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缺形时少直观 形少数时难入微
——《数与形》教学实践与思考
2020-12-02王陈亮
王陈亮
【教材与学情分析】
数形结合思想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数学思想,涉及到数学学习的各个领域。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曾说:“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隔离分家万事休。”数形结合就是把抽象的数学语言、数量关系与直观的几何图形、位置关系结合起来,通过“以形助数”或“以数解形”等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结合,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形象化。
《数与形》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中的内容。本课旨在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图形中隐藏着的数的规律,尝试应用所发现的规律解决问题,感悟数与形的广泛联系,同时在利用数形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悟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教学过程】
一、前测导入,梳理回顾
师:同学们,“数与形”一直伴随着我们的数学学习,课前,我们进行了回顾与整理,下面请大家一起来欣赏同学们的作品。
课件依次出示:
出示图1:
师:从作品中哪里看到了数与形?
生:在加减计算中,往往用图来解释计算的算理。
出示图2:
师:你看到数与形了吗?
生:用线段图帮助解决行程问题。
出示图3:
师:这里又用到了哪些数与形?
生1:用数字或者算式表示图形的规律。
生2:还可以用图形表示打电话问题中所用时间的规律。
师:在前面所学习的计算、解决问题、探索规律等问题中,有时用图形表示数的规律,有时用数描述图形的规律。今天这节课我们将继续研究“数与形”。
【设计思考:学生对于“数与形”的知识有着零散的学习经验,这些经验又是学习本课知识的重要经验基础。在课前安排前测整理学过的“数与形”的知识,教学中基于学生已有的经验,通过呈现学生的前测材料,并且分类呈现,更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回顾“数与形”的知识,也有利于学生对本课知识的学习。】
二、活动推进,探究新知
1.设置悬念,激发探究。
(课件依次出示零散1 个、3个、5 个、7 个小正方形)
师:如果继续出示,你猜我会出示几个小正方形?
生:9 个。
师:刚才一共出示了几个小正方形?
引出算式:1+3+5+7=16。
出示小精灵的对话:还可以用4×4 或42表示。
师: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2.活动一:沟通算式和图形之间的关系。
活动一:
请你在方格中画图表示加法算式,又能用42表示。
(1)用彩笔在方格图上画图表示。
(2)典型展示。
活动一:“1+3+5+7”与“42”
请你在下面的方格中画图表示上面的算式,又能用42表示。
师:这几种画法各有什么优点?你更欣赏哪一种?
生1:我欣赏第2 种,很容易看出依次增加2 个。
生2:我最喜欢第3 种。既能清楚地看出1+3+5+7 个图形,还能清楚地看出4×4 或者42。
3.研究数和形的规律。
(请学生板演用小正方形摆一摆。进一步沟通数和形之间的关系)
师:如果一层一层往里剥,又能得到哪些正方形?算式如何表示?(借助课件依次出示)
师:观察下面图中的数和形,你有什么发现?
生1:加数越来越多,正方形也越来越大。
生2:有几个加数,和就是几的平方。
师:如果继续一层一层地往外包,又会得到哪些正方形?你能想象出来吗?
思考:如果再包两层,最外层有几个正方形?
生:按照顺序思考。
师:有没有不一样的思考?
(引导学生从层数与个数的角度思考,结合统计表进行研究)
4.活动二:层数、最外层个数和总数之间的关系。
交流展示:
依次展示3 份不同层次的作业。
我想包10 层。……
我想包100 层。……
我想包n 层。
师:用算式如何表示呢?
吃过早饭,我就去看二丫,给她带了碗锅巴粥。一进门,金宝就把我拉到一边,红着眼睛说:“已经水米不进了。”
生:如果是包n 层,最外层是2n-1 个正方形。算式是:1+3+5+7+9+……+(2n-1)=n2。
【设计思考:在数与形的新知探究环节如何设计上,我预设过几种不同的方式,比如出示几个不同个数小正方形拼成的大正方形,让学生用数表示,或是出示等差数列的连加算式,让学生用形去表示,效果都不甚理想,最后在专家的指导下,采取了用悬念引入的方式,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新知的展开上,通过预设两个大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去探究、去交流、去分享,再引导梳理,既沟通了数和形之间的关系,同时又基于形的研究拓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效果较好。】
三、分层练习,拓展思维
1.变式练习。
学生独立练习,校对反馈。
2.发散练习。
出示5×5 个小圆点。
师:今天我们从这样的角度构造,得到了25=1+3+5+7+9 的算式。
师:还能设计其他构造,用不同的式子表示吗?
经过交流,选择出正确的算式。
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剩下的3 道算式该用怎样的形去表示呢?
继续引导思考:
(结合学生的交流,逐步揭示答案)
3.认识“形数”。
师:上面认识的这些数都是正方形数。
4.拓展认识。
三角形数、五边形数、八边形数、四面体数。
介绍毕达哥拉斯的“形数”。
【设计思考:本课的练习体现了层次性,从基本练习到开放练习,再到拓展练习,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体现了练习的整合性,一个5×5 的正方形图,从不同角度进行挖掘,让学生感受数学的美。教学中在充分认识正方形数后,接着又让学生认识了三角形数、五边形数……充分展示了数学的美感。】
四、课堂小结,畅谈体会
出示华罗庚关于“数与形”的名言(略)。
师:请结合这节课的学习,谈谈你的感受。
生:数用形表示会更加直观,形用数去描述会更加入微。
生:利用好数与形的知识,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师:(小结)希望同学们今后碰到一个问题时,能从数和形的角度一起思考。
【设计思考:在课的最后出示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的名言,让学生畅谈收获和感受。由于有了前面的学习和交流,当问学生在读了这首小诗后有什么感受时,学生话匣子打开了,侃侃而谈,表达得非常精彩!】
【教学反思】
一、前测——为教学导航
《数与形》一课是人教版教材六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中的内容,虽然是一节新课的教学内容,但是却一直伴随在学生的数学学习中。在本课教学前,安排了一个前测整理的活动,让每位学生回忆自己在之前的数学学习中有关“数与形”的知识。有了课前的整理复习,为学生后续新课的学习做好了铺垫,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就基于学生的前测展开,从课堂的教学效果来看是非常好的。
二、活动——助推教学深入
本节课的教学,基于学习活动展开学生的数学学习,在一节课中努力设置两到三个大活动,让学生在这样的大活动中理解数学知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比如在课的一开始通过连续出示小正方形,得到算式:1+3+5+7=16,还可以写成4×4 或者42,你知道这究竟是为何吗?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同时提供《学习单》让学生去表示,从而让学生自主探索,弄清数和形之间的关系。再比如借助正方形的研究得出几个数和正方形的关系后,引导学生继续深入思考,你还想包几层?最外层有几个正方形,一共有几个正方形?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规律。现在的课堂趋势是提倡大活动、大问题,一节课精心预设几个大问题,避免琐碎的乒乓式的交流,这样也使学生的讨论学习更加充分。
三、数与形——拓展学生数学思维
本课的主题就是“数与形”,基于数与形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思考。比如,这样的形可以用什么数表示?这样的算式又会是哪一个形呢?在这些各种关系的探索中,引导学生的数学思维不断深入。比如,在探索了5×5 正方形和算式之间的关系之后,如果再包两层是怎样的正方形?最外层有几个正方形?一共有几个正方形?让学生结合形去思考数和形之间的规律。再比如在5×5 的小圆圈点阵图中,不同的构造可以表示成不同的加法算式,接着继续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不同的构造,可以表示出哪些形,哪些数和形是相对的等等,在数和形关系的不断交流中,将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