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艺术高校山水风景画课程的写生与创新
2020-12-05
山水画在我国有着悠长的历史,是国画艺术的重要品类之一,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山水画也经历着一个又一个发展、进步、成熟、创新的阶段。作为描绘大自然的艺术创作形式,我认为在大学期间外出写生课程的学习中,要注意理顺写生与创新的关系,认真对待外出风景写生课程,从而实现自然美与笔墨创新和理性思维的融合统一。
一、山水画风景写生的意义
高等院校风景写生课程设置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分别是创新的灵感源泉、创新的根本基础和创新的情感记录。
(一)外出风景山水画写生是创新的灵感源泉
写生课程设置的初衷是能够让我们学生与大自然亲密接触,是一种了解大自然的直接方式,在整个接触与了解的过程中,我们能够对自然风物进行主观处理,然后再运用笔墨进行灵感与巧思的表达呈现,从而实现山水画作品的写生和创作,可以说写生是我们学习和进行山水画创新的灵感源泉。
大自然具有变幻莫测、包罗万象的特点,只有通过写生我们才能发现山水湖河、岩石树木、天云泉瀑等绘画素材的存在形态及形神韵质,而这些是在室内课堂学不到看不到的内容,可以实现见识的增长、素材的积累和灵感的迸发,对自然布局、变化规律等了然于胸,使自身对于美感的敏感程度和捕捉能力有所提升。从某种程度上而言,我认为写生是理论联系实践的过程,是技术、经验、情感的一次集中尝试与呈现。
(二)外出风景山水画写生是创新的根本基础
任何艺术形式的创新都应该具备时代气息,把握时代特征,融入时代特色,这样的创新才是有意义的。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把握这一点,要明白写生的过程其实是让我们去感受时代气息,收集时代素材的过程,是将写生素材升华为艺术的过程,如何在描绘自然山水中体现基于时代的创新内容,不仅是考验旧学,更体现了写生是山水画创新的根本基础。
通过写生,我们更加明白前辈的李可染等国画大师为了描绘创作,体现时代特征,多次身临其境写生的用心所在,能够切身感受到观察自然之美,领略山水意境,收集创作素材的重要性,明白所学的“以大观小”创作理念如何实现,明白如何用“万山重叠一江曲”的恢宏呼应时代特征,明白如何将所学巧妙用于实现山水画创作的创新突破。
(三)外出风景山水画写生是创新的情感记录
写生的过程是动态的、立体的,无论是天气的晴暖凉阴,还是山水的繁盛枯荣,我们都需要在写生的过程中去直观的感受,并要真正地通过写生进行记录与绘制,我认为,这其中不仅仅是技法的练习,更多的是对即时情感的记录,这样的记录方式相比于摄影、录像等艺术形式更多了一份主观意志与情感温度,而这些大多数是体现在山水画创作的巧思与细节之处。
我们应将记录情感作为写生课程设置的意义所在,避免过度学习造成的主观创造性和情感缺失,避免在进行山水画创作时的生搬硬套与模仿临摹,从而实现取精华,去糟粕,独树一帜,形成风格。
二、外出风景山水画写生与创新的关系
创新需要基础,需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之上进行,我认为这里的继承传统所包含的内容包括对传统山水画创作技法的学习与掌握,对经典山水画作品的赏析,对山水画名家生平典故的了解等。
而写生就是一个很好的打牢基础的途径,一方面我们可以在写生过程中运用所学习的传统山水画创作技法,对经典山水画作品进行适当临摹,以达到继承传统,熟练技能的目的。
在山水画创作中,十分讲究对山水灵性的激活与展现,这就要求我们对于山水的自然变化与存在形态有所了解,从而理顺客观存在与艺术创作的关系,实现协调与融合。而通过写生,我们就能够获得了解自然山水,吸取营养精华,丰富内心世界的机会,从而帮助我们在学习之余增加阅历,丰富思维,开拓视野,以促成个人风格的形成,促成山水画创作创新的实现。
山水风景画的写生与创新也存在继承与发扬的关系。风景画创作注重的是表现手法、景观明暗度对比和空间感等,而这些都需要在进行写生的过程中,对自然景观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为风景画创作提供素材,激发灵感,实现创新。
三、当前风景山水画写生中的创新内容
通过学习,我认为山水画写生中的创新内容主要包括图式创新、题材创新和艺术观念创新三个方面,具体分析如下:
(一)山水风景画写生中的图式创新
山水画图式的创新受社会发展节奏、人们审美情趣及时代环境特征的影响较大,加之中西方交流程度的不断深入,西方绘画技法及审美观念也对当下山水画图式的创新起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这些都是在写生时,我们应当顺应潮流,进行注意和尝试的地方。
通过大量的学习和写生,我发现当下山水画图式创新的突出点在于对传统“三远法”的突破,以李可染作品《万山红遍》为例,该作品就是传统“三远法”与西方焦点透视技法融合的典范,实现了传统“三远法”图式向平面化、自由化、构成化转变,更好地体现出作者本身的艺术个性及主观意识,图式语言更加明显,视觉效果更加鲜明。
(二)山水风景画写生中的题材创新
山水画写生中的题材创新,主要体现在画作对时代进步成果的描绘与展现方面,传统的山水画题材如小桥流水、名山大川、云石飞瀑等已成为创作的经典内容,仍然可以作为山水画的题材,但不能千篇一律使用。
在新时代背景下,山水画创作的题材要实现突破,走出传统,我们在写生的过程中要注意题材的创新应体现在地域特色、区域特征等方面,注意庭院山水、城市造景、冰雪山水等作为山水画创作题材的可能,找准地域风土人情这一创新的标准,通过笔墨语言将地域生活的状态展现出来,体现区域性和时代性。
山水画写生中题材创新的重点,是要使作品更加地植根于生活,贴近实际,山川大河固然美丽,但是社会的进步才更能体现时代的特征,这一点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加以注意,只有忠于生活,源于生活,升华于生活的山水画作品,才更能充满活力,饱含时代的气息,实现山水画写生与创新的时代意义。
(三)山水风景画写生中的艺术观念创新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思想的交汇必不可少,这在山水画创作领域体现在东西方艺术理念的碰撞与交融。受到西方现代、后现代等思潮的影响,我能够感觉到自身思维的活跃融合,对于包括抽象、实验等不同山水画创作形式都有兴趣与尝试意愿,而这些都是在艺术观念创新方面的体现,这在很大程度上使得我们的审美标准和思维意识得到了转变甚至提升,在全新艺术观念的指导下,我认为当下山水画的图式构造、题材选择等都进入了新的阶段。
在学习西方艺术观念的过程中,我能够深刻领会到当下山水画写生及创新的程度是前所未有的,我们作为大学生对于传统审美技法的突破及拓展是大踏步式的。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要注意清晰准确地去找到一个适当的标准,在这个标准的衡量下取其精华,又不丢失民族特征及文化特色,这是难能可贵的。不仅如此,当下山水画中的艺术观念创新很好地体现了艺术价值标准的时代性,无论是任何流派、任何创作形式,都只有在符合时代特征,符合艺术发展规律的情况下才能被接受,这也是在艺术观念创新学习的过程中需要我们注意的地方。
结语:
风景山水画的写生与创新离不开图式、题材和艺术观念这三项要素,对于这三项要素的创新追求,应是我们大学生学习与突破的方向。通过写生课程的设置,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山水画创作的写生与创新之间的关系,要明白山水画创作的精髓是靠写生实现的,写生课程是基础与本源,而不是桎梏,只有通过写生,才能激发创新的本质,为经典赋予新的时代意义,形成新的笔墨语言风格,真正使山水画创作来源于生活,升华于生活,使学习的内容去体现时代特色,从而提高学习效果,这才是当前风景山水画写生与创新的根本意义所在,是我们进步提高的风向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