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酸甘油湿热敷加按摩配合负压穿刺在小静脉穿刺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20-12-03张姗姗
张姗姗
郑州大学附属郑州市中心医院,郑州 450000
作为疾病治疗的常见手段,静脉输液主要是借助大气压及液体静压原理为患者输注无菌液体、电解质以及药物等的过程。门诊输液人流量大、工作繁多,不可避免的会面对因长期输液或末梢循环不良而引起静脉血管受损患者,另外小儿由于年龄小,静脉不清楚,静脉穿刺也存在一定的难度[1]。针对此类患者一般建议实施再生毛细血管穿刺或末梢小静脉穿刺。小静脉血管细、短,一般穿刺后不易发生回血,但容易出现渗漏。一方面增加了静脉穿刺的难度,另一方面会引起患者不适[2]。本研究在负压穿刺操作中引入硝酸甘油湿热敷加按摩的方式,为观察其应用效果,收集门诊输液病例60例,均为2018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诊治的患者,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病例纳入时间范围为2018年1月—2019年12月,对该时间段内我院60例门诊输液患者进行分析,电脑随机数字法分组。观察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最大72岁,最小4岁,年龄均值(56.32±2.25)岁;18例为长期输液引起静脉血管破坏,5例为肥胖所致的血管不明显,7例为年龄小血管不清。对照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最大71岁,最小5岁,年龄均值(56.34±2.21)岁;19例为长期输液引起静脉血管破坏,5例为肥胖所致的血管不明显,6例为年龄小血管不清。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血管状况等基线资料进行处理,结果为P>0.05,两组差异较小,可进行对比分析。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行小静脉穿刺;(2)临床资料及病史、检查记录等资料完善,检查前均告知患者,患者对研究目的、注意事项表示了解,并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排除标准:(1)合并肝肾疾病者;(2)神志不清或精神障碍者;(3)存在语言交流沟通障碍、听力障碍以及无法配合研究者[3-5]。
1.3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静脉穿刺。常规消毒后,实施静脉穿刺,回血后顺血管方向将针头向前推进,将止血带松开,指导患者松拳,并松开调节器,用输液贴固定,并对滴速进行调节,向患者说明注意事项。
观察组:在负压穿刺操作中引入硝酸甘油湿热敷加按摩。护士甲选择小静脉,对其直径进行测量,并做好标记,于患者小静脉及其周围涂抹1%硝酸甘油,并采用湿热小毛巾敷于患者手背,温度适宜,不宜过烫。右手按毛巾对患者进行按摩,时间以3 min为宜。将毛巾去除,对小静脉直径手背进行测量。护士乙对各项数值进行记录。护士丙完成配药、排气工作后,对穿刺部位进行消毒,将调节器关闭,反折调节器下段输液管前端,将前端液体挤出0.2~0.6 mL,左手对反折位置予以固定,针头液体挂珠后实施穿刺,斜面进针,进入皮下后将左手松开,见回血后停止进针,将止血带松开,固定好输液贴,调整滴速。
1.4 观察指标包括小静脉穿刺相关指标、穿刺效果。记录两组患者小静脉穿刺成功时间、血管充盈时间,调查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及满意度,随访血管渗透发生情况。为所有患者发放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问卷由临床科室提供,按照分值的不同分为十分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个级别,评分范围分别为>80分、60~80分、<60分。护理满意度=十分满意率+基本满意率[5,6]。
1.5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由统计软件SPSS 20.0处理。计数资料、计量资料分别采用%、()表示,前者采用χ2进行检验,后者采用t检验。将0.05作为衡量标准,当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小静脉穿刺指标比较观察组静脉穿刺成功时间、血管充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血管充盈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小静脉穿刺指标比较(,n=30) min
表1 两组小静脉穿刺指标比较(,n=30) min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两组小静脉穿刺效果比较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患者满意度分别为96.7%、93.3%,均高于对照组(66.7%、70.0%);液体渗漏率观察组(3.3%)低于对照组(1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小静脉穿刺效果比较(n=30)例(%)
3 讨论
小静脉穿刺是临床常见的静脉输液穿刺方法,主要适用于静脉不清楚小儿患者、肥胖患者以及因长期输液导致血管壁弹性差充盈不良患者[7]。小静脉穿刺对护士操作有着较高的要求,动作要精准、稳,确保一次成功。完成穿刺后应加强巡视,防止红肿、渗漏等发生。传统穿刺法进行小静脉穿刺回血慢,若未见回血进针,容易对小静脉产生损伤,一次穿刺成功率低。
本研究中观察组采用的是负压穿刺法,反折输液管下端,针头刺入皮肤后松开,会在内部形成负压,针头刺入后能够迅速回血,便于操作者精准进针,提高穿刺成功率,避免了传统穿刺进针长度深、损伤血管壁的发生。除此之外,观察组辅之以硝酸甘油湿热敷加按摩,结果显示观察组静脉穿刺成功时间、血管充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作为一种抗心绞痛药物,硝酸甘油能够释放NO气体,当NO与患者皮肤舒张因子接触,会对鸟苷酸环化酶起到激活作用,增加平滑肌及环鸟甘酸,使得肌球蛋白链去磷酸化,能够对平滑肌收缩起到调节作用[8],外涂能够起到静脉扩张的作用,增加血管充盈。热敷则能够促使药物吸收,配合按摩能够发挥协同作用,强化临床治疗效果。需要注意的是热敷应控制好温度,以患者耐受为宜,一般为50 ℃~60 ℃,温度过低达不到热敷效果,过高则会引起烫伤[9,10]。操作时应坚持无菌原则,掌握熟练的操作技巧,动作轻柔。完成穿刺后应告知患者注意事项,避免大幅度挪动,防止渗漏的发生。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96.7%)、患者满意度(93.3%)均高于对照组(66.7%、70.0%),液体渗漏率观察组(3.3%)低于对照组(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现了该穿刺方式及硝酸甘油湿热敷加按摩的优越性。
综上所述,小静脉穿刺辅以硝酸甘油湿热敷加按摩,有利于提升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操作简单,患者满意度高,且能减少渗漏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