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主艺术歌曲《我住长江头》音乐特征分析

2020-12-06陈西凤

北方音乐 2020年17期
关键词:全曲乐句艺术歌曲

陈西凤

(湖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湖南 湘潭 411201)

青主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作曲家和音乐理论家,在艺术歌曲的创作上留下了许多优秀的作品,他谱曲的《我住长江头》是其所有声乐作品中最广为人知的一首,该曲短小精悍,却内涵丰富,以北宋词人李之仪所作的词《卜算子·我住长江头》作为歌词,大胆借鉴了西方作曲技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音乐创作方式。本文选取的版本出自于中国音乐学院声歌系教授杨曙光编著的《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赏析与演唱》一书,本文将从这首歌曲的曲式结构、旋律手法、钢琴伴奏三个方面展开来进行分析。

一、简洁明了的曲式结构

青主在曲式结构安排上并没有套用西方古典艺术歌曲的曲式结构,而是根据李之仪原词的内容去处理的,青主突破了按照“卜算子”词牌中平行反复的结构惯例,这首艺术歌曲是一个“词曲不同步”的多句乐段,全曲一共有八句,分为了上下两阙,上阙为四句,下阙也为四句,之后的四句重复了两次,引子部分为1至4小节,此首艺术歌曲为G宫调式,第一个乐句是5-12小节,这八小节是结构为4+4的方整型乐节,其中a乐节5-8小节具有起句的特点。a2乐节是在a乐节的基础上发展的,具有承句的特点,两个乐节为平行乐节。歌曲从中音a音开始,“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音程在三度之内流动,这种近乎宣叙朗诵般的开始,女子开始缓缓诉说起自己的情意,平稳的音程进行仿佛流动的江水,奔腾不息的江水画面呈现在人的眼前。“水”始终贯穿了全曲,借水来抒发女子心中对情郎的思念与感情。

第二个乐句是13-20小节,此乐句可看作是由b乐节(13-16小节)与c乐节(17-20小节)组成的,两个乐节为对比型乐节。“日日思君不见君”歌曲是从g音开始,音程仍然是在三度以内平稳进行,从第17小节开始,“共饮长江水”从中音a的二度平稳向上级进,到19小节依次到高音a,此处为上阙内容的结束处,最后的音落在了G宫调式的II级音上,这里无终止意义,情绪从此处开始高昂,以长江之水起兴抒恋情,激动之情溢于言表,也为第三个乐句的展开作准备。第三乐句是21-28小节,是由两个4+4的平行乐节构成的,此时调式像D宫调式离调。这种调式的游离感,仿佛就像女子的心情,怅然若失。第四句(29-36小节)旋律将音域提高了八度,使得音乐的情绪更加的饱满,表明了女子对爱情的忠贞不渝。第五个乐句(37-44小节),此乐句是对第三乐句的重复,属于音乐乐句的重复,而第六句(45-52小节)重复了第四乐句,引用并发展了第四句的音乐材料,在乐句的结尾将旋律升高七度并作延长处理,仿佛一声悠长的叹息,诉说着女子想见到心上人却见不到的愁苦与失意。第七句(53-60小节)重复了第五句,第八句(61-68小节)重复了第四句的旋律,同样是对第四乐句旋律材料的引用与发展,此句是全曲的结尾句,旋律高亢,音调增强,且旋律作自由延长处理,最后结束在主音上,为完全终止,表达了少女要与心爱的人厮守终生的坚定信念的决心。为了避免多局乐段可能产生的松散的感觉,歌曲旋律上的重复与音乐材料的引用与发展,都加强了全曲的统一,使其环环相扣。

二、悠扬质朴的旋律

歌曲《我住长江头》全曲歌调悠长,共68个小节,6/8拍,为小快板,G宫调式,使得全曲在一开始处便具有我国的民族调式色彩,尽显自然淳朴。此曲在旋律的写作上表现为大线条的处理,也有一些音程的跳进,如“共饮长江水”的“水”这里是一个四度跳进,虽然旋律跳动不大,却蕴藏着激动不已的感情。整首艺术歌曲较少变化音和装饰音的使用,显得悠扬随意,格外朴实。由于宋词本身有音乐性的特点,青主利用词与音乐之间的相通性,很好地运用在了歌曲的旋律创作中,他注重在每个乐句的结尾处加上类似于古词吟咏的拖腔,按照拖腔的旋律形态可分为上行和下行。例如乐曲的开头一句“我住长江头”中的“头”字和“君住长江尾”中的“尾”字,这两个字对应的音分别为“mi”“si”和“fa”“mi”这种便是下行拖腔,描绘出了一幅一对小儿女因这长江水而情根深种,心在咫尺,也因这一江水而彼此阻隔、恍若天涯的画面。又譬如“共饮长江水”中的“水”字,这个字对应的音为“mi”“la”,旋律处理上为一个四度的跳进,这种便是上行拖腔。这样的旋律处理听起来更像古人吟咏诗词一般,更增添了些许韵味,体现出了少女对爱的渴望以及想见到恋人的渴望却被这江水阻隔。整首艺术歌曲采用的是民族调式G宫调式,在第21小节,调性更加偏向了D宫调式,此时的旋律围绕D宫调式的主和弦,作为G宫调式的属和弦展开。33小节-35小节的和声进行作曲家采用了西方传统的创作技法。本句的最后一个音落在了D宫调式的主音上,为完全终止,但此处并未结束全曲,而是为重复展开了下阙的歌词内容,显得意犹未尽,女子激动不已的情感再一次得到了升华和宣泄。可见青主在词曲创作的同时将中西方的作曲技法融于了一体。以民族调式和将古诗词作为歌词的基础上,采用了西方的作曲技法,大胆创新。 “此水几时有”中的“几”字运用了变化音#A,而#A的大胆使用为富有中国五声调式的旋律增添了一分浪漫主义的色彩,也为此处的音乐增添了一丝丝悲凉。这首艺术歌曲的每一句都保持了一种节奏韵律,一种旋律类型,旋律句句相扣,绵延不息。《我住长江头》这首歌曲的旋律起伏不大,但却感情真挚,整首歌曲大气、自然流畅。旋律看似简单、平稳,但就是看似简单的旋律,却深深地刻画出了恋人之间绵绵不绝的情思。

三、美妙动听的伴奏

《我住长江头》是一首具有民歌和吟诵韵味的作品,之所以能成为古诗词艺术歌曲中一首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美妙动听的钢琴伴奏是不可或缺的因素,正是在这美妙动听的钢伴烘托之下才更好地道出了这旋律所要表达的悠悠情思。

在整首乐曲中,主要是将六连音的琶音作为伴奏织体,伴奏模仿出了竖琴的音响效果,在听觉上不仅保持了流水的动感,同歌唱旋律之间也可谓是互相应和,逐步推进,有序地行进和展开。

四小节的引子部分大连音线的运用富有歌唱性,右手旋律采用分解的十六分音符似这流动的江水,伴奏围绕主和弦展开,开始音的变化不多,较为平缓,奠定了全曲的基调与主题,渲染了一种忧伤的氛围,一对小儿女因长江水而情根深种,也因了这一江水而彼此阻隔,缓缓地引出了人声。一开始,“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来诉说女子心中的苦闷,钢琴伴奏旋律此时与歌唱部分统一,与主旋律相呼应和衬托,右手的伴奏连贯入耳,六连音的琶音生动形象的表现了那连绵不断的江水,力度为弱,速度平缓,表现出平静流淌的长江水,以此为背景来表现女子的哀诉。“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带有一种疑问的语气,钢琴的伴奏织体仍然采用十六分音符的分解和弦来烘托意境,后两个乐句“只愿君心似我心”中,流动的分解和弦伴奏音型转移至左手,伴奏在保持十六分音符流动的基础上,右手加入了柱式和弦,上声部伴奏以密集的柱式与主旋律相呼应,此时的钢琴伴奏使人声部分的旋律听觉效果更加饱满,增加了气势,显得坚决果断,铿锵有力,又显得深沉哀怨,情真意切,将姑娘心中对爱人的忠贞不渝和爱慕之意表达得更加浓烈。“定不负相思意”钢琴伴奏的节奏与主旋律仍然相呼应,钢琴伴奏织体也改成了附点八分音符,显得更加沉稳,到了“意”字,左手采用了此句当中旋律音的八度和弦,力度渐强,右手伴奏又变成了连绵不绝的分解十六分音符的音型伴奏,并且此处左手伴奏的音乐术语用了rit来表示要将速度放慢,将前面女子心中的绵绵情意延续到了下一次的倾诉当中。下阕的重复更加升华了主题和情感,速度也恢复到了原来的速度,力度慢慢由弱变强。钢琴伴奏织体仍然采用十六分音符的分解和弦,并在此处采用了一个变化音级#A,右手伴奏运用了减七分解和弦,左手为单音。后一乐句的分解和弦伴奏音型转移至了左手,上声部的伴奏还是以密集的柱式和弦重复着主旋律。最后一句“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分解和弦的第一个音变成了八度音程开始,在原有的音下加了一个低八度的低音,热烈地表达了主人公对爱情的期盼和坚贞不渝,此时音乐的情感推至到了全曲高潮,音乐的情调也变得开阔起来,力度为ff,并作自由延长,最后以强有力的力度结束在了G大调的主和弦上,左手伴奏的分解主和弦和右手的柱式主和弦提高了一个八度,强烈地突出了思念之情以及对爱情的忠贞。

四、结语

《我住长江头》这首艺术歌曲虽短小精悍,但它打破了传统的曲式平行反复结构,将下阙的歌词重复了三次,勇于创新。旋律创作方面又格外显得悠扬质朴,旋律没有多余的变化,平稳的节奏,更凸显出情感真挚。全曲大部分运用的十六分音符,好似绵延的江水贯穿了整首歌曲,也似把女子心中的情意娓娓道来,将这分对恋人的思念抒发得淋漓尽致。歌曲在保持了中国古诗词传统的高洁韵味同时,又以其淳朴悠扬的音乐体现了原词的意境,别有寄寓。浓浓的情丝仿佛江水奔腾,清新悠远的人声与这沁人心脾的旋律相得益彰,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爱情歌谣。青主的艺术歌曲创作与诗词结合的独具匠心,抒发了诗词本身的独特韵味,为现代人如何更好地从音乐上艺术上来理解、诠释和发扬古典诗词作用,作了有益的探索和借鉴。

猜你喜欢

全曲乐句艺术歌曲
《舒伯特小提琴奏鸣曲D.574》钢琴伴奏演绎分析
萨拉萨蒂小提琴曲《流浪者之歌》艺术特征分析
《九宫大成》所收【番鼓儿】曲牌旋律研究
艺术歌曲演唱的技巧探究
该丘斯曲式学之乐句式研究
板式变奏原型结构解析
对我国艺术歌曲演唱技巧的研究
中国艺术歌曲的近代发展及其风格特色探索
浅析钢琴演奏中乐句划分与呼吸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