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农村小学高效治理的实践探索
——以甘肃省陇西县仙源小学为例

2020-12-03甘肃省陇西县仙源小学李旺平

青年心理 2020年16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校长学校

甘肃省陇西县仙源小学 李旺平

学校治理工作是学校正常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它为学校各项工作科学有序运转提供着必要的保障。乡村小学尽管服务的范围不大,生源不多,但却承载着一方百姓对子女接受优质教育的期许和乡村孩子们的梦想,办好乡村老百姓家门口的学校和教育,努力实现教育公平,是乡村学校校长和教师的使命和担当。

一、转变传统管理观念,强化以人为本理念

学校治理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校长作为学校治理和决策的行为主体,要为教师和学生的发展提供优质环境,首先要转变传统管理观念,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由管理学校转变为治理学校,由指导者变为参与者,正确处理好老师、学生和学校之间的关系,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运用到学校治理的各个方面。

一是适时带领教师回溯初心。每一名教师,自从选择教师这一职业开始,都想成为一名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教好每一名学生,但是每个人都是社会生活中的一分子,身处在这个充满各种诱惑的现实社会中,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多教师的初心难免会被冲淡和遗忘,作为校长,就要带领教师适时重温初心,增强教师积极工作的使命感和内驱力。

二是不断树立榜样和模范。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正面的引导总是积极有效的,校长要时常主动地与教师交流,虚心听取教师的需求和心声,有意识地观察教师的价值取向,坚持每周例会多表扬,多肯定,用教师具体的行动和表现打动其他教师,充分发挥教师身边榜样的力量,感染和影响更多的人,弘扬正能量,营造积极进取的工作氛围。

三是不断推动微创新。心理学家研究认为,单调的刺激总会让人产生视觉疲劳,一成不变的说教和做法容易让学校陷入一潭死水。因此,校长要适时组织教师趣味学习,研讨交流,不断创新活动方式,让每位教师都能参与其中,并能从每次的活动有所收获,改变乡村教师单调的生活方式,让教师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工作。

二、发挥校长垂范作用,提高校长综合素养

一个优秀的学校校长,不仅要具备治理学校才干和渊博的知识,还要具备高尚的品德和人格魅力,要成为学校其他领导、教师和学生的表率和榜样,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不断提高校长治校的综合素养。

一是广开言路,善于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学校治理最终要落实到人本身,多年的治校经验表明,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和每位教师如果能够在学校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提出有益的建议和意见,说明他们关心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广大教师有效的意见和建议若能被学校的决策者所采纳和实践,能够给师生和学校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和好处,就会极大地提高教师参与学校治理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够充分发挥学校广大教师的主人翁地位,同时这种自下而上的决策更能够让教师积极、主动、自觉自愿地去执行和实践。

二是巧妙、灵活地说明学校治理中存在的问题。校长是学校的最高决策者,也就是学校的最高责任人,农村学校虽然小,但由于地处教育的最基层,在具体的学校治理工作中会存在各式各样的问题,但如何说明问题,最终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则需要一定的工作技巧和艺术。而简单粗暴,直截了当往往不是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极有可能将问题扩大化,小事酿成大事,正所谓好心未必能干得了好事。因此,要说明学校治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例如:对于心胸开阔、诚实豁达的教师来说,校长直截了当地说明他们的问题就可以,但是对于斤斤计较的教师来说,则要旁敲侧击,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他自觉认识自己的错误。通过这两种不同的说明方式,既照顾了每个人的个体差异,维护了犯错误者的个人尊严,又保证了学校领导和教师之间和谐融洽的关系,如此一来,就能更好地汇聚各方力量参与到学校治理中来,提高学校治理能力和工作质量。

三、引领教师专业发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学校治理工作的重要参与者和教学的主力军,他们能否以满腔热忱投身教学工作,会对学校治理和发展产生直接影响。因此,为了提高教师教学工作,必须关注教师队伍的建设。

受传统管理观念的影响,教师只是被管理的对象,在管理者眼中,教师唯一的价值和任务就是完成教学工作,这种看法会严重损害教师的自尊心,使他们承受了极大打击和心理压力。因此,校长在关注学生健康发展的同时,不能忽略了对教师队伍的关顾,充分发扬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一是利用项目建设、社会资源和合理规划,不断夯实农村学校的物质基础,改善农村学校的教学和工作环境,尤其是保障老师迫切需要的教育教学设备,从而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基本物质保障和幸福指数。二是积极搭建教师发展的舞台。三是尽量创造更多的机会让教师参加校内外、国内外的学习培训,提高专业素养,开阔视野,与时俱进,争取成为新时代的农村教育工作者,从而增强他们持续从事农村教育的热情和动力。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追求学校内涵发展

校园文化是学校所特有的精神家园和文化环境,包括校园建设、校风、教风、学风等等。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校教职工和学生的行为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因此,学校要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努力打造教书育人、学以成人的文化氛围。一是依托乡土风情、地方人文和学校历史人文积淀,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挖掘传统美德教育中蕴含的深刻教育内涵,结合新时代素质教育和义务教育理念,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方式发动学校全体师生和社会力量,确立农村学校的办学理念和“三风一训”,创造性地构思和设计学校的校徽、校旗、校歌、校报等,给学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赋予丰富的文化内涵,同时通过一墙一壁充分展现学校文化主题、文化内涵、师生风貌等,让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都能体现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价值取向,让广大师生明确学校的发展方向,并能身体力行。二是秉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通过兴趣小组、大型文体、大课间、主题教育等丰富多彩活动和开发校本课程,不断丰富师生精神文化和校园文化内涵,不断建立健全学校各项制度,不断完善学校治理体系,遵循现代义务教育教学规律,推动学校持续健康发展。

总之,新时代背景下,农村小学教育机遇和挑战并存。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是学校改革的重要动力,这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在小学管理中的具体体现。作为学校的最高责任人,必须转变传统管理观念,坚持人性化的原则对待教师和学生,必须打破只是片面强调学生考试成绩和升学率的惯性思维,而应着重培养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行为习惯等综合素质,不断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关心他们的工作和生活,促进学校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校长学校
以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实践探究
我校再获陕西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
冰雪休闲体育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
校长的圣诞节这花是你的吗?(一)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学校推介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