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纳教育理念下特殊儿童音乐学习之思与行

2020-12-02江苏省常熟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

青年心理 2020年34期
关键词:全纳动作儿童

江苏省常熟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 徐 瑛

全纳教育理念兴起于20 世纪90年代,强调特殊儿童和普通儿童一样都具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提倡将需要接受教育的特殊儿童(本文专指智残儿童)融入到普通学校或普通班级进行学习,让其相互接触共同发展,是一种普通教育与特殊教育相融合的教育模式。我国目前所提的融合教育和随班就读教育,与全纳教育的理念是相吻合的。如何在音乐学习中用全纳教育理念去关心特殊儿童,我有以下思考:

一、全心全意关爱每一个孩子,让爱驻童年

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普通学校主要招收普通学生,先满足“正常”儿童的教育,而“非正常”的特殊儿童教育难以顾及,融合教育的普及让更多的特殊儿童走进了普通教室,与正常孩子一起接受高质量的教育,但是因为这些特殊孩子各方面行为能力较弱,很多时候他们的“离奇”表现会影响到班级的整体教学,导致个别任课教师或学生不太乐意接受这样的同学。全纳教育强调平等,强调教师应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不能够歧视或排斥特殊儿童。在全纳教育理念下,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必须无条件接受身边的同伴,一视同仁,满足就学儿童的不同需求,用心去关怀,用爱去教育。努力改善特殊儿童的学习氛围,满足他们成长的需求,提高他们的生命质量,体现出教育真正的价值和公平。

作为音乐教师,要全面悦纳班级中的每一个孩子,特别是那些能力弱一点的特殊学生,更要全心全意地付出多一点的爱心与耐心,要用完整的视角去看待每一位学生个体。大多数的特殊儿童都有心理紧张、焦虑、害怕与人交流、自控能力差等表现。课堂上,当这些孩子无法控制自己时,千万不能以训斥、辱骂、恐吓等方式去指责他们,而要根据其行为性质的不同转移他们的注意力,可以是约定的手势信号,温柔的语言提醒,也可以摸摸他们的头、拍拍他们的肩、拉拉他们的手,用肢体接触抚慰他们内心的焦躁。及时把握特殊学生心理与情绪方面的变化,真正做到与他们心灵相通,可以切实从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特征出发,从根本上满足特殊儿童的需求,提升音乐课堂教学质量。作为教师要坚信:当上帝为他关闭了一扇门的时候,有可能会为他打开一扇窗。这些特殊孩子,也许无法完整演唱一首歌曲,无法流利讲述对音乐的感受,更无法清晰表达音乐的元素和一些乐理知识,但并不妨碍他们用心去感受音乐所带给他们的欢乐和忧伤。一些语言表达能力弱的特殊学生,动作方面的协调能力或许不亚于常人,可以让其通过动作来表现;一些有注意力缺陷症状的学生,自控能力较差,容易兴奋,可以用游戏的方式让其感受音乐的魅力;一些具有自闭倾向的孩子,一般沉默孤僻、不愿意和同学交流,可以通过让其领会音乐情感用笔描绘的方式来表达心中的感悟。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可以用其拨动特殊儿童的心弦。只有当教师尊重班中学生的差异,全心全意去关心、呵护每个孩子,才会将爱和温暖洒满孩子们的童年时光!

二、全神贯注关心每一节课程,让声入童心

音乐无国界,歌声亦无疆。不管年龄、种族、智力,任何人都具有享受音乐之美好的权利。对于特殊儿童来说,他们也有歌唱的愿望和自由。特殊孩子如果能够在音乐的带动下用心歌唱,不仅可以放松心情,重拾学习自信,而且可以增强身体协调性,促进身体各个器官的健康发育。全纳教育主张接纳全体学生,让教育去发现每一个儿童的特点,使其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融入了特殊学生的音乐课堂,需要教师引导更多的普通学生意识到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感受特殊学生的“不容易”,要全神贯注关心每一节音乐课,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及教学设备,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特殊学生的认识与接受能力,寻找他们的启智区域,最大化地挖掘他们身上的潜力和学习能力,最大限度地促进其多方面发展。

“特殊学生,对事物的理解能力异于常人,他们或动手能力弱,或语言表达能力低,或动作不协调等。可他们也可以拥有和正常人一样的音乐体验。”特殊学生虽然在各方面发展比较迟缓,学习能力比同龄儿童弱一点,但作为音乐教师的我们可以通过营造氛围、搭建平台、分层教学,进一步挖掘其自身蕴含的优点和特长,保证他们也能够产生成功的体验,品尝成功带来的喜悦。学期初,音乐教师要根据班级整体情况制定学习计划,同时要为特殊学生制定分层计划,相同的教学内容,要有不同的达成目标和评价标准,通过分层教学、分层评价,帮助学生建立起较为稳定的自信心。如在教学歌曲《动物说话》时,老师将教学目标分为三个层次。大多数的学生要求能够完整演唱歌曲;部分接受能力强的同学还可以在学完歌曲以后进行歌词创编;对于特殊学生来说则需要适当降低难度,比如同学们在演唱“小鸡说话‘叽叽叽’,小鸭说话‘嘎嘎嘎’”时他只要唱后半部分“叽叽叽”和“嘎嘎嘎”,老师还可以引导他们用手模仿小鸡和小鸭的动作。而在教唱《大鼓和小鼓》时,也可以让学生完成歌曲接龙“敲起了大鼓‘嗵嗵’”,“敲起了小鼓‘咚咚咚’”,模仿歌曲中大鼓和小鼓的声音,当其他同学能够连贯演唱后,请特殊孩子拿起鼓棒,敲起大鼓或小鼓为歌曲伴奏。《美丽的黄昏》是三年级教材上一首比较简单的歌曲,一般学完歌曲以后老师都要跟学生进行二声部轮唱,如果按照正常分工,特殊孩子可能会无法跟上,但是如果将最后一个模仿钟声、相同节奏不停反复的乐句“丁——|冬——|”交给他们,定会起到很好的和声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把握班级整体进度的同时还应该顾及到不同层次的学生,努力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教学和活动中。”特殊儿童学习的持久性差,不善于学习迁移,所以在教学中平衡好班级中的绝大多数和个别少数,需要老师的智慧和方法。只有教师全神贯注关心、设计好每一节音乐课,让特殊学生也能够放声歌唱,让声入童心,才能唤醒每一个特殊儿童沉睡的 心灵!

三、全力以赴关注每一次活动,让乐享童趣

全纳教育强调教育正常化原则,是指在全纳环境下,根据每一个学习者的不同特点,为其提供适合其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措施,尽可能使个别特殊儿童融入全体儿童中去,使他们能够在正常的环境中学习和进步。“全纳性课程教育过程中,教师应作为一种资源存在,而不仅仅是指导者。对于特殊儿童而言,全纳教育比特殊教育给予更多公平与平等的权利,其生活和学习的环境更加多样化。”因此,教师是否能够全力以赴地准备每一次音乐课堂活动,挖掘身边的有效资源,创设动静结合的教学氛围,设计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活动中享受到音乐学习的乐趣是确保音乐教学能否成功的前提。

针对我国特殊儿童的实际情况,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音乐综合教学法,即基于达尔克罗兹、奥尔夫、柯达伊教学法等音乐教育理念,通过体态律动、音乐游戏、动作、节奏、乐器等进行教学实践,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这三大教学法都重视从游戏入手,在律动中帮助学生体验音乐。如达尔克罗兹创立的体态律动学通过身体对于音乐的感知来表现内心的冲动与情感,这种看似简单的肢体动作可以减轻特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焦躁不安感,降低难度,增加学习趣味性,让特殊儿童增加对单一音乐元素的表达方式。如在感受音乐节拍时,播放歌曲《玩具进行曲》,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根据歌曲的旋律在教室的任意地方走动,培养空间感和节拍感,当看到绝大多数孩子能够做到时,再让他们感受在走的过程中哪两个乐句是相同的,可以用手势动作告诉老师(照顾到不同学生的接受层次)。在学习全曲只用到do mi sol 三个音的《乃哟乃》时,用柯达伊手势教学生体验这三个音之间的音高关系并试着模唱,普通学生可以用三个标准的柯达伊手势动作来分辨,但是特殊孩子不太容易做到,这时老师可以让他们用更加清晰、简单的动作来表现,比如do 蹲下双手放在膝盖上,mi 起立双手放在胸前,sol 保持站立双手举过头顶,边轮流用各种顺序演唱这三个音边跟学生复习巩固动作。特殊学生一般会有一种不安全感,在活动的过程中老师不能强制让他们和正常孩子亲密接触,但是可以通过一些音乐游戏加强他们的联系,比如在学习完歌曲《传传传》后,让同学们围成一个大圈,伴着音乐根据节拍来传球或传手绢,当一段音乐结束后两两交换位置,确保孩子们既保持有一定的距离,又在游戏中增加了接触,消除了特殊儿童的抵触情绪。在愉快的音乐活动中,孩子们增进了彼此的情感联结,享受到了音乐学习的乐趣。

特殊教育向全纳教育的转型是未来特殊教育发展的方向,融入了全纳教育理念的音乐教学,通过音乐这一媒介,让氛围变得更加融洽,让课堂变得更加生动,让学生找到自我价值,用音乐表达更多情感!

猜你喜欢

全纳动作儿童
全纳教育视角下提高教学秘书管理水平的研究
审核评估背景下提升聋生全纳教育教学管理有效性研究
特拉维夫首个全纳学校
公平高效:冰岛全纳教育模式及启示
动作描写要具体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六·一”——我们过年啦!
捏脊治疗儿童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