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动力机制研究

2020-12-03赵丽君

市场周刊 2020年11期
关键词:分工工序价值链

赵丽君

(江苏师范大学商学院,江苏 徐州221000)

全球价值链分工是在世界第三次科技革命生产力飞跃的基础上,国际分工超越产业间和产业内分工进而深入至产品内分工的主要表现,是同一产品不同生产阶段的国际分工形式。20世纪80年代后,全球产品内分工的国际分工格局逐渐形成,渐渐发展成为以全球价值链分工为基础的全球性生产网络,由技术带来的运输和通信成本的降低极大地推动了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发展以及国际分工不断深入,产品生产链条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分解,分工边界缩小至工序、生产环节层面,各国充分发挥本国生产要素的比较优势嵌入国际分工,形成多个国家参与产品价值链不同阶段的国际分工体系。比较优势是国际贸易活动的重要基础(Eaton and Kortum,2012),新兴经济体在要素禀赋和技术之间的差异很大程度上解释了他们出口日益增多的现象,也解释了他们可以参与到全球价值链当中来(Dean et al.,2011)的重要原因。针对世界上出现的新的分工模式,论文将沿着国际分工理论发展的传统路径,从比较优势和规模经济的角度结合各国贸易和投资政策的演变以及经济技术发展的事实,分析全球价值链分工存在的主要原因以及驱动因素,并深入探析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内在运行机制。

一、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基础

(一)比较优势与全球价值链分工

国际贸易理论利用比较优势即国家之间存在相对机会成本的差异,从技术、要素禀赋等方面对两国之间商品出口贸易模式进行了解释。在一个两国家(资本要素相对丰裕的A国和劳动要素相对丰裕的B国)、两产品(资本密集型产品X和劳动密集型产品Y)以及两要素(资本K和劳动L)的产品间分工模型中,如图1所示,AC和BD分别表示了两国假设价值相同的等成本线,并且A国和B国之间的要素结构和要素价格特点的不同决定了等成本线AC和BD的斜率存在差异。X和Y代表两国产品的生产扩张线,X0和Y0分别与AC和BD相切,说明各国应根据其比较优势充分使用本国充裕的生产要素进行生产。射线OS为通过原点和两条等成本线交点的国际分工临界线,意味着在N点两国生产相同劳动和资本比例的等成本产品,位于OS上方区域所生产的产品为A国专业化的资本密集型产品,位于OS下方区域生产的产品为B国专业化的劳动密集型产品。

图1 两国模型分工图

传统标准贸易理论解释了产品间分工的基础,并假设产品的生产需要在某个特定的国家内部完成,这个假设的前提条件是产品生产的过程只有一道工序,或者产品的生产包含多道要素投入比例相同的工序使得该产品的全部工序在某国的专业化生产更为有效率,或者由于工序分离成本以及技术等原因的限制,使得即使产品的不同工序所需要的要素投入比例不同也不能将工序在不同要素密集度的国家进行分工。因此,在上述三个条件的任一约束下,基于比较优势发生的国际工序分工形式并不可能发生。

全球价值链的分工方式下要求产品的生产工序可空间分离,运输成本以及信息和通信成本的下降成为推动产品内工序分工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在产品拥有多道生产工序且要素投入比例存在差异的条件下,各国可根据比较优势的不同承接全球价值链的不同生产阶段。根据图2,假设X产品的生产需要分割成X1和X2两个环节,OX2和OX1分别位于国际分工临界线OS的上下区域,意味着两道工序的生产分别为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通过对两道工序的投入要素比例进行加权平均,即通过将图中Oz矢量的表示资本密集型的生产工序和Ov矢量的表示劳动密集型的生产工序进行加总,可以得到位于国际分工临界线OS上方的X产品的生产扩张线OX,这说明如果只存在产品间分工,该产品应该在资本密集度丰裕的A国进行生产,等成本线AC代表单独在A国生产该产品所需要的成本大小。

图2 生产环节的不同要素密集度

根据图3,在全球价值链分工的情形下,如果将劳动密集型工序Ov转移至劳动要素丰裕的B国进行生产,此时,图中与v相交的B1D1代表着B国生产该工序所需要的生产成本,同理,A1C1代表着A国生产该工序所付出的生产成本,图中BD和AC都为等值等成本线,其他与它们相平行的平行线也代表了等值的成本。通过在v′点作A国等成本线A2C2可以看到,由于A2C2表示的工序Ov的成本量小于A1C1的成本量,这个成本差异就代表了通过工序分工所带来的利益。或者通过从v′点作一条与vz平行且长度相等的线段v′z′,并再过z′点作一条平行于AC的等成本线A3C3,用以表明经过工序分工后生产产品X所需的资本和劳动要素投入的生产成本总和,同理,A3C3小于AC代表的成本量,两条等成本线的差异代表了工序分工所创造的额外利益。

图3 比较优势与全球价值链分工

(二)规模经济与全球价值链分工

规模经济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一种经济现象,企业生产能力扩张到一定规模以后,继续扩大生产将会带来平均成本的下降。当企业的单位成本随着产品产量或产品种类的增加不断下降时,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下降,生产产生了内部规模经济。如果企业的生产活动是由于企业数量增加,使得企业可以共享辅助性生产、基础设施与服务、劳动力供给和培训等进而引起成本的节约,分工的存在就产生了外部规模经济。然而,随着产量的不断增大,平均成本的下降并不能永远持续下去,当产量超过一定规模后,平均成本最终将会上升并出现规模不经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呈现出“U”型特征,“U”型曲线最低点对应的企业产量称为有效规模。

当企业生产的产品不可以进行工序分工时,通过规模经济提升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和节约生产要素投入的目的就很难实现。因为,即使存在不断扩大的产品需求市场,完整产品生产的有效规模只能取决于关键生产工序所能够为整个生产系统所提供的生产设计规模,其他生产工序环节受制于关键环节限制而不能获得规模经济利益。然而,全球价值链的工序分工则通过将越来越多的生产活动基于比较优势的不同在世界各国之间进行拆分,免除关键工序环节的生产约束使得给定产品的不同生产工序可以在不同的国家进行规模化生产,最后通过贸易网络将工序产品转入加工装配具有比较优势的国家完成最终环节,从而使得规模经济在不同生产区段发挥其最大的效能。

图4中显示了不同生产工序的规模差异对生产成本最优化的限制,图4左假设该产品的生产中存在四道工序且每道工序的最低成本曲线对应着不同规模的经济产量,图右则利用间隔宽度表示全部生产过程中每个工序环节所占数量的相对比重。如果图中第一道工序决定了整个产品的最佳生产规模,其他生产环节则受限于该环节的有效规模进行非规模经济的生产,而由于非规模经济生产所产生的额外机会成本由图右中的A、B、C的面积之和进行表示,通过全球范围内的价值链工序拆分可以消除由非规模经济生产所带来的成本损失并提升世界的资源使用效率。

图4 生产规模与工序最优投入

二、全球价值链分工的驱动因素

(一)运输成本的下降和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

运输成本的下降、关键运输和基础设施行业的监管改革,促进了生产活动的跨越国界。Hummels提供了经验性实例,证明了技术进步降低了空运运输成本并推动了全球价值链的全世界拆分。全球化的第一次松绑是铁路和轮船的运输成本降低使生产和消费在空间上实现分离,而分离一旦具有实现的可能性,规模经济和比较优势就会使之必然发生。信息和通信技术所取得的快速进步更进一步推动了全球价值链的发展,Baldwin将信息和通信技术革命比作全球价值链扩张和第二次分拆背后的技术突破,国际分拆需要协调其地理分布,因此只有当协调或交易成本(通信信息和治理成本)低于预期的成本优势时,全球价值链才能得以发展。更加廉价和可靠的电信、信息管理软件和日益强大的个人电脑显著降低了公司内部与公司之间长距离复杂活动的组织与协调成本,增加了可交易的服务种类。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得原本地理上相互邻近的不同生产阶段能够为了降低成本而分散进行,分散的空间范围并不固定,可能是地区性的,也可能是全球性的,所以全球价值链的地域形态能够随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

(二)贸易自由化的推动

全球价值链既是市场开放的结果也取决于开放的市场,连续几轮的开放促进了贸易和投资壁垒迅速降低,商品尤其是制成品的关税已经下降,非关税贸易壁垒的逐步降低促进了商品和服务的国际贸易,具体的贸易协定,如削减信息技术产品关税的信息技术协定,也促进了信息和通信技术行业的全球价值链发展。多边和双边协定实现的投资自由化,使企业能够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扩展他们的生产活动,与此同时,新兴经济体的投资改革也有助于融入全球价值链。

随着世界各国将其产业战略从进口替代转为出口导向型发展过程中,它们经历了多轮的贸易自由化。通过单边贸易改革以及与其他国家签订双边、区域和多边贸易协议,导致了贸易壁垒显著降低。欧洲和北美国家的平均关税在1952~2005年间从15%下降到4%,其中大部分下降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在较为发达的经济体中,平均关税壁垒已经较低,进一步的降幅可能不会很大。然而,直到20世纪80年代,许多主要发展中国家的关税都有所提高或保持很高的水平,但自此之后也大幅下降,从1994到2008年间,15个中等收入国家①中等收入国家:巴西、韩国、墨西哥、俄罗斯、阿根廷、土耳其、印度尼西亚、波兰、南非、泰国、埃及、哥伦比亚、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智利(Hanson,2012)。的所有商品的平均关税壁垒(进口加权)已经从12%降至4%,中国贸易壁垒则由29%降至4%,因此,贸易自由化的发展驱动了新兴经济体快速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

国际投资政策的逐渐放宽也使得跨国企业能够更容易地在新兴经济体建立分支机构。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2017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世界各国双边协定总数在2016年底达3324个,并且全球跨国企业海外分公司的国际生产活动仍在扩张。Gereffi等将跨国公司通过外包和离岸生产,实现了国际生产架构的合理化的现象视为国际投资和全球价值链之间最为重要的关系之一,这导致了跨国公司的垂直分工,这种分工正在重新定义他们的核心竞争力,使他们能够更加专注于创新,产品战略、市场营销以及制造业和服务业中增加值最高的部分,同时减少了他们对“非核心”功能部分的直接控制,进而通过全球价值链的分工转移至发展中国家。

(三)跨国公司的发展战略

几十年来,随着外商直接投资加速全球价值链的发展,跨国公司不断开展外包业务,以寻找最佳的地理位置。传统理论有水平和垂直跨国公司之分,水平或需求市场的跨国公司寻求使生产更贴近客户以消除贸易成本,同时实现规模经济。他们的海外工厂与本国工厂一样,生产类似的产品,从而节约了出口成本。垂直或寻求效率的跨国公司通常将不同的生产阶段在不同的国家内完成,根据所需生产要素的密集度及其成本确定不同生产阶段的地理分布。一个国家的生产产出可以作为其他国家的生产投入,因此这种类型的跨国公司被认为是促进了国际分段式生产。跨国公司的子公司不仅有利于本国当地市场的发展,也是全球价值链中的关键环节。因为它们也为其他邻近市场服务,而其产品也可作为跨国公司网络中的其他子公司的投入品。通过联属公司以及与其他公司/供应商的公平交易,跨国公司也可组织、协调不同地理位置的生产活动。

全球价值链分工要求生产工序和区段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因此,各国需要降低自身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降低国际生产网络的投资门槛,大力提高基础设施的质量以及政府体制框架的质量,以此促进国家深度融入全球价值链并积极向着价值链高端环节升级以及获取更多的贸易收益。

猜你喜欢

分工工序价值链
数字化转型与价值链成本管理研究
“分工明确”等十四则
基于FWSJ 算法对分支工序位置变动的产线平衡研究
修铁链
浅谈低碳价值链构建——以A公司为例
从分工层次来理解消灭“分工”
——基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分析
小蜜蜂
减少无效工序提高作业效能的认识与方法
国际分工是一个不断走向深化的过程
《价值链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