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办高校院系团组织负责人职业化发展路径研究

2020-11-30周捷

商情 2020年28期
关键词:团组织负责人民办高校

周捷

【摘要】高校院系团组织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民办高校来说,院系团组织负责人集教育、管理和服务于一体。在新形势下,团组织负责人职业化发展是建设高素质、高质量、高水平团组织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民办高校 团组织 负责人 职业化发展

近年来,民办高校加强了院系团组织建设,不仅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还集教育、管理和服务于一体,成为民办高校学生管理的重要力量。团组织负责人职业化发展有利于提升专业化管理水平,可以为团组织建设与高质量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明确存在的制约因素,明确发展路径,切实发挥团组织负责人的作用。

一、民办高校院系团组织负责人职业化发展现状调查

(一)问卷设计

本次调查表的设计包括了院系团组织负责人的基本信息、角色定位、培训机制等,以了解到团组织负责人本身的基本信息;此外调查了系团组织负责人群体的管理方式,包括人员配比、考核机制等,以了解负责人职业化现状。

(二)调查结果

民办高校院系团组织负责人要实现职业化发展需要有一批年龄结构与学历层次合适的人才队伍。本次调查结果,院系团组织负责人各年龄段比例随年龄增长而发生递减。年龄段在25-30岁居多(65%),这也表明院系团组织负责人队伍整体上年轻化。年轻院系团组织负责人虽然年轻充满了活力,但阅历不足,缺乏工作经验,对于团组织工作难以形成深层次的认识,也易造成岗位人员的不稳定,也不利于职业化的发展。

从工作经验来看,多数的工作经验为1-3年,比例为52.5%,年轻化为院系团组织负责人队伍注入了新的血液,但是工作经验不足也是不可回避的短板。从院系团组织负责人工作强度来看,院系团组织负责人的工作时间较长,每天工作8-10小时的比例为72%a除了正常上班外,院系团组织负责人还要从关注学生的生活,导致工作的长时间性和繁杂性,也成为院系团组织负责人职业化发展中急待解决的问题。

院系团组织负责人职业化发展来看到,只有保证了角色定位来看才可以实现职业认同感。院系团组织负责人是学生思想的引导者、学习生活的指导者,还兼有心理健康的辅导者。在本次调查中,院系团组织负责人对于角色定位的综合自评不是很高,许多人认为工作常受到非职责内事务的干扰,比例为37.5%;也有部分人认为事务性工作较多,工作压力大,比例为16.5%。本次调查还表明,院系团组织负责人的职业认同较低,对于福利待遇、晋升空间感到困惑,这些也制约了院系团组织负责人职业化的发展。

二、院系团组织负责人职业化发展中取得的成绩

(一)队伍建设基本形成

从民办高校现阶段的发展来看,规模越来越大。特别是由于大众化教育的发展,推动了教育的产业化发展,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本科学历人才。问卷调查表明,院系团组织负责人队伍具有一定的水平。民办高校院系团组织负责人职业化发展主要以职业化素养提升为主,注重提升团组织负责人的工作能力,改善了成长环境,建立健全了本职化的工作方式,推动了职业化的发展。

(二)工作模式初显成效

从当前民办高校院系团组织负责人群体的职业化发展现状来看,己初具成效,为打造一支具有科学管理方式的专业化管理队伍创造了条件,实现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有效互动,帮助团组强负责人提高自我的学习能力,改善学习条件。许多高校从管理制度入手,重视解决院系团组织负责人职业化的问题。

三、民办高校院系团组织负责人职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工作能力强,专业水平低

民办高校在长期的发展中,针对团组织负责人的选拔中,注重考察人选的综合素质,包括过硬的政治素质、组织协调能力、处理复杂事件的能力等。团组织负责人在岗位上,这些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但是对于专业科知识的培养却缺少重视。团组织负责人的日常工作多为繁琐的事务性工作,不需要太多的专业知识;其次团组织负责人日常较为繁忙,难以抽出时间学习专业知识,这导致许多团组织负责人职业化程度较低。

(二)日常事務多,角色定位多样

民办高校的人员紧张,许多人身兼数职。团组织负责人日常工作繁重,工作时间较长,随时需要处理突发问题。当前许多大学生思想活跃,是非辨别能力与自我控制能力差,受到外部复杂环境的影响,易发生心理异常、人际交往矛盾等多种问题,团组织负责人需要处理多种问题。团组织负责人还是学生思想的引领者,担负着学生管理工作,许多事务都需要通过团组织来落实。

(三)人员流动性大,稳定性差

团组织负责人需要在长期实践中积累经验才能保证管理效果,因此,职业化发展是必由之路,但民办高校院系团组织负责人流动性大。主要原因是学校对于团组织负责人队伍的职业发展缺乏规划,比如团组织负责人职称评定要依据教师系列,但缺少科研能力弱,难以在科研上有业绩;此外,当前高校学生问题日益增多,学生管理难度增大,团组织负责人的工作压力逐年增大,而待遇与工作强度没有成正比,导致人员不稳定。

四、民办高校院系团组织负责人职业化发展问题原因分析

(一)职业化发展的制度偏差

民办高校在长期的发展中对于院系团组织缺少准确的定位,对于团组织负责人的进一步发展缺乏合理的规划。既然命名为思想政治的负责人,其角色定位应该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但是实际上民办高校院系团组织负责人负责多方面的工作,包括团组织建设、心理咨询、思想政治教育、就业指导等。团组织负责人称谓不能真实反映实施的工作状况,有些“名不正”,导致“言不顺”。

(二)高校组织人事因素

部分民办高校对于院系团组织的队伍建设缺少科学的规划,没有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团组织负责人队伍职业化发展受到了制约。涉及院系团组织建设的方针政策,不同高校的政策不一样,比有的规定可以转到教学岗。组织人事的规定不利于团组织负责人职业发展的长期性。这也导致团组织负责人需要面临转岗的问题,对于岗位发展缺乏信心,将团组织负责人作为临时性过度岗位。此外,院系团组织负责人的门槛较低,对于专业缺少限制。

五、民办高校院系团组织负责人职业化发展对策

(一)建立院系团组织负责人职业准入机制

各类职业需要资格标准,并明确专业知识与技能。院系团组织负责人实施职业化认证,是实现职业化发展的重要基础。推进职业准入机制衡量可以明确院系团组织负责人的资格标准。针对准入机制,可以引入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要求院系团组织负责人具有相关的业务知识和素质。院系团组织负责人担负着思想政治工作,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会产生影响,可以说是大学生的人生导师,职业准入机制的引入具有重大的意义。

(二)建立院系团组织负责人培训机制

院系团组织负责人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保证在工作中更具有影响力与说服力。高校要建立院系团组织负责人培训机制,为团组织负责人的深造或进修创造有利条件,如报销部分学费、免费提供学习资料等。院系团组织负责人水平的提升,有利于职业化发展。高校可以组织参加专业的培训班、开展专题讲座、以便更快地开展工作。还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开设论坛专区,开设微信平台等,为院系团组织负责人之间的交流创造更多的机会,为职业化专业化发展打好基础。

(三)建立院系团组织负责人工作考核机制

传统模式下的人事考核主要是针对“德、能、勤、绩”。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团组织工作的宏观与微观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考核方法己落后于当前学生管理的需要。高校要改变以“考人”为主的模式,适应新的发展形势,提高团组织的工作水平。高校要针对院系团组织负责人建立新的考核标准,健全考核体系。

(四)完善院系团组织负责人工作激励机制

激勵是指调动外部条件使团队人员获得推动力。针对职业化发展,要借助激励机制调动院系团组织负责人工作的积极性。院系团组织负责人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体现出教师的角色,又具有管理者的角色。其个人素质要求高于一般行政管理人员。院系团组织负责人的评聘时,要结合其岗位特点与工作业绩,对于考核优异者,要优先考虑职位晋升,切实提高院系团组织负责人队伍的内在活力。

六、结束语

民办高校院系团组织在学生管理与思想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仅对学生的发展产生影响,还会影响到高校在同类学校中的竞争力。因此民办高校要意识到院系团组织的重要性,推动负责人职业化发展,解决职业化发展中存在的制约因素,针对负责人职业化发展加强系统设计,建立起完善的内部管理体系,从实际出发,逐步加以推进。

参考文献:

[1]苏婧.团组织负责人专业化职业化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5,01:73-74.

[2]汪轩学,我国社会工作职业化路经研究[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9(02):18-20.

[3]启哲.职业认同与职业倦怠[J].职业时空,2005,(1):1.

[4]沈迪,刘坤.因地制宜——针对当代大学生新特点加强思想政治教育[J].社科纵横,2010(6).

[5]董磊磊.高职共青团改革面临新形势的应对方法研究[J].中国共青团,2020(05):63-65.

[6]曾燕波,陆昀,张斌.新时代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及青年工作转型发展[J].当代青年研究,2019(05):62-69.

猜你喜欢

团组织负责人民办高校
高校基层团组织活力提升对策研究
营利性与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分类管理研究
可持续竞争优势理论下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
民办高校教师权益现状调查
社区银行管理思维探索与思考
民办高校内部审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激励机制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医院项目管理负责人
在推进国有企业体制机制创新中加强和改进共青团工作的体会与思考
漫画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