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徽派建筑中的国画意境之美

2020-12-05

国画家 2020年1期
关键词:马头墙白墙徽派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这是明代戏剧家汤显祖留下的千古绝唱,意思是一辈子想去人间仙境,可做梦也没梦到人间仙境原来在徽州。徽派建筑一直保持着其融古雅、简洁、富丽于一体的独特艺术风格。它们美的仿佛不再局限于建筑本身,而是一张张水墨洇染的水墨画,惊艳了整个世界。

作为中国最重要的建筑派别之一,徽派建筑是许多建筑爱好者一生必研究的课题,同时也是画家们表达画面的精神圣地。徽派建筑大多建于明代和清代。优雅几百年的徽州古建,备受中外建筑大师所推崇,即便不懂建筑也会被它的诗情画意,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吸引着。黑瓦白墙,飞檐翘角,高低错落,层叠有致。风格独特,雕镂精湛,规划严整,排列井然,所有词藻完整表达徽派的意境!也同时勾勒出国画中的画境情趣和水墨精神。

谈到徽州古建筑与水墨画的意境,那么就必须说一说徽派建筑与中国水墨画共通之处。

(一)白墙与留白之美

在建筑或中式设计中,留白,别称“余玉”,是艺术创作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顾名思义,便是留有空白,这样视觉上的白并非真空,有着很大的学问。这正如国画中的留白,“超乎其外,得乎其中”,是以“空白”为承载而渲染出的意境美。

走进徽州古建筑村落,当我们置身其中,看见的则是那有着沧桑历史感的白色墙面,那斑驳的痕迹,呈现着岁月之美。遥想昔日,那便是山林中最耀眼的光芒,然而中国水墨画中,那纸张上的留白,正如这建筑的墙面,所谓“此时无声胜有声,无画处皆成妙境”,适当的留白,是创作上的点睛之笔,往往艺术大师都是好的留白大师,方寸之地亦大有文章。他们笔下的白,可指山水,可指风雾,可指万物,有着无限的想象空间。好比太极八卦中黑白图式,暗含循环变化、无穷无尽,书画中的黑白之差,黑可分五色,白却有无尽的意。人生留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留白也是人事练达的妙境,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更需要为人生多一份留白。

建筑中恰到好处的留白,宛如国画般空灵含蓄,带来了更加丰富、生动、雅致的魅力。徽派建筑白墙灰瓦与水光湖色相映,徐徐展开了一幅淡雅精美的“建筑画卷”。阳光撩动婆娑树影,在白墙上翩翩起舞,予人幽静雅致的韵味。层层递进,镂空的立面带来流动的光影,与墙面的留白共探自然风光,便在有限的建筑动线中创造出了无限感受。建筑中恰到好处的留白给人以想象的空间与艺术的美感,方寸之地亦显天地之宽。空而不虚,白而不乏,留白之处,自有生活。简单的表达往往更加包罗万象。留白的艺术让人们在城市的钢筋森林中,亦能看到更多意境高远的世界。

(二)瓦片层次与浓墨重彩之美

浓墨徽州古建筑屋顶瓦片,是用黑色瓦片层叠有序,一块一块叠加起来的,这种高低错落、层叠有致造就了层次感与秩序感。加上马头墙和屋顶象征图案的造型,与白色墙面形成了鲜明的动感和对比,这正如中国水墨画中的浓墨,有力的用笔与纸张白色的对比,强有力的阴阳表现。在碧蓝天空下鳞次栉比的屋檐,绿水环绕粉墙,红花洒落黛瓦,时间和沧桑在建筑中穿越,留下如诗似画的传统建筑画卷。

(三)柱基柱身与国画的淡墨之美

淡墨徽州古建筑的柱基柱身一般都是用的青石和木头,相对于屋顶和墙面来说,它们的颜色是灰色的,中国水墨画中的淡墨亦是如此,颜色处于重墨与白纸之间。柱基柱身在建筑中起着支撑和框架作用,柱子与柱子之间组成了墙面,有了柱基柱身,才会有屋子的根基和骨架,而中国水墨画中,如若没有淡色水墨的牵连,那么也不会有画面的韵味,亦称不上是水墨画。

(四)三雕与国画的细节刻画之美

徽派民居建筑风格有“三雕”声名远播的木雕、石雕、砖雕则如国画中的点睛之笔主要是在建筑上起装饰作用。区别于绘画以刀代笔。砖雕用于门罩、门楼、照壁、门墙等。石雕多用于望柱、栏板、华柱或柱础。木雕用在梁架、窗户、楼梯处等。“三雕”对立意构思、造型构图方法。立体感、空间感、节奏感、韵律感等技巧和形式美都要有所权衡。考验徽雕艺人深厚的传统技艺功底。每一处花纹、雕刻都精雕细琢。结构严谨、注重情节和构图。层次分明,栩栩如生,细节细腻繁复,工艺精湛,造型逼真,为徽派建筑的鲜明特色锦上添花。画亦如此,若没有画中的细节刻画,便使画面平淡,没有生机。中国水墨画中的细节刻画,也是画家们精心的表现,一幅画的点睛则如那通往意境的窗口,是画的灵魂与画眼,在微妙之处见形、见笔、见功底,让一幅画生动而有力。

(五)建筑环境布局意蕴与国画意境之美

自古有“无山无水不成居”,徽派建筑被群山环绕,村居山前,拥享自然情趣与山水灵气,集合田园般的宁静和淳朴的民俗,犹如世外桃源般深居简出。徽派建筑中“小桥流水桃源家,粉墙黛瓦马头墙”。最为形象生动地描述了中国画审美的意境,给人无限遐想。描述粉墙、黛瓦、马头墙、砖木石雕层楼叠院、高脊飞檐、曲径回廊、亭台楼榭等的构成徽派建筑的基调。“粉墙黛瓦”即雪白的墙壁,青黑的瓦,奠定了徽派建筑的素雅淡雅的风格。徽派建筑的房屋布局与构图,是古代建筑师精心的杰作。在一山、一水、一石、一景、一草、一木中显示着精心的布局,使生活融于情境之中,万物立于意境之趣,才使得那方水土生长的人们日常生活犹在诗中态,如在画中游,处处醒透着生活的情调与惬意。经典的粉墙黛瓦马头墙,依山就势的巧妙构思,空间结构的韵律美,富有美感的建筑外观,无不传达徽派建筑的清雅美学。徽州建筑被誉为“国画中的家园”。

依山造屋、傍水结村;白墙青瓦马头墙,绿水青山蔚蓝天。自然之景与建筑完美融合,可谓天然合一的自然之美学意蕴。徽派建筑,清雅淡然、简约朴素,形式上黑瓦白墙,对比鲜明。见得那山、那水、那屋、那墙,一幅幅水墨画古朴典雅、韵味无穷,与烟雾蒙罗的徽州印象相称,堪比国画中的意境。苏轼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然在人们眼中的徽派建筑就是那立体画,无声诗。国画中的极简,是将根植于内心的质朴、智慧深处的趣味、灵魂高处的简静,构思成绝妙意境,呈现高雅的审美情境,从而彰显了整个空间的审美价值。建筑为背景,假山做点缀,自然做画布,清晰的轮廓铺洒于湖中,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山水画卷。

猜你喜欢

马头墙白墙徽派
哪儿错了
《马头墙》、《皖南印象》之二
徽派传统建筑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青砖小瓦马头墙
卓阳“白墙”
山水画般的徽派建筑
浅谈徽派“马头墙”在现代建筑中的运用与演变
马头墙上的徽州“ 一府六县”的水墨长卷
擦脚印
徽派建筑技艺在插画设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