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020-11-30朱琴芬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0年40期
关键词:学生兴趣激发初中数学

朱琴芬

【摘要】在教育改革的新时期,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越来越被重视,初中数学教学的地位不断提高。素质教育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要求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更多有用的数学知识,并且要使学生转变以往的数学学习态度,以主动、积极的态度面对数学学习。初中数学不同于小学数学,由于内容比较复杂,对于部分学生来说学习起来比较吃力。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系列初中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生兴趣;激发

前言:

在新课程改革的教育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在目前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简单的来说,是指在自然的状态下,在面对学习时,学生能够具有明显的倾向性,或者能够表现出一定的态度,并且能够成为一种内在力量。对此,数学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可行性的教学策略,为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提供有利条件。

一、联系实际生活展开数学教学

学习数学的主要目的,不仅仅是为了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解决身边所发生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随着初中学生数学学习的不断深入,学生需要掌握的数学知识点越来越多,数学知识点的难度也相应的越来越大。尤其是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的知识点,学生学习起来可能会比较困难。对此,数学教师要多了解学生,根据与学生进行交流,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围绕学生身边经常发生的事情,或者学生在生活中比较关注的话题展开教学。一方面,能够在数学学习与学生的生活之间建立联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分析问题、思考问题,有利于消除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抵触心理;另一方面,在以后的生活中,学生在遇到类似的问题时,知道应该如何采用正式的方式解决,在激发学生探究意识的同时,强化数学学习的趣味性,是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

比如,在学习数学《图形的平移》时,主要是让学生对图形的平移有初步的认识,掌握影响平移的因素。在上课开始时,数学教师发现一些学生目光散漫,迟迟不能进入到上课状态。数学教师可以提出简单的问题:同学们,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一些平行运动的现象?根据你们在生活中见到的现象,同学们想一下平移和平行移動是一样的么?平移的方向有相应的规定么?在数学教师提出与生活相关的问题之后,一些学生开始认真思考,还有一些学生已经举起手来,表示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数学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回答问题的机会,鼓励学生站起来回答问题。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能够迅速活跃课堂氛围。数学教师可以以此为切入点,进一步推进引出接下来的教学内容,将数学知识简单化,从而使数学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现代信息技术的出现,为数学教师的教学提供了很大方便。通过对现阶段数学教材的了解发现,其中有不少比较抽象的知识。如果沿用口头讲解的方式,需要消耗数学教师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并且学生很容易遗忘或者混淆重要知识点,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信息技术具有多种表现形式,在内容上比较丰富,且画面感较强,能够对教材知识进行延伸,可以给学生带来全新的学习感受。对于一些抽象的知识点,数学教师可以将知识细化,利用信息技术制作相应的视频,或者图片,将数学知识由抽象的文字、符号转化为具体的画面,使数学知识生动、形象的呈现出来。通过了解发现,这种教学方式更容易被初中学生接受,具有十分显著的教学效果,能够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可以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比如,在学习《全等三角形》时,主要是让学生对全等三角形的概念有深刻的认识,且掌握其性质。对于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如果还沿用口头讲解的形式,可能会导致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数学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出示相应的三角形,通过翻折、平移等动态的形式,使学生看到全等三角形中的对应元素。这种方式比较直观,学生在观看的同时,思维能够有发展的空间。数学教师可以配上解说,通过引导进一步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学会用数学思维看待问题,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帮助学生更快、更好的消化数学知识,从而快速达到数学教学的教学目标。

三、通过运用语言艺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且思维的发展比较迅速,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较强。初中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很难在短时间内迅速完成,是一个长期、持续性的培养过程。由于初中数学自身所存在的特点,与其他学习相比,学习难度相对较大,学生在长时间的学习中比较容易出现抵触心理。如果数学教师能够运用好语言艺术,不仅能够成为数学学习中的催化剂,并且能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魅力,体会学习数学的快乐。数学教师可以改变以往严肃的态度,运用一些比较幽默的语言,或者学生比较放松的问题。运用语言艺术,能够通过一些通俗易懂的语言轻松化解教学中的难点,尤其是对于理论知识部分的教学,可以使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态度更加主动。

比如,在学习《频数与频率》时,数学教师可以引入学生比较喜欢的运动,同学之间经常会互相讨论最喜欢的体育课是什么。数学教师可以像朋友一样与学生交流,提问学生喜欢最哪种类型的体育运动,最不喜欢上的体育课程是什么,可以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引导学生自行制作出相应的统计表格,让学生进行观察。通过这种形式,学生在调查的同时,可以做出合理的估计,知道大部分学生比较倾向的体育运动。体育教师还可以进一步与学生交流:“你们觉得这种统计方式好不好?有没有代表性?”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实现课堂上的双向互动,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使学生在学习时的心理更加放松,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十分有必要。对此,数学教师要积极寻求多种方式,要保证每个学生通过数学学习都能够有所进步、有所提升、有所收获,在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素养的同时,为初中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全面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胡登远.探析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J].中国新通信,2019,21(06):189.

[2]邱堃铭.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中国高新区,2018(02):118.

猜你喜欢

学生兴趣激发初中数学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灵活开展研究性学习
激发中职学校旅游酒店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探
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方法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培养想象力,让语文课堂“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