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无偿献血人性化服务与护理
2020-12-03文丨刘舸乐山市中心血站体釆科
文丨刘舸(乐山市中心血站体釆科)
无偿献血作为一种社会公益事业,主要是将自己血液以无偿的形式奉献给医疗机构,用于拯救患者的生命。当前我国无偿献血事业发展规模日益扩大,为了确保献血事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服务质量,在献血的过程中,给予献血者优质化的服务。人性化服务与护理作为护理模式的创新,可以以“献血者”为中心,为其创造良好的献血环境,稳定献血者的心理状态,减少献血者的献血反应,提高献血者献血的积极性,确保献血工作的顺利开展。基于此,本文主要对无偿献血人性化服务与护理进行探究。
人性化的献血环境
采供血机构献血环境需要具有整洁性、空气清新性、温度与湿度适宜性,每天工作人员都需要对采供血作业场所进行2-3 次卫生打扫以及空气消毒,温度数值维持在18℃-25℃,以此来增强献血者的舒适感。为了转移献血者注意力,缓解献血者的紧张情绪,可以在走廊、大厅中张贴献血流程、注意事项、献血口号等。受到天气变化、身体匮乏等因素的影响,会出现血管收缩、恶心、头晕等献血反应,所以需要为献血者提供冷热饮、点心等,调节献血者的身体体温,补充体力。除此之外,在采血的过程中,可以播放舒缓的音乐,舒缓献血者的紧张感。
人性化的心理干预
许多献血者在献血之前,都存在紧张、焦虑等情绪,在这些情绪的影响下,一些献血者在采血不足200ml 时,就会被迫暂停,出现采血量不足的情况,所以采血人员需要对献血者进行适当的心理干预,在采血之前需要与献血者进行心理沟通,询问献血者的健康状况,及时为献血者提供冷热水。针对首次献血者,在采血之前需要用诚恳、温和、鼓励的语言向其讲述献血知识、献血意义、献血注意事项,告知献血者献血不会对自身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并且需要耐心解答献血者的问题,解除献血者的顾虑,在献血的过程中,需要用轻松诙谐的语言,放松献血者的心理,以免献血者因过度紧张而终止采血。
人性化的采血操作
采血人员需要具有较高的操作技能、综合素养,熟练地掌握静脉穿刺技能,秉承着无菌操作的意识,在采集献血者的血液时,需要在献血者的面前将一次性采血袋打开,并且需要检查采血袋是否有破损的情况出现,以免献血者担忧多人使用同一采血器材造成病菌传播。在进行静脉穿刺时,选择的静脉需要具有良好的弹性,并且血管粗大清晰可见,争取做到一次穿刺成功,以免反复穿刺增加献血者的不适感、紧张感、焦虑感,这就需要采血人员树立责任意识,不断地对穿刺技术进行学习。当前采供血机构不仅需要采血人员持有相应的资格证,并且需要对采血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主要以操作技能、职业素养、规章制度等为主,在培训结束后也需要构建考核机制,在考核通过后才可上岗工作,从而增强采血人员的专业素养与操作熟练度,提高献血者对采血人员的信任度,确保采血工作的顺利开展。
人性化的服务方式
一些献血者对献血知识了解不足,在献血之前没有进餐,空腹采血会增加献血者的献血反应,所以事先应准备好点心、糖水等食物,降低空腹采血的发生率。在献血之后,要指导献血者在针眼部位按压一段时间,并且需要在休息室休息15 分钟左右,没有头晕、恶心、呕吐等献血反应出现后才可离开,可以向献血者提供面包、水等,为献血者提供充足的能量供应。除此之外,在献血之后,需要叮嘱献血者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生活习惯,在饮食方面应该戒除酒水、辛辣刺激性食物,摒弃暴饮暴食的习惯,在生活习惯上要进行适当的休养,不可进行剧烈的活动,并且需要保持穿刺部位以及周围皮肤的清洁性、干燥性,以免出现穿刺部位感染。在一段时间后,需要以短信、电话的方式告知献血者献血结果,并向其表示感谢,鼓励献血者继续为献血事业做出贡献。
无偿献血的公益事业与国民素质、城市文明息息相关,为了提高献血者的献血热情,就需要创建人性化的护理模式,实现献血环境、心理干预、操作技能、服务方式的人性化,为献血者的心理、生理带来良好的服务,使献血者恐惧、紧张的心理情绪得到缓解,改善献血者的心理状态。除此之外,通过操作技能、服务方式的人性化护理,可以有效地避免献血者出现恶心、眩晕、呕吐等献血反应,保障献血者身体健康,提高献血者的献血积极性。
综上所述,血液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资源,可以救治失血、贫血、凝血障碍患者,所以需要构建一支稳定的献血团队,这就需要采供血机构提供人性化的服务、护理,使献血者满意采供血作业流程的整体服务,以此来扩充献血者团队,从而为无偿献血事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