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京市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需求及差异性调查研究

2020-12-03高志娟

市场周刊 2020年11期
关键词:照料康复满意度

张 丽,高志娟

(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 南京210023)

一、引言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8年中国总人口为13.9538亿,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达到16658万人,占人口总数的11.9%,人口老龄化情况比较严重。据联合国保守预测,到2050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将达到3.31亿,占总人口的25.6%。其中,需要照料的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将从2010年的2000万增长到2050年的1亿。随着老龄化、高龄化的不断发展,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口规模随之不断增加。据2016年全国老龄办发布的《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成果》显示,全国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大约4063万人,占老年人口的18.3%。相比较于2011年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发布的关于2010年全国城乡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老人的规模大约3300万人,我国失能老年人口数量大大增加,对于日常生活照料和健康照护的需求也会日益增加。因此,文章以失能老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南京市失能老人长期照护需求进行调查与研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解决失能老人的照料问题以及合适的照料服务供给和相关政策制定提供一定的依据。

二、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需求调查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1.调查对象

调查通过方便抽样的方式,获取居住在南京市且年龄在60岁以上的失能老年人154例,作为研究的调查对象。根据Katz的ADL量表中所述吃饭、穿衣、上下床、洗澡、上厕所、控制大小便这六项如果有其中一项不能独立完成则认定为功能障碍,即失能。

2.调查内容与方法

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失能、半失能老人的照护需求,对采取不同照护方式的失能老人进行调查。通过社区工作人员介绍,了解有关失能老人家庭的相关信息,通过在线发放问卷的方式,由失能老人家庭成员代为填写;通过联系养老机构工作人员,搜集养老机构失能老人的信息,并发放在线问卷由工作人员代为填写。具体包括:个人基本情况和健康状况、家庭及居住情况、具体照护需求及可能性因素等。

3.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以构成比和卡方检验对数据资料进行描述和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一般社会人口学特征与基本情况

调查的154位失能老人的一般社会人口学特征,主要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养老金收入等;家庭特征主要包括家庭收入状况、子女数量、家庭成员数量、居住安排等;健康状况包括老年人患慢性病的数量、自评健康状况以及失能程度,失能程度根据Katz量表中ADL的6个条目不能独立完成的情况进行设定,有1~2项为轻度失能,3~4项为中度失能,5~6项为重度失能;照护方式选择主要为机构照护、社区照护和居家照护。(见表1)

表1 一般社会人口学特征与基本情况

2.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需求、利用及差异分析

根据调查结果对失能老人的各项服务需求进行排序(如表2),发现失能老人对于生活照护服务中的助医服务(如陪同就诊、代为配药等)需求最高;对于医疗护理服务中生命体征监测(如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血糖等)的需求最高,其次是一般医疗护理(如疮伤口换药、皮下注射、导尿、鼻饲等),第三是特殊医疗护理(如造口护理、腹部透析换液、静脉导管维护等);对于康复诊疗服务需求中的康复物理治疗和康复功能训练的需求都较高。可见,医疗护理服务对失能老人的重要性非常明显。

同时,对于生活照护服务、医疗护理服务和康复诊疗服务的利用情况也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对生活照护服务利用过1种或2种的分别占35.1%,对医疗护理服务利用过的人数占70.1%,对康复诊疗服务利用过的人数占40.9%,可见失能老人对于医疗护理服务和康复诊疗服务的利用率更高。

表2 长期照护服务需求与利用

此外,研究还调查了失能老人接受社会支持的情况,其中有76位老人接受到来自社会层面的支持(如社区组织、社区医疗机构、志愿者、非政府组织等),占49.4%,50.6%的老人没有接受过社会支持。从调查的失能老人对提供照护服务照料者的满意度来看,有38.9%的老人比较满意,42.2%的老人一般满意,还有18.8%的老人表示不满意,通过卡方检验发现不同照护方式下的老人对照料服务提供的满意度有显著差异,机构照护和社区照护的老人对照料服务的满意度比居家照护的老人满意度要高(χ2=29.95,P<0.001)。

最后,研究对不同特征失能老人的长期照护需求选择进行卡方检验,用一般特征与失能老人所需要的三种照护需求制作交叉表进行单因素卡方分析,发现年龄、文化程度以及失能程度这几个因素对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需求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3。年龄在75岁以上的失能老人对医疗护理服务和康复诊疗服务的需求略高;文化程度为小学或初中的老人对康复服务的需求较高,高中及以上的老人对生活照护服务需求较高;轻度失能老人对康复服务需求较高,其次是生活照护服务,中度失能老人对康复服务需求较高,其次是医疗护理服务,重度失能老人则对医疗护理服务需求最高,其次是康复诊疗服务。

表3 不同特征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需求比较

三、讨论与建议

通过上述研究分析表明:失能老人一般身体健康状况不好,自评健康状况一般及更差的比例达到70.1%,患2种慢性病的人数占比最高,患慢性病3种以上的占14.3%;失能老人居家照护的比例较高,达到66.2%,这与我国传统的养儿防老和孝道观念有关,尊老养老、照料老人被认为是子女应尽的义务,老人更多愿意待在家里有儿女照料。失能老人对长期照护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不同特征的老人对长期照护服务的需求也具有差异性。第一,不同年龄段的老人对照护服务的需求有显著差异。年龄越高的失能老人,其对医疗护理和康复诊疗服务的需求更高,这与年龄更高的老人身体健康状况相对更差有关。第二,文化程度相对较高的失能老人,对医疗护理和康复诊疗服务的需求也更高。这一般是由于文化程度相对较高的失能老人,在日常生活中获取的各种医疗护理或康复保健的信息更多,会更加重视自身的健康问题,同时他们对老年生活质量要求也更高,因此对长期照护服务的需求和质量标准的要求更高。第三,中度、重度失能老人,对医疗护理服务和康复诊疗服务的需求更高,这是由于与轻度失能老人相比,其身体健康状况更差,生活自理能力也更低,因此日常生活照护服务更难以满足他们的需求。第四,从失能老人对照料者所提供的照护服务满意度来看,满意度并不高,说明很多失能老人对照护人员的照料服务并不满意,或者说是对长期照护服务项目设计存在不满。同时,伴随着当前家庭规模空巢化、小型化等原因,来自家庭的非正式照护人员的居家照护力量正在弱化。因此,居家照护的失能老人当前面临着双重窘境,即一方面既没有得到来自家庭的足够的非正式照护力量的支持,另一方面又很少得到来自社区照护服务资源的相关支持。因此可能导致居家照护的老人对照护服务的满意度相比较于机构和社区照护的老人而言要更低。此外,从失能老人接受到社会支持的情况来看,接近一半的失能老人从未接受过来自社会力量的支持,这也可能影响其长期照护需求。

为满足失能老人多样化的照护服务需求,可以构建以家庭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长期照护服务体系,根据老年人的失能情况和个人意愿提供适合的长期照护服务。建议继续完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扩大实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加快解决居家照护的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保障问题;强化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功能,为失能老年人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护理照护和康复诊疗照护服务,构建高效高质的社区长期照护服务递送平台,充分发挥社区照护联结正式照护资源和非正式照护资源的作用,提高长期照护服务供给效率;社区和机构照护要在质量评价、需求评估、供给标准、项目设计等方面建立长期照护服务的规范化标准,促进长期照护服务行业的规范化发展,进一步提高失能老人对照护服务的满意度;整合社会支持力量,为失能老人设立一套由志愿者、医务工作人员、社区工作者、医疗护理人员以及其他非政府组织等全社会共同倾注力量的社会支持系统。

猜你喜欢

照料康复满意度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欢迎订阅2022年《护理与康复》杂志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学中文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痴呆照料面面观
澳大利亚照料者暂歇计划
词汇短语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