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效衔接的探索

2020-12-03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第四小学谢燕华

青年心理 2020年16期
关键词:课外读物课外阅读交流

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第四小学 谢燕华

课内外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利用语文教材,努力寻找教材和课外阅读活动的衔接点,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指导学生积极开展课外阅读。

一、依托教材,挖掘阅读资源,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以课堂教学的知识点为线索,寻找和课堂教学活动相关的课外读物,有效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这种课外读物的开展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深入认识和了解语文课程内容,从课外读物中掌握相关的经验,从而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

比如:在学习《鹅》这首诗时,教师可以推荐学生看一些关于鹅的课外读物,这样能够对于鹅有一个更加清楚的认识和了解。这种课外读物活动的开展,可以让学生了解鹅的特点,在理解诗歌中“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中关于鹅的描写时,能够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学习《悯农》时,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粮食从播种、生长再到成熟收获的过程,这是一个漫长的等待阶段,也是农民伯伯付出劳动和心血的阶段,结合课外读物,能够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个更加直观深刻的认识,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为此,以课堂教学的知识点为线索,这种将课外读物和课文内容有效结合起来,通过翻阅相关的书籍和资料,能够使得语文课堂教学有效衔接起来,对于提高语文教学效果很有帮助。以课堂教学的知识点为线索,推荐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加深对于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印象,这样学生再学习起来也更加轻松自如。

二、实现课内外阅读有效衔接起来的方式

制定完善的阅读计划。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由于不同年级的学生他们的学习目标和认知特点是存在差异的,对于知识的接受程度也是不同的。在语文课外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重点关注学生间的个性差异,制定科学的阅读计划。对于中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的思想比较简单,好奇心比较旺盛,在制定阅读计划中,教师可以结合这一类孩子的特点,给他们推荐一些插图比较丰富的课外读物,对于中高年级阶段的学生,学生具有了一定的独立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给他们一定的选择自由,并且制定相应的交流计划,让学生们彼此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从而可以在交流中获得经验,掌握阅读的方式,有效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促使自己更好地成长和进步。

师生共同参与,注重和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为了能够和语文课堂教学有效衔接起来,教师对学生推荐的课外读物,教师本身也要参与进去,从而可以形成教师和学生共读的局面。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教师不能置身事外,不能简单地认为将阅读活动任务布置给学生们就算完成了,更重要的是教师本人也要参与进去,了解学生阅读的情况,给予学生相应的指导和帮助,帮助他们克服阅读上的困难。

三、开展积极有效的活动,体验阅读的乐趣

为了切实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使得课外阅读活动可以和课堂知识有效衔接起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实践活动,有效激发学生们学习的热情,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读书笔记展评。通过读书笔记展评,可以观察到学生的读书情况,看看学生们将外在知识内化为自己的具体情况。比如:在学习老舍先生的《趵突泉》时,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和认识这篇文章,教师可以给学生们推荐其他的文章,来更深刻地了解和认识老舍先生的创作风格,可让学生观看阅读《济南的冬天》《吊济南》,来从中感受老舍先生的习作风格和创作目的,从而有效唤醒自己心中对于自然的认识和理解,来感受自然界中蕴含的生命活力。老舍先生的《趵突泉》文章中最为突出的表现手法就是托物言志,其彰显的是他改造国民性,提高国民素质的文化主题。学生开展课外阅读,了解和认识老舍先生是怎样描绘济南的冬天的,鼓励学生开展阅读,能够更加深刻地认识和了解文章的特点,了解文本的内涵。但是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学生自己进行的,小学生自制力不高,教师可以通过开展读书笔记展评活动,既能起到对学生课外阅读的监督管理功能,同时还能考查学生课外阅读的成果,从而给学生更加有效的指引和帮助。读书笔记展评活动的开展,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室后面的墙壁,将学生中比较好的课外阅读和心得展现出来,供其他同学学习和借鉴,并且给表现好的同学以奖励,从而有效调动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促使学生们自觉主动地投入到课外阅读活动中去,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班级主题阅读活动。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自主化的行为,同一篇文章同一个人物带给学生的阅读感受不可能是完全一致的。

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得课外阅读活动和语文课程学习内容有效衔接起来,教师可以举办一些关于课外阅读的交流活动,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沟通和交流能力。比如:在学习许地山的《落花生》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探讨和交流作者认为的花生最可贵的是什么?思考父亲为什么将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进行对比,分析其中存在的含义。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主旨的过程中,让学生明白这里突出的是关于生命孕育、成长的过程,同时也彰显了许多像花生一样默默奉献、不断进取,努力向前,敢于承担民族、时代的苦难的优良品质。教师可以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交流和探讨令自己感动的优秀人物以及他们的高尚精神,这样也能考查学生的阅读量和观察分析能力。班级主题活动的开展,也可以理解成一场关于思想交流的盛宴,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分享和表达自己看到的令自己感动的人和物,传播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从而使学生更加热爱阅读,更加乐于交流,拉近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真正觉得读书可以明智,读书可以培养高尚的审美情操,读书可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从而让读书的过程不再走马观花地进行,而是用心去领会,用心去交流,进而改善阅读效果,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结语

语文素养提升的核心是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如果没有抓住语言阅读教学课程,就不能称之为真正有效的教学。新课程标准要求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教师应该珍视学生的阅读感受,在给予学生评价的时候关注学生的不同兴趣、表现,满足不同发展需求。语文阅读教学指的是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喜欢阅读,通过阅读大量的中外文学名著,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来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猜你喜欢

课外读物课外阅读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近四成家长认为课外读物存在“鱼目混珠,良莠不齐”等问题
教育部:禁止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
确保学生课外阅读有质有量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