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藏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爱国主义情感的渗透
2020-11-30余学萍
余学萍
【摘要】与其它学科相比,语文这门以语言为核心的学科,在进行德育教育时有着先天优势,尤其是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情感。西藏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针对藏区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有着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目前的教育水平仍然有待提升。本文主要介绍了在语文教学与爱国教育相结合的几点措施。
【关键词】藏区教学;初中语文;爱国教育
引言:
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文章题材多样,都是编者精心编排的优质文章,其中有很多内容都蕴含着爱国思想,如内涵深刻的杂文、能够深入人心的古诗文等,将这些材料作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载体,往往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是藏区初中语文教师应该研究的话题。
一、教师要对爱国主义教育给予足够的重视
如果教师自身对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视不足,那么即便花费不少时间和精力,也很难取得好的教育效果[1]。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多、范围广,有不少内容都能用于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但是一些教师对这种教育的认知不全面,习惯从个人角度出发对学生进行教育,将教学内容局限在了大好山河、历史轨迹等,这样的教育无疑是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脱离的,也难以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现今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狭窄、单调的爱国主义教育注定难以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对此,教师一方面要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语文教学的一部分,另一方面要注重教学理念和方法的创新,不仅要在知识层面上渗透爱国情感,更要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去认知和感知爱国主义。比如每个学期教师都可以设计一个爱国主题活动,将学生分组后,让学生下课后自行搜集相关的文章、图片、短视频等,教师专门留出一节课用于让学生展示搜集到的资料,并让他们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和思考。还有很多故事类的文章渗透着爱国情感,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将这些文章改编成短剧,学生们扮演其中的角色来展示,尤其是要表现其中的爱党爱国情怀,学生们对此的兴趣都比较高。可见,语文学科与爱国主义教育是非常契合的,但教师也要做好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总结,爱国主义教育要取得效果并且不能陷入形式化的误区,才能真正为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古诗文中的爱国情感表现
古诗文是学生最为常见的古文形式,不少古诗文作者都经历了一个多变、动荡的时代,也使得不少古诗文中都饱含着爱国主义情怀[2]。比如《观沧海》中“星汉”、“日月”等用词磅礴大气,曹操用一种比喻的方法来表现自己的豪迈胸怀和远大志向,鼓励学生从小就要建立爱国报国的伟大目标。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五》两句更加经典,有不少学生先前都听说过,作者用“春泥”作比喻,不仅表达了自己的乐观心态,更表现出自己要默默奉献的精神。这些古诗文用了一些让学生眼前一亮的写作手法,表达着爱国主义的深厚内涵。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不仅能够很快掌握这些古诗文中所包含的知识点,更能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爱国情感的熏陶。又如在《过零丁洋》中,“零丁洋里叹零丁”读起来朗朗上口,学生们阅读之后,无不感受到诗句中表现出的忧伤之情,作者回忆了自己抗击外族侵略的过往经历,也表达了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感。
三、文言文中的爱国情感表现
与古诗文类似,文言文中同样有很多篇章中蕴含了爱国情感,尤其是历史上的英雄和人民为保卫国家自强不息英勇奋战的故事,被很多学生所熟知。比如《陈涉世家》,讲的主要是陈涉组织农民起义的过程,表现出陈涉面对乱世勇敢斗争的卓越精神。而《出师表》是“鞠躬尽瘁”一词的代表名作,也体现着诸葛亮无与伦比的偉大才智。这些文言文语言优美,形式多样,学习这些内容有助于学生了解古代的历史文化背景,更能激发学生主动培养高尚情操的积极性,让爱国情感渗透在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每个角落。
四、语文课外活动是开展爱国教育的良好途径
作为一门语言学科,教师可以结合教学目标设计多种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这些实践活动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兴趣,更便于教师在其中融入爱国情感,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熏陶。比如每年国庆节,教师都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演讲比赛,观看阅兵纪录片。也可以让他们在放学后观察观察自己家乡近年来有了什么样的变化,感受祖国的繁荣发展。另一方面,爱国情感并非一定要大张旗鼓,学生们平时的一个小举动,都能体现出自己的爱国情怀。对此,教师要教导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遵守学校制定的行为标准和规范,无论是上课认真听讲、努力学习文化知识,还是在操场上活动时随手捡起一点垃圾,实际上也是爱国。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藏区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意识到爱国主义教育的必要性,通过在古诗文、文言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以及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来让学生认识和感受爱国主义,切实将爱国主义教育的目标落到实处。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也要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从小事做起,从点滴积累,让他们知道遵守规范也是一种爱国的表现。
参考文献
[1]李红笑.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对策研究——以语文课《邓稼先》为例[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8,38(10):212-213.
[2]刘建国.初中语文教材中爱国主义传统教育内容的挖掘和应用[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9,22(02):153+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