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魏经学的“人才进退”问题

2020-12-02□丁

华夏文化 2020年3期
关键词:执政者经学士人

□丁 娟

东汉末年,战乱频仍。汉魏经学作为一种政治思想逐渐式微,与此同时,终极关怀问题成为了汉魏经学的重要内容。政治教化、中庸之道、民情、丧葬等问题成为了汉魏经学所关注的主要问题。汉魏经学的代表人物主要有郑玄以及王肃。郑玄是两汉经学的集大成者与终结者,是经学历史上著名的汉末鸿儒。刘备在担任徐州牧的时候,曾经拜访郑玄,蜀国君臣皆是郑玄经学支裔。王肃与父亲王朗不但同为曹魏官员,也皆是著名的经学大家。由于王肃家族与司马懿家族的联姻,王肃经学一度成为晋朝的主流政治思想。

由于郑玄经学终结了两汉经学,汉魏经学出现了玄学化的走向,如汉魏经学所讲的“中庸之道”吸收了道家以及《周易》的思想,认为“知进退”应该成为每一个士人君子的必备素质。汉魏经学认为,“人才进退”问题不仅仅是执政者所应该重视的治国理政问题,而且还应该成为每一个政治人才的自觉认识。在汉魏经学的语境中,“人才进退”问题主要指的是政治人才的出仕以及归隐。南宋的吕祖谦说:“人才进退系安危”。由于篇幅有限,笔者拟从政治人才的自觉认识的角度来谈一谈“人才进退”问题。

古往今来的人才都会面临一个是否得志的问题,千古诗圣杜甫都曾发出“文章憎命达”的感叹。许多人才都会觉得自己大材小用,且愤懑不已。汉魏经学进一步阐发了儒家传统的“时命”思想,认为一个人才是否能够得志取决于许多方面的因素,如才能的大小、才能的种类、人才的评价标准、上位者的推荐、国家的需要等等。而只有当一个人才同时满足以上所有这些因素的时候,他才能逐渐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所以,“进退问题”是一个人才终身都要面对的重要问题。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一个懂得“退”的人才才是真正的人才。而只有当一个人才“知进退”的时候,这个人才才能过从容的人生。

清代赵翼说:“人才莫盛于三国”(《廿二史札记》)。应该看到的是,汉魏时期独特的人才评价标准为其时的人才辈出提供了制度依据。东汉桓灵之世以降,汉代所实行的察举以及征辟等选拔人才的方法已经不能为东汉政府选拔出真正的人才了。汉代的察举以及征辟等人才选拔方法强调了人才“名”的重要性,但是人才的“名”与“实”在东汉末年出现了严重背离的情况。时人云:”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抱扑子》)由于汉末群雄争霸,人才成为各路政治势力谋求更多社会资源的重要筹码。以“名”取士的人才选拔方法被以曹操为代表的各路政治势力所批评。政府只有制定一个以“实”取士的人才选拔标准,才能选拔出更多的人才为国家所用。众所周知,“九品中正制”是魏晋时期主要的人才选拔制度,政治人才的政治才能被划分为从上到下的九个等次。政治人才本身的政治才能是有上流和下流之分的。而早在汉献帝建安年间,曹操就已采用“九品”之法选拔人才。“九品”之法打开了曹操“唯才是举”的视野,人才的才能与道德、家世共同成为了人才评价的重要标准。曹操为了广招人才,甚至主张选用一些“负侮辱之名,见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的人。

当时的掌权者认为,从政治实用性的角度来看,人才的政治才能是有质的差别的。人才的政治才能不但有上流与下流之分,而且政治才能的种类也是不同的。《人物志》一书是曹魏时期著名的人才品鉴著作。据最新的研究成果表明,此书为“九品中正制”提供了理论支持。在《人物志》的作者刘邵看来,人才政治才能主要分为德、法以及术三种,而大部分人才只具备德(德行)、法(制定法律制度)、术(庙算)其中一方面的政治才能。政治人才所具备的政治才能如道德也是有上流和下流之分的,而同时具备一流的德、法、术才能的人才是众才之隽。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伊尹、吕望(姜太公)即是同时具有三种才能的人。应该注意的是,这三种政治才能都指的是经事之才(能言能行),而不是指的专业人才。刘邵认为,一个人才能够具有哪种政治才能以及此种政治才能的大小都是由其先天禀赋决定的。后天的学习虽然可以使人才减少困惑,但是不能突破人才自己的先天禀赋。由此可见,统治者只有承认人才政治才能的种类以及大小是有质的区别的时候,才能真正做到以“实”取士。而当人才的实际才能与政府的人才选拔标准出现不一致的时候,人才可能就不会具备走向政治舞台的先天条件。“退”成为了这类人才的最好选择。

据《晋书》记载:“魏武好法术,而天下贵刑名(刑法)”。曹魏的人才聚集计划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人才基础。曹操个人的人才偏好体现了国家当时需要大量拥有法和术等政治才能的人才。三国时期,颍川地区许多处在较低阶层的士人作为谋士登上历史舞台。颍川谋士集团的智慧力量多次得到曹操的赞扬,可见只有当人才的政治才能与国家需要相匹配的时候,人才才具备建功立业的可能性。所以每一名人才都需要考虑一下自己的才能是不是国家所需要的政治才能。在曹魏官员刘邵看来,许多不具有先天禀赋的人,虽然可以从表面上学习一些国家所需要的政治才能,但是这样一种所谓的政治才能是不会有效验的。在汉魏时期,当人才的政治才能与国家的人才选拔标准相符合的时候,上位者的推荐是其能否走向仕途的重要因素。子曰:“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论语·子路》)在上位者只有拥有一颗推贤之心,才能为国家选拔出更多的人才。汉魏经学认为,只有当统治者以仁义教大臣的时候,大臣们才能够向国家推荐贤能之人。应该注意到的是,上位者本人政治才能的种类决定了他能够发现何种种类的政治人才。上位者只能发现与自己具有同样种类政治才能的人才。如具有道德教化才能的上位者只能发现具有“德”这种政治才能的人才,而不能发现具有立法以及谋略等政治才能的人才。只有一流之才的上位者,才能发现各种人才。所以,“时”对于政治人才走上政治舞台非常重要,而当没有上位者推荐自己的时候,“退”仍是士人君子好的选择。君子虽然处于贫困之地,但是仍然不能忘记积极修身以待其时。《中庸》曰:“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君子正是因为可以践行中庸之道,才可以恒居平安之地。而当时机来临之时,士人君子才可以登上政治舞台。

汉魏经学认为,执政者治国理政的目的是为了化育万物,以顺天道。而执政者只有使贤者在位,才能生民、利民。只有贤能之人,才能利用国家的各项制度,造福一方百姓。《周易》曰:“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正是因为人才才能的大小和种类是不同的,所以统治者应该根据人才才能的大小以及种类的不同量才授官。而只有当政治人才的名与实相符的时候,统治者才真正践行了“天人合一”之道。而由于政治人才名不副实的事情时有发生,国家需要建立官员考核制度以及各类监察制度。汉魏经学主张为官者应该为国分忧,而不应该尸位素餐。“‘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言不胜其任也。”《周易》认为,当政治人才的才能不能够胜任国家所分配的官职的时候,政治人才就会引祸上身。所以政治人才应该对自己的才能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当政治人才认识到自己“德不配位”的时候,就应该主动提出辞职。针对国家所面临的一些问题,为官者有义务向执政者提出一些建议。汉魏经学认为,政治人才在向执政者提建议的时候,应该用一种比较委婉的方法:“三谏不从,遂去之,故君子以为得君臣之义也。”(《春秋公羊传·庄公二十四年》)当政治人才认识到自己的谏言不再被执政者所采纳时,应该辞官回家。

综上所述,一名合格的政治人才应该知进退。 子曰:“吾志在《春秋》,行在《孝经》。”(《孝经纬》)在汉魏经学看来,《孝经》应该成为人才进退的总原则。士人君子只有首先在家尽孝,才能继而为国尽忠。而士人君子只有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才能真正做到忠于国家。而当自己的政治才能不能被社会所承认的时候,士人君子应该退而孝顺父母。严守道德底线应该是士人君子安身立命之本。

猜你喜欢

执政者经学士人
评《明初经学思想研究》
日本经学史著分期分派说述评
规执政
Contents and Abstracts
经学与当代中国
文献视域中的中国古代“行乐”观念及园林行乐生活
反腐败:“重点查处”≠“只能查处”
《续夷坚志》对《夷坚志》在内容上的继承
地域学研究的几个基本问题
浅谈科学发展观与战略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