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民办高校“三全育人”工作典型案例研究

2020-11-30李坤秀

商情 2020年28期
关键词:全员育人三全育人民办高校

【摘要】上海民办高校践行”三全育人”是推动上海民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升的一个重要阵地。本文通过上海民办高校“三全育人”工作典型案例研究,以期形成示范效应。结合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特点,探索民办高校“三全育人”机制体系,创新性开展具体工作,贴合学生特点、适应新时代要求、提升民办高校思政建设水平。

【关键词】民办高校 全员育人 全过程育人 全方位育人

“三全育人”即“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三全育人”踪合改革工作的总体目标,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育人优势,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2018年启动首批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上海市入选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省市,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入选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而民办高校入围试点的寥寥无几。民办高校学生特点相对自我中心意识强、社会责任感和公共意识相对薄弱,加大了育人难度。民办高校应牢固树立正确的办学政治方向,建立符合新时代要求的育人机制,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三全育人”工作应整合育人资源,突出典型案例的引领示范作用,积极探索大学生德育工作新途径、新方法,形成具有民办高校特色的“三全育人”模式。在上海民办高校中,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特有的育人模式在社会上树立了良好的口碑。本文以该校“三抓三坚持”的育人模式。即早晚自习播放自制“天华教你学英语”视频、中英文辩论训练、经典阅读,坚持德育学分制、坚持党员工作站进宿舍,坚持正副辅导员两支育人队伍,多方面多角度践行“三全育人”理念的典型案例为研究基础。

一、全员育人是前提

在学校教学、管理、服务三个环节中,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力队伍之一。

①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在按规定配备专职辅导员的基础上,实行正副辅导员协同育人工作模式将全员育人落到实处。正辅导员主要负责学习、日常事务、党团建设等多方面内容;副辅导员是由优秀退伍士兵组成,主要负责学生安全管理。②定期开展辅导员沙龙系列活动,开展正副辅导员心理健康案例交流,对心理危机事件处理达到育人的目标。③开展“通过辩论训练促进育人,展现辅导员风采”的辅导员辩论赛,拓展辅导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发挥辅导员在辩论训练育人中的示范作用。辩论的主题集中在“自由或压力更有利于辅导员发展其工作潜能,、“辅导员的工作热情或工作能力在学生管理中更重要”、“辅导员和学生的关系应侧重于师或友”。通过正副辅导员的辩论赛,辅导员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实效性。

二、过程育人是关键

把过程育人贯穿于新生入学教育、在校生职业规划,毕业生指导等全过程,形成规范的全程化育人管理模式。新生入学教育内容丰富,新生注册后的四天,采用校院班三级分层的认知教育,其中包括新生安全教育邀请高校所民警为新生讲解安全知识。新生安全知识竞赛增加“你演我猜”和“校园安全情景剧”的形式。从“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仪式教育,增强学生获得感,构建服务学生终生发展的生涯教育体系,实现思政教育全过程覆盖。

三、全方位育人是保证

上海高校正在打造360度全景式“大熔炉”育人机制。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在文化育人、辩论育人、心理育人、党建育人、空间育人、网络育人等方面形成全方位育人体系。

(1)文化育人。运用上海红色文化品牌,“高雅艺术进校园”,军乐团进校园等活动,增强民办高校师生的文化自信心和文化意识。以“经典阅读”为出发点,举办经典阅读演讲比赛和经典阅读情景剧比赛。开展“青春向党”主题月活动,“青春放歌”校园合唱大赛,唱响“文化天华、特色天华、活力天华、责任天华”的育人主旋律。

(2)辩论育人。全校开展中英文辩论训练并计入学分,大一至大三700多个训练小组,7000多学生由正副辅导员指导,并形成校院班三级辩论队。每学期末进行辩论训练考核,考核方式随机抽取辩论小组或者班级辩论队对抗。打造学生管理工作的“活力课堂”。

(3)心理育人。育心与育德相结合,开展“5?25"大学生心理健康节等活动。邀请区精卫中心专业医生到校开展咨询服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系列讲座,通过校内外合作与实践,形成全社会共同育人。

(4)党建育人。大力促进校内外德育的融合,促进民辦高校参与区域党建工作,逐步形成具有示范效应的党建工作特色。加强民办高校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各学院利用自身专业优势,如商学院在古猗园景区挂牌党员实践基地,健康学院开展教工休息室肩颈按摩修复志愿服务,艺术学院坚持社区墙绘,教育学院开展义务家教,工学院开展义务洗车服务。

(5)空间育人。学校在空间育人方面更具特色,增加了育人的重要空间载体。中国古典文化长廊,正心亭,修身苑,中英文辩论训练室,智慧教室,学前教育儿童绘本博物馆,艺术设计学院学生作品展厅,党员工作站进宿舍,在服务学生的同时又能作为先进榜样引领学生思想与行为。

(6)网络育人。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特殊时期“互联网+思政”更加凸显,从线下教育到线上教育,多举措开展疫情防控期间大学生云思政、云管理、云班会,做好网络宣传阵地,引导学生勇担当、敢作为。

四、完善上海民办高校“三全育人”机制

本文以上海某民办高校开展“三全育人”工作典型案例实践活动的浅析,力争在上海民办高校开展“三全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加强对上海民办高校“三全育人”的重视和投入力度以及经费保障机制,建立扶持专项计划,建立健全完善育人考核、激励与保障制度,纳入岗位考核的指标体系,探索打造立足民办高校具有特色的“三全育人”体系,全面提升民办高校思想政治质量工程。

参考文献:

[1]彭德倩.三全育人我当先[N].解放日报,2019-11-20.

[2]武贵龙.奏响“三全育人”最强音[N].光明日报,2019-02-26.

基金项目:2019年度“上海民办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课题项目。实践案例类(编号:M2019SJ53)。

作者简介:李坤秀,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政教育。

猜你喜欢

全员育人三全育人民办高校
营利性与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分类管理研究
可持续竞争优势理论下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
民办高校教师权益现状调查
民办高校内部审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构建多面展示平台 打造家校沟通纽带
全员育人模式下的困难生资助工作
点面结合,让“全员育人”落地开花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