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的问题及改善方法
2020-12-02福建省三明市清流县实验小学杨炼荣
福建省三明市清流县实验小学 杨炼荣
如何落实好党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当前教育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在巩固教师队伍的建设已取得成绩的基础上,必须以《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为指导思想,厘清当前教师队伍建设工作面临的“病症”,直面挑战“对症下药”进行有效的“诊疗”,以确保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使教师队伍建设取得更大突破。
一、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病症”
(一)思想结构单薄难“站立”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面对社会发展新形势,教师队伍建设还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一方面是教师队伍建设思想结构问题,在建设过程中,未形成长效的思想政治、信念理想、教学素养等方面的教育指导机制,使得整体队伍的教师素养和职业道德水平还有待提高。另一方面是新改革形势下的教师队伍人才培养问题,“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在学校中还是普遍存在,教师队伍培养结构较为单一,往不平衡不充分的方向发展,部分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亟待提升。
(二)资源保障不力成“心病”
从古至今,想要取得战争的胜利,一定是循行“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原则。同理,想要在教育事业战斗中建设一支有冲劲、决心、态度的师资队伍,就要提高教师的地位和待遇。然而,目前在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面临的重难点问题,首当其冲就是教师的地位以及待遇保障方面较为薄弱。普遍存在的现状是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低。其次,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教师主体地位较弱,教师在整个的教育机制发展中,参与学校决策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较为缺乏。此外,针对教师职业尊严力、合法权益、身心健康关注度不够,久而久之这些问题都演变成了教师队伍中的“心病”,阻碍教师队伍建设的合力发展。
(三)考评晋升不畅无“活力”
教师队伍建设离不开科学、可行性高的考核奖惩和责任追究机制,然而现行的教师管理评价大多是“一刀切”,无法激发各类教师教学工作的有效活力。另外,教育改革后,教师职称评审下放后,并未形成有效的快速晋升通道,监管机制也亟待加强,这大大地阻碍了教师职业发展通道,不利于教师队伍建设的结构优化,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教师队伍未来合力发展的信心。
(四)教师的培训呈“病态”
“国培计划”实施以来,各级对于教师的培训越来越重视,出现了众多的培训,不仅有省级培训和区域培训,还有校级培训和委托培训,让教师的培训在范围、数量、规模上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教师的培训能够提升。教师培训确实有利于提升教师素养,但是随着培训的不断增多,从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也越明显,培训的效果也大打折扣,主要是呈以下三方面的问题。(1)教师培训机会“不平衡”。有的教师参加得多,有的教师参加得少,导致教师之间受到的培训不均衡,影响到教师整体水平的提 升。(2)教师培训的质量有待提升。现阶段的教师培训中,培训内容的设置不科学,许多培训内容重复,培训计划的制订不够合理,导致培训现场出现的问题比较多。并且有的培训时间设置过长,但是内容准备不足,影响到教师培训的整体效果,同时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3)教师培训缺乏“质检机制”。大多数的培训,都没有对教师进行检测,多数情况下结束培训就完了。或者,只是简单地利用现代小程序进行自我评估,没有对教师是否真的掌握培训的内容进行真正检测。
二、教师队伍建设的“诊疗”
(一)强化思想,做好“药引”重培养
实现“中国梦”的生力军是青年学生,教师则是“梦之队”的筑梦人。梦想的实现,就要以明确且清晰的正确的政治思想方向为“药引”,才能让“筑梦人”队伍形成思想上的合力来将梦想照进现实。因此,在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要保证正确的政治方向。要坚持依法治教、依法执教,努力造就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现代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其次,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中的“师德师风”,要树立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队伍素养。例如,学校要定期开展“师风德育”养成班,让教师深刻领悟教书育人的重要性,深化教师队伍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形成以“立德树人”为基准的师德养成。最终,有效地打造一支拥有先进思想文化、坚定党执政、注重学生健康成长的创新型教师“筑梦”队伍,去做好学生良好品格塑造、学习知识、创新思维以及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引路人。
另外,就是要重视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的人才培养,在推进教育课程改革的基础上,也要加强创新教师队伍的整体培养模式,增强教师队伍人文素养的构建,根据教师队伍中教师的特点,形成多元化、多类型的分类专业化培养政策,来引导教师队伍人才的深度培养,提升整体队伍力量。最终培养出一支高素质专业化、高素质善化、高素质“双师型”、高素质创新型的现代化新型教师队伍。
(二)强化保障,抓好“心药”助成长
《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强调了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并从战略高度来认识教师工作,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来抓。同时,要让广大教师从内心充满幸福感,从岗位事业上感受成就感;并能在社会中获取认可,产生荣誉感。因此,落实到教师队伍建设具体实践中,就得针对广大教师急忧相伴“心病”症状,拿出一服对症之药,做好教师队伍建设的后盾保障,应采取切实措施提升教师的地位待遇,使教师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真正解决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病痛。例如,在工作部署上优先满足教师队伍建设需要,加大经费、资源的投入保障,形成科学化、与社会发展同轨的教师队伍的薪酬待遇。另外,要在管理上优化教师民主参与权利。通过提升学校人员现代科学化管理制度,强调教师的主体地位,深化教师在学校管理中的知情参与权和表达监督权,保障教师参与学校决策的民主权利和合法权益。此外,也要注重教师队伍的心理健康,组建教师队伍的后勤保障“工会”,及时关注教师队伍中产生的情绪问题,加强他们的身心健康建设。此外,还要提升教师队伍中的职业尊严和荣誉感,加大落实教师表彰措施,例如,定期开展教师教研、教学成果研究工作,或是展开“金牌教师”竞赛活动。通过良性竞争来加强对教师的表彰和鼓励,带动教师队伍在职业荣誉感的加持下,向着良性发展前行,真正祛除教师队伍的“心病”,提升教师队伍建设的能动性。
(三)强化考评,激发“活力”促发展
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开展有效的教师管理和考评是激发教师工作的重要活力源泉。特别是在义务教育小学阶段的教师队伍的考评管理过程中,应当坚守衡量原则,以教育教学中教师的“德才兼备”为依据,相关联地制定合理化的考核奖惩和责任追究机制评定标准,并利用好现代化信息技术,来深化教师队伍建设的考评、晋升与监管。例如,依托现代化管理信息系统,打造“互联网+教师教育+学分制”的创新型现代统一管理平台,加强在职教师的绩效、师德、晋升、培训及信息化管理,通过现代化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信息化平台为媒介,来形成更长效的管理评定机制,能更好地引导教师队伍建设走向更现代化的管理,更科学地形成“管道型”的教师队伍优化通道。
(四)统筹监测,改进“病态”提成效
针对教师培训呈现的“病态”,需要从以下四方面入手改进。(1)国家需要牵头,成立教师培训计划小组,科学合理地制定教师培训计划项目,根据培训内容来定位不同的培训对象,培训时间要依据培训内容的多少进行制定,提升培训的效果和质量。(2)教师要根据意向、需求参与培训,并不是没有选择地全盘参与。如想提升教学方法的就参与教学方法提升的培训,想提升自身专业素养的就参加专业素质专题的培训。有针对性地参与培训,既满足了教师的需求,也能够减少培训的资金,有效提高资源的使用率。(3)要丰富培训的形式,改变原有的讲师讲、教师听的形式,利用现代计算技术,以线上结合的方式,既可以线上学习,也可以面授学习,还可以学校之间交流、举办讲座,真正将培训落实到位。(4)需要建立教师培训的质检机制,不能让培训只是培训。在教师参加完培训之后,及时参与培训的检测,根据测评的结果,对比检测指标和方法,决定是否让教师停止培训或者调整新的培训。质检机制的建立一方面能够让教师重视参与的培训,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质检机制反推培训项目当中存在的问题。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根本在于教师。“中国梦”的构筑更是与教师队伍的建设息息相关,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能更有力地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值得关注的是,由于长期以来积累的矛盾障碍,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也是一项艰巨工作,必须知难而进,攻坚克难,问题、办法两手抓,强化教师队伍建设中指导思想、待遇保障、民主权益、考评管理机制的创新,真正地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建设教育强国贡献核心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