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课堂深度 促进学生发展
2020-12-03苏平
苏 平
(江苏省南通市实验小学,江苏南通 226000)
引 言
数学课堂上,除习得基础知识和技能外,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还应当积累经验,增长能力,感悟数学思想,为自主学习打好基础。伴随这些教学目标的实现,数学课堂教学就不会浮于表面,而是提供给学生发展的空间,促使学生不断增强思维能力,展开追问和探索,直至发现数学本质规律,挖掘出隐藏在知识背后的“数学宝藏”,实现深度学习[1]。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引导学生的数学学习。
一、贴近生活,为学生提供合适的教学情境
有效的数学学习不能单纯依靠接受和模仿,学生在学习中的发现和领悟是至关重要的。为了推动学生的数学领悟,让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寻找合适的知识载体,从贴近学生生活的材料中寻找最佳选择,以推动学生感悟数学知识,挖掘数学规律,并结合实际理解知识的应用范畴,做到学以致用。
例如,在“认识负数”的教学中,结合教材及学生对生活的了解,找到一些学生熟悉的负数,引导学生从猜一猜、说一说、画一画、比一比等环节来认识这些负数。首先是说一说,从温度计上的负数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之后,引导学生猜一猜温度计中的负数表示什么含义。几名学生在相互补充中了解了负数是比0 还小的数的概念,建立了对负数的初步认识。在随后的说一说环节,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接触到的负数,如学生提到了楼层中的负数、海拔高度中的负数等。在学生学会用语言描述这些负数之后,引导学生尝试用画一画的方式表示出各个情境中的负数,并在集体交流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每一幅图片中都有一个“标准”的事实,帮助学生进一步明晰概念,在这样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比一比这些负数的大小。学生能结合负数的含义来尝试,并发现相关规律。在这些环节之后,再创设一个学生体检单上身高一栏的“-2”来引导学生交流,促进学生认识相对负数的概念,使得学生对负数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在这样的教学案例中,教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放在生活的背景下体会。学生有了基础,再经过观察、比较等学习,立体化建构了负数的概念。如果教学到此为止,那么学生已经圆满地完成知识层面的任务,但是教师在之后的教学中可以创设一个新情境,让学生面对体检表上的负数,联系实际做出一些推断和猜测,将对负数的认识推向新的高度,这样的学习无疑是能够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的。
二、问题引导,给学生更好的学习经历
探究性学习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通过探究,学生可以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无论是学生的思维能力还是数学认知能力,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因此,在实际教学中,为了增强学生的数学能力,促进学生发现数学规律,推动他们学会学习,教师应当给学生一些自主的空间,用问题来引领学生探索,给学生更好地学习经历和体验。
例如,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统一公式”的教学中,教师首先教学例题,让学生认识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可以用底面积乘高来求得。在之后的教学中,出示已知长方体的横截面积和长的模型,让学生探索问题的求法。经历了这样的学习,学生对于底面积乘高有了新的认识:长方体的每个面都可以作为底面,只要用这个面的面积乘与它垂直的一条棱的长度就可以了。在学生有了这样的认识之后,追问学生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统一公式?学生会从不同的角度做出猜测,在无法得到统一意见的情况下,教师通过动画将其中一个长方体从底面的对角线切开,引导学生想办法算出三棱柱的体积。学生不假思索地用长方体的体积除以2 来计算。之后,有学生发现,只要将除以2移到前面,就是先算出三棱柱的底面积然后乘高,这样的发现让学生若有所悟。在学生有了一些想法之后,引导学生观察之前可以用底面积乘高来计算体积的几何体,让他们寻找这些几何体的共性,最终发现这个计算方法的价值在于,只要是上下均匀的几何体都可以用这样的方法求出体积,以此推动学生的数学认识,让他们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虽然这部分不在本节课的教学范围,但是经历了这样的学习,学生的知识视野得到有效的拓宽。他们不但习得了知识和技能,还感受到为什么要学习这些知识,知道了学习这些知识的价值。这让学生在学习方法上领悟到更多的东西,再遇到类似的问题时,也许学生自己就会追问为什么是这样,还可以怎样做,学习这个知识的目的是什么。有了这样的认识,学生的学习能力无疑会大幅度提升。究其原因,对数学知识的深度剖析和追问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动力。
三、数学建模,给学生更高的学习目标
数学建模对学生而言是一个重要的阶段,也是一个较高的学习目标[2]。因为在数学建模的过程中,学生首先要经历充分的观察和比较,找到一类问题的共性,然后不断尝试新的元素,发现不同的地方,丰富数学模型,这样才能构建出稳固的数学模型,形成立体的知识体系。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勇于放手,给学生充足的机会,让学生自己挖掘,从而实现这个目标。
例如,在“认识公顷”的教学中,教师首先创设情境让学生体会到一些问题,以往学过的面积单位还不够,所以需要学习更大的面积单位,然后就将课堂交给学生,让他们想办法去创造单位,并记录创造的过程,以便将本小组创造的面积单位介绍给其他小组的学生。在交流展示的过程中,不同小组展示出不同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十米、平方百米还有平方千米。他们展示的途径也不同,有的小组采用计算的方法找到这个单位和之前单位的进率,有的小组结合新面积单位的定义引导全班学生想象。在学生各抒己见的过程中,教师只在关键节点给予点拨,从而引导全班学生顺利地认识了新的面积单位,并与之前的面积单位形成体系。当然,在学生展示之后,教师介绍了平方百米就是公顷,在实际生活中,公顷和平方千米用得比较多。帮助学生加强对这些知识的认识,让其更加清晰,将知识间的关联理得更顺畅。
在这个案例中,学生凭借自主探索发现一些新的知识,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将这些知识纳入原有的知识体系。对于他们而言,这样的学习虽然有一定的挑战性,但是收获远远大于付出。成功的体验带给学生强烈的冲击,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提升学生继续探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结 语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适当提升课堂教学的深度,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教师应通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在探索过程中不断提升数学学习能力,拓宽数学学习视野,促进思维能力的提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适当拓展教学内容,给学生足够的空间,打造深度课堂,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