用的生物学名称系统。
另外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的龟腹甲以及龟背甲形态或部位描写时,属于甲骨外层“盾”的使用是非常有限的,更多地是使用“盾沟(用于指称实物)”或“盾纹(用于指称拓本)”进行描述。换句话说,了解盾片的名称和位置关系,更多地是为了掌握各条盾沟的名称、位置及基本形态。
第二,甲桥的范围问题。甲骨学界对于甲桥的范围问题是有争议的。狭义的甲桥以腹桥缝为界,腹桥缝以外为甲桥,腹桥缝以内分属于前甲和后甲。广义的甲桥从“腋胯连线”开始,一直延伸到背甲。对甲桥部位争议的一个原因是,“甲桥刻辞”的刻写位置会超出狭义甲桥的界线。实际上,“甲桥刻辞”是记录占卜用龟腹甲来源与交接的记事刻辞,是我们研究时给予这种刻辞的名称。在商代的占卜机构中,并不是先确定甲桥的位置,再把刻辞刻在其上。其刻写位置只要大致在龟腹甲反面的左右两侧居中的边缘即可,甚至龟甲修治的完全切磨去了甲桥,也要在反面的左右两侧居中位置刻写记事刻辞。所以,完全没有必要纠结于甲桥刻辞一定要刻写在“甲桥”之内,并据其判定甲桥的范围。当然,这也并不影响甲桥刻辞这一名称的使用,就像今天仍在使用午组卜辞这个名称一样。
甲桥应该还是以齿缝为界,指桥腹缝以外的区域。首先,龟腹甲的首甲、前甲、后甲、尾甲、中甲都是以齿缝为界,甲桥也应该以齿缝为界。其次,商代的占卜机构对于甲桥部位是有着明确的范围认知的,这主要体现在钻凿布局方面。甲桥部位基本依据整版龟腹甲的尺寸进行修治。通常情况是,大的龟腹甲(27cm以上)留下的甲桥大,小的龟腹甲(20cm以下)基本不留甲桥。而留下的甲桥部位可以施加钻凿,也可以不施加钻凿。施加钻凿的龟腹甲,把桥腹缝以内,按舌腹甲和下腹甲分上下两个钻凿区域。桥腹缝以外则作为一个独立的钻凿区域,这个区域在占卜时,有时会独立使用。依据齿缝分区,符合各骨缝片的钻凿布局,符合占卜机构对甲桥部位的理解与处理。
第三,胛骨左右判定的问题。甲骨学界对于胛骨的左右问题也是有争议的。我们赞同骨臼在左即是左胛骨,骨臼在右即是右胛骨。黄组卜旬辞“干支王卜贞:旬亡忧”,这种王亲自卜旬的辞基本使用右胛骨来占卜,“干支卜贞:王旬亡忧”,这种其他贞人为商王卜旬的辞基本使用左胛骨和龟腹甲来占卜。鉴于这种现象,我们认为占卜集团对于胛骨的左右是有着占卜层面的认知和考虑的。从商人对左右的认知情况来看,以商王占卜所使用的胛骨为右胛骨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