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研究综述

2020-12-06史可红河学院

黄河之声 2020年18期
关键词:体态律动教学法

史可 (红河学院)

爱弥尔·雅克—达尔克罗兹(Emile Jaques—Dalcroze)是瑞士音乐家、教育家,他一生从事音乐教育事业,创建了达尔克罗兹教学法(以下简称达氏教学法)。该教学法由体态律动、视唱练耳和即兴创作构成,把传统死板的音乐教学变成丰富灵活的体验式学习,以培养学生的内心听觉、运动觉和创造性的表现能力。达氏教学法打破了传统音乐教育的束缚,推动了近现代音乐教育的改革发展,对奥尔夫教学法和柯达伊教学法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在音乐教育界具有创新和先导意义。如今,该教学法在全世界得到发展和推广,除了音乐领域,在舞蹈、戏剧、绘画、运动以及康复医疗等领域都有广泛运用。

一、国内研究概况

1982年5月,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音乐教育和体态律动教授弗吉尼亚·米德应邀到上海音乐学院进行示范教学,首次将达氏教学法传入中国,引起我国音乐教育界的关注。此后,越来越多的国外音乐教育专家到国内开展学习培训班,达氏教学法逐渐被传播、学习和研究。笔者在中国知网上查找相关文献,整理归纳出国内对达氏教学法的研究主要有四类,即引介研究、启示研究、运用研究和跨学科研究。

(一)引介研究

国内对达氏教学法的引介研究涉及教学法的思想来源、发展脉络、体系形成、教学内容、基本观点、基本特征、影响地位等,文献资料主要有译著、专著和论文。如高建进(1986)翻译的([英]德赖维尔著)《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学入门》,是国内介绍该教学法的早期译著,为达氏教学法在国内的传播奠定了基础。专著中较有代表性的是谢鸿鸣(2006)的《达克罗士音乐节奏教学法》和杨立梅、蔡觉民(2011)的《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是我国较为全面系统地介绍达氏音乐教育体系的专著,为广大音乐教师的学习、研究提供了范本和参考。论文方面以不同视角对达氏教学法进行介绍研究,如蔡觉民(1996)围绕“音乐与身体的关系”对达氏音乐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进行了梳理,参考有关译文阐述了达尔克罗兹对音乐教育的哲学思考,介绍了“通过节奏运动唤醒儿童音乐本能”、“节奏运动促进身心的和谐发展”的观点,并对这些观点进行总结;贾晓光(2008)从达氏教学法的创立、对世界音乐教育的影响和在中国的发展等方面对达氏教学法进行了全面介绍;李卉(2014)论述了达氏教学法是在柏拉图等哲学家的思想上建立起来的,并从体态律动和视唱练耳两方面分析了教学法的本质特征。

从文献可以看出达氏教学法的引介研究以期刊论文为主,从多角度、多方位对教学法进行了阐述,具有广而全的特点;相关专著的出版虽不多,但从内容来看,其理论层面的介绍、论述较为系统深入,弥补了论文研究零散、浅显的不足。

(二)启示研究

在引入介绍的基础上,国内开始思考该教学法是否适用于本国音乐教育,通过对达氏音乐教育思想和国内音乐教育思想的比较,提出达氏教学法对我国音乐教育的启示。如郎亚平(2009)在分析达氏教学法的基础上,针对小学音乐教育提出开发体态律动课程、通过视唱练耳发展个人音乐素质、通过即兴创作课程开发想象力和即兴创作能力等启示;徐辉(2011)通过分析教学法三个部分的内容,提出将舞蹈和音乐游戏融入教学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将固定调唱名法与首调唱名法相结合培养学生对调式调性的本能反应,用即兴音乐让学生进入自然状态进行创作的启示;李佳烜(2014)分析了达氏音乐教育思想内容和我国近现代音乐教育思想内容的共性之处,即二者以音乐作为手段对人进行教化并注重音乐情绪的体验,不同之处在于达氏音乐教育思想强调的是音乐对人的自然状态的影响,而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思想强调音乐对人的思想状态的影响,并认为达氏音乐教育思想中强调的“音乐学习等同于身体训练”对我国当代音乐教育思想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启示研究是引介研究和运用研究的纽带,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该研究基于我国音乐教育现状,通过达氏音乐教育思想与本土音乐教育思想的对比,发现共通与差异,为运用研究指出方向。

(三)运用研究

运用研究主要以国内幼儿园音乐活动、中小学音乐教育及高校音乐专业课程为研究对象,以结合各教育阶段学生的实际情况将达氏教学法适当融入教学中,注重学生的过程式体验,培养其专注力、想象力、合作能力和音乐能力,以改善教学效果,达到相应阶段的教育目标为研究重点,重点考察达氏教学法在学校音乐活动、音乐课堂、器乐课中的教学运用,运用范围涉及声乐、视唱练耳、合唱指挥以及器乐(钢琴、提琴、二胡、琵琶、古筝等)。

在运用研究方面,缪力(1998)的《体态律动课例—达尔克罗兹“和乐动作50例”》是国内较早的一部运用研究专著,该书循序渐进地安排音乐基本要素,编排了6个部分共50个课例,内容浅显易懂、教学案例便于学习掌握,受用范围较广,对国内的本土化运用研究产生重要影响。赵本姝(2000)把体态律动融入培养幼儿音乐素质的教学活动中,分阶段、分年龄对幼儿进行节奏训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在幼儿创作能力的培养上取得一定成效。李宇涵(2016)从呼吸与乐句的训练、力度控制的训练、手势的训练、节奏的训练、步伐姿态的训练等几方面谈了体态律动教学法在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中的具体应用;黄耿炎(2018)从放松、力度训练和节奏、速度的艺术性处理三方面提出针对古筝学习者的体态律动训练方法,以解决学生在演奏过程中肢体动作不合理的问题。此外,近几年还出现了将达式教学法运用于我国民族歌舞教学的研究,主要以云南地区中小学的民族歌舞教学为研究内容,如杨春静(2014)和顾华(2015)在研究中发现了达氏教学法与云南少数民族歌舞间的共性,并将其运用于武定县小学音乐课堂和云师大实验中学的音乐活动中,通过实践运用挖掘出其在少数民族歌舞学习中的可行性和价值意义。此类研究是我国本土民族歌舞和西方音乐教育体系相互融合的一次尝试和创新,为达氏教学法的本土化运用研究开辟出一个新方向。

运用研究在国内达氏教学法的研究中最为丰富,其研究对象横跨整个学校教育阶段,涉及非艺术专业和艺术专业领域。其中大部分研究都在尝试性地进行方法改良和实践,但一些研究浅尝辄止,对运用过程的描述不够具体,最终效果如何不够明确且缺少反思,这些方面在后续研究中需要加强。

(四)跨学科研究

跨学科研究是目前全球研究的一个新趋势,目前国内有心理学、汉语国际教育、特殊儿童治疗等不同学科、领域研究达氏教学法或者借助该教学法进行其他研究。如杨怀溢(2016)运用节律训练、即兴创作训练对泰国零基础大学生进行汉语语音教学,认为达氏教学法能在对外汉语语音教学中能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阳祺(2017)从心理学原理角度对达氏教学法进行分析,将音乐体验量化解读,探索其对学生心理认知的发展作用。陈映红、吴鑫(2018)运用体态律动对自闭症儿童进行干预治疗,治疗后其感知能力、模仿能力有所提升,在对待他人以及学习方面注意力不专注的现象有所改善,认为达氏体态律动学在儿童注意力训练中具有独特的治疗效果。

笔者认为达氏教学法的跨学科研究在国内属于一个新兴领域,从上述文章中可见该教学法的用途较为广泛,对其他学科、领域的研究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和服务性,其潜在价值仍需继续挖掘。

二、研究不足和建议

综上所述,国内对达氏教学法的研究经历了“引介—分析—运用”的过程,从目前来看虽已取得一定研究成果,但在一些方面还存在些许不足和空白。

(一)研究对象较为局限,有待进一步扩大

达氏教学法的教学对象是不分年龄层次的,也就是说儿童、成人、老年人都适用该教学法,可实际上国内的运用研究主要针对校内学生,面向社会普通大众的却很少。近几年国内正大力推进全民艺术教育,大量的成人钢琴班、老年合唱团等学习班、艺术团体相继出现,在普及、推广艺术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应把社会普通大众纳入到达氏教学法的研究范围中,结合社会群众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地运用研究,努力使这部分人群成为教学法的受益者,从而逐步实现达氏教学法在国内的全龄教育。

(二)本土化理论提升不够

目前国内的本土化运用研究较为丰富,大部分研究主要为实践后的总结,缺乏对整个过程的反思,没有把研究的有效经验和方法从理论层面进行较好的提升。达氏教学法本质上是国外的音乐教学法,在国内运用显然不能完全照搬,所以我们要有实践转化为理论的意识,把运用研究成果上升到理论层面进行提炼,形成国内本土化理论,并在后续研究中逐渐丰富完善,为广大教师的实践运用提供科学有效的理论指导。

(三)融入民族民间音乐的运用研究不够广泛

国内将达氏教学法运用于民族民间音乐的实践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从目前的文献资料来看,涉及的民族乐器主要有二胡、琵琶、古筝,对少数民族歌舞的研究主要局限在云南地区,而对其他民族乐器、少数民族歌舞、民族民间戏曲和曲艺的实践研究甚少,笔者认为国内应多探寻我国民族民间音乐与达氏教学法间的共性和运用的可行性,借助国外音乐教学法丰富本土音乐文化的学习和传承,以中西兼容的形式探索出一个新颖有效的传承方式。

(四)跨学科、跨领域研究不够丰富深入

如今跨学科研究是探寻学科融合、顺应学科发展的趋势,国内关于达氏教学法的跨学科研究处于尝试性阶段,今后还应多探索与该教学法有关联的学科和领域,借鉴国外在神经科学、医学、音乐治疗、特殊教育、戏剧、体操等方面的有关研究,不断探索达氏教学法在国内相关学科领域的功能和作用。

结 语

笔者认为,今后国内对达氏教学法的研究应从这两方面深入:音乐领域的研究应深化本土运用研究、加快本土化理论体系的形成;跨领域研究应在借鉴学习的基础上推动多学科的深入互动,发挥达氏教学法在其他学科、领域的功能价值。

猜你喜欢

体态律动教学法
SET悬吊训练对中青年女性圆肩体态的疗效观察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异步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浩然听笔走龙蛇,气格疏朗体态健——浅论“海上四大家”蒲华的书法
和谐律动
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律动世界”展览全接触
律动之美
“三个经济”律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