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中的应用
2020-11-30李彩燕
李彩燕
【摘要】兴趣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关键,随着信息技术的深入课堂,为我们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了越来越多的途径。本文从如何利用微课、电子白板和平板电脑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微课 电子白板 平板电脑 语文学习
激发兴趣
夸美纽斯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途径之一。”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也说:“学习的最好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符合兴趣的学习能使学生达到最优化的效果,因而如何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精神愉悦的状态中去获取知识,成了提高课堂效率的重大举措。自从电子白板、平板电脑、微课等信息技术进入语文课堂,就为我们带来了新鲜的学习气息,在语文课堂中巧用信息技术,能促使他们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
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几点做法。
一、用微课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随着互联网进入“微时代”及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微课”已成为教育界热议的话题。教材课文内容覆盖范围广,内涵丰富,但由于教材的设计与学生的生活阅历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时空距离,导致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方面存在诸多疑难。微课以它特有的灵活性和形象性,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利用微课创设情境,能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进而理解课文内容,促进教学过程的优化。
如在教学《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一文时,因为很多学生都没有去过北京,且圆明园在八国联军的入侵下已变成一片废墟,因而无法明白课文中雨果对圆明园“世界奇迹”“一个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这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的评价,因而就很难深入理解圆明园的艺术价值和成就。教师就可以课前安排学生适当撷取一些照片,制作成一个小微课,配上一些背景音乐,生动地向学生展示出圆明园的富丽堂皇,与视频图画相搭配,并用文中的语句,同步插入教师解说词。学生一边欣赏奇丽的圆明园图画视频,一边从文中寻找相关场景,研究它们的设计、布局、色彩和搭配等。由于强化了对圆明园的实体感受,又经过分析、解说等过程,学生很容易就能体会到圆明园不朽的艺术价值,因而能在饶有趣味中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二、发挥电子白板的优势,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
交互式电子白板以其独到的鲜艳的色彩、动听的声音以及多变的图像、批注、幕布、放大镜、投屏和直播等功能,极大地迎合了初中生的兴趣,能使学生较长时间地保持自己的注意力。用电子白板技术制作的“课件”,老师和学生可以在白板上面亲自操作,随时在计算机界面、网页上和光盘播放界面上进行标注、画图,展现知识形成的过程,学生能与老师进行讨论,可以及时修改错题,充分发挥起师生间教与学的互动性,从而也更能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例如教学《济南的冬天》一文,在引导学生体会济南冬天美丽的雪景时,我就运用了白板课件的交互性优势,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找出能体现济南冬天特点的句子,抓住重点的字词进行深入体会,然后由学生自由选择句子进行交流讨论,并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随时点击补充相关资料,运用电子白板的投屏和直播功能,把学生挑选的图片和讨论的结果投屏到大屏幕上,现场与学生互动进行点评。学生仿佛亲临现场,在生动有趣的画面、良好的视听效果状态下进行学习,在交流互动的过程中引领学生充分抓住语言文字体会到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印象深刻。
三、巧用平板电脑,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
我们处于互联网时代,平板电脑的运用已经深入到教育领域,合理地运用平板电脑进行教学,能很有力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1、用平板电脑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前预习需要学生独立自主地动手动脑,这正是提升其自学能力的一个抓手。平板电脑有一个大的优势,那就是能很好的进行师生互动。教师可以利用平板电脑上传视频、录制音频等功能,指导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课前教师可以录制关于诵读方法、字词积累、人物形象分析的微课推送到平板电脑上,让学生自行收看,学生则可以把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平板电脑发送给老师,老师利用平板电脑的“答疑”功能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这样学生的预习就能落到实处。
2、平板电脑教学能做到寓教于乐。在网络迅速普及高速发展的时代,学生对聊天软件和网络游戏的痴迷要远大于乏味的课堂。教师可以借助学生爱玩游戏的心理,把教学内容以游戏的形式展现,并通过设置奖励,利用平板电脑让学生在主动探究与合作学习中理解课文内容,那么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得到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也会逐步回归课堂。例如在诗歌教学中,对诗歌背诵及表现手法等,我们就可采用平板电脑里的“抢答”和“随机抽答”功能,让学生在抢答中体验成功和快乐,活跃课堂气氛,这样既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又保证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在兴趣中学到了知识,这样的课堂是愉快而高效的。
3、利用平板电脑的测验、反馈和点评功能,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习兴趣
平板电脑里有测验、反馈和点评功能,学生做完题后教师可以马上讲评,及时反馈,避免了学生在等待中失去兴趣。课堂练习和测验是选择题时,可以在平板电脑上设置好选项、分值和答题时间,学生提交完毕后,平板电脑会立即阅卷并生成答对率,老师立即可以针对每一题的答题情况及时进行讲评。练习和测试题是主观题时,教师可以先在平板电脑上发布任务,并规定答题时间和分值,学生答完题目后用“拍照”功能把自己的答案拍照上传。这样老师可以通过平板电脑了解全班学生的答题情况,发现普遍存在的问题和错误。然后把答得好的答案投放到大屏幕上,把有典型错误的答案也投放到大屏幕上,让该学生讲解自己的答题思路,老师再针对学生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和补充,既激發了学生做题的积极性,也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总之, 学习是一种积极思维的活动,而兴趣则是学习知识的动力,是发展思维的前提。教师要利用信息技术从多方面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发展智力,更好的实现教懂、教活、教精,从而让学生乐学、勤学、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