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萝卜是这样长成的
——谈谈我对班主任工作的思考

2020-12-03黑龙江省大庆市第三十六中学

青年心理 2020年27期
关键词:班规惩罚医生

黑龙江省大庆市第三十六中学 修 菲

刚上班的时候就总是听老教师说:“我希望教我孩子的老师是个什么样子的,我就要做到那个样子。”每次想到这句话,我都会非常感动,它让我更深刻地了解了一名出色的班主任,不仅要教艺精湛,更重要的是要拥有高尚的品格和敬业精神。现在,我也走上了班主任的工作岗位,我对自己说:“如果我是学生,我希望自己的老师是个什么样子,我就努力做到那个样子。”

曾经读过张晓风的一篇名为《肉体有千万种受难的形态》的文章,文章讲述了作者在诊所里的一次经历。作者去诊所拜访一位医生朋友,她便得以观察了这个医生对一位老人的看诊全过程。求医的是一个60 多岁老妇人。“哪儿难受?”医生不怒自威。老人的脸色看起来十分为难,努力组织语言试着表达:“每天早起时两个膀子就总是说不出的难受……”医生便一边捏她的肩臂一边问:“痛吗?”医生问。“不痛。”“酸吗?”医生再问。“不酸。”老人回答。“这不痛不痒的,你来干吗?”医生的语调不知不觉地提高了。“我……”老人一下子被问住了。在平时的交往中,作者知道这个医生其实是个很好的人,但他的表达怎么就这么生硬和单调呢?就不能对求助者再多一点儿耐心吗?作者终于忍不住在旁插嘴:“那是觉得僵吗?”老人忙不迭地点头,感激地看着作者 说:“对,对,对,特别是起床时‘僵’得厉害。”医生听后就不再说话开始写诊断。

作者在文中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医生啊,你知道你在干什么吗?你在‘医’人啊!”“而‘人’又是个多么复杂精致的生物,这种生物不是每一个都能把自己整理得有条不紊的、分析得头头是道。 在这一桩桩病情申诉里面,充满了肉体无辜的冤情, 在既不酸又不痛之外,肉体还有千万种受难的形态都等待申诉呢!”

当我读完这则故事的时候,不禁使我想到了我自己教育学生时的情形。当面对他们的错误缺乏耐心时,当觉得他们根本是明知故犯时,当教育看上去是不可理喻的学生的时候,我便总是对自己说:作为一个班主任,你要再耐心一点儿,再细致一点儿——要知道,你工作的对象是一个个如此年轻甚至还很幼稚的生命啊!“而这些‘小小的人’又是那么的复杂且脆弱,他们还没有学会全面思考、谋定而后动,他们甚至才开始试图在生活中‘纸上谈兵’。他们还在跌跌撞撞中前进和成长着,他们到校园来,是学习的,然而谁又能保证在学习成长的路上不犯错呢?”

和很多刚走上班主任岗位的教师一样,我也有着相同的困惑:我应该怎样做,才能迅速成长,迅速适应自己的岗位工作?

作为新教师,由于参加工作时间短,与前辈们相比经验十分缺乏。所以,在处理很多教育教学问题时,如何灵活多样地运用教育策略是我不断努力的方向。在工作中,我时时留心多观察身边优秀班主任的工作方法,主动向经验丰富的班主任取经。通过具体的教育案例来向他们学习,是非常有效的途径。

很荣幸的,我工作在一个精英班主任云集的年级组里,每一位班主任身上都有那么多的闪光点值得我去学习。但我更想说的是我是如此的幸运,能够工作在一个绿色人际关系的集体里。俗话说,宁舍一锭金,不舍一句春。但在这个集体里,每当我有了困惑或者是班级管理方面出现了什么棘手的问题,大家都会积极为我出谋划策,真诚地帮助我。我总是觉得我们年级组的每一位班主任都是一座宝藏,每每向下挖掘都会有惊喜,越是仔细观察他们,就越觉得班主任工作根本就是一项艺术。有时候,办公室里有班主任找学生谈话或是处理问题,在座位上旁听的我实在是佩服得五体投地,就奋笔疾书,最大可能地把听到的记录下来,然后迅速到班级里找到有同类问题的同学如法炮制一番,每每都有很好的效果。后来把事情告诉大家后,还成了大家一时的笑谈。此时,我觉得论语中的一句话特别符合我现阶段的情况,那就是默而识之,学而不厌。

当然,仅仅向其他优秀的班主任学习教育策略还是不够的,还要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任何策略的背后,都是与之相对应的理念的指引。所以,策略重要,理念更重要!经验虽然也有理性的总结和提升,但更多的还是实践中比较感性、直观认识的总结。因此,要想成为专业型的教师,就必须将实践和理论结合起来。

栽种思想,成就行为;栽种行为,成就习惯;栽种习惯,成就性格;栽种性格,成就命运。爱因斯坦也曾说过:“过了若干年以后,那些教的知识都忘了,留下的东西才是教育。”因此我始终认为,那些留下来的东西就是习惯。作为中学阶段的班主任,能够给予孩子最重要的东西就是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所以我常常引用一句英国谚语教育我的学生们:绅士和淑女不是天生的而是培养的。

然而形成习惯的过程是艰辛的。首先,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所以走好第一步更是重中之重。在看《亮剑》这本书的时候,赵刚曾经引用拿破仑的一句话来总结李云龙在一线天的那场战斗。他说:“进行战争的原则也和围攻一样,火力必须集中在一个点上,而且必须打开一个缺口,一旦敌人的稳定性被破坏,而后的任务就是彻底地将他击溃。”这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且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觉得这个道理与我们帮助学生消灭坏习惯,建立班级新秩序的道理是相通的。

我觉得班主任工作的首个攻坚战就是建班后的第一个习惯养成周期。如果胜利了,那么你以后的持久战才会可能实现一个个攻坚克难。所以我把工作重点设定为在建班的第一个月,帮助学生建立养成良好的新行为规范,而完成这个目标的重要支点就是班规的建立和执行。班规的要求必须是严谨而具体的,并且要将触角延伸到班级管理的各个方面。没有可操作性的规定是没有实际意义的。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说,一般情况下人想建立一个新的心理定式至少需要21 天的心理养成周期,你必须帮助他们缩短这个新陈代谢的过程,破旧立新,适应和遵守你所期盼的新的、良好的新规范。所以这个周期内就必须严防死守,这个道理就像打攻坚战一样,集中火力坚决地打开一个缺口,一旦撕开了一个口子,新秩序的推进就锐不可当了。学生就会逐渐走上正轨,并逐步地变成一种潜意识。

这一点在班级建立的初期得到了印证。在刚刚入学军训的时候,学生们的坏习惯真是让我始料未及。训练期间,想说话就说话,想打闹就打闹,在走廊里不会走只会跑,没来上学居然不知道请假,见到老师就像没看到一样。

正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不刮春风,难下秋雨。经过一个月的紧迫盯人后,孩子们有了明显的变化,发型合适了,着装得体了,走廊里不打闹了,班级里安静了,见到老师知道礼貌地招呼了,值日不再用我亲自动手了。

渡过了这样一段艰难的修正期,学生们已经开始逐渐明白“自由不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是想不干什么就有能力不干什么。”特别是在一个集体里,自由的第一意义就是担负自己的责任。服从是一种修养,更是一种责任。

趁着这个好势头,我就利用班会带领学生们制定班规。在制定班规的过程中,我只是担当了一个书记员的角色。学生们对应该做到的要求进行一一列举,我进行记录整理,整理好后将初稿张贴在班级里公示一周,学生们在执行的过程中进行补充和提出合理化建议,完善后形成成稿,打印出来放在每一个同学的桌布下,每时每刻提醒大家什么事是必须做好的。让孩子们真正地明白“真正的自由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不想做什么就可以不做什么。”

然而仅仅建立起良好的班级秩序还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把它巩固下来。我们的每一次进步都是需要坚守的。

要想建立硬朗的班风就必须形成强大的集体荣誉感,而想实现这一目标就不得不提到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批评和惩罚。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在赏识教育的浪潮铺天盖地而来的时候,我们依然要清醒地认识到:爱与赏识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对于问题学生当然不能轻言放弃,对其出现偏差的行为必须进行及时的制止,并进行矫正。但是在这个矫正的过程中,批评与惩罚就是无法规避的教育手段。当有学生违反了班规,就由全班同学一起指出是违反了班规的哪一条款,按照规定必须要接受抄写班规和其他规定好的惩罚,如果在接受惩罚期间再次犯规就必须接受双倍的惩罚。谈赏识,讲平等,并非无原则的“绥靖”。“恩威并施”就是在强调惩罚和赏识之间的平衡,而如何实现这种平衡就是在考验班主任的教育智慧了。

记得洪深说:学生的等级课分为四等。最好的是牛,喂以草料,产出牛奶。其次是酒壶,灌以液体,可如数倾出,仅有少许遗留。再次是破碗,盛之以水,若如数倒出,则滴水不剩。最劣为漏斗,倾之以污水,水则流出,渣滓尽留其内。而我们工作的理想就是通过坚持不懈地对学生进行良好习惯的培养,让成为奶牛的学生越来越多,让成为漏斗的学生越来越少。

以前总是说老师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现在大家说,我们得做电灯,还要做节能灯。而我想说,如果一定要把我们比喻成什么,我想比作一枚果实。嫩芽已过,花期已过,待果熟蒂落,愿上天复容我是一粒核,纵身大化,在新着土处,期待另一度的芽叶。

如果有人问,在今后的工作中,你的目标是什么,我想要引用易中天先生的一句话,“我希望自己是一个大萝卜,一个学术萝卜,萝卜有三个特点:第一个是草根,第二个是健康,第三个是怎么吃都行。你可以生吃,可以熟吃,可以荤吃,可以素吃”。而我追求的正是这样一个目标。老少咸宜、雅俗共赏、学术品位、大众口味。

猜你喜欢

班规惩罚医生
如何有效地落实班规?
最美医生
My New Year Wishes
航空信带来的惩罚
神奇的班规
Jokes笑话
班规“七问”
医生
望着路,不想走
真正的惩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