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突破点的选择
2020-12-02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第二中心小学胡月华
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第二中心小学 胡月华
古诗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据重要地位,教师在设计古诗教学时需要保持清晰认知,注重诵读、启迪入境、涵泳内化,这应该是古诗教学的基本路径。古诗具有意境美、情感美、音韵美等基本属性特征,教师引导学生整体感知、局部鉴赏、深潜内化,能够为学生带来丰富的学习感知和体验,以促进学生古诗学习进程,形成崭新的学科认知。
一、诵读,整体感知,由画入诗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从这句经典的俗语中,可以清晰地体会到诵读的重要性。古诗教学中,教师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诵读机会,让学生通过反复诵读逐渐认识古诗,自然进入古诗的意境里,形成整体感知,这是最为基本的教学设计。教师不妨为学生做出更多诵读展示,对诵读技巧方法做重点推介,让学生由画入诗,从古诗的景物描写中逐渐深入其中,在对其意境和意象的追逐中建立有形认知。
如在教四年级语文上册《暮江吟》一课时,这是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的七言绝句,作者选取了红日西沉到新月东升的这个时刻的景色展开描写,创造出和谐宁静的意境,让读者心生情愫,感叹大自然的惊艳表现。在诵读这首诗时,需要运用饱满深情的语调,对傍晚的“残阳”还有“半江”做出准确描绘。作者用词极为经典,“铺”在“江面”上,呈现了“半江瑟瑟半江红”,这是对前一个场景的描写。“露”水在残阳落下之后,开始现身,像一串串的“真珠”,那弯新月,好似一张展开的“弓”,极为形象地描绘“九月”傍晚的景色。这是对后一个场景的描写。两个场景融合到一起,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喜爱之情。为让学生能够顺利进入诵读环节,教师先为学生做示范诵读,然后利用多媒体播放配乐诵读视频,要求学生跟随仿读,课堂学习进入良性循环之中,学生兴致勃勃地展开诵读学习,仔细体味诗歌描绘的意境。为调动学生诵读热情,教师为学生设计了诵读比赛活动,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选拔赛,挑选出小组诵读代表,然后进行班级决赛。在学生诵读展示时,教师为学生配设背景音乐,为学生诵读做出辅助,课堂学习效果显著。
教师对古诗内涵做细致剖析,给学生顺利进入诗歌核心做好铺垫,学生从古诗解读中逐渐找到了诵读的要领,运用更为饱满的情绪展开诵读操作,以表达对大自然的真心赞叹之情。小学生诵读古诗往往太过草率,语速也更快,不给读者留下回味的余地,这是需要重点矫正的问题。教师从情感角度展开解读和展示,都能够引发学生的阅读共鸣,促使学生在反复诵读体验中建立整体感知基础,为后面的深度解析创造条件。
二、入境,局部鉴赏,从表及里
古诗大多采用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手法,为我们展示更为深邃的思想,还有令人神往的意境。教师要做更多引导工作,从局部鉴赏角度展开启迪,让学生由表及里地展开思想探索,自然走进古诗内核,感受诗人丰富的精神世界。名句鉴赏是教学重点,也是引导学生打开古诗内涵的大门,教师要在鉴赏方法方向上做出针对性引导,让学生顺利建立学习认知基础。小学里的古诗鉴赏,不能涉及太多专业用语,要用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展开。
名句鉴赏是古诗学习的重要内容,教师需要在这个环节为学生提供更多学法支持,让学生顺利建立古诗认知基础。如教学《题西林壁》这首古诗时,教师先进行诵读演示,为学生做基本介绍: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文采了得,属于浪漫主义者,其诗词大气磅礴,情韵鲜明,读者诵读苏轼的诗词,会有荡气回肠的感觉。学生根据教师引导展开诵读训练,对其主要内容有了一定感知。教师要求学生做对比分析,找出名句来,体会名句的深刻寓意。学生很快就达成共识,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作为名句来处理。学生开始鉴赏讨论,对这句话展开个性解析。教师随即跟进指导:古诗名句大多有丰富的生活哲理,解读时需要关联“人生” “生命”“社会”等关键词展开思考。特别要关注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写法,这样可以顺利找到名句中的内涵所在。学生根据教师指导开始思考和讨论,课堂学习互动气氛逐渐形成。有学生说,这个名句要表达的是看问题往往会存在片面性、局限性,因为人们所处的位置不同,看问题就有不同的出发点。也有学生认为,我们面对生活社会问题时,需要有全局观念,不能只看一个点,只有超越自我,才能形成正确的认知。教师对学生鉴赏情况进行评价,给学生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诵读确定名句位置,然后引导学生解析名句,给出了一些思考角度提示,让学生顺利进入深度思考之中。从学生个性分析中可以看出,教师给学生带来的鉴赏角度指导是切实有效的。学生对古诗词的感觉大多比较直观,如果没有教师引导难以进入寓意探索环节,教师对此需要有清晰的认知。名句鉴赏有多种方法可以选择,而学生占有资源相对较少,教师要做出针对性指导。
三、涵泳,深潜内化,浅入深出
所谓涵泳,应该是一种品味的过程,是深度的品鉴操作,由浅入深,形成认知内化,这是古诗学习的高层次追求。教师在引导学生涵泳古诗丰富内涵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基础,利用多种辅学手段,为学生做直观的展示和引导,让学生逐渐进入古诗描绘的意境之中,对诗人价值观、审美观展开深度剖析,结合诗人生活背景展开关联思考,从社会角度展开深度对接,这样建立起来的学习认知会更为深刻。
李清照的《夏日绝句》,是其诗词中最具个性的,因为李清照属于婉约派,其诗词大多比较缠绵,像《夏日绝句》这首如此刚烈的风格是难得一见的。这是一首借古讽今、抒发悲愤的怀古诗。前面两句写得大气凛然,非常有气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里彰显出刚韧之坚,真的令人叫绝。教师引导学生从这里展开深度解析,逐渐推进到典故的运用——对项羽“不肯过江东”的缅怀。这首诗诞生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之下,属于爱国之作,我们现在阅读它,则可以从人生价值观角度展开思考。学生根据教师提示,开始展开阅读反思。教师与学生展开互动交流,探究绝句中的人生哲理。“人活着就要争做豪杰,要活得轰轰烈烈,这样才能彰显人生的价值,哪怕是死了,也要在鬼中争当英雄。”教师继续引导:如果要联系我们现在的生活,你会想到什么呢?学生开始了深度思考,个性认知不断涌现。“一个人活在世界上,需要有一种信念支持,要活得坚强,特别是面对困难挫折时,需要表现出刚强的一面。”教师针对学生见解,发表自己的看法,与学生达成更多共识。
古诗教学体现涵泳意味,教师需要做出深入浅出的引导,让学生逐渐走进古诗意境之中,要与古诗作者形成对话,要接轨现实展开关联性解读,特别是关联自身生活展开讨论,这样的学习和讨论,才有更丰富的价值。小学生思想还比较单纯,不能指望学生自然进入哲理探索阶段,教师需要根据学生思维表现做出针对性指导,给学生规划清晰鉴赏路线,确保学生阅读鉴赏呈现高效性。浅入深出是古诗学习的目标追求,教师需要在学法上做出创新探索,促使学生顺利展开深度思考。
四、仿写,读写结合,创意展示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虽然都比较简单,教师在设计读写结合训练时,也不能让学生直接创作诗词,而是要利用改写、改编、仿写等手段,对相关内容进行迁移处理。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利用白话文做诠释,或者是进行直观描述,也可以将古诗词改成小品文,或者是设计一些画面,利用插图绘画等手段展示诗词内容,这样可以对学生形成更深刻的冲击,由此建立起来的学习认知也会更为丰富。
教师要求学生记忆古诗词名句,这是最为常见的学法运用。在具体操作中,如果能够与读写结合起来,让学生利用改写、仿写等方式进行相关展示和内化,其操作效果会更为突出。如学习《雪梅》这首古诗时,教师先引导学生对诗句内容进行详细解读,很快就确定了名句:“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学生开始记忆这句话。为让学生能够形成更为深刻的记忆,教师为学生设计了读写训练任务:这句话是对雪和梅各自特点的对比,突出了雪的白,也显示出梅的香,结合这句名言所描写的意境,写一段话,对雪和梅进行直观对比,要表现出其突出的特点。学生进入读写环节,教师继续做出部署:也可以利用画笔,为课堂增加一幅插图,描绘对象就是雪和梅,看谁有更创意的设计。学生进入训练环节,课堂学习研究气氛渐浓。课堂展示阶段,学生都能将自己的得意作品展示出来,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评价活动。
教师为学生设计了读写任务和绘画任务,无论是哪一种任务,都对学生构成挑战。学生面对这些训练内容,能够表现出较高的应对热情。从学生回馈信息情况能够看出,教师教学引导和设计是比较有针对性的,能够快速激发学生创作思维,并自然形成阅读认知成长点。
古诗教学呼唤创新,教师在教学设计和组织等环节做出积极探索,利用诵读教学、鉴赏名句等契机,促使学生尽快完成古诗认知的内化。涵泳是古诗鉴赏的最终目标追求,教师需要有更清晰的教学应对策略,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推动学生的学习,以尽快完成古诗教学的布局和调度,让更多学生能够顺利进入古诗学习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