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家校合作策略探究

2020-12-03山东省威海高新区后峰西小学丁艳华

青年心理 2020年36期
关键词:家校心理健康心理

山东省威海高新区后峰西小学 丁艳华

在现阶段,心理健康已经成为小学教育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小学生由于年龄尚小,心智成熟度不够,没有良好的辨别是非的能力,因此很容易在日常生活中出现一些情绪波动,甚至心理疾病。所以,小学阶段的教育工作者要将学生的心理问题重视起来。只是单纯依靠学校来改善目前的情况有些困难,作为学生日常生活环境的创造者和监护人,家长也要负起相应的责任,与学校一起来帮助学生改善心理状况。总之,家校合作方式是一个相当有效的教育模式。

一、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家校合作的重要性

在日常生活中,家庭是学生的主要活动场所,学生家长是学生生活环境的主要创造者,对于学生日常生活产生了极大影响,学生的性格特征以及行为习惯基本上都来自于自己的原生家庭。所以,要让家长重视自己在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中产生的重要作用,建立起强有力的家校合作方式。问题在于,大部分家长的脑海中根本没有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就更不用说专业的心理健康知识储备了。因此,教师要与家长进行密切沟通,在教学目标上达成一致,使得家长在日常生活中采用正确的行为方式进行引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使得心理教育的目标得以高标准完成。

二、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家校合作的原则

(一)平等的合作理念

家庭与学校都能在学生的成长发展中产生极为重大的影响,稍有不同的是,学校在学生学习生活中产生的影响时效较短;而学生的原生家庭在学生一生的成长发展过程中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时效极长。不管怎样,家庭与学校在对学生的心理教育的地位上是等同的,因此必须在此前提下让学校和家庭达成统一战线,才能更好地发挥积极的作用,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更积极的影响。

(二)信赖专业心理教师

专业的心理教师是学习开展心理教育的基石,是心理教育开始的起点。然而要想让学校与家庭的心理教育取得长远的发展,就要建立起良好的心理教育专业培养体系,培养出更多具有专业素养的心理教育工作者,避免“兼职心理教师”的再次出现。除此之外,要想让学校和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联系,还需要让家长充分信赖心理教师的专业素养,相信心理教师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心理素质,家长也要在日常生活中告诉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以及心理教师的作用,让学生也要对教师产生信任,有利于心理教育的开展。

(三)积极参与家校合作

促进家校合作不能仅仅走形式,必须要充分调动起学生和家长的合作积极性,并且还需要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基准建立起高效合理的合作体系。首先,要完成的目标就是沟通问题。高效的沟通能帮助学校和教师了解学生在家庭生活中的表现,从而为判断学生的心理状态提供一定的依据,使其能够以此来开展后续的心理教学活动。通常采取的方法有传统的家访,还有现代化的沟通方式,比如微信、电话等,让 学校和教师从多方面了解学生的实时动态。

三、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的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通常呈现一种长期缓慢的教育过程,其教育的目标无法在短时间内一蹴而就。然而部分学校并没有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在学生出现问题的时候通常直接引用日常所用的教学用语进行教导,希望学生在短时间内将心理状态调整回来,尽快将时间应用到学习中去。然而事实上,对于小学生而言,很多大道理他都知道,但是无法明白背后的道理,强行的说教并不能改善现状,反而适得其反。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对其进行语言上的引导,在沟通的时候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来思考问题,慢慢将其负面情绪排解出来。

(二)家庭的问题

对于家长而言,学生是他们未来生活的希望,所以家长对于学生总是寄予厚望,因此在学生的学习和物质生活上总是十分重视。然而在关注成绩的同时,却对学生的心理状态了解甚少。事实上,学生的心理健康远比目前的学习成绩重要得多,学习成绩只是一时的,而心理健康却关乎学生一辈子的成长发展。所以,学校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也要多与家长沟通,让他们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从而摆正自己的心态。

(三)心理教师的问题

最后一点,心理教师的专业素养问题。由于学校对于学生心理健康的错误看法,致使学校并没有对其引起足够重视,因此也就不愿意花费重金来聘请专业心理教师辅助学生,所以学校的心理辅导教师大部分都是由本校教师兼职的。而这些兼职的心理教师由于没有专业知识的支持,只能凭借自己的主观判断来进行心理辅导,比如看一些非专业的心理书籍,从其中摘取一些只言片语作为教学依据,还有一些教师则是随便在网上搜索一些相关的视频来学习,并以此作为教学方法来辅导学生,坦白讲,这些都是不负责任的表现,而没有专业素养支持的心理教师也无法完成长远的心理教育目标。

四、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家校合作的具体措施

(一)加强学校和家庭的合作意识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是学生,所以教师要从学生的性格特征出发,抓住当前学生的心理活动特征,尽可能让学生的心理教育取得最大教学效果。一般来说,目前的学生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从小是在众多长辈的宠爱中长大的,对于其他人没有分享意识,在人际交往中往往表现为自私固执的行为特征,在心理方面表现为情绪容易出现波动,极其容易受到别人的影响。从深层次的因素来讲,就是年龄太小,心智发展不成熟,没有明辨是非的能力,所以必须要用家校联合的方式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例如教师如果发现有同学处于消极负面的心理状态下时,不要急于直接向学生询问具体原因,而是要第一时间联系学生的家长,问清楚学生最近的日常活动内容,从而找到学生情绪波动的背后诱因,然后再对学生的负面情绪进行引导排泄,家长此时也要对学生持续关注,要在实际生活中表达自己的关爱,让学生在正向积极的环境中淡化负面情绪的影响,进而与教师和家长积极沟通,解决自己心中的诱因难题。

(二)加强学生心理指导

小学生在进入小学阶段之前,学生的家长主要承担着学生的教育责任,学生的个人习惯与性格特征的形成与原生家庭有着直接的关系。目前教学行业的迅速改革,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很多家长为了不让孩子在学习的起始阶段落后于别的孩子,就会为学生报了许多学习培训班,过分重视学习成绩的做法给学生在思想上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与此同时这也导致学生认为道德礼仪并不重要。因此教师要在与家长的沟通之中格外注意学生家长的育儿观,一旦出现类似情况,要及时纠正。例如:某些学生在班级上属于一方“霸主”,具体表现为蛮横骄纵,甚至会出现欺负他人的行为,遇到这种情况教师要果断制止,然后将具体情况通知家长,但是不要采取过于强硬的手段,而是要与家长及时沟通,在后面的学习生活中不断进行引导,使其慢慢改掉这些不好的行为习惯。

(三)完善家校联动制度

从学校层面来看,要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放在具体实际中去思考和完善,通过对实际情况的研究分析来确定后续的教育方案。一方面可以收集大量案例作为研究材料,并将其规律总结出来,为后续的教育开展提供一定的依据;另一方面,要把家校的联动制度完善起来,每周固定一到两天进行学校和家长的交流研讨会,针对不同的学生类型,提出不同的教育方案。比如有的学生比较内向自卑,家长和教师就要多进行鼓励和引导;有的学生比较激进易怒,教师就要在平时教导中多注意说话方式,尽量用平和平等的语气与其交流,使他慢慢纠正自己存在的问题。

(四)举办心理健康活动

除了以上措施之外,学校和家长还可以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让学生在放松愉悦的气氛中,体验正确合理的交流方式带给自己的美好感受,从而在潜意识中认同心理教育带给自己的积极正向的影响,促进后续心理教育更高效率地进行。例如教师可以定期举行“爱心守护活动”的心理教育活动,邀请学生和家长一同参加,在学生与家长的互动之中,观察心理教育的具体效果,并在后续教育中进一步改进。另外,教师也可以与学生和家长一同参与,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

综上所述,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单单是学校和教师的义务,也是家长应该承担的责任。为了让学生能够在未来更好地成长,家长一定要和学校教师积极展开合作,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活动状态,从而制定出合理可靠的教育方案。如果家长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就要及时和专业教师进行沟通,将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消灭在萌芽阶段,为学生的未来发展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家校心理健康心理
家校合作,共育新苗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心理小测试
家校共育合力托起明天的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