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阅读:小学高年段整本书阅读深度研读的法宝——以《小兵张嘎》阅读指导课为例
2020-12-03江苏省常熟市淼泉中心小学
江苏省常熟市淼泉中心小学 黄 丽
课前导读课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何引导学生读整本书,让学生读得快乐,读得收获满满,并能由会读一本书发展为会读一类书,这是我在高年段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经常思考的问题。
比较阅读就是指把内容或形式相近的或相对的两段文字或两篇文章放在一起,对比着进行阅读。在阅读过程中将其有关内容不断进行比较、对照和鉴别,这样既可以开阔眼界,活跃思想,使认识更加充分、深刻,又可以看到差别,把握特点,提高鉴赏力。
本文将以我执教的一堂课外阅读指导课《小兵张嘎》为例,探讨在小学语文高年段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如何运用“比较阅读”这一法宝来进行深度研读。
一、从同一人物描写上选取对比点
《小兵张嘎》中的主人公张嘎是个充满“嘎气”的孩子,他的父亲和奶奶都被日本鬼子残忍地杀害了,5 岁时妈妈病死了,但他由一个孤儿成长为一名出色的抗日小英雄,说明张嘎在故事前后是有很大变化的。学生看完小说也能发现变化,但是肯定不会关注到作家徐光耀在同一人物刻画上的精妙之处。要想让学生有满满的阅读收获,就需要老师带领学生深度研读,于是我选取了张嘎前后的两段外貌描写进行比较:
“在那圆圆的脑袋上,两只大眼活脱脱地乱跳;翘着一只小尖鼻子,一笑,嘴角就向上勾,露出两排尖尖的小虎牙来,时不时地眼珠儿一转,那条小舌头便在牙缝里逗动,好像在为一件恶作剧发着信号。那一脸的机警和嘎气,是多么的照眼啊!”
“这——”小嘎子眨眯着眼一笑,“那就得看事做事啦!反正我得往回跑。——咳,只管打你们的,不用管我!”他说得很激动,很严肃,甚至把小拳头激烈地挥了两挥。地道里一阵寂静。墙上小土龛儿里的油灯,忽悠忽悠地闪着红光,红光射在小嘎子脸上,两颗乌黑晶亮的大眼珠闪动着,那是一股灵敏而又庄严的神情。
通过比较这两段文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发现两段文字的描写方式不同:第一段是纯粹的外貌描写,第二段是动作、语言等更全方位的描写。还发现第二段中的嘎子依然活泼,但多了份坚定,多了份成熟,从中看出嘎子的成长。
二、从不同作家笔下的人物选择对比点
不同作家有不同的写作风格,为了让学生以后阅读时能关注于此,我让学生比较曹文轩《青铜葵花》中青铜和徐光耀《小兵张嘎》中嘎子的外貌描写。学生通过比较很快发现不同的作家有不同的语言风格,人物性格不同,语言描述自然不同。曹文轩的小说是唯美的,这是曹文轩的风格,因为青铜这个人物是质朴的,所以对青铜的这段外貌描述的语言是比较朴实的。而嘎子是充满嘎气的,所以徐光耀爷爷对嘎子的描写则比较有情趣,是那种活泼泼、俏皮的语言。
三、从文字和电影选取对比点
《小兵张嘎》被拍过同名电影、电视剧。是书中文字写得精彩还是电影拍得更精彩,这也是值得比较的。这一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学生先通过平板观看电影片段,再静心阅读相关文字,然后通过研学单来比较,来交流,来总结。最终,学生一致觉得电影直观形象,吸引观众眼球,文字则将人物刻画得更为细腻,更有味道,更让读者有想象的空间。这样的跨媒介阅读学生各抒己见,收获的是优秀的作品无论是原著还是被搬上银幕都是值得去深度研读和观赏的,因为它们各有千秋,这样的高年段整本书的阅读教学就比较有意义。
四、从内容取舍上选取对比点
小学语文高年段会开始接触越来越多的小说,所以引导学生爱上小说,会读小说是作为小学语文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徐光耀的《小兵张嘎》是一本人物刻画非常细腻、情节描写异常生动、环境描写画龙点睛的小说。所以整堂阅读课深度研读的教学设计我是紧扣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展开的。没有直白的学术语言的阐述,一切教学都在“比较阅读”中“润物细无声”地进行着。上述的第一点及第二点的比较是感悟小说中人物的刻画细腻,第三点的比较是感悟情节的生动有趣,此刻的第四点则是感悟环境描写对于小说的重要性。
总之,“比较阅读”的比较点还有很多,如“同一个作家的不同作品之间进行比较”、“把内容或形式相近的作品放在一起阅读,进行比较”等,不能一一赘述,但运用“比较阅 读”进行高年段整本书阅读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能真正让学生掌握深度研读的阅读策略,有满满的阅读收获,从而提升语文素养。当然,在整本书的阅读教学中还有很多很多有效的阅读策略,本文的写作目的,也在于找到更有效的方法,开展更多切实有效的实践,让整本书阅读在小学语文高年段学生素养的生成中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