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展教师:学校发展的金钥匙

2020-12-03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大桥镇潘丿小学刘银山

青年心理 2020年27期
关键词:骨干教师课题作业

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大桥镇潘丿小学 刘银山

学校发展教师就是发展自己,学校发展教师必然会带来教师发展学校的良性互动,而学校关注教师发展本身就意味着学校关注自己,关注自己的根本与长远利益。

教师是教育的财富,而财富的持续增值靠的是于漪老师的那句话:“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教师是教育的未来,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每个教师都拥有浓郁的教育情怀之日,学习就是孩子在幸福地欢度节日,教室就是孩子生活中充溢着温馨的乐园,学校就成了孩子心中最美丽的风景,教育就将时时处处都是百花竞彩的春天。

教育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对于教育教学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我们做教师知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更知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但相信,只要坚持“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继续探索,努力弥补自己工作中的不足和失误,尽职尽责地做好工作。

一、观念更新,务求实效,着力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

(一)注重学习引导,强化师德师风建设

学校坚持廉政文化进校园,做到依法治教、廉洁从教、文明施教,不断引领教师做廉洁从教、敬业奉献的优秀教师,让教师在学习活动中感悟师德内涵,注重将理论转化为实际的过程,引领教师不断实践师德,献身教育。学校通过开展“先进工作者评选”“学校最美教师”“特殊贡献奖”“优秀教师师德讲堂”“廉洁从教签字仪式”等活动,坚持用身边人教育身边人,树立榜样模范的示范作用。对有损师德形象,给自身和学校带来不良影响的教师,学校根据上级的文件精神,依法进行处理。

(二)健全考核方案,形成科学的评价机制

不断对绩效工资考核方案进行修改和完善,改进“教师交流”“评优晋级”等方面的内容,建立科学的“优秀班主任”“年度岗考”“职称晋升及聘任”的评价制度,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评优、评先机制,力求对教师工作的评价做到公开、公正、公平。让健全的考核方案和科学的评价机制,成为全体教师献身教育,无私奉献的催化剂。

(三)创建爱心校园,发挥教师“爱”的正能量

学校把“四特”(特殊家庭、特殊心理、特殊行为、特异体质)学生的关爱工作和“道德讲堂”的建设结合起来,进一步将“四特”学生的关爱工作打造成学校的精品工程。通过引领全体教师能爱心帮扶“四特”、孤贫和留守儿童的行动,发挥教师心中“爱”的正能量,从而培养教师高尚的情况,形成良好的师德师风,让爱心阳光洒遍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二、目标引领,内涵发展,重力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

(一)搭建平台,激发潜能,培养一流的骨干教师队伍

学校以“名师成长发展年”“骨干教师成长年”等活动平台明确骨干教师的成长目标和成功要求,坚定不移地推行“名师工程”,创造一切条件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服务,建立完善的骨干教师培养网络。

1.提思路。学校向每位教师提出三个问题,即:“我的专业发展目标是什么?”“围绕目标我将开展哪些实践?”“通过实践我将获得哪些收获?”引领全校教师通过对三个问题的思考与实践,引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2.搭平台。学校将继续实行“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法,为教师的成长搭建平台,继续把“让学习成为教师的福利”落到实处,让更多的优秀教师能走出校门,参加省、市级的各级培训和活动,不断地开阔眼界。同时,学校还将请省内外的知名专家来校交流,对教师的理论研究进行必要的指导。

3.给任务。学校要求中层以上领导必须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两篇以上文章的任务,要提高全体教师参与教科研研究的积极性,要求所有骨干教师必须人人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文章和参加省“教海探航”和“师陶杯”论文大赛,对在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的教师予以一定形式的奖励。

(二)立足课堂,规范管理,以高效的课堂促教师的专业发展

1.强化质量意识,全面强化教学管理

(1)教学质量是教师的生命线,是学校的生存线。学校加强教学常规检查、注重过程性管理,校长室牵头、教导处主抓“教学常规的日常检查”和学情调研工作,及时检查教师的教学“备课、上课、作业、辅导”等,及时反馈,以提高教师的质量意识,不断完善教学工作。

(2)加强集体化的校本教研。学校以教科室为龙头,定期召开专业阅读交流活动的同时,不断引领教师深入对新课标的学习,特别是对《教师用书》的学习和使用。围绕“专业阅读引领、青蓝结对互助、自我反思提升”的思路,以集体教研、集体备课为基础,造浓校本研讨的氛围;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把新理念、新教法作为校本培训的核心抓手;采用组内青蓝结对互助的形式,促进新教师提升,老教师创新;以发展共同体的形式组织教科研活动,让教师在相互交流中边实践边思考,以达到教学目的明确、教学行为有效、教学效果反思的目标。

(3)注重集体备课的有效性。集体备课忌形式,学校建立统一的集体备课制度,从备课开始就要摒弃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模式,以学生的学情为基点,以理解教学重点,化解教学难点为要点,结合学生的学情和小班化教学的特点,尽量做到“一生一策”的分层次教学。为每一位学生制定以自主学习为主要形式的学习方案,能为学生提供“导学单”等多样的辅助学习方式。教导处要加强对教师备课的检查,采用集中检查或进行分层检查,定期召开备课笔记参观交流活动,为大家提供一个相互学习的机会。

(4)认真抓好课堂教学的管理。学校通过各种教科研活动引导各科教师善于为学生创设情境,关注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力求做到“让学引思”,关注学生课堂主体的参与性,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将听课和评课、教学效果测试有机整合在一起,以实效为中心引导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学校还规定教师的听课要求,要求听中层以上领导和近五年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每周要听课两节以上,普通教师每周听课一节以上,听课内容不仅要关注教学内容,更要关注师生互动、活动的覆盖面、多媒体及课堂活动的效果等,积极创设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研究氛围。

(5)创新作业与考试改革。作业的布置要围绕“快乐作业,探索作业”的设计,严格作业的布置要求,鼓励教师采取多种作业形式,严格控制学生的作业量,不留惩罚性作业。作业或是一段即兴发言的语音,或是有关数学的思考短评。教导处通过作业网上备案制、学生座谈会或采用家长问卷的形式,了解学生作业情况。

2.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观摩展示活动

(1)通过在学校内开展同课异构课堂教学比赛系列活动,精心组织,确保质量,通过活动进一步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和课堂教学能力。

(2)学校坚持开展“骨干教师每周示范课”主题教学活动。让学校的中层以上领导、骨干教师、优秀教师面向全校上展示课,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和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的教学示范作用,通过展示课,使他们的教学策略、教学理念等得到充分的展示,启发别人的同时提升自己,促进学校师资队伍整体水平的全面提升。

(3)实行跟踪听课制度。主抓教学的领导和骨干教师深入到日常的课堂,实行跟踪听课,即骨干教师对普通教师进行一周或几周的连续听课,悉心指导,从而与普通教师形成良性互动,真正使普通教师的教学行为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提升,课堂效率得到提高。

3.加强课题研究的实效性

教科室以开展课题研究为抓手,开展扎实有效的教科研活动。以学科特点,成立多个课题研究的共同体,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课题申报活动,建立市级以上、区、校三级的课题研究体系,注重校级小课题的研究,要求人人有自己的小课题,体现课题研究的草根性。一师一年一题,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探索,鼓励教师将小课题不断深入研究成为大课题,以课题研究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阅读和专业写作水平。

三、关注成长,关心生活,倾力营造教师发展的人文氛围

(一)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的人文氛围,为他们的成长搭梯子、找平台,为他们的成功鼓掌、喝彩。教师在参加各级各类教研活动中,学校都全力为他们提供充足的人力、物力保障。每学年开展“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的评比,并积极上报上级教育主管部门表彰,使教师不时感受到专业成长的快乐。

(二)关心教师的生活,教师家中子女升学、婚丧嫁娶等大事,学校领导都能到场,帮助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在涉及教师职称评审、晋升晋级等问题上,做到公平、公正,维护教师的切身利益。学校每年都组织教师进行体检,使教师有以校为家的归属感。

(三)积极组织教师开展各类文体活动。每学期定期组织举行教职工篮球、乒乓球、象棋等活动;“三八” “元旦”等重大节日都组织开展各类活动;每年还尽学校财力贴补教师去旅游景点休闲放松,在紧张工作之余,放松心情,寻找快乐,提升教师的幸福感。

诚然,对于教师发展而言,教师自身是内部的力量,学校始终是外部的力量,外因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但只有外因积极的引导和干预下,才能更好地发挥内因的作用。学校应该为教师的发展搭台铺路,既不要推卸责任,又不能夸大作用,而是尽责的同时选择“路径”“通道”,从习惯做主体逐步走向做主导,由习惯于做“主角”逐步走向做“配角”。

也许,我们每个教师,每个教育人都思考的问题,这可能关乎教育的一个本质问题:什么才是真正好的教育?有时候人们会说,真正好的教育,是让学生能够“发现自己,完善自己”,找到一个决定性时刻来照亮自己。教师是学生的“点灯人”,那么学校的教育管理者应做好教师的精神向导,成为教师的“加油人”,为教师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生态,为生命成长服务。

猜你喜欢

骨干教师课题作业
中小学骨干教师“双减”项目式研修模式探索
巧设美术课题 传承非遗文化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不忘的初心 永恒的课题
华容将评选100名骨干教师
第十单元 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第二课时)
构建五种机制培养骨干教师
作业
折腾人的“骨干教师”
我想要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