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科核心素养导向下如何提升小学语文后进生的学习力

2020-11-30陈小英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0年40期
关键词:学习力学科核心素养提升

陈小英

【摘要】如今,在学科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注重小学语文课堂学习是为了更好的促进学生发展,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增加文化的积累和体会。在小学语文的学习过程中,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一直是教师关注的主要内容,但是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科核心素养下的后进生的学习力的关注度稍微较低,而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化的过程中这是必不可少的。本文结合了实际的教学案例,对学科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后进生的学习力进行相关探究。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小学语文;后进生;学习力;提升

前言:

在小学语文的学习过程中,课堂教学和学科核心素养的相结合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化积淀,还能提高学生的文化艺术审美,最重要的是能拓宽学生的视野,培育学生的文化情怀。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习是一个大背景和大前提,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各项综合能力和塑造一个健全的人格品质,在每一阶段的教育教学活动中都要围绕这个主基调来进行,促进后进生学习力的提高。

一、利用学科核心素养做好课堂前的导入,打好基础

后进生的学习是一个比较琐碎、纷乱的过程,各个体系之间不能建立联系,形成一个稳定的架构,而且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课堂教学和学科核心素养就是在不断的相互促进,相互融合,但这个过程不是几天就能达到的,而是要通过日积月累的时间和积累,不断总结经验和技巧,稳固根基。在后进生学习之前,要使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状态,教师在进行导入的时候就要颇费心思,抓住后进生的兴趣点,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

例如:以学习“草原”这课教学为例,这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学生能流利和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掌握文章中出现的生字词;对于自己喜欢的句子能够和同学进行讲解交流。教师在进行这次课的教学时,可以先给学生播放一些关于草原的小视频,这样学生在进行预习的时候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更加的形象和具体,当教师进行课堂讲解时也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当学生对于所学习的事物进行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比较直接的观察后,在今后同类型的写作题材中,学生的思绪就会发散开来,整个文章的丰满度也会不断得到提升。

二、利用学科核心素养整合课堂教学,丰富课堂活动

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综合考虑,将教学策略细致化,每一个环节的具体内容都要有层次,有深入,让后进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由浅入深,既能对文章内容有一个整体把握,也能对精彩段落有相关见解,实现学科核心素养的稳定而又良好的过渡。在实际的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后进生会遇到很多的问题,要多设计一些和课堂相关的小游戏或者是小活动,这样才能让学生觉得语文的学习也是比较简单的,才能投入更多的精力进行探索和研究。

例如:以学习“开国大典”这课教学为例,这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学生能够熟记,认读课文中的生字词;培养快速阅读的能力,能对课文中的故事进行简单的复述;学生能明白爱国行动是需要付诸实践的,要通过自己的不断奋斗才能践行自己的爱国理想。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给学生进行分组,进行探究讨论,对于陌生的生字词可以相互之间进行解答,最后进行一个汇总,教师再给予相应的指导。在课后,可以针对“爱国”这一个开放性的话题,让后进生有选择进行经典名著的阅读,之后再结合阅读的感受写一写自己对于爱国思想的认识,也让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对对自己所生活的国家有一定的认识。

三、利用学科核心素养优化课堂内容,突破重难点

学生在学习小学语文的过程中时间比较短,积累的内容相对而言有一定限度,对于重点、难点的掌握就不是很好,会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因此,教师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要有所侧重,利用学科核心素养的指导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对于一些后进生难以理解的问题要进行模块化练习,逐个攻破,形成统一整体。

例如:以学习“宇宙生命之谜”这课教学为例,这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学生能够掌握本课的生字词;学生能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能学习文中作者的观察事物和积累素材的方法。教师在进行此次课的教学时,可以对学生提出几个启发性的小问题,引导学生在文章中找出相应的答案,能兼顾基础知识薄弱的学生;课后可以再提出几个可以拓展延伸的问题,让后进生进行深入思考,通过互联网进行答疑解惑,激励后进生不断进步。对于学生在修辞手法以及文章脉络架构划分方面存在的问题,可以选择一些学生接觸过的课外阅读作品,进行比较细致。深入的专项突破训练,因为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有把基础打牢了,后面的学习才能逐步深入,达到更高的水平。

四、利用学科核心素养拓展学习,巩固提高

后进生经过一堂课的学习,除了要掌握课堂上的基础知识点以外,课后还要有一定的拓展和延伸,教师要根据具体的课堂教学活动来设计后进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学习内容,二者之间要有一定的关联性,学生能将在课堂中学到的表达技巧和精彩句式在日常生活中加以运用,相互借鉴提升,相互进步。通过这样的拓展提升,后进生的学习力的培养才能更进一步。

例如:以学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课教学为例,本课的教学目标是:学生能掌握文中的生字词;对精彩段落做出自己的解析,激励学生展开知识的探索。对于此类课文的学习,学生经过一堂课的学习,除了要掌握课堂上的基础知识点以外,课后还要有一定的拓展和延伸,教师要根据具体的课堂教学活动来设计学生的写作内容,二者之间要有一定的关联性,学生能将在课文中学到的表达技巧和精彩句式在日常写作中加以运用,相互借鉴提升,相互进步。教师在本次课的教学中要引导后进生感受作者描写伯父的角度和感情;之后再结合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深入分析鲁迅先生的人物形象,学会人物刻画的基本方法。

总结:

语文的学习不仅是为了提高自身能力,也能了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要切实体会学科素养下教育的要求,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兼顾大局,把后进生的课堂学习和学科核心素养的能力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现素质教育下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平常的课堂教学活动中,从小处、细节方面做起,让学生融会贯通,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化被动为主动,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姬红.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后进生的转化[J].学周刊,2021(07):159-160.

[2]孙天文.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后进生的自信心[J].读写算,2020(25):203-204.

猜你喜欢

学习力学科核心素养提升
关于核心素养及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与疑问
谈初中科学实验教学“三种”策略应用
轻摆渡,济江川
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四个对话视角
基于思维的可视化提升学生的学习力
精诚所至 金石为开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提升教学智慧 落实核心素养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