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蟳埔女头饰文化传承研究

2020-12-01陈祖英洪文生

地域文化研究 2020年1期
关键词:簪花发髻头饰

陈祖英 洪文生

马克思在《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中指出:“在野蛮期的高级阶段,人类的高级属性发展起来了。”早在新石器时代,人们就开始用簪来固定发髻,在头上插戴梳篦为饰;自汉代始,将鲜花插在头上已是一种非常普遍的民俗现象。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插梳和簪花风气渐渐减弱,现在已经很少有人以梳子或鲜花为日常头饰了。当笔者初到福建泉州的蟳埔村,看到无数头戴鲜花的蟳埔女时,惊叹之余不禁好奇,是什么原因让蟳埔女直到今天还保留着这种传统头饰?这种头饰具有什么样的意义和价值?卢新燕的《福建三大渔女服饰文化与工艺》,童友军、卢新燕《福建三大渔女之——蟳埔女头饰文化的解读》,欧阳端凤《中西融合的头上花园——蟳埔女头饰的文化溯源与符号解读》等著作对蟳埔女头饰文化的造型特征、文化内涵等进行了描述和分析,但对于蟳埔女头饰文化传承了什么、怎样传承和发展的问题,还有可探索的空间。本文拟从日常生活视角探究蟳埔女头饰文化的传承问题,并思考女性在传承传统文化中的独特作用。

一、蟳埔女头饰文化的特点

蟳埔女生活在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东海社区的蟳埔村,是福建三大渔女(惠安女、湄洲女、蟳埔女)之一。蟳埔村地处泉州晋江入海口,是旧时泉州“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一个重要港口,主要以渔业捕捞和滩涂养殖为主。在这种独特的自然和人文社会环境的影响下,蟳埔女形成了独一无二的头饰文化。

蟳埔女头饰最主要的特点是盘头插花,或说“戴簪花围,插象牙筷”。大致可以这样描述:蟳埔女从小开始留头发,十三四岁起将秀发梳在脑后,梳之前用手沾着茶油或芦荟汁轻轻涂抹在乌丝上,以使盘的头发光洁且不易松散。将长发在脑后梳成一串不分股,系上红头绳,螺旋团结于脑后盘成一个同心圆发髻,髻心插上一支象牙或塑料筷子来固定。以螺旋团发髻为中心戴几串花环,花环是用麻线将四时鲜花的花苞或花蕾串成的环,少则一二环,多则六七环,一环比一环大地戴在脑后,俗称“簪花围”。接着在髻心周围,左右对称地插上几支色彩艳丽的绢花、鲜花或塑料花,这些绢花、鲜花也是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比较常见的有白色或黄色的素馨花、茉莉花、含笑花、玉兰花和菊花等。远远望去,蟳埔女的头饰犹如春意盎然的小花坛,芳香美丽,十分养眼。有的蟳埔女会在发髻上插上金的或银制的发钗或半月形梳子以及各种制作精美的银针、金簪等首饰。有的蟳埔妇女还会配上一对金制的状如问号又像鱼钩的耳环,耳环能分辨出蟳埔女的辈分——未婚女子耳环不加耳坠;结了婚的女子需在丁勾耳环下加耳坠,特称“丁香坠”;上了年纪的妇女则戴“老妈丁香耳坠”。耳环随着人体活动而轻微颤动,在阳光下闪闪发光,颇具特色。蟳埔妇女进城做生意、拜佛,或喜庆之日列队上街,个个生龙活虎,鲜艳婀娜,漂亮至极。面对如此花团锦簇的“移动花园”,无论是专家学者还是行者游客都情不自禁地按下快门,定格这份美丽;文学家们更是文思泉涌,情真意切地抒发着对蟳埔女头饰的欣赏、对勤劳蟳埔女由衷的赞叹。

蟳埔女头饰有日常与节庆时限,即“便”饰与“盛”饰之分。在日常生活中,蟳埔女多着“便”饰,在梳好的“螺旋髻”中心处插一根白色象牙筷,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现有材料,随意地插上一两朵花或戴一两串花环。在妈祖天香巡境或其他重要日子,蟳埔女的头饰成了名副其实的“流动花园”。除了梳髻插白色象牙筷外,蟳埔女会戴上三五串不同颜色的花环,别几朵独枝花;还要插上玳瑁头梳、钗仔针、铳针等黄金饰品,耳垂上晃动的是符合年龄身份的耳坠。可以说妈祖诞辰等重大节日活动正是蟳埔女“盛”饰的展示会,人们把最好最漂亮的头饰佩戴出来,展现自己的美丽与自信,互道节日的快乐与喜悦,头饰在这时更充分地显现出强烈的节日气氛和典型的地方特色。

二、蟳埔女头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蟳埔女头饰是个多元复合体,头饰的子元素如簪、花环、耳环、梳、钗等不仅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特点,而且保留着鲜明的传统文化元素,可说是中国头饰文化的一个缩影。

(一)发髻与笄、簪、钗:发髻是将头发挽束起来盘在头顶或垂在脑后的一种发式。相传我国古代燧人氏时期就已有“妇人束发为髻”①(南朝·陈)徐陵编,(清)吴兆宜注:《玉台新咏笺注上》,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27页。了。那时的人们为了便于劳动、狩猎或从事其他活动,可能将披散的头发编起来束之于顶,便产生了发髻。据考古发现,新石器时代中原一带的居民束发挽髻已相当普遍。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勤劳智慧的先人们在生活实践中,用不同的方式去挽束、盘绕自己的头发,创制出式样繁多、仪态万千的发髻样式,并赋予各种不同的名称。如秦汉时有椎髻、垂云髻、飞仙髻、堕马髻等;魏晋南北朝时期有灵蛇髻、芙蓉髻、飞天髻、盘亘髻等;唐代有螺髻、双螺髻、半翻髻、回鹘髻等;宋代有同心髻、流苏髻、朝天髻等等。虽然经历了辽金元清这些以少数民族主政的朝代,但妇女束发或辫发挽髻仍十分普遍。伴随着近代社会风气的变化、剪发风潮的影响以及20世纪30年代烫发、染发传入中国,历史悠久的发髻才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不再成为主流发式。

比照《中国服饰名物考》中的发髻样式介绍与图片,蟳埔女盘的发髻与唐代的螺髻、宋代的同心髻不完全相同,可能保留的是清代闽南、福州一带常见的田螺髻发式。这种发式干净利落,一方面方便蟳埔女常年在海边劳作的生活,另一方面,盘发是已婚妇女的标志,婚后的蟳埔阿姨,将长长的头发一圈圈地盘在脑后挽成发髻,代表着夫妻两个紧紧相依、不离不弃、永结同心、百年好合的美好寓意。蟳埔女不仅保留了传统的发髻样式,更传承了发髻所蕴含的社会文化意义。“髻”有“继”的寓意,也有“系”的含义,因此,古代女子梳髻象征成年后嫁人生子来维系家庭的命脉。笔者于2014年11月14日在蟳埔村调研,村妇女主任自豪地说,村里没有离婚现象,到目前为止一起离婚案都没发生过。还讲了一个她亲戚的故事:结婚那天因为新郎到台湾去了没有回来,新娘就和一只公鸡拜堂了。后来新郎一直没回来,新娘子直到逝世还是孤身一人。

发髻是需要簪来固定的。《辞海》对簪的解释为:簪,古人用来插定发髻或连冠于发的一种长针,后来专指妇女插髻的首饰。“簪”在战国以前称之为“笄”,是我国古代不论男女都常用的一种发饰。据考古证明,在新石器时代,笄的使用已非常普遍。“最初的笄,其基本形态呈锥或长扁条状,顶端粗宽而末端尖细”,①胡天霞等:《中国古代笄的设计表现及其发展》,《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基本能满足固发功能。笄的制作材质由最初的竹木、骨、角、石、玉发展到后来的铜笄、金银笄等;笄的设计则更加精美,到商周时笄不仅是固发用具,更成为头部最主要的装饰品,出现了笄身与笄首的分开制作,将笄首设计成夔形头、鸟形头、圆盖头、鸡形头等,笄身插入笄首合装后使用。秦汉后,用金玉材质制作的簪,花样日渐繁多,既有把簪首加工装饰成龙凤、麒麟、燕雀、飞蝶等动物形发簪,也有梅花、菊花、芙蓉花等花顶形发簪。到明清时期,发簪无论在造型、工艺还是纹饰上,都达到了一个空前的水平。但蟳埔女却用简单的象牙筷来固定发髻,与远古时期骨笄的基本形态十分接近。正如学者指出的,蟳埔女头饰上的“象牙笄”的传统能保留到现在,也算是全国独有的“活化石”。②童友军、卢新燕:《福建三大渔女之——蟳埔女头饰文化的解读》,《贵州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

古时笄除了束发以防发髻松散外,还有一个用途是系冠的需要。古时冠的两侧通常开有小孔,冠戴到头上后,用笄从孔中穿透发髻,使冠固定在头上。《释名疏证补》曰:“笄,系也。所以系冠使不坠也。毕沅曰:士冠礼有皮弁笄、爵弁笄。郑注:笄,今之簪也”。③(东汉)刘熙撰,(清)毕沅疏证,(清)王先谦补:《释名疏证补》(4),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154页。唐贾公彦对《仪礼·士丧礼·疏》云:“凡笄有二种:一是安发之笄,男子妇人俱有,即此笄是也。一是为冠笄、皮弁笄,唯男子有而妇人无也。”④《仪礼注疏》卷35,《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130页。用以固髻的发笄,在安插时比较随意,可以平直插也可以倾斜插,只要将发髻绾住即可。用以系冠的笄受冠体上小孔的限制,只能横着插。因此,这种发笄也称“衡笄”,“衡”通“横”。不过,古代的女子一般不戴冠,男子需有一定的身份才戴冠,但蟳埔女因为滩涂养殖常需下海劳作,她们下海时常戴着竹编的斗笠以遮阳光和雨水,象牙筷横插发髻,正好起着支撑固定竹笠的作用,与古代男子固冠之笄有异曲同工之妙。

笄虽是古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簪发工具,但在幼年时期是不用笄的。根据《礼记·内则》云:女子“十有五年而笄”①(元)陈澔注,金晓东校点:《礼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第334页。,姑娘15岁,到了可以出嫁的年龄,要行笄礼,用簪子把头发盘起来,改换发式,表示成年。蟳埔女发型和头饰按年龄不同也有不一样的讲究,小女孩梳羊角辫,长到十三四岁或十五六岁就可以盘头发梳髻,相当于成人礼。现在蟳埔村的年轻姑娘已经很少盘头发了,但值得庆幸的是节庆活动期间,不论年幼老少,哪怕是接续假发都会梳髻插象牙筷,将传统头饰文化传承下去。

与笄、簪相类似的是“钗”。古人往往笄、簪互称,今人则往往簪、钗混称。钗是古代妇女用来插定发髻的一种双股长针,它是在簪的基础上发展演化而来的。从考古发掘的实物分析,中国妇女普遍使用发钗是西汉以后的事情,历经唐、宋、元、明、清,直到今天,发钗在女性的头饰中仍占一席之地,现代女性挽发、盘发用的发夹即是由发钗演变而来的。

由于蟳埔女多数是用象牙筷固定发髻,其他的簪或钗作为装饰仍保留传统遗风。在重大节日里,蟳埔女喜欢在田螺髻上半部分插饰各种各样的黄金发簪或发钗。最具地方特色是蟳埔女必备婚妆之一钗仔针,用黄金打造,钗头由两只蜜蜂、一只蝴蝶、一弯月牙组成,寓意蟳埔女像小蜜蜂一样十分勤劳,披星戴月地辛勤劳作,蝴蝶则预示生活美满、爱情甜美、福禄吉祥。蟳埔女成家当上奶奶后,钗仔针上的月牙会换成满月,寓意子孙满堂。如果蟳埔女成为太奶奶辈,就可以佩戴形似权杖的铳针,也是由黄金打造的,铳针表示在家辈分高,受子孙尊敬,会一直戴到过世。

(二)簪花:簪花即在鬓发或冠帽上插戴花朵,这是古代的一种妆饰风俗。自汉代开始,鲜花簪首为饰是一种非常普遍的民俗现象。汉代以降,簪花之风经久不衰,魏晋南北朝时期,受脱俗为仙世风的影响,人们崇尚自然,发髻插花成为的人们一种日常装饰。到了唐代,人们常以茱萸、石榴、芍药、梅花、杏花等鲜花插在发髻或头上作为日常装饰。宋朝时不论官员、文人墨客,还是寻常百姓,在家居生活中总是随行就市,买几朵应时盛开的花卉插在头上。由于鲜花受季节限制,不可能随时都能买到,而且鲜花在应景之时价格较高,宋朝市场还出现了用罗绢、通草等制成的假花,因所作假花几可乱真,故名“像生花”,可见簪花习俗之盛。元明时期的簪花之风依然如故,但到清代时,民间风俗渐变,男子不再簪花,但妇女簪花之风仍很盛,除了各色鲜花外,由于制作假花的材料增多,技术更为精湛,各类绢花、绸花、绒花、珠花等也插在头上,与乌发相映生辉,达到美饰的目的。

历代所簪戴的花朵,以色彩鲜艳者为尚,所簪之花的品种有茱萸、菊花、梅花、茉莉花等。簪花方式也多种多样,男子所簪花朵,以插在两侧居多,特别是宋代以后,通常将花朵插戴在帽子上,俗称“簪戴”。而且男子多在喜庆之日如重大典礼、喜庆宴会、娶妇成亲、中举入仕等场合簪花。女子通常在发髻顶部簪戴一朵大花,也有将花朵簪戴在鬓角,或簪一边,或簪两边,谓“鬓边花”。将花朵排列成行,绕髻一周,也是女子常见的簪花方式,俗谓“绕髻妆”。我国现存最早记述岭南植物的书籍《南方草木状》中有这样的记载:“耶悉茗花、末利花②耶悉茗花即素馨花、末利花即茉莉花。皆胡人自西国移植于南海,南人怜其芳香,竞植之。陆贾《南越行纪》曰……此二花特芳香者,缘自别国移至不随水土而变,与夫橘北为枳异矣。彼之女子以彩丝穿花心以为首饰。”①(晋)嵇含:《南方草木状》(影印本),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9年,第11页。梁章隐《咏素馨花》诗云:“细花穿弱缕。盘向绿云鬟。”②(清)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第942页。茉莉花古称“柰花”,原产印度、伊朗、阿拉伯诸国,早在汉代已由西亚传入我国。杨慎《丹铅总录》云:“《晋书》都人簪柰花,云为织女戴孝是也。则此花入中国久矣。”③(明)杨慎撰,王大亨笺证:《丹铅总录笺证》(上),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3年,第153页。翻阅着这些历史记载,联想着蟳埔女喜欢戴的素馨花、茉莉花及簪花围,虽然没法证明它们之间的直接承继关系,但蟳埔女的簪花习俗保留了中国古代妇女头饰的遗风应该是不会错的吧。走在蟳埔村那条狭窄的街道上,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个“流动花园”:不管是白发苍苍的老奶奶,还是腿脚勤快的中年妇女,个个头上都戴着花环,插着鲜花。哪怕是极为简化没戴花环的头饰,花是不能不戴的。没有鲜花,一两枝塑料花也一定会插在发髻上,彰显着蟳埔女独特的美。

关于蟳埔女簪花习俗的由来,另有研究者认为是阿拉伯人的风俗。理由是元朝灭宋后,阿拉伯人、泉州提举市舶司蒲寿庚之兄蒲寿晟将泉州云麓村开辟为他的私家花园,从他的故乡阿拉伯和西域移植素馨花、茉莉花等各种奇花异木,将盛开的鲜花赠送给邻村的蟳埔女簪戴,逐渐形成蟳埔女发髻簪花的习俗。对于这个论断,泉州海交馆研究员李玉昆查阅了元明时期有关阿拉伯民俗的记载和对宋元时居住在中国的阿拉伯妇女服饰的描写,均未发现有簪花围的记载,认为难以令人信服。笔者也认为单凭所插之花有来自阿拉伯或西域的素馨花和茉莉花而推断说蟳埔女簪花围是宋元时期阿拉伯人遗留下来的风俗难以服众。

(三)梳:中国是个注重礼仪的国家,人们对自己的仪表容貌十分重视。为保持长发整洁不乱,梳篦是古代男女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在古人手中,梳子除了梳理头发的实用功能外,在新石器时代发展成一种饰物,形成头上插戴梳篦为饰的习俗。唐代时插梳篦是一种十分盛行的风尚,插梳的数量明显增多,从原来的一把增加到几把,梳子也有了大小之别。唐代梳篦在制作上更为精巧,选材也更为丰富,有金篦、银篦、玉梳、象牙梳、犀角梳篦等。唐人插戴梳篦的方法有髻前一梳横插或一上一下两梳对插,有左右两鬓各插一梳或髻前髻后两鬓同时插数把小梳。宋代插梳仍非常流行,所插梳篦以长为美。元代以后,插梳风气渐渐减弱,随着妇女髻式的变化,插梳习俗也逐渐消失。如今,除部分少数民族有梳饰习俗外,已很少有人以梳子为饰了。

蟳埔女不仅保留插梳习俗,而且还形成了当地独有的特色。泉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蟳埔女习俗代表性传承人王勇跃告诉笔者,蟳埔女最常见的插梳是玳瑁梳,玳瑁是一种中药,用来梳头可以行气活血防脱发,使头发乌黑发亮。这玳瑁梳是蟳埔女自小便开始戴的,待到出嫁时,母亲再让工匠在梳背上镶上黄金制成的精致图案,作为蟳埔女必备嫁妆之一。此外,蟳埔女插梳的造型以半月形、鱼形或波浪形较多,梳子上绘有蝴蝶纹、鱼纹等纹样,彰显独特的海洋文化气息。

(四)耳饰:早在新石器时代,古人出于美的追求,不分男女地在自己的耳垂上穿孔,悬挂耳饰。后来人们赋予穿耳饰另一层含义,汉刘熙《释名》载:“穿耳施珠曰珰,此本出于蛮夷所为也。蛮夷妇女轻淫好走,故以此琅珰锤之也。今中国人效之耳。”①王国珍:《〈释名〉语源疏证》,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年,第170页。可见在刘熙生活的时代,穿耳挂耳饰不再以装饰为重,而成为提醒女性自我珍重,自我检点的工具。从此,中原地区的汉族男子便不再穿耳,妇女穿耳大多也被迫而为。因此六朝及隋唐时期的汉族妇女都不怎么崇尚穿耳。直到宋代,穿耳戴饰在汉族妇女中盛行,并一直流传,直到现代化的今天,仍有很多妇女喜欢穿耳戴饰装扮自己。只不过现代耳饰的形制和材料更加丰富,制作技艺更为精湛,女性佩戴耳饰有了更多选择。

蟳埔女佩戴的耳环却有着一致的形制, 耳钩是每个蟳埔女一生中必须要佩戴的首饰,但每个阶段佩戴的样式有所不同。出嫁前佩戴的,是圆形耳环。待到出嫁之日,母亲会为女儿准备丁香耳钩,换下做姑娘时的圆形耳环。王勇跃告诉笔者,丁香耳钩,在当地人看来像一对灯笼形状,“灯”与“丁”闽南语同音,寄托了母亲希望女儿为夫家尽早添丁的寓意。待到当了奶奶后,佩戴的耳钩要换成上半部分呈圆形状、下半部分雕刻细致素馨花图案的耳钩,寓意子孙满堂,团团圆圆。根据习俗,这耳钩也不能随便换,得挑好日子,由长孙在他16岁的成人礼上亲自为奶奶戴上。可见,蟳埔女的耳饰,除了装饰作用外,还起到传承儒家家庭伦理文化的作用。

三、蟳埔女头饰文化传承分析

第一次看到蟳埔女的“头上花园”时,就惊叹于它的美丽。在看完《中国头饰文化》及相关的资料后,笔者更是深深体会到蟳埔女头饰文化的厚重底蕴。但是什么原因让蟳埔女在各类时尚发型唾手可得的今天,仍保留这独一无二的头饰传统呢?

(一)日常生活的审美化

笔者询问蟳埔女为什么喜欢梳髻插花?多数回答是好看,认为头发插朵艳丽的花,人会显得更精神。蟳埔女除了下海劳作戴竹笠或包红头巾时没法插花外,其他时间总要插上一两朵花或戴上一两串花环,头上簪花是她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笔者在村里见到最多的情形是蟳埔女坐在一堆海蛎前剥海蛎肉:只见她们娴熟地用小刀将海蛎壳撬开,轻轻地将海蛎肉拨进脚边的桶里或盆里。蟳埔女要撬的海蛎不是一斤两斤,而是几十上百斤,不是撬一天两天,而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撬。剥海蛎肉既没有捷径也没法取巧,只能是一只一只地撬。看着头戴五颜六色簪花的蟳埔女坐在一堆堆暗灰色海蛎前劳作的画面,想到蟳埔女服饰传承人黄晨提到以前蟳埔女衣服布料多是自己织自己染,主要是蓝衣黑裤,再联想到蟳埔女滩涂养殖的淤泥地,发现蟳埔女劳作的环境以暗灰色、灰黑色为主。而插在蟳埔女头上的鲜花,则随时点缀着这片广阔的土地,不仅增添了无限生机和活力,而且黄色红色的花朵与暗灰的海蛎壳灰白的海蛎肉同框也极为和谐。更别说在茫茫大海上捕鱼返航的亲人们,无论满载与否,看到岸边娇美的鲜花和如鲜花般美好的人儿在等待他们平安归来,是怎样的一种视觉感受和愉悦心情呀。

美国学者亚历山德拉·斯托达德在《雅致生活》中写道:“人生是百无聊赖还是充满活力,其中的区别在于日常生活能否使人心情爽朗,而日常生活如何升华成为一种更为充实的人生体验,则取决于其细微之处能否令人愉悦。”①[美]亚历山德拉·斯托达德著,曾淼译:《雅致生活》,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第10页。蟳埔女在重复单调的养海蛎剥海蛎肉卖的日常生活中,将鲜花引进日常生活,不仅给自己带来美的享受,愉悦了自己的身心,也给家庭和整个渔村环境带来了活力。可见,蟳埔女头饰文化一方面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另一方面是对生活环境的创造性美化。正是由于蟳埔女把梳髻簪花日常生活审美化,内化于心外化于形,才能将这种独具特色的头饰文化传承下来。

如今,虽然30 岁以下的年轻蟳埔女,因为时代的发展和工作学习环境的改变,已很少再像她们的长辈那样天天盘发,日日插花了,但家里都备有梳髻的首饰,每逢重大节日活动,依然是一个个的把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而且像妈祖诞辰、妈祖巡香这样的活动,不仅村里所有年长年幼的蟳埔女及嫁进蟳埔村的媳妇都要着梳髻插花,盛妆出行,附近的金崎、东梅、后埔等村的女性也应邀参加活动,梳髻簪花而来,扩大着蟳埔头饰文化的影响。

(二)区域文化的象征

美观实用的蟳埔女头饰因蟳埔女经常去泉州市场推销海鲜而被视为一种招牌或商标。蟳埔三面环海,地处晋江入海口,咸淡水在此交汇,使这里繁衍的各种海鲜体大生猛,肉肥膏嫩,成为泉州人心目中首选的海产品。不管是滩涂养殖、还是出海捕捞回来的海鲜,都是蟳埔女分类洗净挑去海鲜市场销售。有经验的泉州人总能根据蟳埔女独特的头饰找蟳埔女买海鲜,蟳埔女的头饰打扮恰好成为蟳埔海鲜最灵动的金字招牌。

蟳埔还有一个特殊的习俗,即以簪花为礼。谁家有婚事、大寿、满月等喜事,主人就要准备成百上千串的花环,代替喜帖的报喜方式连同喜糖等一起打包赠送给村里的亲戚街坊,而且送花环数量的多少还代表着人与人之间的远近亲疏。关系亲密的多送,关系一般的则少送。让笔者想起宋代帝王将花赏赐给君臣的历史,皇帝赐花百官,往往根据官员身份和地位的不同,不同场合的赐花内容也有区别,看似平淡的花朵被统治者烙上了等级的尺度。蟳埔女以花为礼,则清晰地反映了中国乡村社会的差序格局。

蟳埔女头饰这种在外部交易时被视为一种“商标”,在内部对簪花围包含的喜庆意义的认同,成为区域文化的象征,也是蟳埔女头饰得以传承的原因之一。

(三)经济上的独立自主

蟳埔女头上的簪花不是自己栽种,而是从附近的云麓村购买。整个蟳埔村每天都有很多人戴花,平常比较要好的伙伴会互相赠送,逢妈祖巡香、家有老人寿诞、孩子满月、结婚等喜事更是一定要戴花,再加上以花代礼,花环的需求量非常大。云麓村卖给蟳埔女的花环并不便宜,现在一串是十几元,三串花至少要五六十元。据说20世纪70年代末,蟳埔女买花的钱和全村购粮的费用差不多,也和买煤炭的钱相差无几,可见蟳埔女戴花是一笔很大的花销。可是,蟳埔女哪来这么多钱来装扮自己呢?已退休的郭书记告诉笔者,蟳埔以前的海洋资源比较丰富,海产品的产量很高,出海几个小时就能赚到钱,所以蟳埔村向来比附近几个非沿海的村落富裕。说20世纪七八十年代,外边三个信用社的存款还不如我们这边一个临海信用社。但蟳埔女是家里的“财政部长”,蟳埔男人只负责到海上捕鱼及将打捞回来的海鲜卸下渔船,蟳埔女不仅要照顾家庭做家务,还要讨小海、卖海鲜。蟳埔女去市场贩卖的海产品既有她自己讨小海所得,也有她丈夫出海归来的海产品,钱自然也在女性手中。蟳埔女掌管着家里钱财,家里的一切事情也都由她来做主,小到家里日常柴米油盐的开销,大到红白喜事、建房子、造船等,因为钱在女性手上,丈夫要造船先要找蟳埔女拿钱。正是由于蟳埔女在经济上的独立自主,客观上允许她们能顺从自己的审美需求,一直保留着梳髻簪花的习俗。

蟳埔村妇女主任还告诉笔者,以前因为村里的经济较周边村庄富裕,所以村里的女孩子一般不外嫁。姑娘出嫁时母亲要准备三件必备的黄金嫁妆:玳瑁梳、丁香耳钩、钗仔针。丁香耳钩和钗仔针是黄金打造的,玳瑁梳是梳背上镶黄金制作的精美图案,价格都不菲。蟳埔女还会到王勇跃的蟳埔饰金店购买中意的金钗、金花戴在头上,装扮自己。从另一个角度说,正是因为蟳埔女长期以来对传统头饰的装扮需求,维持着王勇跃的蟳埔饰金店兴旺至今。

结 语

有材料指出,蟳埔女头饰文化经历了东晋以来的孕育期,宋元时期的转型期,清末民初的成熟期,以及新中国成立至现在的兴衰更迭的曲折发展期。悠悠千余载,蟳埔女头饰在蟳埔女独立的经济能力、自主的审美追求以及头饰所形成的蟳埔海鲜商标等综合作用下,通过内化于心外化于形的日常梳妆,以花代礼、准备玳瑁梳、丁香耳钩、钗仔针三件必备嫁妆等民俗规范和参与妈祖诞辰等民俗活动传承了下来,既保留了诸多传统文化元素,也呈现了多样性的地方文化色彩。

头饰文化是人们从赖以生存的自然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所提供的材料中创造出的,是一个民族或族群审美心理、文化崇尚、风俗习惯、经济模式等诸多方面的外在集合体。自古以来,男女头饰在样式、质料、色彩、纹饰上就有着明显的差别。男子头饰总体上要逊色于女子头饰,不仅种类不如女子的复杂多样,纹饰考究但不精细华丽,而且色彩也不若女子的明快丰富。放眼蟳埔村,蟳埔男性的发式根本没有了早期传统头饰文化的痕迹,而蟳埔女则在她们的日常生活中,时时演示着传统头饰的美丽,刻刻提醒着传统头饰文化的丰富。从头饰文化来讲,女性在保留和传承传统文化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猜你喜欢

簪花发髻头饰
置胆插花馨 尊觚花器与簪花内胆
浅析古代男性簪花风俗
脑洞大开的国画,这么high!
汉服美人独家
头饰类恐龙
石榴
“帽子展”
西班牙流行止痛头饰
情人节浪漫盘发
宴会簪花闲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