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容小切口手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疗效及随访研究

2020-12-03马志强师丙帅何建鑫吴海滨王若楠陈梦圆王文胜张双林

中国医疗美容 2020年9期
关键词:乳晕美观瘢痕

马志强,师丙帅,何建鑫,吴海滨,王若楠,陈梦圆,王文胜,张双林

(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乳腺甲状腺整形外科,河南 开封,475000)

乳腺良性肿瘤最常见的为乳腺纤维腺瘤,青年女性发病率较高,与体内雌激素紊乱、乳腺腺体组织对雌激素的敏感度增加及高糖、高脂饮食等因素密切相关[1]。手术是目前主要治疗方法,传统手术在乳房皮肤遗留明显瘢痕,且术后易出现双乳不对称[2-4],美容小切口术后瘢痕隐蔽,利于提高美观效果,本研究选取我院224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旨在探讨经美容切口手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疗效及近期随访,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224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所有患者均为女性,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12例,其中对照组年龄21~48岁,平均(31.42±7.68)岁;肿瘤大小直径0.5~4.8cm,平均(2.34±1.23)cm,病程0.2~2.6年。观察组年龄20~46岁,平均(32.23±7.56)岁,肿瘤大小直径0.5~4.7cm,平均(2.31±1.28)cm,病程0.2~2.9年。两组病程、年龄、肿瘤大小等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且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纳入标准

(1)临床体检考虑良性肿瘤,对于纤维腺瘤应符合人民卫生出版社第8版《外科学》中乳腺纤维腺瘤临床诊断标准[5];(2)经乳腺CT、乳腺超声、乳腺钼靶等检查考虑良性肿瘤;(3)肿瘤距乳晕距离≤5 cm;(4)知情同意本研究。

1.3 排除标准

(1)经影像学检查怀疑恶性肿瘤或恶性肿瘤病史;(2)伴有肝肾功能异常;(3)患侧乳房既往手术史。

1.4 方 法

1.4.1 观察组切口选择经乳晕或乳房下皱襞切口手术,取仰卧位,外展上肢,局部利多卡因浸润麻醉,切口长度1.5-3 cm,逐层剖开皮肤与皮下组织,沿肿瘤所处位置于乳腺腺体表面对皮瓣行游离处理,若内上及外上象限肿瘤位置距乳晕>3cm,将肿瘤推向切口处,拉钩拉开皮瓣,以组织钳固定肿瘤周围组织并使其显露于切口下,将腺体层呈放射状划开,完整切除肿瘤及其包膜,若患有生育需求,术中尽可能保护乳腺组织以防止术后出现哺乳期乳腺炎,腺体创面4-0可吸收线间断缝合处理,皮内缝合皮肤切口后胸带加压包扎。

1.4.2 对照组手术切口选择肿瘤皮肤表面放射状切口,局部利多卡因浸润麻醉浸润麻醉,在肿瘤表面作放射状切口,切口长度1.5-3 cm,将腺体层呈放射状分离并暴露肿瘤位置,沿肿瘤边缘分离并完整切除肿瘤及其包膜,腺体4-0 可吸收线间断缝合处理,缝合皮肤切口并胸带加压包扎。

1.5 观察指标

分析对比两组手术及并发症发生率情况,12个月后随访,分析两组瘢痕情况,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对两组患者乳房美观度进行评估,内容包括皮肤色素、瘢痕、乳房外形、乳晕区感觉,各指标总分均为3分,分值越高美观度越好[6],患者主观满意度调查量表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基本满意及不满意,包括对切口瘢痕、局部有无凹陷、乳房外形等情况,满意度=(非常满意+基本满意+满意)/总例数 100%。

1.6 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21.0对收集数据进行分析,以()表示计量资料,以n(%)表示计数资料,配对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情况比较

观察组手术时间(Operation Time)、伤口愈合时间(Wound Healing Time)、术中出血量(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情况比较()

表1 两组手术情况比较()

2.2 两组切口瘢痕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手术切口瘢痕高度、宽度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瘢痕情况比较(,mm)

表2 两组瘢痕情况比较(,mm)

2.3 两组乳房表面美观程度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在乳房局部皮肤色素沉着、瘢痕及乳房外形方美观度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乳房表面美观程度比较(,分)

表3 两组乳房表面美观程度比较(,分)

2.4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有1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对照组2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常规外科换药后切口均愈合,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6.25%)低于对照组(11.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4。

2.5 两组乳房美观效果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乳房外形满意度(98.21%),高于对照组(90.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5。

3 讨论

乳腺良性肿瘤目前发病率较高,其中多为乳腺纤维腺瘤,为青年女性常见肿瘤疾病,其发病与体内雌激素水平紊乱关系密切,该病临床表现主要为无痛性肿块,部分患者可发生疼痛症状,对患者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影响。目前,乳腺良性肿瘤主要治疗措施仍为外科手术,随着医疗观念转变,且该病发病年龄群体较年轻,因此患者对乳腺良性肿瘤临床治疗要求不再仅局限于彻底切除肿瘤病灶,且应尽可能减少对乳房外观造成的影响[7]。

传统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手术类型通常需于肿瘤表面行放射状切口,将乳房处皮肤及皮下组织分离,该切口极易造成乳房遗留明显瘢痕、不对称等,严重影响了女性体型美观效果[8-9]。近些年,乳晕美容小切口术式得到临床广泛关注,乳晕皮肤较薄,且韧性较为良好,同时具有较高皮素色素沉着和结节状皮脂腺,术后瘢痕隐蔽效果较好,可实现治疗及美观双重目标[10-11]。在本研究中,观察组在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失血量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切口瘢痕及乳房外形主观满意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对乳房外形感到满意。

表4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表5 两组乳房外形满意度比较[n(%)]

乳腺良性肿瘤手术治疗过程中,经乳晕美容小切口可对单个象限或多个象限内纤维瘤病灶进行集中切除,减少切口数目及次数,不仅能有效切除病灶,且可避免多次侵袭操作对乳房美观产生不利影响[12-15]。乳腺处于胸前壁浅筋膜深层及浅层间,胸肌筋膜、浅筋膜深层、胸肌筋膜表面具有一个间隙,此间隙使乳腺腺体具有一定移动性,因此术中可将距乳晕较远瘤体推至乳晕边缘切口处,乳腺基底面和浅筋膜深层间的连接形态呈蜂窝状,利于实施分离,针对处于乳腺深处的良性肿瘤,可充分切开乳腺腺体,利于寻找肿瘤病灶并有效切除。此外,手术并发症发生与术中操作损伤乳晕血管神经及乳头等关系密切,因此术中对皮瓣行游离处理时,应尽量贴近腺体层,既可有效保护分布较浅表的肋间神经,且能显著降低皮瓣坏死、乳晕感觉异常等并发症发生率。肿瘤距离乳晕较远,则需从乳晕切口解剖至病灶所在处,此过程中易损伤皮肤,需精细操作。本研究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表明美容小切口术式不仅疗效显著,且安全性可靠。

综上所述,乳腺良性肿瘤采用美容小切口手术,术后瘢痕较小,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术后乳房外形美观。

猜你喜欢

乳晕美观瘢痕
手指瘢痕挛缩治疗的再认识
瘢痕也可能会癌变
汽车轮胎与翼子板视觉美观性分析
Maglady遮阳伞
手术联合CO2点阵激光、硅胶瘢痕贴治疗增生性瘢痕的疗效观察
当子宫瘢痕遇上妊娠
乳晕上长小疙瘩是怎么回事
乳晕又大又黑能改善吗?
乳晕变黑是病吗?
多功能刨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