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课程理念下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探讨
2020-11-30许迪辉
许迪辉
【摘要】小学高年级的语文教学,不同于低、中年级教学,在这一时期的学生处于小学和初中的度过阶段,应该要发挥这一阶段的作用,更加注重学生自主性的培育,让学生更好的进入到学习中。提升小学高年级的语文教学的效果并不是一下子就能够达到目的的,而是要要长期的时间累积来逐步的提升。在小学的语文课堂上,老师要让学生成为课上的主角,发挥学生的个性和特点,从书本出发,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改变落后的教学思想,才能够有效的提升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
引言
教育进行创新以来,全国小学的语文教学发生了很明显的变化,取得了很多突破,出现了空前未有的新局面。这就要求小学的语文教师在教学的环节中,选择合适的高效的教学手段,并且随着教育的变革,不断改进自身的讲课方式。让学生的水平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老师的作用非常重要,老师如果选择了错误的方法就会严重影响到课上的讲课质量,从而影响到学生的成长。小学的语文老师要制定合理并且适当的目标和讲课的方法,并在上课时熟练的运用,使讲课的时间得到最大化的利用,给学生带来更有用的内容。
一、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新课改开始实施以前,小学语文的教学环节中,一直使用的是“填鸭式”教学,并且长时间都没有得到完善和更新,特别是到了小学五六年级这个阶段,语文的教学就慢慢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说课堂教授的效果低下,教学的状况得不到有效提升,教学环节乏味等。再加上老师的教育思想僵化,老师仅仅把语文书上的内容教授给学生,而且没有关注学生对这些内容的了解程度,因而使学生在学习环节中感到没有乐趣。同时,由于老师教学的方式也比较单一、死板,因而学生对老师的讲课就显得很厌倦,甚至是憎恶。在这样的模式下,老师一直在讲课,完成学校的任务,而学生也只是被强迫的接受知识,并按照背诵的方式来掌握所学的知识,这就使得小学的语文课堂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二、基于当前教育理念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的途径
2.1培育学生良好的阅读方式
阅读能够使学生得到更多的知识,这对学生今后的学习来说具有重大的意义。因此,良好的阅读技巧能促使学生的阅读,并对阅读产生乐趣。在对学生的阅读技巧进行培育时,应注重科学阅读方法的培育。比如说,在对学生的阅读进行指导的过程中,老师应让学生具备对所读内容进行勾画、记录、多看、写读后感等习惯。让学生把自己读不懂的部分画出来,对关键词和优美的句子进行记录,并对自己记录的内容进行反复的翻看,并在阅读之后写读后的感受。这一习惯的具备,能够让学生更好的吸收知识,提升阅读的效率,进而扩充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积累。
2.2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
根据新课改的教育思想,在小学高年级的语文课堂教学环节中,老师必须在上课时创造适宜的教育情景,并以此培养学生的学习乐趣与主动性。在上课的时候,通過设置问题情景和教育情境能够给学生以视觉上的直接影响和体验,这样的讲课模式对于小学的语文教育有着十分关键的影响和意义。在小学高年级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大部分的内容都是以文字为主,复杂的文字会让学生在学习环节中产生极大的厌倦心理。因此,为了改变这一乏味的上课状态,让教学变得更加具有活力,就必须创造适宜的课堂情景,从而调动出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与积极性,使学生可以从实际的学习情景中掌握到语文基础知识,这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读书体验,还可以极大地提高语文课堂的教授效果。例如,对于讲述描写人物的课文,老师可通过课文中人物的神情、言语和动作使学生通过分角色表扬的方式来模仿和表现,从而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具体体会一些人物的特点。而对于问题情景,老师可以根据文章的内容提出一些非常有趣的问题来激起学生好奇的内心以及学习的乐趣,从而让学生能够集中自己的注意,并通过自己的思考来分析和处理问题。另外,老师在教学环节中还要注意让学生学会合作,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处理现实问题的能力。
2.3开展实践教学活动,促使学生发挥作用
当前教育的理念下,在小学的语文教授环节中,越来越注重对学生实践水平的培育,这已成为衡量老师教与学生学质量的基本指标,当然也是促使学生发展的必要途径。为此,实际的语文课堂教授环节中,老师需要设计更具实践的课上活动,比如在学习《家乡的风俗》的时候,针对不同地区的人们的风俗,老师就可以激励学生在生活、互联网及调查活动中去寻找一些资料,找寻资料结束之后,给予学生充分的交流与沟通的时间。相信通过将文章的内容与实际的生活联系起来的教育手段,学生定会充分意识到语文内容与生活之间的密切结合,从而具备每次下课找寻一些资料及知识的习惯,促使学生更好的发展。再如在学习习作例文《风向袋的制作》的时候,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工具,让学生把制作风向袋的过程进行演示,并做好相关的记录,之后激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既能够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更好的掌握这次习作如何去写,又能够发挥出学生的联想及创新意识,能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与内心的信心,促使学生们的个性和特点得以更好的发展。
结语:基于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当前教育理念给小学学生语文教学的开展起到了指导的作用。在该种理念下,培育学生良好的习惯和学习的乐趣,对其语文的学习具有促进的作用。同时在老师开展实际教授的环节中,充分利用最新的资源,不断更新讲课的方式,对激起学生对语文的学习乐趣和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陶康平.新课程视域下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有效性教学路径探究[J].语文世界(老师之窗),2020(Z2):154-155.
[2]朱晓佩.探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有效性教学策略[J].课外语文,2019(30):83+85.
[3]郑恩标.探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有效性教学策略[J].考试周刊,2019(6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