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藏书管理模式优化分析

2020-11-30石盟

神州·下旬刊 2020年10期
关键词:读者服务

石盟

摘要:图书馆事业作为我国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近年来我国大力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背景之下,图书馆的事业也得到了更新的发展。但从目前我国图书事业管理模式来看,其藏书管理模式仍然存在较大的局限性,阻碍了图书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针对传统藏书管理模式所存在的弊端与局限进行了剖析并在此基础之上了如何在现代化技术社会背景下建立以读者为中心的藏书管理模式,为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注入新活力。

关键词:传统藏书;藏书管理;读者服务

一、传统藏书管理模式的局限性

(一)教条僵化的编目模式。

从现阶段来看,我国大部分图书馆运用的编目模式主要是以分类排架法为主,并配合相关体系的辅助性手段。从传统来看通过分类排架进行藏书管理的主要优势在于能够将不同的藏书按照学科的内在联系进行管理与放置,能够有效的提高借书与推荐藏书的效率。但近几年来此类模式的局限性也极为突出:首先则是藏书组织的标记采编人员在进行确认时有一次性完成的,在后期工作中不能进行相应的变化与处理,难以融合不同时代藏书组织的需求问题。其次便是这种分类方法过于依赖分类号以及书标等标记,而忽视了藏书的实际流动及读者的需求。其三此类分类方法对于大面积的开架藏书是难以适应的。

(二)封闭死板的藏书布局

虽然近几年来我国图书馆事业在不断发展,但当前图书馆藏书布局模式仍然是一成不变。现阶段我国图书馆的藏书布局主要是按照二线制或三线制的布局理论来组织藏书。这种布局管理模式需要根据总书库的集中调整部分副本作为辅助书库,但从实际应用而言,此类方法难以在辅助书库建立之后进行更改,而同时总书库所采用的是封闭式管理,长时间的搁置导致其效率极为低下。传统的管理方法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和藏书所存在的调配调整困难以及借阅之间条块分割等问题,但此类以藏书为主的管理模式,其藏书的层次性与利用率相对较低,这种藏书布局在现代社会难以符合社会大众的阅读需求与阅读习惯。

(三)重内轻外的人员配置

图书馆管理的有效举措之一就是在与读者直接接触的服务窗口及部门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从优化读者的服务体验,有效提高图书管理效率。但就实际情况而言这种向一线工作人员倾斜的管理模式大部分都是浮于表面的,难以贯彻到底。图书馆的管理人员中,其主要骨干一大部分集中为采编,辅导,参考咨询以及业务领导岗位等等,这些岗位的工作与读者有一定的间接接触,但长时间与读者接触的大部分是服务接待人员,此类员工的学历以及相关经验都相对较低,人员在进行择岗工作时,大部分会倾斜于内部业务岗位。这又导致图书馆里的优秀人才集中于内部岗位,而与读者直接接触的服务岗位,人员水平参差不齐,服务管理水平无法得到有效提升。

二、新时期传统藏书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一)按照读者获取知识信息的习惯组织藏书

在图书馆的现代化管理中,更应当将其工作重心放在与读者相一致的层次上,而不是仅仅局限于藏书的优化管理与排放。要做到以读者为中心,就必须在了解读者的知识获取習惯以及阅读习惯,针对藏书的布局与组织进行优化改革,跳出传统藏书管理模式的局限。当前,大部分读者的借阅形式及借阅需求主要分为两类,第1类则是有针对性的借鉴对象与借阅需要的读者,另一类则是普通的知识消费及知识学习读者。在藏书组织方面可以更多的向"为人找书藏书"的组织模式方向倾斜,能够极好的满足第1类读者的阅读需求,也能够有效的提高馆藏价值。但要具体兼顾两类读者,则需要管理模式,能够从目录检索工具等方面进行优化改良。

(二)建立以读者服务为主要对象的参考馆员体系

以读者为对象管理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的最终目标是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促进图书馆事业的现代化发展。而藏书管理模式的优良最终还需要读者的借阅需求为检验标准。在检验标准当中,其主要考虑的指标有读者的人数流通册次以及外界书次等常规数据,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到在信息爆炸社会环境下藏书的拒接率。当前图书馆的运营时间多为静止且固态的,时间的固定性难以满足受众的持续需求,在此基础之上有效建立和实行面向读者服务的参考馆员服务体制便是解决此问题的有效途径。通过打造和培养图书参考馆员的工作素质,进而达到优化图书管理模式的最终目标。

(三)建立动态平衡的基本阐述体系。

藏书作为支撑图书馆的重要物质基础,其主要价值是为读者提供知识。在传统图书馆中,对于藏书基础作用的过分重视,导致其管理模式对于读者的忽略。在现阶段的市场经济形势之下的图书馆,图书管理应当建立动态平衡的基本参数体系,有效平衡读者与藏书之间的比例与关系,进而实现图书事业的长远发展。建立动态平衡的基本参数体系能够有效协调图书馆的藏书规模以及读者对于藏书的利用规模。

(四)有效推进图书资源共享式管理

随着现代化社会建设的不断推进,共享意识也越来越深入人心。图书事业要想取得长久性的发展与进步,就必然要逐渐转向地域内合作以及地方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和共享。在近年改革下,我国越来越多图书馆逐渐建立起了共建共享机制,例如我国西部地区大部分图书馆已经积极参与到馆际合作和资源共享,打破“自建自用”的服务模式,形成开放的多元化的服务方式,利用此类共建共享方式能够有效的优化藏书管理效率提高传输的利用率,将藏书资源的价值得到最大化的呈现。因此,当地图书馆可以搜集符合本图书馆的各类文献资料,如图书、期刊、报纸、专利文献、科技报告等,包括纸张型、缩微型甚至电子型和音像型文献资源,最大限度满足读者需求,实现资源共享目标,优化藏书管理模式。

总结:

综合而言。虽然近几年我国图书馆事业有了明显的进步与发展于此同时传统模式的弊端也就更加明显。在新时代,常熟管理模式应当以读者为中心不要读者的阅读习惯与知识需求针对性的调整藏书的管理体制与藏书体系,科学合理的转变传统藏书观念,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与手段,最大程度满足读者对于现代图书馆的实际需求,推动藏书管理模式的革新。

参考文献:

[1]范并思,胡小菁.论信息技术对图书馆学的影响,图书馆,2000(1).

[2]韩继章.中国图书馆发展的人文趋势.图书馆,2000(1).

[3]张勇.适应新技术理论和观念构建省馆管理模式.图书馆理论与实践,1997(1).

猜你喜欢

读者服务
数字时代下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转型
图书馆服务模式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发展与创新
关于社区图书馆若干建设问题的探索与思考
现代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发展的新趋势研究
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的变革
图书馆如何注重服务细节 提高读者服务质量的探讨
浅议图书馆图书编目工作