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活教育”理念下本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2020-12-03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唯亭街道怡邻幼儿园

青年心理 2020年28期
关键词:活教育半岛幼儿园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唯亭街道怡邻幼儿园 陈 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幼儿教育不等于幼儿园教育,以“游戏精神”为指引,树立大教育观,更新教育资源观,让教育跨越幼儿园的围墙,拓展我们的教育资源。

我园是一所处于阳澄湖畔的公办幼儿园,我们的家乡物产丰饶,素有“阳澄半岛”的美誉。从花草树木到新鲜的瓜果、蔬菜,从沙、石、泥土到美味的“湖八鲜”,从当地的民间游戏、歌谣、手工艺到民风民俗等等,都为幼儿认识自然、认识社会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因地制宜利用半岛乡土物产、人物风情,有效利用本土教育资源是开发幼儿智能、提高幼儿学习能力、培养幼儿社会性品质及审美情趣的极好素材,是拓展幼儿园课程内容的自然宝库,更是实施“活教育”不可或缺的摇篮。

一、浓郁艺术环境,凸显园所特色

开展“半岛文化”幼儿园游戏课程开发保障“理论先行”,提升全园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在实施过程中项目建设源于实践、高于实践而又指导实践的理论,对我们当前游戏课程的开发与实践需要给予课程理论的支撑,为“半岛文化”游戏课程的构建拓展思路、提供素材,确保课程开发的价值与意义。

游戏环境对幼儿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幼儿游戏行为的发生。地处阳澄半岛,可利用的环境资源非常丰富,如:阳澄湖边的骑行赛车道,春暖花开的季节,可以组织幼儿进行亲子骑行等活动;金秋十月,阳澄湖大闸蟹上市之际,孩子们就可以亲自来到蟹交易市场,与蟹农们进行采访、学习、交流等活动;这里有古代遗址——双桥、莲花公园、朱慧珍纪念馆等,孩子们通过观察、体验等方式,深入了解着半岛文化。这里物资丰厚,幼儿园周围的油菜花开满地时,孩子们徜徉在花海里,采些油菜花、小野花回到班级,学学插花的本领,用心创设,插出一盆盆造型迥异的盆栽摆放在自然角,每天精心呵护,吸引着每个孩子。我们利用“半岛”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优势,“走出去、拿进来”,让孩子们在大自然环境中游戏、学习、成长。

“半岛文化”以幼儿发展的需要为目的,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共同创设幼儿所喜爱的并与之产生互动的环境。使它对幼儿在认知、情感等方面产生隐性的影响,像海绵吸水那样融入幼儿成长的过程中,更好地体现幼儿园生活化游戏化课程价值,“游戏精神”中融合“半岛文化”,自由自主、愉悦创造,体现幼儿的积极主体性。

二、构建创设空间,获得经验提升

利用我园地理环境的优势,为幼儿投放材料时物尽其用,如:在建筑工地可投放些麦秆、稻草等自然界中的材料,回归自然,鼓励幼儿大胆创建;在表演区可投放蓝印花布的头饰、打莲香、渔歌等的道具音乐等供幼儿表演;在美食区将家乡的特产阳澄湖大闸蟹、湖八仙、青团子、豆腐干、糕点、粽子糖等大胆投入,使幼儿在游戏中了解家乡文化。大自然中的奥秘,激发和提升孩子们的兴趣,满足他们的发展需要,使幼儿获得更多的经验。

把这些自然资源有效地利用到课程游戏中,围绕“景”(阅景、乐景、护景)、“俗”(玩、节、饰)、“食”(食之觅、食之礼、食之践)、“艺”(唱在唯亭、绘在唯亭、舞在唯亭)四个内容有效架构。

“景”:地处苏州工业园区唯亭阳澄湖畔,有着丰富的景色资源,把这些景资源有效地利用到课程游戏化的材料中,在围绕景的元素开展了三方面内容,分别是阅景、乐景、护景;在“阅景”的过程中带领孩子们走出幼儿园到我们周边的草鞋山、莲池湖公园、国际蟹城等,在草鞋山感受着唯亭家乡的良渚文化源远流长,在与大自然、建筑有着亲密的接触,孩子们放松心情,在草地上奔跑、嬉戏,也真正体现了陶行知先生的“大自然是活教材”这一理念;在“乐景”中孩子们当起了家乡小记者、小导游,向大家介绍唯亭的丰富人文景色,在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孩子们自己动手绘画出了美丽的唯亭;在“护景”中,环境是我们人类的重要资源,孩子们不但在幼儿园中保护各类景之源,还走出幼儿园,做起了“阳澄环保小卫士”。大家都为怡邻娃竖起了大拇指!

“俗”:良渚文化有着丰富的人文习俗,选择适合于孩子们的习俗开展丰富活动,在“玩”中,让孩子们在一起玩着各种不同的民俗游戏,有打弹珠、翻花绳、抬轿子、斗空竹等,孩子们在户外场地上,两人一组、三人一组等有趣地进行着民俗游戏;在“节”中,唯亭有着各种不同的风俗节日,如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等,在清明节的时候孩子们一起制作青团子,端午节时一起走进社区包粽子,重阳节带领孩子们去敬老院看望老人,其乐融融的景象使老人们乐开了花,孩子们更是露出了灿烂笑容,在这一刻充分体现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优秀传统;在“饰”中,孩子们一起欣赏各种不同形式的包头巾、拼接衫、肚兜、草鞋等具有民间特色的服饰,在此基础上组织孩子们自己动手画一画,孩子们的兴趣点被激发了,画出了各种丰富多彩的作品。

“食”:“民以食为天!”生活在鱼米之乡的孩子们一起感受着江南的美食,在“食之觅”中,孩子们一起走出幼儿园采摘蚕豆、芦苇花,捉捕螃蟹等,寻找具有江南特色的美食;“食之礼”中,餐饮文化源远流长,孩子们在品尝各类美食时注意着饮食礼仪,生活在阳澄湖畔的孩子们对于螃蟹的认识更是略胜一筹,品螃蟹更是餐饮渊源文化之一,孩子们会尝试着以品蟹礼仪品味大闸蟹的美味;“食之践”中,孩子们的兴趣更是浓厚,制作青团子、糯米糖藕、包粽子、搓圆子、捆扎螃蟹等,在实践中感受着家乡的悠久美食文化。

“艺”:“唱在唯亭”中幼儿园有自己的园歌——怡邻娃娃人人夸,是由苏州著名作曲家谭亚新老师作词(也是《苏州好风光》的作词者),每天伴随着欢快的音乐,孩子们快乐地入园;大家一起饶有兴趣地演唱“渔歌”“水乡歌儿多”等特有的唯亭地方歌曲;在“绘在唯亭”中,孩子们玩转手中的画笔,绘画出具有苏州特色的老房子,制作出美丽的“稻草娃娃”、印染出苏州特色的青花瓷等,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感受着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艺术美;在“舞在唯亭”中,孩子们大展身手表演着“打莲湘” “跳竹竿”等每学年幼儿园都会进行的艺术节活动,给每一位怡邻娃搭建展示的舞台,怡邻娃娃走出唯亭踏上苏州市“市长演出奖”舞台,最后走上央视的舞台进行创意变节目的演出,得到了大家一致的称赞。

三、探寻教育真谛,教育回归生活

在“半岛文化”游戏课程中以幼儿的生活作为课程的基础,扎根于幼儿生活与经验,让幼儿的学习成为一种回归生活世界的体验活动,使幼儿处在一个自己熟悉、了解的生活世界里,得到适宜有效的发展,享有美好的童年。“教育应走向大自然、回归生活”已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主旋律。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方式,是幼儿的天性,“半岛文化”在《纲要》《指南》的指引下,为幼儿喜爱的游戏,提供了充足的时间、空间与机会。在真正属于孩子的游戏中,幼儿合作、思考、尝试、发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游戏精神得以释放与挥洒,让幼儿获得诗意的幻想、好奇的探索、雀跃与欢笑的自由和空间。

《纲要》提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为了做到引导幼儿发展,教师实现与幼儿同步成长,在开展游戏活动的过程中,第一步是教师要根据幼儿的游戏兴趣为幼儿提供游戏的机会与条件,包括创设自选游戏区和组织幼儿生成或者预先设计游戏主题。第二步是教师一方面有计划有目的地在游戏区中提供与幼儿最近发展区相适宜的玩具和游戏材料,让环境引领幼儿主动学习,另一方面要把教育目标设计到游戏内容中,让主题促成幼儿的合作性学习。第三步是教师分析幼儿在游戏中的兴趣表现和难易程度,从而评价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发展和学习质量,再在分析评估的基础上重新调整游戏计划。

在游戏中,教师不是简单地教,也不是替孩子做事,而是为他们创造学习的机会,使他们快乐、自主地成长。教师要随时了解幼儿的游戏现状,思考自己应该怎样帮助幼儿得到适宜的发展。通过专业培训、专家引领等方式,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论,掌握现代化教育技能,进行课程的研究、总结、交流工作。通过对游戏的规划设计、组织实施、观察分析、诊断改善等逐渐发展、成熟起来。在这样的过程中,实现对自身的挑战与超越,经历专业化的成长过程。“师生相长”教育思想在课程游戏化的过程中将会发出新的光彩。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形式”,通过实践操作、感知体验,在充满愉悦和自信的体验中我们感受着课程游戏化教育的无限魅力;将继续行走在以“游戏精神”为引领的课程游戏化的道路上。陈鹤琴先生“活教育”:作为教育工作者,除了教室与书本,我们应该让孩子们在大自然大社会中奔跑玩耍,在体验中学习,最终培养出有思想、爱创新的新一代中国人!

猜你喜欢

活教育半岛幼儿园
九龙坡:一江绕半岛 艺术焕新生
蛇口半岛
爱“上”幼儿园
“活教育”思想在幼儿审美教育中的渗透
论陈鹤琴“活教育”理论的现实意义
幼儿园自主游戏中的“活教育”
公元前500年前后意大利半岛的居民
想念幼儿园
My Hometown
幼儿园私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